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作戰分析

“你的意思是說清軍將他們的兵力都集中在州府一類的大城市裡面,實際上沿海一帶的城市的防禦也有參差不齊的情況?”張聰對他的話有些疑問,清軍這樣做顯然是在欺騙自己啊,將沿海一帶的軍隊互相拆借,這樣做只能空有外面一層強大的表皮,但是裡面卻沒有骨架支撐,終究還是難以維持的。

“張將軍所言極是,清廷立國只有二十載,安定南方也只有十餘年,其國力和軍隊的變化應該是不大的,滿清從入關到現在,軍隊增長了好幾倍,但是滿清的精銳八旗兵其實並沒有增加,反而是在和各地的明軍以及流寇的作戰之中損失慘重,這一點我沒有詳實的資料,不過駐紮在杭州的杭州將軍麾下也只有五千旗人,尤其可見實際上各地的駐軍大多是漢人軍隊,這些軍隊有早先明軍和流寇的降軍,也有從各地徵兵組建的新軍,他們的戰力參差不齊,裝備也十分低劣,雖然人數很多,但是都難堪重任。”趙開的分析讓衆人的興趣都提了上來。

“滿清號稱上百萬的軍隊,其中八旗兵沒有一半也有三成啊,這樣看我們還是要吃很大的虧!”一人顯得比較謹慎,對趙開的話抱以懷疑的太多。

“這只不過滿清人欺騙世人所搞出來的把戲,滿清起家於遼東苦寒之地,人丁只有百餘萬,最多也不過十餘萬軍隊,這些軍隊在經過連年的征戰之後還剩下多少,那也說不太準,但是正兒八經的八旗軍一定沒有十萬人!”趙開頓了一下,“不過滿清在入關的時候還有蒙古八旗哈漢人八旗,因此真正能戰之軍差不多有十五六萬人,不然的話吳三桂也不會像皇太極投降了。”

“現在清廷的總兵力超過百萬人,這是肯定的事情,但是這些軍隊的分佈卻並不規律,能打仗的,和能打硬仗的軍隊大多都在北方。比如滿蒙八旗軍,這些軍隊大多是騎兵,裝備精良而且作戰勇猛,是真正的能戰之兵。但是南方的這些所謂的八旗兵,則大多是新兵或者是漢人八旗,對外宣稱是滿族八旗兵,實際上並不是的,當然了。我這麼說也缺少根據,但是在鎮海之戰之後,杭州城內的這五千八旗軍隊沒有絲毫要出動的樣子,這也反應了他們並不是一支真正能夠打硬仗的軍隊。”

他見沒人插話,大家都在沉思,於是繼續說道:“這也爲我們這一戰打哪裡,怎麼打提供了一個方向,那就是滿清子啊沿海一帶看似兵強馬壯,但是實際上是漏洞百出,我們如果出兵寧波府。只需要擊潰當地的這一萬八千人的軍隊即可,但是實際上我們可能會面對清廷來自兩個方向的夾擊,一個是北面,這裡駐紮着接近兩萬人的的部隊,駐紮在杭州、紹興這兩地,另外一處就是西南方向,包括金華府和台州府,這兩地,這兩地的兵力不多,預計最多隻能出動五千人的軍隊前來援助。因此我們的作戰面臨最大的對手就是寧波的當地守軍和杭州城內的清軍。”

趙開指着地圖說道:“大家請看,這裡是鎮海,這裡是我們目前駐兵的定海,西北方向是杭州灣和王盤洋。南邊是象山灣,這兩個海灣將寧波府的位置向前推了出來,形成了一個突出部,這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只需要快速的拿下寧波城,便可以根據這兩個地方清軍的援軍的進度選擇應對的方法。從地圖上來看。駐紮在臺州、雲海、象山一帶的軍隊距離寧波比較近,按理說是應該最先趕到的,但是實際上應該是杭州城的援軍最先趕到。”

他重新取出一幅地圖,因爲這個時候自己滿身大汗,所以這副畫在牛皮上面的地圖顯得有些餿味,趙開絲毫沒有感覺到這一點,繼續說道:“這一張地圖比上一張地圖要更加清楚一些,這是杭州到寧波紹興一帶的地圖,通過這張地圖我們才能知道爲什麼杭州城的援軍會更快的抵達寧波,原因就在這裡!”趙開伸手指着牛皮地圖上面的一道黑線。

“這是什麼,彎彎扭扭的,像是一條河?”有人感到有些奇怪。

“看起來確實像是一條河,但是怎麼會有這樣奇怪的河?爲什麼是這個走向的?”旁人也感到十分不解。

項玉也微微有些疑惑,這條地圖上的黑線顯然是一條河,不過他也一時半會沒有想起來這時條什麼河?

趙開見衆人皆大爲疑惑,沒有一人能夠說出這是條什麼河,微微一笑:“諸位將軍並沒有到過浙江,因此不知道這裡的一條河,那也不奇怪,實際上這條河並不是很寬,算不上是什麼大河,但是它連接的位置十分重要,很有可能會左右戰局的發展,它是一條運河,從北到南連接着浙江、江蘇、山東、直隸直到北京城下,這便是當年隋煬帝修建的京杭大運河,但是當年只挖到了杭州城,便因爲各地風起雲涌的農民軍起義而阻隔了,從杭州到寧波的這條運河是後來南宋時期挖掘出來的,河面不寬,但是水流很足,因此可以行使三千石以上的大船,這對於我們的戰船來說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對於清軍的水師來說,這條運河將是他們的黃金水道。”

衆人這才釋然,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他們自然是多少有些聽說的,但是既然是京杭大運河,那顯然是連接北京城到杭州城的運河,因此衆人都以爲這條運河在杭州城下就截止了,哪想到還向南延伸了好幾百裡。

“這條運河我們之前曾經深入進去過,一般噸位在三百噸左右的中型船隻還能進去,但是如果再大一點的船,就很難在裡面行駛了,不過這一點對於清軍來說也是一樣的,目前杭州城內的大船沒有,幾乎全都被我軍給摧毀了,而且幾乎是建一艘摧毀一艘,但是更北邊的蘇州府內還有大量的戰船,這裡我們是很難深入進去的,而且蘇州府的戰船都躲在太湖裡面,這也是我們未來的一個隱患。”。

第7章 成功北上第56章 軍械所第184章 海灣炮戰(上)第261章 夜襲鎮海(一)第287章 再殲援軍第373章 關寧鐵騎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260章 定海和鎮海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302章 尚可喜的怒火第226章 臺中告急第171章 出兵馬尼拉第333章 焦灼第405章 平定準葛爾(四)第278章 勢不可擋第225章 決戰沙俄(一)第265章 攻佔海南島第76章 將軍府第261章 夜襲鎮海(一)第14章 索要槍械第421章 西伯利亞對峙第150章 炸懵了第263章 夜襲鎮海(三)第325章 江戶灣第51章 荷蘭人的援軍第23章 山谷伏擊第219章 意外的情報第340章 海城攻防戰(三)第410章 戰局不順第105章 驚天動地的爆炸第28章 新式火槍第294章 騷亂第231章 包圍圈第75章 日本公主第186章 海灣炮戰(下)第53章 拜訪漁村第307章 意外交火第66章 討伐部落第167章 南洋海盜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31章 諸軍議事第295章 天羅地網第125章 北琉球國第86章 籌備貨幣第42章 廈門風雲(一)第20章 塗嶺大戰(三)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287章 再殲援軍第183章 西班牙艦隊的覆滅第153章 火炮封鎖帶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397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307章 意外交火第226章 臺中告急第22章 接應敗兵第349章 最後一擊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244章 臺南海戰(三)第426章 決戰沙俄(二)第305章 雨後春筍般的清廷水軍第72章 海上大火第377章 騎兵?奇兵!第384章 廣州激戰第18章 塗嶺大戰(一)第265章 攻佔海南島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295章 天羅地網第37章 送上門來的機會第59章 明軍內亂第412章 一戰定蒙第365章 丈量土地第341章 海澄攻防戰(四)第353章 嶽樂掛帥第122章 兩軍遭遇第190章 馬尼拉攻防戰第347章 外圍失守第138章 去明朝化?第115章 大演武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124章 日軍逃走第172章 發現海盜第345章 海澄攻防戰(八)第394章 退守遼東第303章 大問題第331章 江戶大火第63章 臺中對第255章 清廷的封鎖(二)第372章 難民潮第25章 炸藥包實驗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118章 狙擊大隊第333章 焦灼第150章 炸懵了第100章 新式火炮第166章 組建情報部門第401章 置身事外第359章 濃霧偷襲(二)第379章 出兵湖南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75章 日本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