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北方的大問題

在前世,劉琅清楚的記得,到了九十年代初期時,阜城的大量工廠陷入了困境,之所以印象深刻就是因爲劉琅的父母就在工廠上班,尤其是軸承廠就在劉琅家旁邊,他小時候沒事就到工廠裡面去玩,原來一個擁有近百人的工廠在短短一兩年內就破產倒閉,好在劉琅的父母因爲工作努力被調到了政府上班,要不然工廠倒閉他們也要倒黴。

劉琅的父母沒有受到影響,但是劉琅的三個叔叔都在工廠工作,最後全部失業,最年輕的老叔更是不到三十多歲就失去工作,只能靠着在外打工賺錢養家,靠着電工的手藝也能過上溫飽的日子,而二叔就差了很多,他那時年紀都快到四十歲了,早已成家,孩子都十多歲了,養家的重擔讓他喘不過氣,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到處給人家當力工幹活,後來學了瓦匠的本事纔算好些,但常年勞作也讓他身體過早的衰老,五十多歲時腰部受傷,恢復之後也只能幹一些輕的工作。

劉琅的家人其實還算是過得去的,起碼當時他們還很年輕,最大的二叔也不到四十歲,再怎麼說也有有點力氣,看看那些五十多歲的人,他們一輩子在工廠幹活,沒有別的手藝,年齡還大,想學都來不及了,這些人失去工作對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簡直就是天塌了一樣。

大量工業企業破產也是東北衰落的一個轉折點,原本的工業大省一下子成了國家的負擔。

劉琅曾經在幾年前那本“國家問題”這本書中重點闡述過北方未來會發生的情況,國家也有所警示,而且也制定了很多方案,比如對北方那些小企業重點實行特企改革,但是成效不大,既然沒有人出面去做這些事,那劉琅也不客氣了,他這次要出手了。

王振東聽了劉琅的解釋陷入思考,看起來這件事劉琅是認真的,而且劉琅本身就是學機械的,他現在到底學了什麼沒有人知道,但王振東從昨天會議上得到了一些消息,劉琅在美國還是學到了真本事,寫了幾篇論文據說對國家都有很大的幫助,至於說資金問題劉琅更不用說了,他都敢和趙弘揚打五億美金的賭,根本就不差錢,而且對於北方企業的改革國家也有很多優惠政策,一旦有人接手這些企業,國家還會給很多便利的條件。

“劉琅,你想什麼時候做這件事?”

王振東問道。

“今年是八七年了,八八年我在美國的學業就會結束,等結束以後我就會出手了。”

劉琅的研究生學業到八八年結束,他也不準備再考什麼博士了,因爲他現在就學的博士課程,一年之後,劉琅相信自己到時候的學問不會比美國的教授低多少,那時他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好,那我就等你!”

王振東回答道。

“王大哥,其實咱們現在就可以做一些前期工作,爲咱們一年之後的大展拳腳做些準備!”

“什麼工作?”

“我想在我們阜城的礦業大學開辦一門機械工程的課程,聘請華夏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老師到那裡講課,傳授國內最先進的機械知識!”

“教課?做什麼?”

王振東不解。

“我要做的是未來世界最先進的機械工廠,光靠我一個人是沒用的,必須要有高級人才,我這個課程並非是針對那些大學生,而是針對阜城工廠裡的職工,尤其是二三十歲的職工,他們年輕,希望上進,我們就要給他們一個大展宏圖的機會。”

“劉琅,你這個建議不錯,但我不明白,你爲什麼不在沈城做,而是選在阜城,阜城的經濟可比不了沈城呀!”

“王大哥,阜城可是我的老家,當然要優先照顧了,而且阜城這個地方經濟非常單一,現在靠着煤炭生活的還算不錯,但是煤炭總有一天會挖完,到那時候怎麼辦?西德有一個魯爾區,這個地方在七十年代之前都出產煤炭,爲德國貢獻了巨大的力量,但是七十年後煤炭消耗一空,當地的經濟一下子就衰落了下來,後來靠着工業逐漸恢復,現在已經成了西德最大的工業區,很多技術都是世界一流,我們阜城就要提前下手,做這方面的嘗試,最好爲國家趟出一條路來!”

如果說九十年代大批產業工人失業是國家不得已而爲之,那麼兩千年左右阜城的經濟從全省倒數第三落到倒數第一就是另外一個大問題了,就是城市轉型。

阜城靠着盛產煤炭起家,最鼎盛時每年挖出一千萬噸煤炭運往全國各地,從建國到兩千年左右一共挖出了三億噸煤炭,阜城礦務局最多時有近二十萬職工,礦工家屬加起來都快五十萬人了,整座阜城也就一百五十萬人口,一個礦務局養活了一個城市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八九十年代,礦務局職工就是個金字招牌,年輕人搞對象都要找礦上的人,因爲他們工資待遇高,一線的礦工在八十年代初期每個月就能賺近百元了,比市長的工資都高,過年過節還有煤票肉票這樣的待遇,比任何單位都好。

但這種情況到了兩千年就直線下滑,那時國家改革已經進入新的階段,大型國有企業人員過剩、人浮於事的弊端完全顯露出來,再加上這麼多年的開採造成了嚴重的地質災害,治理這些災害花費的費用也是天文數字,終於,國家也對煤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很多小的煤礦私有化,十幾萬礦工失去了工作。

十幾萬礦工的背後是更多的礦工家庭,對於一個只有一百五十萬人口的小城市來說,這幾乎就是致命的,從此阜城的經濟就完蛋了,從兩千年左右直到劉琅重生的那個年代都沒緩過來,在遼北省提到阜城那就是貧困的象徵。

那時國家提出能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問題,阜城還成爲了典型,但是轉型成功談何容易,那時有人說要學習德國的魯爾區,從能源型城市轉變成工業城市。

但這種轉型對於阜城,甚至是整個遼北省都不適合,原因就是在九十年代整個北方大部分的工業企業都破產了,工業基礎都沒了你搞什麼?之後數年後煤礦再破產,簡直就是輪番轟炸,你不死誰死?

歸其原因就是九十年代那次改革太過於極端了,很多工廠倒閉讓工業基礎徹底斷了根基,等幾年後國家反應過來想要恢復過來也晚了。

第八百零七章 強大的蘇聯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會開幕第三百二十章 木小虎的辦法第八百七十三章 商機第七百二十章 時代弄潮兒第五百四十八章 未來的投資計劃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種發動機第二百一十八章 竟然是鄧老第三百四十四章 隆重接待第七百一十二章 需要我們做什麼?第六百三十二章 純熟巧合第六百九十六章 邀請劉琅參加會議第一百四十四章 專利必須是我的第一百九十五章 錢的問題我來解決第三百五十二章 被“嚇傻”了的威爾遜教授第七十四章 怒懟BCC第三百五十八章 接受採訪第三百九十六章 未來的滬市新區第三百八十七章 熊懷志的壯志第七百二十四章 “毒舌”葉金生第一百三十七章 困難重重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個年代最先進的數控機牀第一百一十一章 就是地雷陣也要趟出一條路來第一百九十章 被歷史掩埋的中關村之父第十二章 看病第六百二十二章 回家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見喬丹第五百八十九章 我們的合作會天長地久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個無限憧憬的未來世界第六百二十九章 新農村發展第六十二章 任務完成第四百七十四章 準備出國第六百一十一章 改革的春天第八百一十五章 這個小孩子是誰?第四百九十六章 洛杉磯治安的治理方法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根筋”的專家第九十三章 我只學這個專業第八百五十七章 施工方案第三百四十九章 考試開始第七百六十五章 工業光魔的下一部電影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和集團魯冠軍第一百三十章 木家豪宅第四百章 “畫餅”第二十九章 欺負小孩子第七百二十七章 耐克的對賭合約生效了第七章 姥姥第二百零九章 讓可口可樂公司代工第八百七十章 真本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未來的搖滾樂教父第四百一十五章 找人第七十二章 夜遊市中心第七百零一章 圈套?第五百七十八章 克萊爾教授的“私貨”第三百六十六章 底子不錯問題不少第五十八章 肖南光的苦笑第四百五十三章 土地政策第六百七十六章 兇戾之氣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九八四年,我來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劉琅,你就是個奇蹟!第六百九十七章 辦成鐵案第一百六十五章 讓年輕人幹吧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點建議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得靠自己趟出一條路來第三百章 第三產業的崛起第五百一十四章 關於論文的設想第一百八十九章 楊志傳的前世今生第五百三十四章 簽證出國第二百一十章 開啓“教育”模式第二百三十五章 爭執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樣的目標第九十七章 兩個時代大學的不同之處第十三章 “臭老九”第八百四十九章 交鋒第三百一十七章 兩手都要硬第八百四十七章 再拿五百萬第六百二十五章 改革開放就是大浪淘沙適者生存第五十章 價格雙軌制第八百七十六章 他們都是有天賦的工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要發展得靠自己第八百九十四章 “見利忘義”的親戚們第六百七十三章 回首都第八百二十一章 這個時代的全國娛樂圈第五百七十九章 我能在一級期刊上發表文章第六百七十五章 第一代民營企業家們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有沒有真東西?第二百八十二章 幫我找個律師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生文化有限公司第八百四十二章 回阜城第二百九十九章 訓斥第三百六十四章 到滬市考察第六十五章 到首都第八十章 我今年就要高考第三百零三章 都在變化第二百七十六章 歡迎會第二百七十五章 我的直覺第三百五十三章 進入複賽第五百三十二章 大時代到來了………第七百七十章 教授,我要離開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華夏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第八百五十四章 向劉琅彙報下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