第一百五十七章 遼東戰起 先喪一路

而此時的赫圖阿拉城,英明汗努爾哈赤與八旗旗主正在研究出徵策略。

對於主動出擊這個問題根本不用討論,八旗將士上下一心,逢戰必奮勇向前,豈會畏縮不前,固守待援呢。而且之前努爾哈赤的命令都已經傳達下去了,各旗將士均已準備完畢,翹首以盼這沙場建功立業的時間。

“細作傳來消息,明廷號大兵四十七萬,四路大軍已經大舉來犯,按照我們之前所定,我八旗將士先殲滅這西面來犯之敵。各位貝勒、旗主你們來看,我們在哪裡來迎擊這西路來犯的杜鬆”?

面對努爾哈赤的提問,各大貝勒都是面露思索之色。雖然自己等人看不起明廷,可是這號大兵四十七萬的陣勢,由不得自己不謹慎對待。

三貝勒莽古爾泰看着衆人那小心的神情,不由得噗之以鼻,語氣輕蔑的說道:“這有什麼好說的?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他們明廷就好整這虛頭巴腦的。明明就十萬人,非說四十多萬,也就能騙騙自己了。我族兒郎擅長野戰,只要是荒野平原,無論哪裡,都可以大破明軍!不若這就起兵出征,何苦悶在這裡自尋煩惱呢”?

他的這些話也只有二貝勒阿敏點頭贊同,這兩個堂兄弟沒事就在一起廝混,屬於一個鼻孔出氣的好兄弟。這弟弟發話了,當哥哥的怎會不出言表示支持呢?

“莽古爾泰言之有理,想那蠻奴豈會是我族兒郎的對手?這次大汗親率我族八旗精銳迎擊明軍,無他法,橫衝直撞而已”!

大貝勒代善看着地圖想了很久,突然站起身來說道:“父汗,你看着鐵背山毗鄰的界凡城,這裡是通往我都城赫圖阿拉的咽喉要塞。界凡城北是渾河東岸的吉林崖,是爲第一險要之處;城南爲扎喀關,又是易守難攻之地;而界凡之後便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我們可以在這修築防禦,以御明軍”。

連一直對代善頗有偏見的皇太極都不得不承認代善此言頗具兵法要領,雖不情願,但也不得不點頭表示同意。

英明汗努爾哈赤看了一眼代善手指的位置,略一思索便露出滿意的笑容說道:“嗯,此處端得是好地方,我們就在這築城,各旗將士準備的如何了”?

“只等父汗一聲令下,各旗士卒俱已收拾妥當。”皇太極拱手答道。

“好!各位回去之後稍作休息,一個時辰之後便兵發界凡城。此戰傾盡我女真所有精銳,定能給明廷一個迎頭痛擊。所有將士上下一心,此戰當大獲全勝,徹底摧毀遼左之地明廷力量。天佑我族,此戰必勝”!

各旗旗主、貝勒皆跪倒在地,跟着努爾哈赤大喊道:“天佑我族,次戰必勝”!

這次出征杜鬆的西路行軍是日夜兼程,加上道路比較平坦,不出五日便來到了薩爾滸,望着渾河北岸的鐵背山,杜鬆即傳令升起中軍大帳,與諸將商討用兵之法。

杜鬆端坐首位,目光炯炯有神的看着下首的衆人將官,用手指着界凡城的方向說道:“斥候來報,界凡城建奴正在修築防禦工事,本將意欲親率將士一萬,渡河趁敵陣腳未穩之際發起攻勢,一舉蕩平這通往酋首赫圖阿拉的最大的障礙”。

話音剛落總兵趙夢麟便拱手說道:“大人,將士們晝夜行軍已俱是疲憊不堪,況且敵情不明,貿然分兵渡河,實乃冒險之舉。不若讓軍士稍作休整,待打探清楚之後,再行進攻之事”。

衆將官皆是點頭稱是,這樣貿然進攻,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我看你們是忘了楊大人軍門掛這那把劍了。”杜鬆“啪”的一聲,手狠狠的拍在了桌子之上。

衆將各個噤若寒蟬,低頭不語。

“本將也是沒有法子,朝廷的催戰文書像雪花一樣飄到我的桌子上。大軍每多耽擱一日,這銀子就像流水一樣的花出去。此處出征派餉本就艱難,如若遷延時久,恐糧草不濟。戰事不能拖延,傳本將軍令,參將柴國棟,遊擊王浩,張大紀、楊欽、汪海龍、楊汝達、劉遇節,監軍張銓隨本將即刻渡河,再敢有推阻戰事之人,立斬不赦”!

“末將遵命”!

衆將雖有怨言,可軍令如山,俱是下去準備渡河事宜,不一會杜鬆便帶着衆將士開始橫渡渾河。

參將龔念遂因輜重營渡河困難,只能留下,大量火炮都排不上用場了。

氣得杜鬆錘胸頓足,可軍令已下,不好再做更改,只好下令輕裝渡河。

而此時杜鬆的分兵情況已經讓來到界凡之東的努爾哈赤偵察個一清二楚。

“哈哈,那杜鬆妄有杜太師之稱,實乃匹夫耳。當先破薩爾滸山所駐兵,此兵破,則界凡之衆,自喪膽矣。實乃天佑我女真!”

努爾哈赤在得知杜鬆的部署之後可謂是喜出望外,這等天賜良機他怎麼能錯過?

“代善,皇太極,你們即刻率領本部將士兵援界凡,與敵周旋,待本汗親率剩餘六旗將士一舉擊潰薩爾滸之明軍後,我們兵合一處,殲敵與此。此戰當奮勇殺敵,不留活口,讓那些敢於進犯我赫圖阿拉的漢人明白,我滿人的馬刀弓箭可是飲血而成的”!

“喳!”各大貝勒的臉上俱是嗜血之狀。

這渡河到一半的明軍,河水突漲,杜鬆看着被水衝跑的士兵、戰馬,氣得他是破口大罵:“這幫膽小的建奴,有種與本將當面廝殺,暗地裡下手算什麼能耐”?

參將柴國棟急忙拉住被河水衝得一個趔趄的杜鬆,慌忙的開口說道:“大人小心一些,必是這建奴在上游決堤放水,還是快些渡過河去,要不然軍士銳氣大挫,恐不利於戰事”。

杜鬆一臉的無奈之色,沒想到這建奴早有準備,看來此戰不會想自己預想的那樣順利了。

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全軍才渡過蘇子河,一統計傷亡情況,將近千人被疾馳而下的河水沖走淹死,馬匹更是損失兩成有餘。

杜鬆也顧不得軍士休整的事,下令即刻發起進攻,將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氣全都撒在了眼前的後金兵寨上。

參將,遊擊們俱是一臉的無奈,真不知道這個總兵官杜大人到底是抽哪門子瘋了。這哪有這麼打仗的啊?可是礙於軍令他們也只能服從,便組織全身溼漉漉的士兵開始展開進攻。

監軍張銓有心勸諫一番,可他看到杜鬆那黑着的臉,嘴邊的話也就說不出口了。瞭解他的人都知道杜鬆爲人脾氣火爆,這氣頭上的他最是不能招惹,一個不小心這氣就撒在你身上了。

衆士卒現在哪還有力氣作戰?渾身上下都能擰出水來,盔甲早已經脫下,武器也扔在一旁,旌旗上沾滿了灰塵。最要命的是一些火器都已經進水,無法正常使用。軍士俱是趴在地上大口喘着氣,無論自己的將官如何喊叫,都是一動不動的。就在這岸邊的大營裡,這丟盔卸甲的模樣,猶如戰敗後的戰場,哪還有一點氣勢可言?

柴國棟皺着眉頭看着士氣低迷的軍士,急忙催馬來到近前,抽出腰間的寶劍,大聲喊道:“臨陣抗命者立斬不赦,拿起你們手中的武器,隨本將前去進攻”!

劍身反射出來的寒光讓衆士卒心生懼意,這才慢慢吞吞的起身,穿上浸水後沉重的衣服戰甲,隨手拿起手邊能夠得到的武器,不時傳來叫罵聲,細聽之下便得知是拿了人家的兵刃了。火器進水之後需要晾乾才能使用,火銃還好些,一些士兵直接調轉槍頭,當燒火棍來使。可費了好大的勁渡過河的少量大炮卻是無法在繼續使用了。那些炮兵只好空着手,各自百戶的督促下拖着疲憊的身子走向戰場。

衆將官滿臉黑線的看着自己一直引以爲傲的士兵,這次渡河本就勉強,這種狀態還下令進攻,這杜大人已是身經百戰了,經驗豐富的名將,這種情況理應略作休整,真不知道他是如何想的。衆將官都在心底猜測這杜鬆到底是何用意。

將無戰心,兵無戰意,這樣的氣勢如何能摧營拔寨?只不過兩個小兵寨就耗去一個多時辰,總共也不過俘獲一十四個建奴士兵。

萬般無奈的柴國棟走進總兵官杜鬆的大帳,對着研究地圖的杜鬆單膝下跪後,語氣沉悶的說道:“大人,軍士疲憊不堪,氣勢低落,進攻毫無效果。還望大人能暫緩片刻,埋鍋造飯歇息一陣再行進攻。這樣下去毫無進展,只能徒增傷亡”!

這些個話柴國棟也是冒着極大的風險去說的,畢竟杜鬆戰前警告過,誰敢然亂軍心,是要軍法從事的。可這戰況不佳,士卒疲憊,自己在不說話,敗亡可就在眼前了。

杜鬆也得知進攻的情況,那陣的一時之氣也早就消了,聽到柴國棟的話贊同的點了點頭說道:“那就依你之言,軍士們歇息一個時辰,午後時候,全軍一起進攻吉林崖,定要在天黑之前剿滅建奴,爲我大軍直撲酋首之都城赫圖阿拉掃清障礙”!

“末將遵命!”柴國棟急忙起身往外跑,告知衆將聚攏士卒,埋鍋造飯,待午後攻打吉林崖。

吃過了飯,休息了一陣的明軍明顯是恢復了過來,按照總兵官杜鬆的命令,全軍猛攻吉林崖。

大炮“轟隆隆”作響,打在後金築起的防禦工事上,頓時青磚瓦礫齊飛,整個吉林崖的工事在明軍密集的炮火這下,頓時被打得個千瘡百孔。

後金士兵被死死的壓在城牆之下,根本就擡不起頭來。也有那悍不畏死的壯士露出頭來向下彎弓射箭。可隨即就被正往上進攻的明軍火銃手一陣煙霧之後打得個面目全非,從城牆上跌落下來。

“噗,噗,噗”。

後金八旗士兵不斷有人掉了下來,明軍氣勢大盛,在各自將官的帶領之下,悍不畏死的往上衝,大炮的轟鳴,火銃的嘶吼,無數箭矢向吉林崖上拋射,打得八旗將士毫無還手之力。

杜鬆一臉笑意的看着戰局,對着身邊的監軍張銓說道:“用不上一個時辰,這吉林崖便可攻破,到時候大軍直搗建奴之腹地,大破建奴是這日可待啊”。

“呵呵,杜大人神勇非凡,本官必會如實向朝廷稟報,朝廷也會嚴格按照出徵前楊大人的摺子來獎賞三軍將士的。”監軍張銓乃進士出身,不懂軍事,但也能看得出來戰局是有利於自己的一方。

此時剛抵達鐵背山的代善與皇太極一臉的凝重,要是界凡城丟了,都城赫圖阿拉門戶洞開,自己可就是女真的罪人了。

此時的皇太極也顧不得內鬥了,急忙開口說道:“大貝勒,此時局勢危機,你我兩旗人馬必須即刻馳援吉林崖,否則晚之悔矣”。

代善仔細的看着戰局後說道:“我派出一支千人精兵援助吉林崖即可,你我兩旗從側翼進攻杜鬆部,當可立解此危局”!

好一個圍魏救趙!皇太極心中不住的叫好。雖然自己與他並不對付,可那都是自己人之間的事,這大敵當頭,還是以大局爲重纔好。

代善與皇太極的帶來,杜鬆已得到奏報,只能分兵抵禦下山來攻的正紅、正白兩旗軍士,在加上吉林崖有強兵來援,戰局頓時陷入焦灼狀態。

明軍火器可是大顯神威,炮火不斷打向從鐵背山衝下來的的兩旗將士,猶如蒙雷滾滾,似死神的鐮刀一般,不斷收割着後金士卒的生命。火銃陣陣齊鳴,後金騎兵不斷的栽落馬下,衝鋒的陣型也是陷入混亂之中,毫無章法。杜鬆只一萬軍士即能抵住後金兩旗旗將士的進攻,又能猛烈的攻打吉林崖。

這等神勇讓監軍張銓看得是目瞪口呆,口中不斷念叨:“果真盛名之下無虛士啊”!

他卻沒有看到,杜鬆的眉頭是越皺越緊。

天色漸晚,此時的英明汗努爾哈赤亦率軍趕到,按照戰前的部署,他親率五旗共三萬七千多騎兵以絕對優勢攻向薩爾滸明軍大營。

此時的薩爾滸大營雖人數達兩萬人,可那些能征善戰的軍士都被杜鬆抽調過河了,再加上根本沒有做好被偷襲的準備,一個照面整個營盤便亂了套。

總兵王宣、趙夢麟雖統帥軍士奮力抵抗,可依舊是無濟於事,一時三刻,大營便被攻破,兩人俱都戰死,明軍爭相逃命。

對岸的杜鬆看到薩爾滸大營覆滅後,心已存死志,抽出手中的寶劍,對着身旁的監軍張銓說道:“此戰皆因我輕敵冒進之過,使得將士俱喪,今我杜某人慾以死殉國,替我向朝廷稟告一聲,杜鬆愧對天下百姓”。

說完也不等已經看傻了的張銓回話,帶着親兵便衝進陣中。

第八十八章 開始報復 繼續趕路第三百八十五章 大明都城 是非之地第二百八十五章 羣情激奮 矛盾升級第二百六十章 去而復返 生死同行第二百二十四章 此番出征 揚名天下(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驚一場 靉陽守備第三百五十四章 陷害忠良 我必殺你第五十六章 先屈後伸 豁見溫情第二百七十七章 頭上的天 由我來撐第三百七十一章 雖來新官 敵人未變第八十八章 開始報復 繼續趕路第二百六十章 去而復返 生死同行第二百三十九章 此番出征 揚名天下(十七第三百六十三章 求人進京 重返故地第二百零二章 痛失長子 痛不欲生第三百七十三章 再吹號角 丟失屏障第三百八十三章 這個皇帝 有點意思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可奈何 兄弟等我第二百三十三章 此番出征 揚名天下(十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川浙之勇 時鹹壯之第七十八章 千鈞一髮 終來救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收拾殘局 逃兵末路第四百一十八章 內鬼不斷 欲赴廣寧第六十七章 丫鬟當道 二次相見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近況 竟然是他第一百八十六章 父愛無疆 舉兵攻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家宴相商 沒完沒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險釀大禍 千里尋兒第四百四十八章 好事連連 做夢一樣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王之術 在於平衡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嘴入獄 是何用意第二百四十七章 此番出征 揚名天下二十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隨軍出征 路遇大雨第三百二十章 比武無趣 膽量如何第三百六十九章 祭奠兄弟 需你頭顱第二百四十九章 此番出征 揚名天下二十七第四章 縣城遇美 一波三折第九章 天宇配藥 駿德落子第九十三章 攜美出遊 考題秘籍第二百二十八章 此番出征 揚名天下(六)第一百八十七章 捲土重來 暗藏殺機第十四章 堂上對話 兄弟蕭薔第二百四十二章 此番出征 揚名天下(二十第八十七章 飯桌之上 燭火之下第九十三章 攜美出遊 考題秘籍第三百八十七章 兵出靉陽 攻打鎮江第三百七十六章 夜訪遼陽 面談漢奸第二百七十五章 做父母官 升堂斷案第六十七章 丫鬟當道 二次相見第四百零七章 殿上奏對 無計可施第二百零七章 李家後生 裝備火器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需分別 與君同去第二百八十二章 想到妙法 可救兄弟第四百三十四章 挑事之人 一棍打死第六十二章 初見官軍 兵如乞丐第九十四章 金贈美人 有官來訪第二百二十三章 此番出征 揚名天下(一)第十三章 栽贓嫁禍 大爺疑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暫作休整 策馬奔騰第三百二十五章 到固安堡 接兄弟歸第一百一十五章 繼續行軍 專心致志第二百二十九章 此番出征 揚名天下(七)第四百三十七章 今晚在此 勿去他處第七十六章 前有堵截後 有追兵(中)第四百一十四章 表妹入島 勸兄歸家第三百零四章 朝堂和氣 百姓歡騰第一百八十九章 急火攻心 背水一戰第四百零一章 羣臣逼迫 君說戲言第四百一十三章 端什麼碗 吃什麼飯第二十九章 傷有好轉 準備應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本汗身邊 缺你一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清平世界 需用吾命第三十二章 今夜難眠 血灌瞳仁第二百六十二章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第一章 千里報喪 國失重器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驚一場 靉陽守備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也要去 代善遇刺第九十六章 貝勒代善 獻圖得官第二百四十四章 此番出征 揚名天下二十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趕赴京城 告天出征第三百九十二章 後金反撲 屠殺百姓第三百零八章 兄弟的血 不容侮辱第三百七十一章 雖來新官 敵人未變第二百七十九章 此等情景 何談希望第三十八章 大嘴歸心 行動開始第二百二十八章 此番出征 揚名天下(六)第四十四章 父子見面 山中密謀第四百一十四章 表妹入島 勸兄歸家第一百一十章 得償所願 人有三急第二百三十二章 此番出征 揚名天下(十)第四百二十二章 坦白關係 剖析厲害第五十六章 先屈後伸 豁見溫情第二百七十章 得開原城 失兄弟心第四十八章 白豔兒謀 漁翁得利第四百零九章 城下對峙 互相罵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五行欠踹 八字欠打第六十二章 初見官軍 兵如乞丐第二百四十五章 此番出征 揚名天下二十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第二百九十章 殺虜之名 響徹遼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