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下本書也要合作

走在如此歷史久遠的哈佛大學校園裡,處處都能見到老建築,你腳下的磚石很可能就有富蘭克林?羅斯福或者肯尼迪留下的印記。

“要與柏拉圖爲友,要與亞里士多德爲友,更要與真理爲友”。

劉琅擡起頭看着一棟建築上刻着的一段話很是感慨。

“這就是哈佛大學的校訓,每一位哈佛人都會以這個校訓鞭策自己!”

路易斯看着母校的校訓也是充滿了敬意。

“走吧,去見見威爾遜教授吧!”

幾個人來到威爾遜教授的辦公室,辦公室的門沒有關,劉琅第一個推開走了進來。

這間屋子非常大,足有三百多平方米,裡面有不少人走來走去,在屋子中央有一張巨大的圓桌,上面鋪滿了各種資料,而威爾遜教授正坐在一張椅子上,嘴裡叼着菸斗,手裡拿着一份資料,一邊看一邊大聲說道:“布萊爾,那個高通公司的財務評估做出來沒有?今年他們能否上市?”

“教授,高通公司的技術正在研發階段,現在只有兩家風投公司對其投資,累計剛剛達到一千萬元,財務狀況沒有任何利潤點,即便上市也不會被買家追捧!”

另外一個人馬上回答道。

“對了,你們弄明白高通公司那所謂的TDMA是什麼意思了嗎?我到現在也還沒搞清楚!”

威爾遜教授大聲問道。

“這,應該是一種最新型的通訊技術吧,但是前景並不明朗!”

對方有些尷尬地回答。

“那就趕緊去找專業人員給我弄清楚,我可不希望他們的技術都是一堆過時的廢品!”

威爾遜教授對着手下大呼小叫,彷彿一位企業大佬。

“威爾遜教授,這TDMA是無線通信技術,是一項了不起的劃時代技術,這麼好的技術如果被稱爲過時的廢品,那這個世界上可就沒有什麼好技術了!”

劉琅一邊說着一邊從門外走了進來。

“劉琅?你終於來了!”

威爾遜教授看到劉琅立刻站起身迎了上來。

“小傢伙,你又長高了,來,各位,我給你們介紹一下第三次產業浪潮的作者,這個世界上智商最高的小孩子,劉琅!大家歡迎!”

威爾遜教授對着屋裡所有人大聲說道。

屋子裡的人立刻發下了手中的資料鼓起了掌。

這裡沒有誰見過劉琅的真面目,他們只知道那本暢銷書的作者是一位六歲的小孩子,可沒有人會小看對方,美國就是如此,如果你能帶來財富,即便是躺在襁褓裡的小孩子也會得到足夠的尊敬,更不用說那本書寫的如此之精彩,甚至美國政府都要對這本書中的內容專門進行討論。

“威爾遜教授您過獎了!”

劉琅謙虛地對着周圍的人笑道。

“幾位,來,趕緊坐!”

威爾遜教授招呼着,立刻有兩個人搬了幾把椅子放在了桌子前面。

“劉琅,剛纔你說那種TDMA技術是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有什麼依據?”

這個威爾遜教授還真那自己不見外,不問對方來的目的反倒是問起其他“無關”的事情了。

“教授,這種技術是最新一代的通訊技術,簡單的說是無線通訊技術,現在的電話都是有線的,兩部電話之間要想進行通訊那就得按照電纜,但是這種技術就不同了,它依託於衛星,只要衛星足夠,就可以全球進行通話,根本無需電纜連接,可以說,只要這種技術飛速普及未來全球就會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了!”

劉琅一邊給對方講解一邊心中很是感嘆,剛纔對方提到的高通公司,在後世那可是不得了的一家通訊公司,掌握着最先進的無線通訊,現在只是初級的TDMA技術,未來還有CDMA技術,這些技術的出現也加速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由此可見世界的信息化時代已經準備妥當,只待這些企業的潛力完全爆發出來,之後就會把世界推向一個新時代,可是如今自己的國家還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新時代的到來,好在自己這一兩年之間四處“撲騰”,總算把中芯科技給搞了起來,只要萬安公司把芯片搞出來,中國的企業起碼可以在這個時代的初期分的一杯羹了。

威爾遜做爲經濟學家,對傳統的產業非常熟悉,但是對新興產業的瞭解就差得多了,當然,這是跟劉琅相比較,對於一個生活在八六年的人來說能接觸到TDMA技術已經是走在了時代前沿了。

劉琅的解釋非常通俗易懂,威爾遜立刻認識到了這種技術的潛力,但他更驚訝的是劉琅如何知道的。

“哦,我倒是忘了,你專業就是學的機械工程,這些知識都是你在中國的華夏大學學到的吧,看來中國的科技也很不錯嘛!”

“教授,連你都搞不清楚的技術我們中國哪裡能有更多的研究?只是我來美國有一段時間了,各處走走了解了很多,對於美國未來的發展也有一些看法了!”

劉琅隨便編了個瞎話。

“對,對,我知道你,當初你用到美國參加奧運會的時間就寫出了第三產業浪潮這本書,現在又到美國自然會有新的的見解………等等,你有沒有把這種見解寫成書的想法?”

威爾遜突然想到了這個問題。

“當然,現在我已經有了這個打算了,或許未來幾個月內就會動筆寫一本關於未來新興產業發展的書!”

劉琅點了點頭。

“哈哈,那就太好了,不過咱們得先說好了,這本書的發行權還要交給我,我保證讓這本書再次成爲一本暢銷書!”

第三產業浪潮這本書是去年全美最暢銷的經濟類書籍,截止到現在已經發行了將近四十萬本,但因爲這本書前期並沒有做什麼宣傳工作,純粹是“自然生長”。

在這種情況下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足以說明這本書的潛力了,通過一年的口口相傳,這本書的深刻內容才逐漸顯現出來,相信今年的銷售量會出現一個井噴式的增長,甚至威爾遜覺得今年的銷售量有可能突破五十萬本,總銷售量有望達到一百萬本,要是達到這個銷售量,那劉琅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暢銷書作家了。

而且這本書因爲作者從未現身,所以充滿了一絲神秘的色彩,這種神秘更會讓讀者們好奇,這就是營銷的一種策略,可以刺激銷售,僅僅已經出版的那些書已經給威爾遜教授帶來了將近三百萬美元的收入,可以說是大獲成功了,正因爲第一本書的成功,讓威爾遜教授認識到了劉琅身上的價值,現在聽到對方還要接着寫書,馬上就準備着手和對方簽署第二本版權的協議了。

第四百零九章 講解第八百零四章 畢業演講第一百零三章 “七上八下”的高壓線第五百八十二章 悠閒的生活第四百六十七章 劉琅畢生的夢想第七百七十七章 中美企業家座談會第八百五十章 拿錢砸死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蝴蝶效應第六百五十一章 媒體的反應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針見血第六十一章 小孩子的心思第十章 思想正在解放第四百八十章 美國的治安第七百五十八章 巧妙回答第六百三十五章 歌劇團的邀請第一百零七章 快樂的大學生活第三百六十九章 白爲任和劉琅的對話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琅的“胡思亂想”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首歌曲第二百零二章 按部就班第二百三十章 抵達洛杉磯第七百五十三章 一羣“超凡脫俗”的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爲劉琅接風洗塵第四百七十七 又到火家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種問題第六百五十二章 聖唐音樂未來的規劃第八百九十四章 “見利忘義”的親戚們第三十二章 生活還在繼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劉琅和斯特恩第二百八十章 回來了第五章 歷史的公案第四百零八章 兩款產品第三百六十三章 充滿自信第六百五十五章 聖唐公司是我的第八百三十二章 揚眉吐氣的格美空調廠第一百四十七章 合作第一百五十八章 真正的考驗纔剛剛開始第六百一十九章 我對你們說一些話第六百三十九章 Something Just Like This第八百七十八章 我們也想競標第三百七十一章 新區未來發展規劃第二百七十章 連中與兌獎第二百六十九章 劉琅和斯特恩第一百一十五章 熊懷志的實驗室第一百四十二章 戒備森嚴第一百章 工匠精神第五百九十九章 審問第三百五十七章 小安德魯的大機遇第二百八十五章 法律的重要性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關小組第七百四十九章 和威爾遜教授的約定第八百五十二章 阜城的首要任務第八百一十章 王府井飯店裡的“硬菜”第八百零九章 放開土地政策第九十二章 機械製造不是那麼簡單第七百三十二章 劉琅的研究課題第五百一十二章 拜會丁懷忠教授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折服第六百四十八章 聖唐音樂第二百零八章 “買一送一”第六百零八章 變化中的首都第二百二十四章 準備出行第八百五十五章 城鎮化的趨勢第四百五十八章 火天霆獻唱第八百七十四章 改革十年的變化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家和孫家第六百八十六章 爆胎第七百八十八章 《玩具總動員》橫空出世第三百五十一章 “蛋糕理論”第四百一十章 拆拆拆第四十二章 問題很多第三百二十四章 魯廠長你得做些技術含量高的東西呀第七百六十二章 《灌籃高手》火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第一步,買地第三百八十三章 與德國談妥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生文化有限公司第八百章 感謝大家第七百一十二章 需要我們做什麼?第八十七章 專家們的意見第七百二十四章 “毒舌”葉金生第四百零八章 兩款產品第一百零五章 橫空出世—《小島經濟學》第四百零五章 十幾年後的計算機語言第五百一十九章 美國經濟的現狀第七百八十章 “另類”的任爲天第五百二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六百六十章 意外之喜第六十二章 任務完成第三百五十八章 接受採訪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九八四年,我來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第一步,買地第八百九十三章 娛樂圈的“掃地僧”第六十七章 氣功熱七百三十一章 豁出去了第五十五章 拜訪肖南光第三百零四章 第三產業浪潮第四百四十六章 專場演講第三十四章 八十年代的時尚第七百七十章 教授,我要離開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找吳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