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農墾軍團

馬芸翻了個白眼。沒好氣地說道:“話都不會說。什麼叫文化入侵。我那是文化扶貧好不好。”

劉欣哈哈笑道:“對對對。文化扶貧。文化扶貧。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生命。知識就是金錢。咱們把知識傳授給他們。那可不是在給他們扶貧嗎。哈哈。哈哈……”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學說早已經蛻變成維護帝王統治的工具。讓交趾、九真、日南等郡漢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學習儒家文化。不就是讓他們對大漢的皇帝心存敬畏嗎。馬芸這一招確實太高明瞭。

馬芸卻搖了搖頭。說道:“單單這樣還不夠。”

劉欣知道她肯定有了新的對策。趕緊問道:“不夠。那還需要做什麼。”

“移民。”馬芸毫不猶豫地說道。“現在。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畢竟漢人只佔少部分。爲了鞏固大漢在那裡的統治。只有繼續移民。讓漢人成爲大多數。讓其他民族真正成爲少數民族。不過。這一次移民就要是真正的移民。而不是隨便弄幾個罪犯流放過去。”

其實。不僅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就連交州其他許多地方的漢人。除了少部分朝廷委派的官吏。第一時間更新大多數都是因爲各種原因而被流放過去的犯人。指望這些犯人來忠於大漢。確實是不切實際。難怪反叛不斷。

劉欣當然明白馬芸的意思。想了想。忽然說道:“大規模的移民難免傷筋動骨。我想到一個更好的辦法。張飛送回來的戰報中說了。交趾、九真、日南地廣人稀。還有許多地方沒有開墾。那裡應該非常適宜種植水稻。這一點你應該清楚吧。咱們現在就利用這一點。在交趾等三郡開展屯田。”

馬芸沉吟道:“屯田倒算是個辦法。只是不知道你打算搞民屯還是軍屯。”

“軍屯。”劉欣毫不遲疑地說道。“各地老百姓的生活剛剛穩定下來。正是積蓄力量準備北伐的時候。不宜再生枝節。我打算提前開始冬季募兵。召募十萬人前往交趾、九真、日南開展軍屯。”

馬芸對於屯田的辦法並不反對。但是屯田的效果畢竟比不上移民。忍不住說道:“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個辦法總不是長久之計。”

劉欣胸有成竹地說道:“我有辦法讓他們在那裡紮下根來。參加屯田的士兵既可以獲得朝廷撥付的糧餉。還可以享有田地裡一半的收成。然後再讓他們娶當地的姑娘爲妻。校尉以上軍官則必須納當地女子爲妾。這樣一來。我發過去十萬屯田兵。就等於多了二十萬漢人。再過幾年。他們生下孩子。漢人的隊伍豈不是要繼續壯大。”

馬芸沉思片刻。說道:“若是當地的女子不願意嫁給他們呢。你的計劃豈不是要落空了。”

劉欣撫掌笑道:“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不要說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的。就連整個交州都是十分貧窮。咱們派過去的士兵等於吃着雙餉。在當地絕對可以算得上富人了。想娶幾個老婆又費得什麼事。”

馬芸不依不饒地說道:“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異族女子都嫁給了你的士兵。那些娶不上媳婦的異族男人會怎麼想。會怎麼做。恐怕到時候要出大亂子。”

劉欣不假思索地說道:“那些異族男子娶不上老婆不是正好嗎。到時候漢人越來越多。而異族人越來越少。這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情況嗎。你放心吧。這種辦法我只會用在兩個地方。一個就是用在交趾、九真、日南。來對付那些養不熟的白眼狼。還有一個就是海那邊的島國。你懂得。”

“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多說什麼了。不過。爲防萬一。屯田的士兵也不能放鬆訓練。”馬芸想了想。也沒有繼續堅持。換了個話題說道。“在交趾、九真、日南設立的只能稱爲儒學。和我們當初設想的學校還是不一樣的。我想還是要挑兩個地方出來試點的好。”

劉欣猶豫了一下。說道:“這樣吧。我先兩個地方。襄陽和長安。襄陽的條件是現成的。馬上就可以開始辦學試點。師資也不成問題。長安還在修建當中。順便讓向朗做下改動。把學校一起建起來。還可以節省不少經費呢。”

馬芸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來。更多更快章節請到。說道:“就知道你捨不得錢袋子。這樣一來。還不等於是搞了一個地方進行試點。而且還是最容易的地方。算了。不和你爭。就這麼定了。”

今年的冬季募兵比往年整整提前了一個月。召募的人數也比往年要多得多。足足十六萬人。而且是單獨編組成兩個軍團。一個是派駐交趾、九真、日南的農墾軍團。總計召募十萬人。而且限定爲漢人。另一個則是西域軍團。共計召募六萬人。應徵的範圍則不限於漢人。不僅蠻族、羌族、匈奴人可以報告應募。就連交州的異族人也可以應募。

在劉欣冶下的地區。更多更快章節請到。軍人不僅糧餉待遇優厚。而且也非常受人尊敬。每年募兵處都是人滿爲患。今年也不例外。和往年一樣。募兵的名額也是由兵部經過測算。然後分配到各郡的。通過審查的新兵陸續抵達襄陽西郊的訓練中心。

西域軍團自不必說。他們將在這裡進行爲期半年的強化訓練。這支軍團與其他軍團不同的是。它將專門駐紮在西域。除了絲綢之路上的各個兵站以外。還有烏孜別裡、圖魯格爾特這兩個要塞以及漢城都將是他們守衛的重點。不過。劉欣並沒有想讓他們紮根西域。因此在安排上採取的是輪駐政策。更多更快章節請到。整個西域軍團六萬人。所有人每年都將獲得三個月的休假和一個月的集中訓練時間。其他時候纔是駐紮西域。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西域軍團只會有四萬人駐紮在那裡。其餘兩萬人或休假或訓練。劉欣這樣做。也是爲了防止士兵們長期遠離家鄉。因爲思鄉而帶來各種焦慮情緒。

而農墾軍團就不同了。他們是要紮根交趾、九真、日南等地的。屬於半軍事化狀態。對他們的培訓。除了基本的軍事技能外。還包括各種農活。當然了。這些新兵大多來自農村。很多人本來就是幹農活的好手。並不需要費太大的力氣。

爲了能夠要趕上明年的春耕。農墾軍團經過一個月的短暫集訓。臘月初十便踏上了前往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的征程。因爲不是一線作戰部隊。戰鬥任務甚至還不如地方軍。所以農墾軍團的裝備都比較簡單。穿的是漢軍淘汰下來的舊式衣甲。手中的武器是環首刀和長矛。不過。農墾軍團還多了許多其他的裝備。比如各種農具。還有耕牛和種子。

和農墾軍團一起出發的。還有從各郡縣抽調出來的一批儒生。這批儒生中的許多人都參加了今年的科舉考試。但是他們的儒學並不符合劉欣選才的要求。基本上都落了榜。現在。劉欣又給了他們一個爲國效力的機會。讓他們到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去宣傳儒術。

對於儒生們來說。有宣講儒術的機會。那是求之不得的。誰也不會輕易放棄。只不過這次是到遠在天邊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宣講儒術。而且一去就是三年。着實讓這些儒生們左右爲難。

這種情況早就在劉欣的預料之中。但是劉欣有把握說服他們。儒生讀書是爲了什麼。還不是爲了能夠出仕嗎。當然也不排除少數人是爲了成爲一代大儒。但那畢竟是非主流的。絕大多數人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踏入仕途。現在的官吏主要還是來自士族階層。許多滿腹經綸的寒生終其一生都可能沒有入仕的機會。

劉欣開創了科舉考試。給了寒生們一個機會。但是名額有限。而且要和士族子弟一起爭奪。難度實在是太大了。而這一次。劉欣給他們開出了“優惠條件”。只要在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幹滿三年。就給他們安排一個職位。乾的好的還可以直接擔任縣令甚至郡丞、長史。

這個條件絕對優厚。但是大多數士族子弟還是不放在眼裡。因此報名參加的基本上都是難以入仕的寒生。不過。這正好也是劉欣想要的效果。交趾那些地方畢竟還屬於尚未開化的蠻夷之地。從小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優裕生活的士族子弟。肯定適應不了那裡的生活。只有這些出身貧寒。又想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現狀的寒門儒生。纔有可能堅持下去。

十萬農墾軍團的士兵和三百名寒門儒生一起踏上了前往交趾的道路。路途遙遠。又都是依靠兩條腿走路。至少要一個月以後才能抵達那裡。好在張飛、張郃等四路軍馬都沒有撤離。並且交州各郡的地方軍也在組建當中。倒也不會遇到什麼危險。

但是。當農墾軍團抵達交趾以後。卻遇上了更大的麻煩。

第395章 小饞貓第844章 選邊站隊第67章 一隻繡花鞋第815章 進了賊?第877章 過街老鼠第121章 鬱悶的甘寧第49章 初到襄陽第642章 半邊雲第385章 真的還是假的第432章 以德報怨第58章 抄家的收穫第406章 小雞啄米第202章 混血兒第863章 自有用意第749章 前線戰報第477章 望江興嘆第386章 貪多嚼不爛第642章 半邊雲第135章 收回成命第292章 不能從命第11章 激情的一夜第671章 陷入僵局第726章 不想殺人第410章 告密?第124章 三權分立第411章 武和舞第577章 鐵蹄聲聲第587章 秋後算帳第257章 遊牧騎兵第265章 冠軍縣之戰第830章 普蒂米烏斯的需要第326章 大局將定第285章 軍令如山第288章 怎麼可能第689章 升官第300章 軍情緊急第526章 反常的舉動第437章 五刑第785章 逃出生天第318章 還不止這些第345章 沒完沒了第819章 茶葉引發的戰爭第101章 九宮格第249章 末將願往第466章 學點什麼第480章 後悔不迭第178章 強弓第617章 斷絕關係第484章 算漏了一個人第802章 誘敵?疑兵?第125章 龐季的決心第617章 斷絕關係第237章 考考功課第739章 公平決鬥第264章 早有安排第35章 算計第17章 募兵風波第641章 沉住氣第645章 急行軍第573章 跳起來第637章 攀交情第237章 考考功課第324章 禍從口出第815章 進了賊?第576章 火併第887章 威脅第706章 劉欣問案第138章 劉欣的絕活第512章 有理由驕傲第35章 算計第554章 劉夫人第885章 矇混過關第193章 大帽子第376章 不用考慮了第442章 雞毛信第406章 小雞啄米第64章 南陽潰軍第446章 再讓徐州第294章 人人自危第226章 劉瑁病重了第515章 再等上一年第653章 漢城第609章 瘦肉菜粥第824章 私相授受第381章 進來睡吧第227章 戶籍證明第105章 引狼入室第842章 把那個寶座扛上第638章 人質第227章 戶籍證明第811章 軒然大波第127章 一步好棋第785章 逃出生天第406章 小雞啄米第413章 追兵將至第580章 魚兒入水第516章 燈籠掛在哪裡第707章 猜測第806章 河北望族第226章 劉瑁病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