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大事”發生

煤泥是北方人過冬的燃料,這種東西就是洗刷煤炭後的泥水沉澱後留下了的雜質,可以燃燒,在摻加入一些黃泥就成了煤泥。

阜城的老百姓到了冬天家家戶戶都要儲存煤泥,給工人提供煤泥是工廠和政府給員工的福利,當然,這還是需要花錢的,一般都是兩塊錢半噸的煤泥,只需一噸,一家四口人過冬的燃料就夠了。

過了十月份街上就出現了大量的馬車,馬車上載着煤泥跑來跑去,稍一顛簸就有一股煤泥被甩出馬車落在路上,結果全市的道路隨處可見散落下的煤泥塊,有一些人就揹着籮筐沿街行走,半天時間就能把籮筐裝滿,有時幾天下來就能撿一兩百斤的煤泥,可以剩下幾毛錢了,有時路上還會有綠皮的解放卡車出現,這些卡車上運載的可不是煤泥了,而是燃燒率更高的煤塊,這些車上的煤都是阜城煤礦給員工的福利,遠好於其他工廠的職工,就是政府部門的職工也無法相比,在先在的阜城,煤礦上的職工可是香餑餑,各項福利好到爆,娶媳婦都不愁。

這些煤泥運到一戶家門口後直接堆放在門前,一座城市家家戶戶門前都堆起來一座“山包”。

劉琅父親的單位分給他一噸半的煤泥,堆起來有兩米多高,按照規定,劉東來也能分到一噸,不過廠長特意吩咐多分給他半噸,雖然沒說是什麼原因,但也能想到恐怕是那位省裡的領導肖南光的緣故。

劉琅的爺爺家分的多,一共是兩噸煤泥,堆在門口足有近兩米高,溼乎稠密,跟沒有凝固的瀝青有些相似。

接下來的男人們的工作就很有趣了,即使是在劉琅的前世都記着這個過程。

堆積如山的煤泥不能這麼隨意放置,要製成大概四十公分長,二十公分寬的煤泥磚,這時你就會看到全城的男子都在幹着一件事,把這些還潮溼鬆軟的煤泥用鐵鍬放在地上一個木質的模具中,再用鏟子把模具外面的煤泥鏟掉,然後一塊標準的煤泥磚就被制了出來,不過這個時候泥磚還是軟的,需要晾曬兩三天的工夫,待曬乾後一塊塊收起來放到院子中避雨的地方,用的時候敲碎了放在爐子裡就能燃燒取暖了。

這個時代還沒有集**熱,每家每戶都要拖煤泥制煤磚,大街小巷只要有空地的地方就有煤磚,甚至連房頂上都被鋪滿,這算是北方城市的一景了。

劉琅還記得前世的童年時代,每到這個時候就會和一幫小朋友跑出去,然後就在這些沒有硬化的煤泥磚上跳來跳去,一個個腳印被刻在了上面,劉琅自己家在燒煤泥的時候就常常看到上面有不大的腳印,就如同化石一樣。

在一九八一年的秋天,阜城裡出現了兩件讓全城瘋狂的大事,第一件是廣播電臺播放了一篇名爲“岳飛傳”的評書,播講的是一位女人,聲音嘹亮情緒激昂,尤其是那傳神的語調,似乎都把千年前的人物帶到了人們眼前。

這部評書一問世就讓所有人爲止瘋狂,每天各個工廠下班的鈴聲響起後所有人就瘋狂地蹬着車子往家趕,因爲五點半鐘岳飛傳就會準時開播,此時全城有一半的人都守在收音機前,一邊吃着飯一邊如癡如醉地聽着,劉琅的家人也是如此,每到晚上下班的時候一家人就跑到了爺爺家,打開比皮箱小不了多少收音機,一家人圍在跟前,劉琅的母親連飯都不做了,直到半個小時後播講結束才意猶未盡的回到家中,一邊做飯還一邊和父親討論着接下來的劇情,瘋狂程度可見一斑。

劉琅沒有聽過這部評書,但是播講人的聲音他是知道的,就是那位非常著名的評書大師劉芳,想不到這位大師竟然火了三十多年,不過既然她出現了,想必很快田芳大師、闊城大師、連元大師也要出現了,這些人可是他十歲時的“偶像”呀!

另外一件讓全城人瘋狂的事情就是著名的“的確良”終於出現在了百貨商店裡。

在這個資源極度匱乏的時代,人們衣食住行所需的基本物品都是憑票供應,老百姓所選擇的東西實在是沒有多少,大米、白麪以及牛奶雞蛋這些細糧不是你想吃就想吃的,一個月下來還要混些粗糧,穿戴上也是如此,在阜城這種小地方,人們穿的衣服都是用卡其布製成的,這種布由國家統一銷售,有一個非常響亮的牌子“人民英雄卡其布”,聽上去給人以高大尚的感覺。

這種卡其布是一種主要由棉、毛、化學纖維混紡而成的織品,摸着緊密,厚實,但是很不耐磨,對於工廠的工人來說,一般穿上半年就會磨出洞來,同時還容易粘毛,要是到了春夏交際的季節,穿着這種衣服出去走一圈就會沾上一身了柳絮,而且這種布顏色非常單一,只有藍色、土黃色等幾種單色調,穿在身上可以完全彰顯工人們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

當然,這種“人民英雄卡其布”在國家如此流行,絕非是因爲代表老百姓的品性,而是這種布匹的製造非常容易,只要通過簡單的紡織就可以給弄出來,不用多麼複雜的輕工業製造技術。

國家之所以缺乏材料,說到底就是因爲生產力嚴重低下,糧食產量低,輕工業基礎差,這纔是根本原因。

這種叫做“的確良”的布料,學名爲聚酯纖維,其實就是滌綸,是一種化工產品,特點是結實耐用、彈性好、不易變形、耐腐蝕、絕緣、易洗快乾。

但缺點也很明顯,穿在身上不貼身,冬天不抵寒,夏天透氣性差,天涼就冷,天熱就悶;不吸汗,一出汗就粘在身上;一遇上水,透明性極強。

可是在這個時代,美觀纔是最重要的,所謂的缺點也是優點。

這種產品和卡其布相比技術含量就很高了,需要一定的輕工業基礎才能製造出來,當然,所謂的技術含量高放在劉琅的後世那根本不算什麼,可是國家就是制不出來,只要七九年改革開放的第二年,國家進口了大量的化工設備,這種布匹的產量開始提升。

其實早在兩年前滌綸就已經開始投放到了市場,但是供應範圍只在首都、魔都以及南方几個大城市,這“的確良”的名字其實就是GD人“的確靚”的諧音,因爲這種材料的顏色很鮮豔,紅、黃、粉、紫等等,穿在身上的確成了靚仔,在當時,能穿上的確良製成的衣服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走在街上立刻會成爲焦點,引來無數人的注目。

在前世劉琅從網上聽到過一個關於“的確良”的笑話,非常有趣。

話是在南方的一個大城市裡有“的確良”買,一個小夥子就排了隊去買,想給自己做件襯衣,結果等了好幾個小時,輪到他的時候,只剩下半尺布了,他十分爲難。

售貨員看着他就大喊:“你買不買?不買下面的的確良誰要?”

小夥子一急,馬上掏出錢和布票買了下來,結果回家只能做條內褲。

他心想:“這多冤呀,誰知道我也穿了的確良啊?”就乾脆在外褲上做了個牌子,上書“內有的確良”。

有一天出門趕上內急,他就找到個公用廁所,將牌子先解下來掛在門上,出來的時候,發現廁所外排成長龍,都在問:“怎麼等了這麼長時間還不賣呀?”

這個笑話雖然有調侃的意味,但也足以說明這種材料在當時是多麼的風行了。

兩年的時間,“的確良”產量飛快的提高,從大城市到中等城市,到了一九八一年的年底,終於來到了阜城。

第八百三十三章 混亂的國內電器市場第八百六十二章 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建立一個現代化的重工業城市第三百三十三章 你爲我工作怎麼樣?第六百二十六章 價值千金的資料第八百三十五章 見方中達第三百六十三章 充滿自信第七百五十一章 數字化的社會不可想象第四百零三章 首要的問題第六百二十五章 改革開放就是大浪淘沙適者生存第二百九十六章 入股耐克公司第八百零五章 我靈感的來源是做夢第二十八章 軍人第五百零三章 優勢和劣勢第五百零三章 優勢和劣勢第一百零二章 論私營經濟第六百六十七章 又見斯特恩第八百五十章 拿錢砸死人第七百零五章 劉琅的計劃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爆料第二百一十六章 領導接見第六百六十九章 盧卡斯的家庭宴會第一百一十九章 做夢夢到的第四百八十六章 遊覽好萊塢第七百六十六章 讓人“失望”的劉琅第八百五十八章 拿錢開工第二十章 崩爆米花第六十七章 氣功熱第七百一十八章 工業特區第七百四十一章 決賽第六百九十六章 邀請劉琅參加會議第四百二十五章 席間聊天第二百一十八章 竟然是鄧老第四百四十七章 搶別人的飯碗第三百四十七章 芯片產業的困境第七十七章 全聚德烤鴨店第三百九十三章 這家“工業光魔”要注意第七百一十八章 工業特區第七百一十一章 劉琅的野望第四百七十八章 葉金生的娛樂事業第六百二十六章 價值千金的資料第二百一十七章 奧運代表團第七十三章 BCC電視臺第八百三十二章 揚眉吐氣的格美空調廠第四百六十五章 明年就賺錢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火爆第六百三十五章 歌劇團的邀請第六百二十一章 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第六百零二章 熱烈歡迎第三十七章 李鐵的決定第四百四十八章 中芯科技掛牌成立第五百六十六章 愉快的學習生活開始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又回美國第六百一十六章 藝人凌風第一百八十一章 這不是剝削是什麼?第六百八十九章 這是大案件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不接受你的道歉第八百九十三章 娛樂圈的“掃地僧”第四百六十八章 準備留學第四百四十八章 中芯科技掛牌成立第四百五十六章 給我十套商鋪就夠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價值千金的資料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的故事第八十七章 專家們的意見第五百五十六章 對答如流第四百八十四章 武學高手?第七百九十八章 NBA比賽和TED演講第三百四十四章 隆重接待第一百一十章 考察第四百零二章 破格提拔第五百三十七章 事實證明劉琅是對的第七百二十八章 目標,納斯達克第四十二章 問題很多第六百四十七章 盧卡斯的質疑第六百二十九章 新農村發展第一百五十四章 兒子,你要去參加奧運會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玩具總動員》對這個時代的意義第七十二章 夜遊市中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藝術品第一百五十章 回家過年第七百三十四章 要向島國學習第五百四十一章 降臨紐約第二百三十七章 好萊塢第六十六章 吃早餐第五百九十七章 半個學期結束了第二百三十章 抵達洛杉磯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前輩們第四章 起名第五百一十六章 見喬丹第二百四十七章 開幕式第四百七十四章 準備出國第五百一十一章 斯坦福大學第五十一章 沈城第七百五十七章 與奧普拉“交鋒”第六百七十七章 新的畫法第六百九十九章 國之棟樑第二百四十一章 萬安公司第六百六十二章 我們合作吧第七百三十六章 盧卡斯的怨念第三百零二章 有條不紊第二百四十六章 爲夢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