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通商條例

“你們總是小瞧這些法國人,殊不知其實他們纔是你們最大的競爭對手,荷蘭雖然盛極一時,但是一旦等到他周邊的陸地上的威脅開始增大的時候,荷蘭人勢必會後繼乏力,自然也不可能繼續在海上和你們分庭抗禮了。”

項玉的話讓海登有如醍醐灌頂一般,藉助別人的思考的角度去看問題確實是大不一樣,英國人這個時候普遍都擔心荷蘭人的發展會威脅到他們的霸主地位,因此拼了命的打壓荷蘭人,而且對老牌帝國西班牙以及百年世仇的法國人都心存懷疑,但是國家的實力畢竟有限,因此在同時防範這三個國家的時候,英國人自然很容易就發現自己有點力不從心了。

項玉見他若有所思,也沒有繼續再說下去,英國人這個時候有一個很好的出路,這並不僅僅是跑到遙遠的東方來聯合自己,中華帝國目前雖然海上實力強大,但是並沒有什麼能力去幫助英國人爭奪海上霸權的位置,頂多在南亞一帶幫他們料理一下荷蘭人在這裡的勢力,對其本土的爭端實際上沒什麼影響,但是這個時候歐陸大陸上面有一個新崛起的國家,這個就是日後兩次攪動世界的德意志帝國,當然了,這個時候還不存在這一稱呼,只有一個剛剛脫離波蘭人的庇佑的普魯士公國,但是普魯士人在軍事上的文明卻也是舉世皆知的事情。

但是項玉並沒有必要爲英國人點出來這一點,這個時候的普魯士公國還是一個剛剛脫離宗主國的小國家,在幾個大國之間夾縫求生存,要是自己貿然的說這個國家日後會強大起來並且統一整個德意志地區,只怕是會引起世人的懷疑,這種論證這個時候毫無根據,也沒有這個必要說出來。

英國人強大與否中華軍這邊根本就不關心,兩強相爭漁翁得利,歐洲人自己陷入到自己的戰爭之中,中華帝國這邊發發展反而會受到最少的干擾。這一點對於目前的中華帝國來說顯然是一個有利的條件。

海登見到項玉見識不凡,自然也是十分的折服的,於是便暗自揣度他的氣量肯定也是不同尋常的,因此便趁機提出來要求中華軍這邊給予他們特別優惠權。英國人總是喜歡創造性的發明一些詞彙,比如說他們就是想要中華軍這邊給予他們賒賬的待遇,但是卻又不明着說,偏偏要搞出一個什麼特別優惠權,眼下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是少之又少。這一種條約看起來毫無意義,其協議的主要內容就是要求兩國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則,在雙方通商的過程之中,給予彼此特別優惠的稅收待遇,比如說大幅度的降低關稅,簡化審批和監管流程等等,而且還特別提到要求允許賒賬,這一點中華軍這邊自然是不同意的,這個時候的海上貿易風險巨大,商人之間的貿易往來是要冒着很大的風險的。萬一我這邊給了你賒賬的待遇,但是你在海上出了什麼意外,或者是遇到了事故,或者是遭了海盜等等的原因,以至於到了後來你沒有能力支付我的賬務,那豈不是我這邊的損失也是非常重大的。

英國人對於中華軍方面的表態自然是非常失望,他們的這一提議如果沒有通過的話,那他們想要將蒸汽機運回國內的企圖就要告吹了,不過英國人的眼光看的比較遠,他們知道這個時候中華帝國和對岸的大清帝國之間還存在着矛盾。因此雙方之間肯定會爆發大規模的衝突,以他們所知道的大清帝國的實力,雙方之間的戰爭恐怕要持續十數年之久,老實說海登並不看好中華帝國能夠擊敗清廷。因爲對方的體量實在是太大了。

但是這個是的清廷是採取的閉關鎖國的政策,而這一政策大大損害了歐洲人的貿易活動,因此英國人在心裡也希望中華帝國這邊能夠擊敗清廷,這樣一來他們就是第一個和這個新生的超級大國簽訂了貿易條例的國家了,而且按照目前中華帝國和荷蘭人之間的矛盾,荷蘭人想要從中插手幾乎是不可能的。這等於又少了一個競爭對手。

而中華帝國這邊和英國人簽署這樣的協定也還算是划算,這種貿易條例說到底就是雙方之間互相傾銷商品,雖然這個時候英國人的商品貿易更勝一籌,但是歷史已經證明了,工業革命帶來的強大的生產力的提升,是呈幾何倍數的提高的,遠不是英國人通過增加工廠擴大人手就能夠趕得上的,所以中華帝國勢必虎仔雙方的貿易之中佔據優勢,而這個時候英國人在海灣的殖民地則都將成爲中華帝國的商品的傾銷地。

雙方各自打着小算盤,最終簽署了《中英通商管理條例》這是世界上東西方國家之間簽署最早的條例,它的出現爲日後中西方的商業往來提供了樣本,引來衆人的模仿和借鑑。

條例雖然簽署成功了,海登也鬆下了一口氣,他至少完成了財政大臣臨行前的囑託了,但是這個時候要考慮到海軍大臣的囑託,只怕是這件事情不太好處理,按照眼下中國人的態度,他們不太可能在這件事情送鬆口的。

海登試探性的說了一下關於果阿和錫蘭一帶的荷蘭人的問題,這件事情中華軍這邊早已給了他們明確的答覆,那就是這些地方都將是中華軍的勢力範圍,不容許其他外來國家插手,無論是荷蘭人也好,英國人也好,都不能涉足此地,否則就會被視爲是對中華軍的敵對行動。

海登最終還是得到了一樣的回答,不過中華軍這邊卻提到了另外的一個地方,這裡同樣蘊含商機,只要能夠打開其國門,向其國內傾銷商品自然是水到渠成,這個地方就是基隆北邊的日本。

日本閉關鎖國之後只允許兩個國家和其通商,一個就是中國,而另外的一個國家就是荷蘭,只不過這個時候荷蘭人的勢力已經退出了東亞甚至是整個東南亞一帶,其進入東亞的水路基本上已經被中華軍從海上給切斷了,所以這個時候只有中國能夠和日本人通商。

但是這裡的中國顯然是指的大清帝國,不是中華帝國,而在這之前中華帝國曾藉助着自己漢人的身份和日本人進行過一段時間的通商,但是自從中華軍這邊開始和清軍發生直接的交鋒之後,大清朝廷便派遣使者抵達日本去,要求日本人切斷這一條貿易線,這樣一來中華帝國這邊和日本的貿易也被切斷了,雖然目前因爲中華軍打下來了大批的土地還有待消化,也給商人們提供了一處商品傾銷地,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不利的影響正在逐漸的加重。。

第274章 難題第378章 戰局糜爛第421章 西伯利亞對峙第267章 佔領馬六甲第351章 擊敗清軍第126章 雲聰獻計第188章 疏散華人第213章 戰爭威脅第352章 江陰海戰第297章 南京城下第29章 不堪一擊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297章 南京城下第236章 出兵臺中第74章 意外之人第78章 日本俘虜的用處第147章 坑爹的項玉第48章 騎兵戰術第386章 平西王亡第32章 出兵臺灣第345章 海澄攻防戰(八)第367章 項玉登基第423章 遠征艦隊第251章 糧食戰略第188章 疏散華人第16章 大戰將至第231章 包圍圈第335章 春季作戰第149章 土着人,開戰!第251章 糧食戰略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121章 琉球的變故第301章 移民問題第192章 議和第87章 新式子彈第6章 三桂定策第251章 糧食戰略第201章 海上殘骸第165章 俘獲蒂亞戈號第25章 炸藥包實驗第134章 生或者死第388章 劃江而治第362章 印度來客第299章 到嘴的肥肉不吃?第280章 如何破局?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339章 海澄攻防戰(二)第60章 激戰荷蘭人第379章 出兵湖南第108章 炮擊皇城第90章 發現行蹤第137章 南下方針第2章 穿越的苦惱第79章 承天府軍議第206章 逼上絕路第82章 戰爭威脅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304章 新型戰艦第369章 難以應對第229章 臺東艦的使命第402章 平定準葛爾(一)第86章 籌備貨幣第313章 秦文的分析第322章 射擊比賽第247章 鞏固海權第20章 塗嶺大戰(三)第210章 安置第42章 廈門風雲(一)第385章 黃雀在後第274章 難題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319章 通商條例第247章 鞏固海權第278章 勢不可擋第278章 勢不可擋第136章 圍困第237章 城外交戰第213章 戰爭威脅第296章 意外收穫第78章 日本俘虜的用處第193章 對土着人的政策第375章 尚之信的覆滅第44章 廈門風雲(三)第108章 炮擊皇城第337章 戰果第25章 炸藥包實驗第295章 天羅地網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130章 陸上阻擊第131章 傷亡慘重第390章 遠洋艦隊第418章 滅清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356章 對峙第333章 家族難關第162章 籌建安北市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86章 籌備貨幣第49章 成功突圍第13章 改編火器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