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技領域進步速度遲緩而乏味,短時間裡很難速成出成果,所以沒什麼可多說的。
兩三年的種田時間倏忽而過。
歷史的車輪,悄然邁入了1991年初。
蘋果公司自從88年吃了一筆大虧後,隨着新的MR.P上位、而顧驁跟美國新的高層關係不太好,所以順利得到了兩年多的喘息之機,並沒有被88年那一波劣勢繼續滾起雪球來。
當然,也不可能縮小跟王安的差距。在IT行業,馬太效應是常態,只要不換代,在每一代內部,強者天然會越來越強,弱者天然會越來越窮逼。而蘋果能穩住差距不被甩遠,已經是因爲他們是純血美國公司,而且得到了一部分盤外支援。
IT大業風起雲涌,除了顧驁和蘋果,其他巨頭也劇烈洗牌,儼然不是當年的格局了。
這兩年多的時間裡,開始的一年多,IBM還是穩住了局面。但最近這一年,終於開始有點崩了。約翰.埃克斯面對新競爭形勢反應遲緩,IBM也第一次由微盈利轉向淨虧損。
雖然虧損額還停留在九位數,也就是幾億,沒到碧鱗刀勒的級別,但也足夠讓IBM的股價,比1990年高位還下挫一些。
1991年可沒有什麼股災,所有科技股都是欣欣向榮,或者至少穩中有升的姿態,所以問題肯定是IBM自己的問題,怪不了大環境。
對IBM的另一大打擊,來源於公司的精神領袖,真正意義上帶着公司進入計算機業務的創始人、小托馬斯.沃森先生,也在這兩三年裡去世了。
市場對IBM信心的下跌,跟這位定海神針的永遠離開,也多多少少有些關係。從此以後,大家都在懷疑IBM還有沒有能力重回當年奮進創新的狀態,重拾創始人時代的激情。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與小沃森鬥了一輩子的王安先生,也在1990年的時候去世了,癌症晚期,比沃森還稍微早死幾個月。
兩個老對手競爭了30多年,從1957年就開始槓上了,最終這樣雙雙謝幕,也讓見證者不勝唏噓。
王安電腦公司內部,在王安謝世的時候,還舉辦了追悼,顧驁也很給面子,幾個月前親自出席致了悼詞。
他跟王家父子有競爭不假,但憑心而論,王安這一代開拓者還是值得尊敬的,只是他兒子不爭氣。所以顧驁對事不對人,顯得非常慷慨豁達。
在致辭的時候,顧驁當衆表示,會永遠把“王安電腦”這個公司的名字保留下去。這一舉動收穫了公司上下的感恩戴德,覺得顧老闆真是仗義。跟着這樣的老闆,雖然不至於跟曰本人一樣終生僱傭制,但至少也不會跟社畜一樣沒有利用價值了就被丟掉。
相比於雙雙失去了靈魂級創始人的IBM和王安,另一些正在上升期的對手,儼然悄悄邁入了巨頭行列。
微軟公司,從一家1988年市值才50億美元級別的公司,漲到了將近200億美元,三年裡翻到了四倍。MS-DOS系統,也破天荒地即將在今年推出6.0版本,增加了很多功能,開放式作業系統個人電腦市場的市場總份額,也正式追平了封閉式作業系統電腦——
要知道兩三年前,也就是1988年的時候,微軟雖然市場份額已經比較大了,但至少其他所有封閉式作業系統個人電腦公司,全部市場份額加起來的話,依然能做到微軟的幾倍。
而三年的自然生長之後,微軟一家的臺數佔有率,儼然跟王安、蘋果,還有其他未來幾年後就會消失的牌子相加一樣多了。
歷史上,MS-D0S的6.0版本,大約要1993年纔會推出,而後95年的7.0版本,纔是正式改名爲WINDOWS95。如今,6.0版本的模式在1991年就即將推出,提前了至少20個月。
這裡面,儼然也跟顧驁的蝴蝶效應有關。
顧驁閉關種田的這兩三年裡,產業界的歷史,已經被明顯改變了,具體誘因後續再慢慢分析。
一言以蔽之,因爲顧驁提前帶來了很多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的革新,對手也會跟進,也會應對,也會追趕,互相競爭促進之下,電腦乃至整個IT產業界平均被加速了一年到一年半的發展速度,也是很正常的。
畢竟一個歷史上原本不存在的、百億美元級別的創新變數,已經足以影響產業史。顧驁自己就成了時代的行情大勢,又怎麼可能不推動產業史的加速呢。
如今這個世界,美國的統計部門得到的數據,是截止到1990年底,全美家庭的個人電腦保有存量,達到了1300萬臺。
這個數字,其實比原本歷史時空的同期數據,要多出大約150萬。美國家庭眼下的電腦保有率百分比,也從原本歷史的23%、上升到了現實中的27%。
而王安電腦公司在美國的全部市場存量,佔到了290萬臺,一家公司即擁有全美23%的個人電腦市場份額。
不過這個數字裡面還有一些水分,主要是有大約70萬臺是1987年以前銷售的舊款式,只有220萬臺是1988年推出的那個用摩托羅拉68000最新版CPU的WPS電腦。
所以,如果只算WPS電腦的話,市場佔有率也就17%。
畢竟,當時電腦還是非常昂貴的奢侈品,買回家後用上十年都捨不得扔,也是很常見的。
那些顧驁接手王安公司之前,王安本人靠着自己本事賣出去的電腦,尤其是83~86年出貨的那些,仔細折算一下,到1991年的時候也就分別使用了五到八年的壽命,一大半人都還捨不得扔呢,修修補補繼續用。
同樣截止到1990年底的統計週期,蘋果公司的個人電腦,在美國國內市場的保有總量,是140萬臺,佔全美市場的11%。這裡面1984年上市的MAC-I型存量40萬臺,1988年底上市的MAC-II型存量100萬臺。
單比最新款競爭力的話,王安WPS的累計銷量起碼是蘋果MAC-II的兩倍。
其他封閉式作業系統的小牌廠子加起來,累計還有200多萬的存量。
不過這個數字顯然不如頭部的王安和蘋果那麼有朝氣,因爲這個200萬里,老掉牙的陳年舊貨比例極高。至少150萬臺都是1987年以前賣出去、還沒捨得淘汰的。
而1988~1990這三年裡,所有封閉式系統雜牌加起來,累計才賣出去七八十萬臺,也就是說這些小廠全部加起來,銷量也只有王安WPS的三分之一。
全美剩下的一半存量,都是跟着微軟的MS-DOS和英特爾X86架構的開放式系統電腦。
除此之外,從國際行情的角度來看,1990年底,美國的個人電腦保有量規模,能佔到全世界的40%之多。
畢竟美國人在自動化和電腦化方面向來是走在世界最前列的,人家的GDP就能佔到全球的25%~30%,在電腦方面佔40%幾也是應該的。
所以,雖然沒有官方、全面的全球統計數據,業內人士根據美國的數據預估類比,覺得眼下全球個人電腦保有量應該不會超過3000萬臺。
當然了,在WIN95出現之前,歐洲人也都有自己的電腦品牌,自己的封閉式作業系統,還有很多小牌用開源的UNIX的衍生款。
所以微軟在歐洲如今還不是很強勢,歷史上要到WIN95時代才正式可以達到平推的程度。
在美國以外市場,微軟系的總佔有率目前是400多萬臺,加起來的話,微軟陣營如今的全球規模是1000萬。
而王安WPS在美國以外市場,這些年累計賣出了90多萬,加上美國本土的220萬,一共是310萬,算上上一代舊貨,全球總保有量400萬出頭。
蘋果公司全球總保有量大約是180萬。
其他將死小廠,包括歐洲和曰本人的全部雜牌機,總量1400萬,不過這些都是冢中枯骨,沒必要詳述。
微軟正是靠着全美一半陣營佔有率、全球三分之一的陣營佔有率,以及由此帶來的未來想象空間,撐起了那200億美元的市值。
主要是預期和想象空間值錢,存量其實不值多少錢,畢竟稍微算算賬就知道,1000萬臺電腦你就算賣整機,撐死了也就幾百億美元的貨值。
而微軟賣的只是作業系統,加上些別的捆綁軟體,一臺電腦銷售額能有幾百美元撐死了,所以微軟至今爲止歷史累計總銷售額也就幾十億美元而已,每年最多十個億,市營率起碼20倍,市盈率更是百倍以上。
但資本市場更看重的是“這個市場未來幾年很可能五倍十倍爆發式增長,而微軟有佔據全球第一的趨勢”這個想象空間,所以20倍市營率、百倍市盈率也就不足爲奇了。
相比之下,王安如今的銷售額其實是不比微軟差的,畢竟王安賣的是整機,就算主機這兩年有所降價,但攤上自營軟體,一臺怎麼也有2000多美元銷售額。全球400萬臺的累計銷售額,肯定超過微軟。
然而,王安的模式,想象空間就差多了。即使現在退市了,沒有股價可以參考,華爾街資深人士一般評估也就認爲王安值個百億美元左右。
幸好,顧驁並不在乎估值,他本來就私有化,求低調,求不拉仇恨。所以在很多場合,他多次強調“王安依然只是一家幾十億美元級別的小公司,專注於自己的生意,沒有什麼野心”。
遲遲不肯認領那張百億美元級別的入場券,
那欠揍的姿態,跟郭得綱一輩子說自己是相聲界的小學生,也不遑多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