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軍的着一些動作使得巴達維亞的荷蘭人大爲緊張,這個時候其實荷蘭人雖然實際上佔領了蘇門答臘羣島以及爪窪島,但是他們是以荷屬東印度公司這樣的性質來完成殖民統治的,這一點和英國人的印度公司差不多,但是畢竟不是以國家的形勢,直到1799年荷屬東印度公司被荷蘭政府解散,印尼羣島才正式歸於荷蘭所有。
巴達維亞的荷蘭人當然知道中華軍這是來者不善,他們自從拿下了呂宋島之後只是短暫的安靜了一下,然後就開始對外用兵,先後佔領了棉蘭老島和馬六甲海峽,這個時候又將之前荷蘭人有所染指的幾大島嶼全部一掃而空,下一步用屁股想也知道將會是他們的爪哇島了。第兩百七十一章?夜幕下的密謀
荷蘭人大爲緊張,一邊在島中招募土著人編練成軍隊,一邊連忙向荷蘭駐守在各地的軍隊求援,這附近最近的而且有實力支援他們的就是駐守在印度的軍隊了。
這個時候東印度公司的艦隊大部分也都被調回本土去參加即將到來的第二次英荷大戰去了,因此能夠調動的軍隊數量有限,還要應付印度國內的幾個國家的外部威脅,所以根本就難以支援巴達維亞,而這個時候巴達維亞的總兵力只有不到兩千人,就算是加上當地土著人組成的臨時軍隊,總兵力也不過只有七千人,而且荷蘭人也知道,這些土著人打仗根本就不可靠,遇到強大的敵人不僅幫不上忙。甚至還會自亂陣腳。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嚴重的問題。荷蘭人目前面臨最嚴重的的問題是巴達維亞的華人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這些華人中有些自從北宋時候就已經開始在這裡定局,但是更多的還是在五六十年前由荷蘭人吸引過來的,當初荷蘭人站據巴達維亞的時候,還沒有眼下的這一座城市,當地不僅缺乏建築材料,更加糟糕的是完全沒有能夠建設的工匠,從荷蘭人的人力不夠,而且會建造的人數太少。島上的原住民幾乎都對他們有敵意,攻擊他們還來不及,自然不會跑來跟他們幫忙了,想來想去只有中國人最爲靠譜。
個時候的西方人的眼中,華人以吃苦耐勞,勤奮善良,懦弱膽小便於管理,因此深受荷蘭人的歡迎,荷蘭人爲了緩解人口不足的困境,先後從中國吸納了多大數十萬的華人。並且還通過不正當的手段,比如綁架抓捕等在廣東福建一帶的沿海地帶擄來了不少的人口。而華人在巴達維亞一旦獲得了能夠賴以生存下去的基本資源了之後,就會選擇在這裡定居,而巴達維亞這座城市實際上是荷蘭人承包給華人修建的,不僅如此,在對付東邊強大的伊斯蘭國萬丹的時候,荷蘭人又受困於兵力不足,又從華人之中招募了大批的士兵,參與到對當地爪哇人的土地和資源的掠奪上去,這一段時間可謂是荷蘭人和華人之間的蜜月期,甚至出現了像宋八公這樣受到荷蘭人封賞的華人。
不過這一局面並沒有持續多久,當荷蘭人從臺灣敗退回來之後,其對華人的態度就已經開始轉變,漸漸的視華人爲一個潛在的威脅,因爲這個時候華人在巴達維亞的人數要遠遠超過荷蘭人自己,而且華人手裡面還掌握了大量的經濟力量,包括八成的農場幾乎全部的商鋪,這都讓荷蘭人十分警惕,於是矛盾開始顯現,雙方之間逐漸出現了裂痕。
荷蘭人自從在年初丟掉了馬六甲海峽之後,對於中華帝國的擴張就一直感到憂心忡忡,而這個時候恰逢巴達維亞出現了第一波移民潮,也叫作逃難潮,華人越來越感覺到了荷蘭人的防備和打壓,於是出現了攜帶着財產和情報向呂宋遷徙的浪潮,荷蘭人本來就已經焦頭爛額了,這個時候再出現這樣的一檔子事,當即就下達了禁令嚴禁華人出逃,但是凡事都有利有弊,而華人和荷蘭人之間的關係這個時候本來還沒有撕破臉,但是荷蘭人的這一禁令就讓雙方之間之前的合作關係徹底的變成了對立了。
華人這個時候手中並沒有武器裝備,雖然人數衆多,但是卻十分脆弱,因此對於荷蘭人可能發動的鎮壓感到憂心忡忡,而荷蘭人忌憚巴達維亞的華人的數量實在是太多,所以就算是有心想拿他們開刀,也不敢輕易的下手,畢竟這個時候外面還有一個強大的敵人,因此荷蘭人不可能像是在臺灣一樣隨便欺壓華人。
在巴達維亞的西市,有一家佔地頗大的茶莊,名叫路與茶莊,光是從它的名字就能聽出來,這是一處販賣茶葉的地方,巴達維亞並不產茶葉,這些茶葉都是從福建廣東等地走海路運過來的,因此在價格上面要貴上許多,但是就算是這樣,它的生意依然十分紅火,前來購買茶葉的人非常多,即有當地的華人也有少量的荷蘭人。
這天晚上陸羽茶莊早早的關門了,連門口的兩盞大紅燈籠也沒有點亮,店主換上便裝從後門匆匆的離開了茶莊,他走過街角的小道,一旁地上有一個乞丐,乞丐懶洋洋的躺在地上,面前放着一口破碗。
店主走過乞丐旁邊的時候停頓了一下,從懷中掏出了一錠碎銀子丟進了他的碗中,乞丐眼前一亮,端起破碗不住的道謝。
店主沒有理睬,沿着直道向前走去,他穿過了一條小巷,來到了一處府宅的前面,輕輕的在門上敲了三下,很快,一人從從裡面打開了門,露出一絲縫隙,將自己的頭伸了出來,向店主打量了一眼,又連忙將一扇門打開,讓店主進去了。
“薛公子,不知在此地是否還住的習慣!”這是一箇中年人的聲音,顯然是在問另外的一個人。
“尚好,尚好!這還得多謝董老闆以及各位老闆的款待,薛某在此多謝了!”一名年輕人的聲音傳來。
店主心裡稍稍鬆下了一口氣,他聽到這些人的話,知道約定的人幾乎都已經到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