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雄踞

星期天晚上,程飛揚在家裡接到了謝侯明的電話。

沒過多久,謝侯明的車就進了大院,徑直來到單元樓下面停下,謝侯明闖門而入,“老程!陳文義那邊已經給我回復了,國防總批准採購了你們的災害預警反撥系統,將在明天正式給你們通知,他讓我提前跟你打個招呼,讓你有所準備!還愣着幹嘛啊,去把酒給我開了,這消息值得你幾瓶茅臺吧?”

程飛揚趕緊把謝侯明給讓進來,徐蘭趕緊去廚房炒菜加餐,程飛揚又挨着撥打電話,最終還是沒給陳文義打過去,陳文義在這個當口通知謝侯明,本身就是跟他通氣,另一方面,也避嫌了他那個位置的某些禁忌,畢竟這事還是有商業往來的。

沒過多久,李明石來了,謝侯明是要親眼看看打造這個系統的功臣。鄭劍鋒也來了,田豐來了,孫廣振,包一農也陸陸續續來了。

伏龍“八大金剛”裡面,除了在外地的羅永春,劉波,楊杜,其他高層在今天齊聚一堂,擠在程燃家七平方米的餐廳裡面。

燈火通明,徐蘭炒了幾個菜,又炸了一盤油酥花生米,田豐還喚着,“嫂子,別做了,別做了,就整點花生米我們下酒就夠了!我們就跟謝總、老程喝幾杯!今天高興啊!”

伏龍高層圍着圓桌坐着,每個人面前一個二兩酒杯,程飛揚把幾瓶茅臺五糧液貢獻出來,餐廳角落還長年放着兩件雪花啤酒。

暖色燈光的映照下,空氣中金黃的輕絮微漾。

這種局面,在餐廳旁邊自己臥室裡的程燃當然也就沒辦法安靜,搬了根板凳坐在了餐廳角落。看着眼前這羣伏龍羣雄,總有一種身處歷史中的感覺。

謝侯明直接點名讓李明石這個功臣講講整個系統研發的初心。

李明石也大大方方道,“當時也就在師父家裡面,師父讓我們每個人寫新一年的項目規劃,我還苦於沒有着落,找他商量來着,程燃就跟我說了,一直在說撤銷郵電部,明年人代會上肯定有大動作,明年是伏龍發展的關鍵一年,我們現在要爭取的是聲譽,說白了就是名氣。有名氣,品牌才立得起來,怎樣立品牌?一個是從市場上面爭取,這方面,巨頭太多,不說跨國巨頭,“大、興、南、北”,哪一家是吃素的?想要通過爭市場立品牌,時不我待。那就只能走另一條路了,劍走偏鋒,曲線立口碑!”

大家都聽着,包一農,鄭劍鋒盯着李明石,得到消息後,他們第一時間是感嘆這小子運氣太他嗎好了,但沒辦法,該人家的,現在自然也想知道他這念頭怎麼生出來的。

“程燃讓我研究了一下,97年出現了世紀最大的厄爾尼諾事件,每次厄爾尼諾事件之後第二年,我國明顯夏季降雨都會升高,我後面查了相關資料,做了一個圖表,還真是這樣……每次這種時候,就是國內對於地質災害防範最嚴密的時候,但千防萬防,人類已經進入了信息技術時代,卻沒有人想過利用計算機和我們信息通訊的便捷技術,來減輕這種災禍的危害。”

一大羣人,那些無論是法令紋深的,滄桑的,睿智的,矍鑠的一張張面容,同時撇轉過頭,目光齊刷刷的朝向了角落裡的程燃。

程燃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他原本認爲李明石多數也是放在誇耀他的功績上面,沒想到這傢伙這麼實誠,把自己當時忽悠他的一個字不漏的複述了出來。

其實這也是程燃帶着重生者的優勢,縱觀二十世紀初以前的地質災害,國內基礎設施發展不完善當然是一個主因,但另一個側面是,沒有建立起真正對災害預防減損的信息系統。

這方面的嘗試者固然有之,卻受限於時代,幾乎沒有太大的進展。

這種情況還要等到五、六年以後,纔會有一些所謂的災害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研討會陸續召開,卻始終磕磕絆絆,進程極其緩慢。

直至後世十幾年後,經過大大小小衆多災難的洗禮,這種防災信息體系才逐漸蹣跚積累起經驗和教訓。

因爲他軌跡的改變,程飛揚創立了伏龍,而伏龍正好有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究資源。於是在程燃看來,這就是他做些什麼的時候。

酒桌這邊,李明石已經喝了一杯,聲音越發洪亮,“可我表示疑惑,我們搞通信的,誰不知道信息在災害面前的用處,可有用嗎?災難發生了,特別是地質災害,電路被切斷,通訊中斷,沒有大型機器,搶修跟不上,你就是孫悟空也沒有辦法!然而程燃卻提出一個思路,固然沒有電力就沒有辦法了,但能不能在災難來臨前,提前進行預警呢?”

“後面我研究了一下,只要有氣象部門防汛地質等部門的配合,是可行的!因爲每年,各防洪地區的數據,氣象地質部門都是嚴密的監測和採集的,一個壩能抵禦多少降雨量,什麼時候超過庫容量,泄洪地區的承受能力,這些都是有數據的。只要能有氣象部門的配合,我們將數據寫入模擬軟件中,就可以得出超過臨界點後,災難爆發所導致的受災面積和範圍。然後只要能夠通過電信平臺提前預警通知這些地區的民衆,就能避免大量的人員傷亡生命損失!”

“基於這一點,我們小組開發了信令120路系統,這個系統容量大,接續快,功能多,可以主動回撥固定電話抵達用戶終端,用合成音播放氣象部門發佈的預警信息,每120路平臺,每小時可以通知一萬餘戶用戶。如果要覆蓋面積更大,更高效,則在基地搭建足夠數量的硬件平臺就夠了。”

“這樣一來,即便當地的電信設施事後被摧毀了也無所謂,因爲在此之前,就已經發布了預警信息,達到了提前預警的功能。這個系統,如果持續完善,那麼未來無論應對乾旱森林火災,地質山洪爆發,暴雨洪澇災害,都可以起到莫大的作用。”

一番話中,謝侯明在其中連番喊了幾聲“好!”,又有些激動的舉杯,“知道我爲什麼幫你老程牽線搭橋,不惜幫你們去奔走,就是伏龍的這種情懷!技術,必然會改變我們的生活,甚至改變我們的人生……乃至於挽救生命!”

一羣人同舉酒杯,烈辣的酒不斷入喉下肚,只覺得無限快慰。

放下杯子,一干伏龍長輩高層,看程燃的目光,都是一種特別的熾熱。

……

五月十五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通過了採用伏龍的“災害防治預警系統”的方案,開始連同國家氣象局,電信平臺在長江防洪區緊急部署這套系統。

當然,整個系統的採購並部署只是在防汛工作範圍內展開,這個時候,還沒有人知道,這家提供了這套系統軟硬件設備的公司,到底叫什麼名字。也沒有人把三月份信產部上那家叫做伏龍的公司展示的“小把戲”,和這一切結合起來。

整個系統在統一的防汛工作推動下,從防洪重點區域的市縣開始逐步設置。

時間,正在一點一滴的推移……

六月初,法國世界盃開幕,與此同時,作爲全球唯一報道法國世界盃的中文網站四通在線,在世界盃開始之前,還只有百分之十四的市場佔有率,專題報道世界盃之後的兩天,就達到了百分之三十。

這個數字,僅僅也僅僅是在一個星期之後,就飆升到百分之六十。

大洋內外的中文網絡世界用戶找到了一個共同發泄和議論的平臺。

而通過這場世界盃賽,四通在線即將創造一個當時世界中文訪問的最高記錄。

也就在這個時段,中國版圖的長江上游,暴雨連綿,傾盆澆注。

那些浮世的歡騰,持續歡騰着。

而在那些黑壓壓不可終日的雲層之下,那些經由連番因素攪動的世紀末大洪濤,正越過那些堤壩,以宏偉之姿,向眼前的大地,展示它的自然之偉力。

世紀末對自然最爲恐懼的那份記憶,就這樣到來了。

=====

求個票!

第二十三章 修車第四十八章 白打的啊!第二十五章 小事情第十章 一劍摧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美好的奔頭第二十六章 更勝青松守歲寒(上)第八十八章 對於一代高手的展望第四十七章 斷掉的……線索!(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定是那樣第八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二十七章 更勝青松守歲寒(下)第四十九章 好醜啊……第一百三十七章 先下一城第五章 決戰光明頂第一百四十九章 凜冬將至第五十章 快了第六十六章 迎擊巨浪第一百零六章 礪鋒的劍,璀璨的芒第四十五章 方法之爭(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縱論(下)第二十三章 不幸的大幸第五十二章 那道光第六章 難以言說第一百二十二章 閒聊第四章 不捨,以及無奈。第一百零二章 風暴第二十六章 小地方,風氣不好第八十三章 好的第一百六十三章 絕代風華第兩百零六章 窒息的操作第五十章 巡視第五十二章 怎麼辦?第八十六章 不脛而走第十八章 深入探討第四十一章 許你一諾,約戰來期第七十六章 深不可測第一百四十四章 人間局(中)第四章 我也……不知道啊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到了啊!第六十六章 降臨!第一百四十三章 人生無常第四十三章 洗禮第三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二十六章 人生就是不斷戰鬥第六十章 兩根豬蹄第一百二十章 很是牙癢第五十四章 一票難求第一百五十七章 當年有位秦大師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起眼的罅隙第四章 不見便不欠第三十七章 原來是你第六十五章 我什麼都沒吃第八十六章 平靜的時光第九十三章 富翁很慘第四十七章 驚喜第五十九章 來者不善第六十三章 這麼面熟第九章 年華當好第一百零一章 出世!第十二章 人生最怕突然的爆炸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萬個失望第七十章 口令是……第一百二十三章 挪不開第八章 收刀第四十一章 許你一諾,約戰來期第四十七章 微醺第六十五章 來都來了第四十一章 五百強初體驗第三十八章 天天見(票票!)第一百零二章 風暴第一百一十九章 又該補課了第六十章 人生回首是意外第一百三十九章 地獄騎士第兩百零一章 交接槍第六十七章 美好生活第三十六章 要不要這麼……第三十章 可惜不是你第七章 拔刀第一百八十四章 無動於衷第四十七章 那時年月第三十六章 落幕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成熟的你第五十八章 負責沒寫完,明天更新第五卷《明月出天山》第一百零三章 歧途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水一程第一百二十二章 閒聊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水一程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四十八章 白打的啊!第六章 好氣啊第五十八章 一顆星星的軌跡(上)第兩百一十三章 壞主意第一百零九章 不同世界第三章 顛覆第五十七章 半壁江山寫不完了。第五十四章 地獄級挑戰第四十七章 那時年月第十六章 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