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清軍的困擾

目前軍工廠這邊已經生產了四百百餘門火炮,這和之前生產的火炮還不太一樣,這一次的火炮有些是線膛滑膛炮,也就是在炮膛裡面刻上膛線,這可算是一門要求更高的技術活了,因此這些火炮的的生產速度在原來的基礎之上又降低了不少,四百門火炮之中線膛炮的數量只有五十二門,這還是花費了三百多名工人緊趕慢趕的才製作出來的。

儘管這些膛線都刻得比較淺,因爲這個時候受制於材料的限制,所以膛線沒有辦法刻畫的特別深,但是這些膛線帶來的變化還是十分巨大的,線膛跑能夠使得炮彈在發射出去之後,沿着一個方向高速旋轉,配合着新式的錐形炮彈,其穿透力大幅度的提高,在海戰之中,首先擊中敵方船隻的水線一下的地方,就有可能對敵方造成致命性的打擊,使得其被擊沉或者喪失戰鬥力退場。

而錐形炮彈相對於球形炮彈來說穿透力更強,對硬木製造的戰艦的毀傷效果比之球形炮彈更有優勢。

軍工廠目前已經生產了兩千多發這種錐形炮彈了,這麼小的基數,幾乎沒有多大的作用,要知道海上交戰的雙方的艦隻總量在四五百艘艦船以上,一艘戰船上面就算是隻裝備十門火炮也得五千門火炮,兩千發炮彈實在是對戰局沒什麼影響。

考慮到這條生產線纔剛剛投產不久,所以生產速度還是比較緩慢的,加上戰爭這個時候還沒有打響,所以李玉雙表示如果有一個月的時間,軍工廠至少能生產出這樣的炮彈兩萬發來,項玉知道這樣的速度對於軍工廠來說差不多已經是極限了,爲了達到這樣的速度。軍工廠必須要採用三隊人馬日夜不停的生產才行,他對這種方式還是不太贊同的,畢竟人在睏乏和休息不足的時候,生產出來的產品的質量是沒辦法保證的,更何況這東西還是用來打仗的。

不過這話他沒有當着李玉雙的面直接說出來,畢竟李玉雙這個時候才正式接管廠裡面的職務還不長時間。之前的廠長徐則清這個時候病倒了,李玉雙便接替了他的職務當起了代理廠長,再加上這個時候基隆傷口濃雲密佈,戰爭時刻威脅着新生的中華帝國,所以更不能在這個時候打消工人們的生產熱情了。

但是這件事情項玉還是在回到基隆之後通過另外的渠道,委婉的向李玉雙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而最終軍工廠也沒有實行三班倒的晝夜加班,但是子啊戰爭爆發的時候,這種錐形炮彈已經生產出來了三萬發了。

從軍工廠出來之後。項玉又來到了造船廠這邊,基隆這邊的造船廠這個時候規模已經進一步的擴建了,目前一共有用十七個船塢,這在後世可能算是很小規模的船廠目前可以算是整個東南沿海一帶數一數二的大船廠了,因爲木質戰艦的生產速度比後世的船隻要更快一些,所以基隆造船廠的生產力是相當的客觀的。

除了其中兩個大型船塢專門用來生產鐵甲艦之外,剩餘的十五個較小的船塢全部用來生產這個時候的風帆戰艦,木質戰艦分爲四種規格的。一種是雙層甲板的三桅戰艦,一種是單層甲板的五桅戰艦。這其中又分爲廣船和福船,所以便有了四種規格,其實相對而言,福船更適合商運,廣船更適合作戰,所以中華軍海軍序列之中早期的福船這個時候生產的已經不多了。新下水的戰艦大多數都是廣船,它的基本特點是頭尖體長,上寬下窄,線型瘦尖底,樑拱小。甲板脊弧不高。船體的橫向結構用緊密的肋骨跟隔艙板構成,縱向強度依靠龍骨和大擸(木字傍)維持。結構堅固,有較好的適航性能和續航能力。

基隆造船廠裡面這個時候已經擁有了超過九千名工人,包括從清廷內部挖來的造船師、工匠和學徒,還有大量的之前擁有一定造船經驗的工人,這些人大多數都是通過情報人員的安排移民過來的,也有少數人是自己架船來到臺灣的。

正是因爲他們的加入,使得中華帝國的造船工業得到了迅猛發展,這主要是歸功於中華帝國這邊的移民政策和清廷的禁海令,這些傳統依靠造船工業爲生和靠海爲食的漁民本來就沒有太多的田地,加上向內陸遷徙的過程之中原來的田地也攜帶不走,因此一下子就失去了賴以爲生的根基,這才被中華軍這邊輕易的籠絡了過來。

但是這個時候隨着施琅的迴歸,不僅是這些工匠很難在招到了,就連大陸向臺灣的移民都變得十分的困難了,整個臺灣海峽已經變得不再安全,自然各種轉移人口的船隻就不敢在這裡面航行了。

而且施琅這個時候也在內地招募這些工匠爲清軍服務,想要在開戰之前打造儘可能多的戰艦,這一點項玉不僅要大陸的情報人員隨時監視,而且還派出了好幾艘輕型戰艦前去偵查,這麼大規模的艦隊不可能整日窩在廈門灣一帶,真正的海軍必須要經過海上的大風大浪的洗禮才能成爲合格的戰士。

十五個船塢裡面的戰艦差不多一個半月就能生產一艘,因此趕在戰前,至少還能在製造出十艘戰艦,這都是近期快要完工的戰艦,當然了,它們就算是出產了也不能立即投入使用,因爲還要進過必要的海試。

除了這些較小一點的船塢之外,船廠內還有兩座大型的船塢,這是專門用來生產鐵甲艦的,這種戰艦的威力巨大,而且僅從外觀上面就能夠給予敵人足夠的震撼,所以船塢相較於其他幾乎露天的船塢來說,採用了一種半封閉的設計,出了露出頂部的一些空間之外,從外面是完全看不見船塢裡面的動靜的,這也可以使得中華軍的鐵甲艦的神秘繼續保持下去。

不同於木質戰艦,鐵甲艦的生產要緩慢的多,兩艘船塢差不多半年的時間才能生產出來一艘戰艦,這還在沒有後世的那種複雜的艙室和高要求的炮塔的基礎上的速度。

鐵甲艦是按照之前基隆級的規格來生產的,雖然生產速度不快,但是這種戰艦在戰場上的威力那是不容置疑的,項玉十分自信,只要自己手中擁有十五艘這樣的戰艦,別說施琅的三百艘戰艦了,就算是他又一千艘戰艦,中華軍一樣能夠打的他們屁滾尿流、落花流水,因爲出於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之情,這個時候從沒見過鐵甲艦的清廷水師,見到鐵甲艦的第一眼的時候只怕就接受不了,在他們的印象之中鋼鐵是會沉的,如何能夠漂起來呢,這個是理解不了的。

再加上鐵甲艦的高航速和強大的火力,項玉相信,只要中華軍的鐵甲艦擊沉對方的幾艘戰艦,清廷的水師就會不戰自潰,到時候己方在趁勝追擊,這一戰不久輕輕鬆鬆的贏下來了嗎?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目前中華軍只有五艘鐵甲艦,再加上目前船塢裡面的兩艘接近完工的戰艦,一共也才七艘戰艦,雖說七艘戰艦同樣能夠給與敵人很大的震撼,但是實際效果只怕是要差得多了,畢竟只有七艘,顧及的面要小的多,況且一旦陷入包圍,鐵甲艦的優勢就難以發揮出來了,雖然艦船耐揍,但是上面的船員們可經不起對方的跳幫肉搏,一羣船圍上來將你堵死了在跳上來將你船上的船員全部幹掉,這就等於將你的戰艦給俘獲了。

所以在實戰之中,幾艘鐵甲艦首先要避免的就是孤軍奮戰,陷入重圍,憑藉着他們的航速的優勢,這一點應該是不難做到的,但是項玉的心中還是沒有底,畢竟對面的船隻數量太多了,打起仗來指揮信息也很難傳達,只能依靠着各艘艦船上面自己的指揮官了。

這兩艘即將下水的鐵甲艦被命名爲安北艦和馬尼拉艦,也是用中華帝國的城市命名的,他們的炮位稍稍的改進了一下,將艦首的火炮數量增加到了四門,並且加裝了固定的炮位,以便於迎面射擊,而且兩側的炮位也有了一定的增加,增加到了十八門,這樣一來,一艘新的鐵甲艦上面一共裝備了四十門火炮了,雖然還是比不上這個時候的雙層甲板的攜帶數,但是相對於對手清軍的火炮數量來說還是要佔據優勢的。

就在項玉對中華軍的幾家重要的武器生產製造廠進行視察的時候,廈門的施琅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着他的計劃。

施琅目前手中一共擁有各型大小戰船五百六十餘艘,其中能夠出海作戰的艦船有四百五十餘艘,噸位超過四百噸的大型戰船也有八十餘艘,可謂是兵強馬壯,但是他卻並不急着進攻臺灣,他一方面派人向臺灣滲透,想要弄清楚中華帝國的軍事部署和軍事實力,一方面抓緊進行海軍士兵和戰船的操練,一方面督造戰船和火器,而目前最爲困擾他的事情就是他的艦隊缺乏火炮,大型戰船上面的火炮尚且十不足三,小型戰艦上面的火炮就更不用說了。(。)

第204章 海上遭遇第420章 費揚古南下第244章 臺南海戰(三)第62章 路遇陳永華第25章 炸藥包實驗第303章 大問題第56章 軍械所第29章 不堪一擊第177章 海商第16章 大戰將至第362章 印度來客第164章 西班牙人的偵察船第67章 第一個藩屬第16章 大戰將至第277章 攻破巴達維亞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337章 戰果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16章 大戰將至第49章 成功突圍第250章 人才問題第45章 廈門風雲(四)第340章 海城攻防戰(三)第43章 廈門風雲(二)第135章 戰鬥的尾聲第322章 射擊比賽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152章 十萬聯軍第402章 平定準葛爾(一)第316章 接見英國使臣第256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一)第190章 馬尼拉攻防戰第282章 作戰分析第63章 臺中對第224章 商議第164章 西班牙人的偵察船第141章 擴建軍工廠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104章 兩面合圍第165章 俘獲蒂亞戈號第229章 臺東艦的使命第370章 四國鼎立第3章 關寧鐵騎第371章 破局第135章 戰鬥的尾聲第275章 束手無策?第36章 攻城困難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48章 謠言四起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252章 糧食戰略(二)第344章 海澄攻防戰(七)第403章 平定準葛爾(二)第272章 暗線第408章 後宮瑣事第349章 最後一擊第107章 慘烈廝殺第92章 興辦教育第77章 基隆市第276章 地下奇兵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12章 整頓亂軍(二)第96章 項玉回府第362章 印度來客第186章 海灣炮戰(下)第146章 五十兩白銀一個花姑娘第376章 救是不救?第137章 南下方針第209章 全殲第115章 大演武第224章 商議第315章 價格爭議第71章 引蛇出洞第297章 南京城下第206章 逼上絕路第143章 派人和談第32章 出兵臺灣第372章 難民潮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89章 風波平息第428章 決戰沙俄(四)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240章 兵臨城下第188章 疏散華人第205章 海盜的主力第380章 鏖戰鎮南關(一)第416章 驅趕守軍第134章 生或者死第146章 五十兩白銀一個花姑娘第243章 臺南海戰(二)第343章 海澄攻防戰(六)第298章 猛攻第81章 挑撥離間第198章 對付海盜第313章 秦文的分析第6章 三桂定策第191章 馬尼拉的土着人第250章 人才問題第7章 成功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