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武松獨臂殺首惡 趙桓登基貶羣賊

〖武松獨臂殺首惡~趙桓登基貶羣賊〗

詩曰:

北方殺伐菸捲地,軍中戰鼓響如雷。

忠良有心難爲用,奸臣賊子禍國深。

行者猛厲除惡業,新皇狠怒整朝綱。

善念起處天庇佑,惡果還須惡人受。

話說金國四太子兀朮,篩選精兵與戰馬各五百,要攻湯陰,斡離不又使兩員大將隨軍,一個喚作王伯龍,瀋州雙城人,使杆八十二斤鰲龍大桿刀,曾在白河擊敗郭藥師,斡離不伐宋任先鋒官,破保州五萬宋軍,招降新樂軍民十餘萬。一個名喚馬和尚,懿州靈山人,使條六十二斤鑌鐵月牙鏟,曾追襲天祚帝有功,斡離不南征多得其力。這二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

當下,兀朮見了王伯龍、馬和尚大笑道:“得二位將軍相助,勝過千軍萬馬。”二將自是謙虛,兀朮領軍直至湯陰城外,擺佈人馬。

當日,天降大雪。兀朮居中,王伯龍在左,馬和尚在右,三將高聲罵戰。

守城軍校報之湯陰知縣王優,王優急上城牆觀看,果見兀朮是員猛將,遙見身高約有八尺,皁袍紅馬,端的結束整齊。但見:

兩眼如抹硃砂,獠牙齜出脣外。頭戴鑌鐵雉尾盔,身掛綿襯熟鋼甲。兩肩倒垂紫貂尾,雙靴都是豹皮縫。

大斧掄如滿月,坐騎嘶鳴震空。神力橫推八匹馬,拽尾倒拖九頭牛。上山拔掉猛虎齒,下海扯斷老龍鬚。

那王優見了兀朮這般英雄,心中一涼,叫聲苦道:“湯陰恐怕難保!”

旁邊惹怒一對兄弟都頭李慶、李庚。李慶叫道:“知縣大人,我城中有兵馬百餘,看那韃靼也不過數百,湯陰如何就難保了?待我兄弟出城會他一會。”

王優急止道:“李都頭莫要胡來,金寇雖少,善能野戰,此時出城,必中其計。湯陰雖小,卻城高三丈,方圓二里,如能固守,金軍一時難下,援軍一到,金人不戰自退。”

李庚道:“量這廝們有何本事奪我州郡,今日且戰一陣,不勝再做區處。”

王知縣略想一想,道:“且依你兄弟去吧,好生在意,打仗非做兒戲,如若不敵,速退回城。”李氏兄弟隨即點一百兵出城,壕邊列開人馬。

金軍陣上王伯龍急不可耐,催動翻羽馬,揮起鰲龍刀殺出陣來。馬和尚怕王伯龍搶了頭功,一拍絕地駒,舞起鐵月鏟,也搶出陣來。李氏兄弟各挺大刀相迎,戰有三四十合,李氏兄弟敗走,惹得兀朮怒起,兩腳磕鐙,赤電虎斑獸竄出陣來,那本是千里寶馬,眨眼追及李慶、李庚。兀朮左一斧、右一斧,將李氏兄弟雙雙劈於馬下,揮軍搶了城門,殺進城裡,知縣王優只得奉上縣印,歸附兀朮。

兀朮得了湯陰,即向斡離不報喜。斡離不高興萬分,又有軍兵來報,說術烈速、活裡改兩軍圍打中山、河間兩府,殺二萬餘人,兩府固守,不敢出戰,蒲察、繩果兩將陣亡。斡離不道:“我已無後顧之憂。”遂令軍馬全力南征,淶水人董才領衆前來歸降。自郭藥師降,知宋之虛實;及董才降,知宋之地裡。

卻說粘罕兵打太原不克,殺宋使臣太常少卿傅察。太原府祁縣降金而復叛,粘罕令宗室子突合速攻破祁縣屠戮殆盡。宋河東軍帥郝仲連、張思正,陝西軍帥張關索、統制馬忠合兵數萬來援,耶律餘睹、屋裡海、突合速逆擊之,張關索被擒,郝仲連、馬忠、張思正敗走,死萬餘軍。

粘罕令完顏銀術可總督諸軍圍太原,使耶律餘睹留西京,自提兵向南伐宋。

且不說粘罕伐宋,卻表兩浙路杭州六和寺裡,魯智深、武松每日吃齋唸佛,林沖雖在寺裡做個閒散居士,卻時常去往其他州縣,祭奠徵打方臘梁山陣亡兄弟,此時不在。

一日,魯智深、武松忽聞知州曾孝蘊病故,悲道:“大宋又歿一好官。”

武松道:“不知下任是何人物?能否善待這一方百姓?”這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幾日後,相繼傳來噩耗,恩師周同與宋江、盧俊義死訊亦到。

周同壽終往升極樂,二僧大哭半日,倒也無礙,只是宋江、盧俊義乃被蔡京主謀所害,魯智深與武松心中又起嗔怒,每每在夢中斬殺蔡京。

卻講曾孝蘊亡故後,新任知州名叫高權,乃是一個有道德的青天老爺,自上任後,杭州城裡外誇讚不絕,哪知禍從天降,蔡京養子蔡鋆倚仗父親權勢,勾結寧遠軍節度使朱勔,向道君皇帝進讒言,罷免了高權,蔡鋆卻接替上任,欺男霸女,魚肉百姓,大肆搜刮民財,直弄得怨聲載道。人都稱其爲“蔡虎”、“蔡大蟲”。魯智深、武松耳聽眼見,早有爲民除害之心。

這日,知府蔡鋆有事出衙,隨從數百,皆是槍棒行家、武師教頭,魯智深、武松得知難以下手,便蟄伏於府衙兩旁,待其回府,伺機而動。

近午,蔡鋆果回,至府衙門前落轎,智深、武松遙遙見了,對視一目,大吼一聲直奔蔡鋆,蔡鋆那百個護從,四面截堵,如何擋的住魯智深,被魯智深掄動禪杖殺開血路,武松雖是獨臂,但勇力不減,直殺到蔡鋆眼前,蔡鋆驚的手軟腳麻,及待要走,被武松照後心一戒刀,透胸刺翻,又一刀削下蔡鋆首級,一腔血噴涌而出。

蔡鋆橫死杭州府衙前,卻驚動了府衙裡幾百官差,一擁出來,使鐵網罩住武松,橫拖倒拽去了,綁進了府衙。魯智深揮禪杖來救,也險些被撓鉤搭住,只得殺開血路走了。杭州通判知蔡鋆被兩個僧人所殺,將屍首收殮,又不敢擅自處置武松,只得將行文上報到東京,使蔡京得知,又發下海捕文書,張貼告示,畫影圖形,四處搜捉魯智深。魯智深怕波及六和寺僧衆授縲紲之災,不敢回寺,四處躲避,也要尋法搭救武松。

替天除暴安良,盈惡知府頭落。

魯達勇過朱亥,武松猛勝荊軻。

再說東京汴梁已然變了一番天地,道君皇帝見金軍要渡黃河,令臣下直言進諫,使各郡邑統帥率師勤王。

天子聞粘罕危迫太原,對集英殿修撰、保和殿大學士宇文虛中道:“卿前番勸止伐遼,王黼不用卿言,今金人兩路並進,事勢若此,然則奈何?”

宇文虛中乃宇文粹中之弟,字叔通,見帝有問,奏道:“宜先再次降詔罪己,更革弊端,俾人心悅,則備禦之事,將帥可以任之。”天子即命宇文虛中草擬詔書。

虛中擬詔略曰:“朕自即位以來,言路壅蔽,面諛日聞,恩幸持權,貪饕得志,上天震怒而朕不悟,百姓怨懟而朕不知。今日罪己自省,使天下臣民皆知朕之過錯,願四方英傑,同心協力,共保我大宋江山。罪己不殊,息天平怒。”

天子看過詔文道:“今日不吝改過,可便施行。”宇文虛中拜泣,將詔文頒佈四方,又進言出宮人、罷應奉等事,天子皆從之。

此時守禦抵抗金兵,缺乏良將賢才,天子欲召熙河帥姚古與秦鳳帥种師道以本路兵會鄭州、洛陽,外援河陽,內衛京城。

道君天子乃與宇文虛中說道:“卿與姚古、師道如兄弟,宜以一使名護其軍。”遂以保和殿大學士宇文虛中爲資政殿大學士,河北、河東路軍前宣諭使,虛中領命出京,宣詔姚古、師道軍中,令直赴汴京應援。天子又生退位之心。

再說朝中有大臣李綱,字伯紀,福建邵武人也,自其祖始居無錫。父李夔,終龍圖閣待制。李綱登政和二年進士第,積官至監察御史兼權殿中侍御史,以言事忤權貴,改兵部員外郎,遷起居郎。宣和元年,京師大水,綱上疏言陰氣太盛,當以盜賊外患爲憂。朝廷惡其言,謫監南劍州沙縣稅務。而今爲太常少卿。金人渝盟,邊報狎至,朝廷議避敵之計,詔起師勤王,令侍從各具所見以聞。

李綱上御戎五策,且語所善給事中吳敏道:“建牧之議,豈非欲委以留守之任乎?巨敵猖獗如此,非傳以位號,不足以招徠天下豪傑。東宮恭儉之德聞於天下,以守宗社可也。公以獻納論思爲職,曷不爲上極言之。”

吳敏道:“監國可乎?”

李綱道:“肅宗靈武之事,不建號不足以復邦,而建號之議不出於明皇,後世惜之。主上聰明仁恕,公言萬一能行,將見金人悔禍,宗社底寧,天下受其賜。”翌日,吳敏請對,具道所以,因言李綱之論,蓋與臣同。

有旨召李綱入議,李綱刺臂血上疏雲:“皇太子監國,典禮之常也。今大敵入攻,安危存亡在呼吸間,猶守常禮可乎?名分不正而當大權,何以號召天下,期成功於萬一哉?若假皇太子以位號,使爲陛下守宗社,收將士心,以死捍敵,天下可保。”疏上,內禪之議乃決。

又有李光,字泰發,越州上虞人。童稚不戲弄。父李高稱道:“吾兒雲間鶴,其興吾門乎!”親喪,哀毀如成人,有致賻者,悉辭之。及葬,禮皆中節。服除,遊太學,登崇寧五年進士第。調開化令,有政聲,召赴都堂審察,時宰不悅,處以監當,改秩,知平江府常熟縣。朱勔父朱衝倚勢暴橫,李光械治其家僮。朱衝怒,風部使者移令吳江,李光不爲屈。改京東西學事司管勾文字。劉安世居南京,李光以師禮見之。安世告以所聞於溫公者道:“學當自無妄中入。”李光欣然領會。除太常博士,遷司封。首論士大夫諛佞成風,至妄引荀卿“有聽從,無諫諍”之說,以杜塞言路;又言怨嗟之氣,結爲妖沴。王黼惡之,令吏部注桂州陽朔縣。劉安世聞李光以論事貶,貽書偉之。是時,李綱亦以論水災去國,居義興,伺李光於水驛,自出呼道:“非越州李司封船乎?”留數日,定交而別。

李光現任符寶郎,知道君皇帝有內禪意,因納符璽,謂知樞密院蔡攸道:“公家所爲,皆咈衆心。今日之事,非皇太子則國傢俱危。”蔡攸矍然,不敢爲異。

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道君皇帝下詔立太子趙桓爲新君,招其入內殿,說道:“朕老矣!治國無方,卻使金寇入侵,今日下詔立你爲新君,可要盡心理政,驅除韃虜。”遂將平日大紅龍袍披於太子身上。

太子驚道:“父皇千秋萬歲,正當英武之年,兒臣怎敢覬覦皇位?”乃將龍袍脫下。

天子變色道:“你是儲君,遲早要坐此位,朕欲享清閒,你莫推卻。快些入住宮中,更換帝服。”

太子跪地,涕泣哭道:“兒臣尚未準備妥當,實不敢當。”

天子怒道:“你爲太子十年,有甚準備,今日授你排方玉帶,你明日便是新君。”太子見不能辭,股慄受之,因而得病。又再三推卻,天子不許。

因道君皇帝二子早夭,甚寵三子鄆王趙楷,趙楷與道君皇帝一般,琴棋書畫皆稱一絕,乃是狀元皇子,有意奪太子位,太子趙桓得樑師成極力相護,而保全儲位。

趙楷聞知天子欲傳位太子,至夜領親隨衛隊直入皇宮,要見天子,卻被提舉皇城司何灌攔住,趙楷道:“吾有急事要見父皇。”

何灌抱拳道:“陛下有令,今夜不見人,三皇子且回。”

趙楷急喝道:“父皇招我前來,等我見了父皇,自有理論,快些閃開。”便引人要直入內庭。

何灌阻道:“大事已定,鄆王從何處受命而來?末將奉命行事,三皇子休要爲難在下,若要硬闖皇宮,陛下震怒,你我吃罪不起!”乃喚軍兵列陣攔路。

趙楷見已是劍拔弩張,不敢強行闖宮,只得忍着怨怒,打道回府。何灌不日亦領禁旅隨樑方平守黎陽。

夜間,太子趙桓在東宮聽說鄆王趙楷夜入皇宮未遂,與太子妃朱璉道:“三弟與我有芥蒂,若坐龍椅未必容我,我若遲疑不定,父皇定然傳位與他。”

朱妃乃是武康軍節度使朱伯材之女,此時二十三歲,生的美貌賢惠,遂對趙桓道:“太子即怕鄆王搶了先機,何不順了父皇心意,繼承大統?”

太子道:“今時非比昔日,近聞金軍要渡黃河,我若現在即位,恐要做亡國之君!”

朱妃道:“太子即位如能整飭朝綱、愛民如子、貶謫小人、重用賢臣,必能驅逐金寇,天下重現太平。”

太子道:“且容我思之。”太子說話間,忽內侍宮外高宣:“道君皇帝駕到。”太子與朱妃急忙起身迎駕,道君皇帝已入,太子、朱妃施禮。

天子道:“太子、兒妃勉禮,朕聞皇兒身體不適,故而使醫官備藥來看,可曾好些。”乃將太子扶於榻上同坐。

太子連咳數聲道:“兒臣偶感風寒,並無大礙,多謝父皇惦念。”

天子道:“你我父子情深,不需如此說,既然無礙,明日垂拱殿還要朝見百官羣臣。”太子唯唯應諾。

次日,太子頭戴通天冠,身穿紅龍袍,腰繫藍田帶,手持白玉圭,足踏無憂履,由內侍捧着尚方劍相隨,直到垂拱殿上,升坐龍椅,朝見羣臣。史稱欽宗。

羣臣見了新帝,山呼萬歲,行三拜九叩大禮,天子命三公九卿平身。是日,日有五色暈,挾赤黃光氣,雲氣自日邊蕩摩久之。趙桓尊父趙佶爲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出居龍德宮。尊母顯恭鄭皇后爲太上皇后,出居擷景園,後改寧德宮。新天子自居禁中,任李邦彥爲龍德宮使,蔡攸、吳敏副之,擢李光右司諫。大赦天下,大賞諸軍,立妃朱璉爲皇后,以耿南仲籤樞密院事,下詔令京東、淮西、兩浙募兵入衛京師。

太學生陳東、高登等見新君即位,率衆伏闕上書道:“今日之事,蔡京壞亂於前,樑師成陰謀於後。李邦彥結怨於西北,朱勔結怨於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於遼、金,創開邊隙。宜除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

新天子也有此意,十二月末,遂下詔改宣和八年爲靖康元年,令臣僚、百姓密封上疏,陳述朝政得失。正月初三,斡離不六萬人馬已擊敗樑方平、何灌軍,金軍馬踏黃河,攻取了滑州,何灌潰敗回京,黃河南岸無一人禦敵,金師直叩京城。天子下詔親征,命童貫爲東京留守,又貶王黼爲崇信軍節度副使,安置永州。賜翊位大夫、安德軍承宣使李彥死,並抄家。削寧遠軍節度使朱勔官,放歸田裡,凡由朱勔得官者,皆罷免。

太上皇帝眼見金人渡黃河要圍汴京,便倉皇出逃亳州,童貫不受東京留守命與道君皇帝南逃,蔡京亦舉家南下,以避戰亂。

卻說斡離不前軍先至汴京御河,宋人正在焚橋,列陣河岸,金軍不得渡河,金將合魯索引七十騎涉河,殺宋焚橋軍五百人,兀朮以三千兵夜擊汴京宣澤門。天子乃以李綱爲東京留守、親征行營使禦敵,斬獲百餘人,直至天明,兀朮方撤。兀朮得知道君皇帝出走,選百騎追之不及,得馬三千而還。

斡離不圍困汴京,使吳孝民入城,問納叛將張覺之事,並令執送童貫、譚稹、詹度,以黃河爲兩國新界,用皇室爲質,割地賠款。

新天子命東京副留守李梲回使斡離不謝罪,且請修好。斡離不許宋修好,又使蕭三寶奴、耶律忠、張願恭來合議,令割三鎮地,增歲幣,稱伯侄。趙桓不許,斡離不大怒,命大軍攻通津、景陽等門,天子令李綱督戰。何灌見金軍勢大,乞請入城,天子不許,令何灌控守西隅。

何灌得旨,乃與長子何薊、左右副將韓綜、雷彥興道:“我軍兵少,難以久持,只得背城一戰。何灌年已六十二,爲國捐軀,死得其所,你等可願留此?”

韓綜、雷彥興道:“太尉,我等誓死追隨,決無悔意。”

何薊道:“父帥,你我父子同心,何懼金人?不若與金軍先見一陣,若固守不戰,恐朝廷怪罪。”何灌遂開營與金軍交戰,對陣的正是兀朮。

兀朮在軍前見了何灌金盔金甲,跨馬揚刀,厲聲叫道:“久聞何老太尉之名,射夏人透甲出背疊貫後騎,射遼人箭矢中石沒鏃,平方臘而獲賊帥呂師囊,我卻不知武藝如何,今日陣上可敢與我較量一番?”

何薊本要出戰,卻被何灌喝止。何灌左手一捋銀鬚,哈哈笑道:“老夫征戰數十年,未曾一敗,今日便叫你這韃子知得老夫手段。”遂命何薊、韓綜、雷彥興壓陣,拍馬舞刀直取兀朮,兀朮亦打馬掄斧相迎。

何灌、兀朮大戰六十回合,未分高下。兀朮虛晃一斧,撥馬跳出圈外,叫道:“時已近午,你我少歇,飽餐一頓,再決雌雄。”

何灌年老氣虧,也回道:“稍後再戰。”兩人各自撥馬回營。

兀朮回營與大將蒲察世傑道:“何灌雖老,仍英勇過人。”

蒲察世傑本名阿撒,身高八尺有餘,擅使一杆狼牙棒,重一百四十斤。金國曷速館斡篤河人氏,後遷徙遼陽。爲人多力,每次與武士角力賭羊,必勝之。能一拳打折四歲牛肋,使牛暴斃。曾有糧車陷入泥淖之中,七頭牛拉不能出,世傑雙手拽出。勇力如此,因而被兀朮看重。

蒲察世傑見兀朮如此說,卻道:“我等受二太子命,趁宋各路援軍未至,當速破汴城,可使大軍攻之,何灌兵少,有何能爲!”

兀朮道:“有理,午後我再與何灌一戰,如若不勝,明日使大軍攻之。”

兩軍午飯罷,何灌、兀朮再次出營交戰,幾次換馬,直戰到天黑,仍未分高下,各自回營。

且說何灌回營與韓綜、雷彥興道:“今日兀朮戰我不下,金軍必然趁夜偷營,我等當須防範。”韓、雷二將自去領兵巡防。

再說兀朮白日與何灌戰個平手,回營之後接到斡離不手書,要使大軍夜襲,兀朮得令,便使蒲察世傑領軍在前,自督軍在後,夜襲何灌大營,何灌與所部背城拒戰三日,殺敵數千,自身亦被創百餘,甲裳血染赤紅,戰死陣中。韓綜、雷彥興各自手殺數十人,相隨何灌而死。何薊雖未戰死,卻被毒箭貫穿左臂,拔箭毒發而死。

天子知何灌歿於戰陣,爲其哀悼,賜以金帛,命官護葬。卻有人言論何灌棄守河津,被天子追削官秩。

紹興四年,何灌中子何蘚以何灌戰死汴城之事泣訴朝廷,高宗下詔追贈何灌爲履正大夫、忠正軍承宣使。此爲後話。

正是:

烽火滿皇州,人頭遍地滾。

若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九回拜神像陳碩貞顯靈 入仙廟趙公明現身第三十五回靈狐坐殿警公卿 金國毀盟侵宋土第五四回韓五兵打劉光世 吳玠三敗金兀朮第四四回牽羊禮金主辱宋帝 治寇亂諸將討羣盜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五二回岳家軍受命討賊 韓世忠官升太尉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朮渝盟 守順昌劉錡抗旨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兩魔王衢州鬥法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飛建功 戰官軍楊幺身死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五八回徵新楚張德遠督軍 破益陽牛伯遠捨命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五一回曲端絕命恭州獄 吳玠一敗金兀朮第三十四回過龍崗牛皋出世 收鄆州張俊斃寇第二十三回太師鈞旨屠村民 先鋒請令擊賊寇第四九回韓良臣大破苗劉 晃斡出攻陷杭州第六九回置樞密盡收兵權 遊古寺兄弟相逢第二十三回太師鈞旨屠村民 先鋒請令擊賊寇第三十三回蕭幹敗亡箭笴山 張覺走死燕京地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兩魔王衢州鬥法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擄二帝北宋大終結第二十七回楊惟忠還闕直事 韓世忠喜結良緣第十九回美女將役用骷髏兵 宣撫使入京獻僞帝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第三十五回靈狐坐殿警公卿 金國毀盟侵宋土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兩魔王衢州鬥法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五一回曲端絕命恭州獄 吳玠一敗金兀朮第五四回韓五兵打劉光世 吳玠三敗金兀朮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六回取杭州城衆星歸天 破南國軍兩敗俱傷第九回拜神像陳碩貞顯靈 入仙廟趙公明現身第三十四回過龍崗牛皋出世 收鄆州張俊斃寇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國立盟 殺熊嶺老將捐軀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第十六回永康城王霆破賊 仙居縣秦明殞命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八回仗妖術借屍還魂 借小道暗渡陳倉第二十一回方聖公伏誅汴京 霍成富剽掠縉雲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二十一回方聖公伏誅汴京 霍成富剽掠縉雲第四四回牽羊禮金主辱宋帝 治寇亂諸將討羣盜第十四回火牛陣黑夜破官軍 連環馬白晝取孤城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擄二帝北宋大終結第八回仗妖術借屍還魂 借小道暗渡陳倉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第八回仗妖術借屍還魂 借小道暗渡陳倉第六三回吳玠病故仙人關 兀朮操練鐵浮屠第二十四回羣星感應赴仙山 李逵大鬧伏魔殿第二十四回羣星感應赴仙山 李逵大鬧伏魔殿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敵 秦會之東山再起第五一回曲端絕命恭州獄 吳玠一敗金兀朮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軍 苗傅設伏誅殺佞臣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五八回徵新楚張德遠督軍 破益陽牛伯遠捨命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四七回史斌敗死鳴犢鎮 曲端勇取長安城第六回取杭州城衆星歸天 破南國軍兩敗俱傷第二十回吳玠弋陽斬史珪 譚稹信州奏大捷第二十一回方聖公伏誅汴京 霍成富剽掠縉雲第三十回童太師二次伐遼 劉延慶折損軍旅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圓滿 岳飛從軍真定第四四回牽羊禮金主辱宋帝 治寇亂諸將討羣盜第二十五回龍虎山一道言讖 杭州寺二僧歸隱第五七回李伯紀縱論天下 楊義勇陳兵洞庭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五四回韓五兵打劉光世 吳玠三敗金兀朮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六九回置樞密盡收兵權 遊古寺兄弟相逢第四七回史斌敗死鳴犢鎮 曲端勇取長安城第三十回童太師二次伐遼 劉延慶折損軍旅第十三回童貫奪取處州城 項德戰死黃姑嶺第三十回童太師二次伐遼 劉延慶折損軍旅第四三回樑興聚義太行 張所募兵河北第二十回吳玠弋陽斬史珪 譚稹信州奏大捷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兩魔王衢州鬥法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三十二回嶽鵬舉初戰告捷 郭藥師大勝番將第八回仗妖術借屍還魂 借小道暗渡陳倉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十八回方七佛自刎永寧江 呂師囊兵敗芙蓉鎮第五五回嶽鵬舉請命初北伐 韓良臣兵勝大儀鎮第二十七回楊惟忠還闕直事 韓世忠喜結良緣第三十九回賊臣貶竄死異地 金軍攻陷太原城第三十回童太師二次伐遼 劉延慶折損軍旅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第三十四回過龍崗牛皋出世 收鄆州張俊斃寇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敵 秦會之東山再起第五三回吳玠二敗金兀朮 楊幺稱王洞庭湖第三十四回過龍崗牛皋出世 收鄆州張俊斃寇第六回取杭州城衆星歸天 破南國軍兩敗俱傷第十九回美女將役用骷髏兵 宣撫使入京獻僞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