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莫臥兒人買炮!

這些當然只是過渡的措施,等到全國的局勢穩定下來之後,項玉自然會根據人口的數量和分佈情況重新分配田地,以保證每一戶靠種地爲生的農民都有自己的田地,民以食爲天,糧食的安全是一個國家穩定繁榮的基礎,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也還是這樣。

就在這兩地的局勢穩定下來之後,項玉就啓程返回了臺灣,跟他一起離開的還有南洋的艦隊,這個時候南洋一帶的防禦十分空虛,只有王佐才的一支艦隊在這裡,要防禦和巡視這麼大的面積,確實有點力不從心。

項玉之所以急着返回臺灣,一來是莫臥兒的使臣奧格杜薩已經在臺灣待了十幾天了,是時候跟他談一些正經事了,第二點就是他要跟顧惜緣完婚,兩人之間的關係這個時候已經確立下來了,如果不給她一個名分的話,項玉自己會內心不安,而且對顧惜緣的影響也不太好。

而項玉不知道的是,陳永華和多位官員已經在私底下商議了很久,以前不便於提出來,但是這個時候時機已經成熟了,再不提出來的話反而會對中華帝國不利,那就是請項玉登基。

以前項玉是因爲擔心登基會刺激到大清朝廷,使得他們發兵來攻,但是在臺南之戰以後,清廷實際上已經很注重海峽對面的這個對手了,而且中華軍也擊敗了對方的強大海上力量,再也不用擔心對方跨海來犯了,所以在當時就有很多人就有意要請項玉登基,不過後來因爲種種原因,這件事情被擱置了下來,而接下來各地的戰事不斷,中華軍也是勢如破竹各地捷報頻傳,這讓原本一些還心懷猶疑的人也逐漸的意識到了,中華帝國的崛起將會不可阻擋,他們也不再擔心失敗之後遭到清朝的清算了。於是也加入到了支持項玉登基的陣營之中。

這羣人以之前從大陸來臺的移民之中出來的官員爲主,他們見識了清朝的強大軍力,因此一開始的時候對中華軍的信心不足,不相信中華帝國能夠擊敗強大的清軍。知道後來隨着戰事的發展才轉變態度。

這個時候,軍方的態度十分明確,堅決擁護和支持項玉登基,甚至有人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參加他的登基大典了。

這些事情項玉並不知情,或者說是知道。但是卻並不顯露出來,情報部門裡面有一個是專門掌管內務的,這些情報和底下的官員的活動,都會定期的上報到項玉這裡來,因此有些事情他確實是不知道,但是有些事情他是知道但是卻裝作不知道。

奧格杜薩在基隆參觀了很多工廠,見過很多他之前不要說看了,就連聽都沒有聽說過的東西,這使得他感到大爲驚奇,尤其是對中華軍的犀利火炮和冒出熱氣的蒸汽機倍感興趣。

前者是因爲威力過於強大。以至於就算是拿着洋人的紅衣大炮甚至都沒有辦法比較,所以他纔會很感興趣。奧格杜薩雖然是奧朗哈則的小兒子,但是他也是一名出色的戰士,經常跟隨着父親四處征戰,在戰場上也立下了不少的功勞,這讓奧朗哈則對自己的這個小兒子很是滿意,一度甚至動起了將來要傳位給他的想法。

不過後來卻不了了之,原因就在於,奧朗哈則自己是因爲手裡面掌握着軍隊的大權,這才成功的將自己的父親趕下臺。自己當了皇帝,所以他很忌憚自己的兒子之中出現和自己一樣的情況,因此不準自己的兒子手裡掌握太多的軍隊,以免威脅到自己的政權。這一點就和宋太祖趙匡胤在黃袍加身後杯酒釋兵權一樣。

奧格杜薩這一次被派來中華帝國,看上去是讓他出來歷練一下,這件事情事關重大,派別的人的奧朗則布可能會不放心,以顯得對他的小兒子很重視,但是實際上卻是將他支開。然後再着手清理他的勢力,從而削弱他對自己的威脅。

奧格杜薩這個時候哪裡知道這些,他還一位受到了重用,因此對此事特別上心,一心想要在自己的父親面前表現一番。

中華軍這個時候其實已經開始製造陸軍的新式火炮了,這種火炮就是根據海軍艦船上面的後膛火炮改進的,等到陸軍這邊換裝完畢之後,軍隊之中原先的滑膛炮就會被淘汰下來,陸軍手中的這些火炮足足有接近五百門,這其中有些會回爐鍛造,回收優質的鋼材,用以製造別的東西,但是這樣一來就會造成比較大的浪費,這種火炮其實還是十分先進的,除了中華軍自己裝備的新式火炮之外,這種滑膛前膛炮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火炮。

因此,項玉是有意將這些火炮向外兜售的。一門這樣的火炮是有其壽命年限的,這種火炮一般的壽命在500-800發炮彈左右,世界上其他的火炮可能達不到這種程度,但是因爲中華軍的火炮是用優質的剛纔鍛造的,而且這個時候的火藥的威力有限,點火發射的時候產生的膛壓比較小,因此對炮膛的磨損也不是特別嚴重。

中華軍因爲作戰頻繁,因此這些火炮基本上都使用了超過一半的壽命年限了,這個時候賣給莫臥兒人,他們在拿去行軍打仗,等到中華軍進攻印度半島的時候,莫臥兒人手中的這些火炮基本上都已經接近壽命期限了,因此也不會對中華軍造成比較大的威脅,更何況那個時候中華軍手中的火炮性能要更加先進。

中華軍的火炮的顏色是銀白色的,這主要是鋼材的顏色,而在奧格杜薩考察了中華軍的基隆級的火炮性能中華,這些從部隊退下來的火炮被重新粉刷塗漆,根據莫臥兒使用的顏色,這些火炮被塗成了黑色或者棕色,這樣一來,深色的漆將之前火炮使用過的大部分痕跡都給遮蓋住了,而奧格杜薩自己也從來接觸過鋼炮,因此也看不出來它們有任何的問題,所以雙方十分愉快的就簽訂了購買協議。閱讀。。

第153章 火炮封鎖帶第172章 發現海盜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10章 臨危受命第340章 海城攻防戰(三)第276章 地下奇兵第383章 兵臨廣州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173章 顧惜緣第211章 清廷的警覺第2章 穿越的苦惱第281章 趙開第318章 歐洲局勢第388章 劃江而治第430章 對日作戰(二)第247章 鞏固海權第214章 備戰第376章 救是不救?第147章 坑爹的項玉第368章 范文程的毒計第280章 如何破局?第204章 海上遭遇第254章 清廷的封鎖(一)第135章 戰鬥的尾聲第304章 新型戰艦第122章 兩軍遭遇第144章 倒黴的島津肆光第401章 置身事外第75章 日本公主第215章 清軍的困擾第36章 攻城困難第27章 新的危機第332章 鉅額賠償第122章 兩軍遭遇第91章 大獲全勝第422章 沙俄退軍第193章 對土着人的政策第194章 西班牙人的方案(一)第76章 將軍府第57章 傷兵營第266章 李雲聰的動作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315章 價格爭議第365章 丈量土地第124章 日軍逃走第275章 束手無策?第179章 海戰,拉開序幕!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117章 安排李雲聰第419章 對抗沙俄第147章 坑爹的項玉第17章 風雲詭譎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50章 金門危局第136章 圍困第55章 金門海戰第154章 陣地危急第398章 羅剎國犯境第71章 引蛇出洞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402章 平定準葛爾(一)第59章 明軍內亂第33章 遭遇風暴第379章 出兵湖南第351章 擊敗清軍第108章 炮擊皇城第104章 兩面合圍第299章 到嘴的肥肉不吃?第171章 出兵馬尼拉第343章 海澄攻防戰(六)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404章 平定準葛爾(三)第170章 部落的戰爭(下)第393章 去而復還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39章 激戰臺灣城第八十五 湖邊郊遊第54章 金門敗軍第187章 進攻馬尼拉第331章 江戶大火帶一百零二章臺中攻城戰第297章 南京城下第302章 尚可喜的怒火第78章 日本俘虜的用處第408章 後宮瑣事第279章 百萬勞力第360章 濃霧偷襲(三)第134章 生或者死第348章 最後一道防線第186章 海灣炮戰(下)第318章 歐洲局勢第23章 山谷伏擊第100章 新式火炮第414章 破城第312章 抵達臺南第159章 中間開花第233章 董義的建議第91章 大獲全勝第256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一)第28章 新式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