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需要更年輕的人才

第二天衆人又到了長城,這長城又比故宮還要壯觀了,站在長城之上放眼看着周圍的崇山峻嶺,心情都變得開闊起來。

最後一天,或許是被劉琅和熊懷志如此熱烈的歡迎所感動,巴澤爾和理查德兩人沒有提出遊玩的請求,倒是提出到首都的冶煉廠去看看,這自然讓衆人欣喜不已,把二人帶到了著名的保鋼廠。

保鋼廠的總工程師王鵬當年和熊懷志同在一家工廠工作,之間也有很深的交情,而華夏大學即將引進的AOD電爐也會邀請對方參與技術攻關,現在德國專家不請自來,當然是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

幾個小時的時間裡王鵬提出了很多問題,都是技術上的難點,巴澤爾和理查德兩人都給了非常具有價值的回答,可以說,他們的回答勝過王鵬帶人悶頭研究一年的時間,這次可是真的賺到了。

當衆人把客人送上了飛機,所有人都長出了一口氣,幾天下來,可把劉琅和熊懷志這一小一老跟累壞了。

劉琅還好些,能吃能睡,休息一天就恢復如初,熊懷志就不行了,七十歲的老人,縱然身體再好,走上幾個小時後就是睡上一天的時間也緩不過來,但他還是堅持要全程陪同,沒有一絲鬆懈。

“唉,年歲不饒人呀!這幫人要是再待上幾天,我這身板怕是被受不了了……!”

將五人送上飛機後回來的路上,熊懷志教授靠在座椅上一動都不想動。

劉琅真是有些心疼對方,巴澤爾是他的同學,他全程陪同,一是老同學之間的友情,最重要的是,還是要說服對方和華夏大學合作,引進對方的先進設備和技術,爲了國家,他連老命都豁出去了。

“老熊,你看看那個巴澤爾,人家比你也就小兩歲,那身體可是比年輕人還棒,一米高的臺子手一撐就上去,反正我是比不了呀!”

說話的正是保鋼的總工程師王鵬,他今年也六十五了,在鋼廠待了一輩子,是國內鍊鋼方面最權威的專家。

“沒辦法,你們是不知道,德國人每天都是牛奶牛肉,我當年在那裡留學時,都看過他們吃那種還帶着血的生牛肉,而且從小就如此,天天吃這個,身體能不強嗎!咱們可比不了呀!”

熊懷志搖頭道。

“看得出來,那兩個德國人太能吃了,尤其是牛肉,一頓飯吃的比我好幾年吃得都多,那肉瘦瘦巴巴的,又不香,誰吃呀?”

王鵬連連說道。

劉琅在一旁聽的好笑,雖說現在很多副食都不用糧票了,可是牛肉這種肉類還是很少的,畢竟牛這種家畜可是要耕地的,只有很少一部分纔會被當做食物,所以價格也比豬肉貴一些,而且幾乎沒有人會去吃牛肉,不是因爲貴,而是因爲瘦,不出油,這個年代糧食還很短缺,除了吃飯就得吃油,副食品商店最好的肉就是豬肥膘,拿回家去能烤出油來,那些精瘦肉纔沒有人去買呢!

所以德國兩位專家喜歡吃牛肉的行爲讓不少人都不理解。

“王鵬,你管人家吃不吃肉乾什麼?這一次巴澤爾和理查德兩個人專門到你們保鋼,你們有什麼收穫沒有?”

熊懷志瞪着眼睛道。

聽到熊教授這麼說,王鵬臉色頓時嚴肅起來。

•TTKдN•c○

“老熊,那兩個德國人的確很熱心,我們提出了多個問題,除了兩個有些敏感他們沒有直接回答外,剩下的問題都給出了很準確的回答,而且非常有道理,對我們也很有啓發!”

“那就好,王鵬,等AOD電爐買回來,你就閒不下來了,冶煉方面你可是專家!”

熊懷志點頭道。

“老熊,這就不用你說了,論機牀製造,我比不過你,但是冶煉技術,那你可就不成了,別說是我,就是我教出來的徒弟,他們不少人都在廠子裡煉了數十年的鋼,在經驗上恐怕都要超過你!”

王鵬道。

“超過我很正常,你看看巴澤爾他們,早已經把一身的本事傳給了學生,自己也能安心退休了,咱們國家還不行,年輕人還沒有成長起來,所以咱們還得幹呀!”

熊懷志笑了笑道。

“老熊,你就知足吧,有一個神童劉琅當你的徒弟不知道有多少人嫉妒嘞!”

王鵬回答。

兩位老專家說得話劉琅都聽在耳中,沒錯,人才方面的缺失的確是國家另一個大問題。

就如巴澤爾所在工廠,他從大學畢業就到了現在的工廠上班,整整四十年的時間,這四十年裡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在車間裡研究各種工程技術,頭十幾年中有那些老師傅帶着他,然後他就成了老師傅開始帶徒弟,他所在的工廠工人也不多,只有三百多名工人,跟國家保鋼鞍鋼這樣數千人的大廠相比簡直就是個袖珍工廠,可就是三百多人的工廠所擁有的技術人員超過了總人數的三成,人才的培養早已經建立了一套成熟的體系,遠非國內所能相比。

引進的技術再好也需要人來把它們發展起來,國家在人才的儲備上根本就不夠看,恢復大學才只有六年的時間,畢業生纔剛剛步入社會,壓根還不能獨當一面。

比如說保鋼的那些工人們,年齡上也多是三四十歲的中年人了,學習能力已經下降,雖然工資不少,但每天就是工作,基本上也不怎麼學習,而且這些人思想保守,有一點技術也要藏着掖着,不肯拿出來傳授他人,這怎麼能行?

人才呀!人才呀!

劉琅不光從巴澤爾身上看到了國家技術方面的缺失,人才培養方面也是個大問題,華夏工業科技的宗旨是什麼?一是要建立具有世界頂尖水準的實驗室,二就是要培養一批頂尖的工程人員,兩者缺一不可。

“王老,AOD電爐買過來後,保鋼公司需要派人蔘與進來,我希望你們派來的都是那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

一直閉着眼睛休息的劉琅突然開口道。

“大學生?”

王鵬微微搖頭道:“劉琅,不鏽鋼技術屬於高科技,我們已經打算派出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工人,畢竟這些人才是我們工廠的主力,至於說那些大學生,才畢業幾年的時間,很多基礎的冶煉技術都沒掌握,他們需要不斷打磨和積累!”

王鵬笑了笑道。

“打磨和積累?嘿嘿,王老,年輕人才是國家的未來,因爲他們有朝氣有活力,老工人雖然經驗豐富,但是這些人思想保守,很多人仗着有點能耐就倚老賣老,不願意把學到的知識傳授給他人,而且對於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他們恐怕未必比的上年輕人。

所以相比於經驗來說,我更看重的是年輕人的幹勁和不怕輸的闖勁,國家的改革是一場衝鋒,每天都會有大量新鮮事物出現,舊的事物會被新的事物所取得,不光是事,人也是如此!”

劉琅的話讓王鵬的臉色有些鐵青,這太直接了吧!直接的好像是在打自己的臉一樣。

“王鵬,劉琅說得雖然有些直接,但也是實話,我這幾年來也時常到各地的工廠裡去做調查,很多老工人的確如此,人浮於事,不思進取,有一些經驗還不願意傳授給年輕人,國家要發展,需要的不僅僅是先進的技術,人才的培養也非常重要,你看看巴澤爾這些人,即便是你這個外國人,人家也能告訴你很多東西,這方面我們得學呀!”

熊懷志也在一旁說道。

第一百九十章 被歷史掩埋的中關村之父第一百二十四章 神曲出世第七百三十章 偶像歌手第十一章 一家之主第八百四十章 改革開放十年慶祝第三百七十一章 新區未來發展規劃第三百六十九章 白爲任和劉琅的對話第一百七十六章 我纔是大師第一百七十一章 趙校長的無奈第五百三十二章 大時代到來了………第六百四十六章 葉金生的決定第六百九十六章 邀請劉琅參加會議第三百零七章 改革必須要進行下去第七百六十九章 再次“進化”的超強大腦第九十六章 大學生活開始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爭論第四百二十五章 席間聊天第三十二章 生活還在繼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題多多的三廠第八百六十八章 請大家做出自己的選擇第二百九十章 德國專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十三條廠規第六百一十七章 我也娛樂圈的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關於論文的設想第六百三十九章 Something Just Like This第四百六十章 萬安公司的工程師第六百一十三章 溫飽水平第七百一十五章 工業產業鏈第六百四十四章 震驚的昆汀塔倫蒂諾第一百七十六章 我纔是大師第四百五十一章 步入正軌第八十一章 複習第六百二十五章 改革開放就是大浪淘沙適者生存第三百六十四章 丁懷中的建議第三百三十二章 與衆不同的廣告方案第八百四十章 改革開放十年慶祝第七百六十一章 聖誕大戰第五百七十四章 哥不在江湖,江湖卻處處有哥的傳說第七百零七章 劉琅也是個不擇手段的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詹姆斯?第九百零一章 你們即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第四百九十九章 喬治盧卡斯第一百四十章 霸氣外露的木小虎(求首訂)第四百三十九章 黃坤第七百八十八章 《玩具總動員》橫空出世第一百六十五章 讓年輕人幹吧第一百二十二章 未來的搖滾樂教父第六百二十七章 一刻都不能耽誤第八百六十六章 這兩年我的經歷第二百二十三章 “蜘蛛俠”和“神奇女俠”第二百一十七章 奧運代表團第三百八十一章 歷史已經發生變化第二百二十四章 準備出行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要跟你比一比第一百一十五章 熊懷志的實驗室第三百零八章 寫入五年規劃第二百二十七章 入港島第七百四十五章 引領美國流行文化第二章 家人和朋友………第七百零六章 北方的大問題第七百零九章 要向國外發展的格美空調第三百零三章 都在變化第七百九十一章 輿論一邊倒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九八四年,我來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選秀節目《美國聲音》第三百六十六章 底子不錯問題不少第八百八十一章 誠惶誠恐第一百一十四章 最高層的注意第三百二十六章 魯廠子你就做汽車零件吧第七百七十五章 給大佬們“上課”第七百六十七章 “影帝”級別的表演第一百三十九章我們合作吧第三百五十五章 中國隊的要求第八百九十六章 自豪感第七百零一章 圈套?第八百一十六章 國家需要華漢這種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才呀!第一百一十五章 熊懷志的實驗室第二百七十二章 評審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威爾遜眼中的劉琅第三十二章 生活還在繼續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汽公司第四百零九章 講解第八百五十八章 拿錢開工第八百三十五章 見方中達七百三十一章 豁出去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開幕式與博彩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羣被歷史低估的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司徒天的煩惱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有錢第五百六十七章 孫虎的“僞裝”第三百七十三章 國之重器,立國之本第二百九十四章 劉琅的辦法第四百四十三章 使命感第四十九章 東來你去辦第二百八十五章 法律的重要性第三百八十五章 現場火爆第二百四十四章 萬安的兒子第四百三十三 引以爲戒第三百三十五章 未來的一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