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在婆家顯聖

次日。

鄧世榮一家以及親戚朋友們便一起乘坐班車回家過年。

鄧允珍如今已經嫁爲人婦,自然是跟着朱家人一起回鬆旺鄉山心村過年了。

過年各種各樣的事情是非常多的,比如說要打掃衛生,要做甜籺、灰水籺、飯心籺等過年必備的籺,還要供各路神仙。

在雙旺鄉,香火最多的一般是觀音菩薩、華光大帝以及土地伯公,這是家家戶戶都要供的。

除此之外,還要供契爺。

每年年初,雙旺鄉的村民,都會起福,等到年底了再還福,周而復始。

從小到大帶小冬兒最多的,不是她的爸爸媽媽,也不是爺爺或者外公外婆,而是她的大姑姑,因此小冬兒跟大姑姑的感情也是最深的,會這樣問也不奇怪。

“不管是在縣城還是在鄉鎮擺攤其實都不用搶,縣城的客流量是最高的,這個不用多說,但鄉鎮也有鄉鎮的優勢。”

朱老太太臉色也是微微一變,她當然也希望她的那些孫子孫女們有出息,不用留在村裡耕田種地,但她這大兒媳實在是沒眼力勁,這事就不能再等一等,或者先跟阿杰商量一下嗎?

“我這是實話實說,媽纔沒有這麼小氣呢!”

可沒想到這個妯娌竟然給她帶來了一個大消息,去廣東那邊的工廠打工,工資竟然這麼高,真是讓她心動不已,畢竟有機會賺一百多塊錢一個月,誰願意去做一個月二三十塊錢的工作啊?

然而,就在她心動的時候,這妯娌又說那邊龍蛇混雜,安全沒有保障,一下子就讓她左右爲難了。

朱大哥也是狠狠的瞪了自家這婆娘一眼,他原本的打算是等吃完團圓飯,一會再找機會私下裡跟自家的兄弟商量一下這事,沒想到這婆娘這點時間都等不了,而且直接向剛嫁過來的弟妹開口,這實在是太操蛋了。

而在雙旺鄉,認契卻大不一樣,除了認人爲契爺以外,還有認神以及認物的。

朱旺繼續說道:“滿嬸,蝦公籺的製作材料我們知道了,但這東西怎麼做,我們見都沒見過,也不懂啊!”

每年的年底,就是村民們還福的時候。

朱老頭子和朱老太太一直傾聽不出聲。

這些說來話長,其實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而認神與認物的,那每年都是需要拿祭品去供奉的,一般要等孩子長大結婚以後,纔會脫契。

契爺在南方兩廣、港澳一帶,是對乾爹的一種稱呼。

在吃飯的時候,鄧允珍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孃家的親人,往年的這個時候,她都是陪着家人一起吃團圓飯,可從今年開始,她陪的家人不再姓鄧,而是姓朱了!

朱儁傑的爲人還是很細心的,跟大哥二哥還有侄子們一起喝酒的同時,還時刻關注着自家老婆,看見她神色間的細微變化,就猜到她是想孃家親人了。

朱家人聽得面面相覷,朱旺出聲問道:“滿嬸,這蝦公籺是什麼東西啊?”

如果還有餘力的話,那雙旺初中的建設他們那耶鄧氏自然也要貢獻一份力量。

鄧允珍只是一時的情緒變化而已,丈夫的貼心讓她很快就高興起來,跟婆家的親人邊吃邊喝,好不熱鬧。

然而,現在這個時間節點,蝦公籺對於大部分博白人來說,還是一種陌生的東西。

這話一出,朱家人都是心中一震,就連朱儁傑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飯菜還是那麼豐盛,在開吃的時候,小冬兒疑惑的問道:“爺爺,大姑姑她去哪裡了,都吃團圓飯了,她怎麼還不回來啊?”

朱儁傑看向他那幾個侄子侄女,說道:“你們滿嬸已經給你們說得很清楚了,打工是沒有出息的,想要賺大錢,就努力把這小生意做好,等賺夠了本錢,就可以做更大的生意了。”

在忙碌中,轉眼就到了除夕。

現在已經是八十年代後期了,就算還有很多農村人的生活條件不怎麼好,但博白這裡的鄉下人對於圩日是非常重視的,平時都留在村裡不出來,每逢圩日就一窩蜂的往鄉鎮圩市涌去。

正如鄧允珍所說的,這東西的製作成本確實不高,而且賣的價格也不算貴。

鄧允珍笑道:“你們不懂,我懂啊,你們先想清楚,要是願意自己去做小生意的,那我就抽個時間把這蝦公籺的製作方法教給你們,這東西做起來不復雜,基本看一遍就懂了。”

甚至就是已經結婚了的,只要沒有孩子的拖累,也都會去廣東打工。

這一波集資建校的風潮一旦到來,他們那耶鄧氏作爲雙旺鄉最有名的宗族,那肯定是要出一波血的。

……

認神的就是認各路神仙,比如作者認的契就是華光大帝,而認物的也是千奇百怪,比如認石頭、認樹等等。

認契爺或契娘,俗稱入“契”。

鄧允珍道:“現在廣東那邊每天都有不知道多少家新工廠成立,都是要招工的,只要有這個心,進廠應該不是難事,不過那邊龍蛇混雜,什麼樣的人都有,安全不一定有保障。”

這麼多事湊到一起,每年年底想不忙都難。

“謝謝滿嬸!”

因此,家有小孩的都喜歡找算命先生算一算,金木水火土是否有缺陷,有的話及時找個契爺或契娘,彌補這一缺憾。

鄧允珍沒有藏着掖着,直接說道:“我說的這門生意,就是炸蝦公籺賣。”

這話聽得兒女兒媳都一陣嘆氣,女人一旦嫁人,很多東西確實是不一樣了。

這話,朱家其他人都表示認可。

不過今年不一樣了,朱大哥一家和朱二哥一家,都把家裡的雞鴨魚肉帶到老宅這邊,和年邁的父母一起過年。

小冬兒哦了一聲,乖乖的吃飯。

至於“沒心沒肺”的冬子,兩隻小手正抓着一隻滷豬蹄啃得正香呢!

……

與此同時。

鄧允珍把蝦公籺的製作原料簡單說了一下,然後才總結道:“製作蝦公籺,除了那一口鍋,也就油值錢一點,總投資有個幾十塊錢就綽綽有餘了。”

不過,由於不少去廣東打工的人,對於收入都“藏着掖着”,沒有公佈出來,因此這個年代也不是誰都知道去廣東打工的工資會有這麼高。

鄧允珍倒也不謙虛,她微微一笑,說道:“我這裡還真有一個非常不錯的小生意,不僅投資小,而且見效快,保守估計一個月賺個兩三百塊錢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鄧允珍停頓了一下,然後接着說道:“不管是在縣城工作,還是去廣東打工,都只是拿死工資而已,想要發家致富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還不如自己做點小生意,等做出經驗了再慢慢擴大,以後說不定有機會當個大老闆,這可比打工要有出息多了。”

現在已經進入八十年代後期了,博白縣去廣東打工的人是越來越多,雖然沒有誇張到每條村都有人去廣東打工,但每個鄉鎮都有人去廣東打工那是肯定的。

朱大嫂不放心的問道:“阿珍,炸蝦公籺賣,真有這麼賺錢嗎?”

今年的團圓飯,是鄧允珍這個新媳婦掌廚做出來的,朱大嫂、朱二嫂以及那些小輩女性一起幫忙打下手,整出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餚。

而大米、紅薯以及蔥花的這些東西也要不了多少。

一直到九十年代後,廣東那邊的高工資纔在博白傳揚開來,然後引發了大規模去廣東打工的潮流。

只有這樣,才能跟得上那耶鄧氏的發展步伐。

這就是縣城趕圩人數能夠破40000,沙河鎮趕圩人數破30000,龍潭鎮趕圩人數破27000的主要原因。

鄧允珍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大嫂,我先給你算筆賬,這蝦公籺的製作材料中,最貴的就是油了,然後是大米、紅薯以及蔥花,至於小蝦河裡多的是,自己花點時間去抓就行,還有那一點柴火就不說了。

說到這裡,朱儁傑拉着她的手道:“走,咱吃飯去,等會菜都涼了!”

油是可以重複用的,一鍋油至少能夠用上好幾天。

酒過三巡,看到氣氛正好,朱大嫂就藉着酒意問道:“阿珍啊,我們這麼多年一直在家耕田種地,日子過得挺苦的,伱是見過世面有大本事的人,你看能不能幫孩子們在縣城安排一份工作啊?

當然,以上是廣東以及其他地方的認契方式。

朱大嫂聽得滿臉糾結,原本她只是想着讓鄧允珍這個妯娌幫忙把她的兒女安排到縣城工作,哪怕只是在飯店當個服務員,那也是有工資拿的人,當然比在家耕田種地強。

此時朱大嫂的眼睛如同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樣,不斷的放射着光芒,她迫不及待的問道:“阿珍,你說的是什麼生意啊?一個月真能賺到這麼多錢?”

本來,今年的族會,鄧世榮想提議重修那耶小學的,但想到族人們在重建祠堂上剛出了一大波血,確實應該讓族人們先緩一緩,等春運結束客運公司的分紅髮下來了再說。

“滿叔,我們知道了!”

毫無疑問,等開吃的時候,鄧允珍的手藝受到了所有朱家人的好評。

還有修路、建橋、修河壩等等,這些項目都要提上日程了。

鄧允珍搖頭道:“不辛苦,洗菜切菜都有大嫂二嫂她們幫忙,我就簡單炒一下菜而已。”

自從分家之後,朱家在過年的時候,也都是各過各的,從來沒有集合起來過年。

他沒有多說什麼,只是伸出手到桌底下握着她的手。

鄧允珍微笑道:“不用謝,你們幾兄妹要是都想做的話,那就先商量好分散到不同的地方去,比如說誰到縣城去擺攤,誰在鄉鎮擺攤,都提前劃分好,這樣就不用兄妹之間搶生意了。”

現在距離大規模前往廣東打工還有幾年時間,而山心村這邊很顯然就不知道去廣東打工會這麼賺錢。

“……”

甚至,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鄧世榮還想在村裡建風格統一的別墅。

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吃,後面這些大項目,目前還不用這麼急着上,至少得給村民們一點發育的時間,不能手頭上剛有點錢了又上一個項目把大家榨乾了。

見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朱大哥也拋開顧慮,問道:“阿珍,說到做生意,咱家沒人比得上你,你覺得他們幾個適合做什麼小生意?”

不管做什麼都行,總好過在家裡跟着我們過苦日子。”

因此,現在別說是鄉鎮的圩市沒有蝦公籺賣,就連縣城也同樣沒有蝦公籺賣。

所以,一個月賺個兩三百塊錢,確實是有希望的。”

朱二哥有着和大嫂同樣的想法,現在見大嫂願意打頭陣,他也就不急了。朱二嫂看了大嫂一眼,她沒有大嫂這麼厚的臉皮,人家纔剛嫁過來幾天呢,就開這樣的口,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小冬兒有些悶悶不樂的問道:“那大姑姑什麼時候回來啊?”

論做生意,別說是他們朱家了,就是整個鬆旺鄉,恐怕都找不出做生意比鄧允珍孃家厲害的。

這話一出,朱儁傑不由得眉頭一皺,他覺得大嫂實在不應該在這個時候這個場合說出這樣的話,阿珍纔剛嫁過來呢,給她提出這樣的要求,那是答應也不好不答應也不好,這不是爲難人嗎?

這話聽得幾個小輩連連點頭,一個個都在心裡開始盤算起來。

因此,聽到鄧允珍這麼一說,朱大哥朱大嫂、朱二哥朱二嫂以及朱家的一衆小輩,都是大吃一驚。

鄧允珍雖然覺得大嫂提出的要求有點突兀,但她剛嫁過來幾天,對於朱大嫂的性格與爲人並不瞭解,反正到目前爲止,朱大嫂在她面前表現得還是挺熱情的。

可以這麼說,九十年代的博白農村,只要不讀書了,又還沒結婚的,不管男女,有沒有滿18歲,百分之九十九都和村裡的小夥伴一起到廣東打工了。

這倒不是鄧世榮着急,而是他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在1987年的時候,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全縣一下子就掀起了集資建校的熱潮,集資總額超過了千萬,在縣城以及各個鄉鎮建成了不少的教學樓與宿舍樓。

而集資建校,首要的目標自然是那耶小學,鄧世榮打算把那耶小學這所村小建成全縣硬件設施最好的小學之一。

簡單來說,你信哪位神仙,你就找哪位神仙起福,讓衪保佑你。

這脫契也挺講究的,需要請這方面的先生過來主持,有些人脫契需要準備三牲(雞、魚、肉),有些人脫契需要四爪齊全(豬身上各個部位都要有),總之是挺麻煩的一件事情。

一隻蝦公籺賣個兩分錢,在縣城一天賣個一千隻應該不難,那就有二十塊錢了,而這東西的成本,絕對不會超過十塊錢的,所以一天賺個十塊錢那肯定是沒問題的。

直接就朝剛嫁過來幾天的小兒媳開口,這就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了。

鄧允珍微笑道:“這當然是真的,我們那耶鄧氏在縣城成立了一家客運公司,有幾十輛大客車跑廣東,對於廣東那邊的發展情況我們都是知道的,現在去廣東打工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因爲那邊給的工資確實夠高。“

按照迷信的說法,五行不足的人須吃契爺或契娘飯補回來,纔會健康成長,才能長命百歲。

認人爲契的,這個跟其他地方也有一些區別,不過總體來說差不多。

朱二哥接話道:“那邊的工廠工資高,但想進廠工作也很難吧?如果進不了廠,那工資再高也沒用啊!”

蝦公籺,在後世只要是博白人,就沒有不知道的,無論是縣城還是鄉鎮的圩市都有賣,這玩意可以說是很多80後和90後年少時吃得最多的一種小吃,是他們成長的道路上永遠無法抹去的珍貴記憶。

朱儁傑見自家老婆輕輕鬆鬆的就化解了大嫂這個有些“強人所難”的要求,嘴角不禁微微翹起。

鄧世榮伸手摸了摸孫女的小腦袋,笑着說道:“小冬兒,你大姑姑她已經嫁人嘍,以後她要跟婆家人一起吃團圓飯,不回我們家吃團圓飯了!”

一般來說,出去趕圩就沒有不花錢的,就看花多花少的問題了。

張秀萍安慰道:“你好好吃飯吧,大姑姑後天就回來了!”

朱老太太、朱大嫂、朱二嫂她們的廚藝跟鄧允珍比,那真的是差遠了,朱家人確實是平生第一次吃到味道這麼好的團圓飯。

松山鄉,山心村。

其他人也都以一種既期待又忐忑的眼光看着鄧允珍。

把菜全部做好,鄧允珍正在洗手盆那裡洗手的時候,朱儁傑屁顛屁顛的湊過來,一邊幫忙解圍裙,一邊嘿嘿笑道:“老婆,今天辛苦了哈!”

與其到縣城工作,還不如到廣東那邊打工呢,那邊隨便進一家工廠一個月都能拿一百多塊錢的工資。”

除了供契爺以外,還要還福。

朱旺和朱盛兄弟是既期待又不好意思,他們也覺得母親的做法有點急了,而且問的對象應該是滿叔而不是滿嬸。

所以,鄧允珍聞言也沒有多想,回答道:“大嫂,給侄子侄女們安排一份工作,對於我來說確實不難,但我其實不建議他們到縣城工作,因爲縣城的工作工資都不高,一個月也就二三十塊錢。

如果在鄉鎮的話,平時的生意可能不怎麼好,但到圩日的時候,賣個一兩千只應該也不難。

朱儁傑把解下的圍裙放到一邊,嘴上抹了蜜似的誇讚道:“你這可不是簡單炒一下菜,你這是化腐朽爲神奇,把這些配菜烹飪成美味的佳餚,我們今年可算是有口福了,長這麼大過了二十幾個年了,恐怕就今年的團圓飯能吃上最好吃的飯菜。”

朱大嫂滿臉驚訝的問道:“阿珍,你說的是真的?去廣東打工,隨便進一家工廠,一個月都有一百多塊錢的工資?”

在後世,哪怕是處於最低層的農民工,只要你不怕苦不怕累,那一天賺個兩三百塊錢都不是難事,但在如今這個年代,一個月能賺兩三百塊錢,對於農村人來說就是真正的大生意了。

鄧允珍瞥了他一眼,笑道:“你小聲一點,等會媽聽到了可就不高興了。”

“謝謝滿嬸!”

吃契爺或契娘飯還有個講究:是男孩須認契娘,是女孩則要找契爺。先找人物色好“命相”相屬的成年男女,然後買禮物上門求米,如果同意的話,今後就有了契爺契娘契兒契女的名份,一生一世都必須經常走動。

這其實也可以理解,蝦公籺畢竟是油炸的東西,而這個年代的農村除了少數人家以外,大部分人家都還極其缺油,誰會吃飽了撐的拿油去炸蝦公籺啊?

朱儁傑補充道:“比如說我們鬆旺鄉的圩日是三、六、九,而隔壁龍潭鎮的圩日是一、四、七,東平鎮的圩日是二、五、八,在鄉鎮擺攤就可以每天趕一個圩日,這樣做雖然辛苦了一點,但客流量也是最大的,賺得肯定比在縣城擺攤還要多。”

而起福也不是統一的,有些人在阿祖公廳起福,有些人在土地伯公那裡起福,有些人在華光大帝那裡起福,甚至還有些人在那些“大師”面前起福。

這一番合情合理的話,聽得朱家人心中都是激盪不已。

除了做這些事情以外,還有每年年底的助學會兼族會,也是要開的。

而且,除了購買家裡用的必須品以外,做父母的肯定還要給孩子們帶點小零嘴,比如買點水果或者糖果餅乾之類的回去,讓他們花個一塊幾毛錢去給孩子們買零嘴或者會不捨得,但只是花個一毛幾分錢的話,大部分父母都是捨得的。

此時,見大兒媳提出的問題被小兒媳完美解決了,朱老太太心中鬆了口氣,笑吟吟的說道:“阿珍,先別說了,快點吃飯吧,等會菜都涼了。”

鄧允珍應了一聲,然後便繼續享用起她親手做的各種菜餚。

第463章 拿下央視首屆標王第396章 學渣真的沒人權啊!第14章 年紀大了,吃排第一第451章 鄧將軍臥槽,我沒看錯吧,這是我老家?第7章 潛規則第242章 火爆京城第390章 這場婚禮實在太風光了第407章 我不是父親最大的驕傲,我二哥纔是第47章 精力旺盛的小夥子,有幾個是不想娶老227.第223章 一家團聚第259章 年終獎【6000字】第358章 這波操作真6第303章 好女旺三代,悍婦毀一族第290章 豪擲百萬,圈地30畝【求追訂】第257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6000字】第394章 轟動朋友圈第459章 月梅,你好好工作,我以後吃香喝辣就看你的了!第289章 身家破百萬【下】求追訂第227章 士氣高漲(求月票)217.第214章 恐怖如斯第75章 大豐收150.第149章 訓斥第512章 香港迴歸第365章 即日起,全族最窮的家庭,都至少擁第20章 暑假第86章 大佬們,進來聊聊!第311章 那耶鄧氏,不弱於人72.第72章 有生以來最好吃的一頓飯第345章 鄧允衡擔任副縣長第434章 全縣轟動,那耶鄧氏真是太霸氣了142.第141章 窮的時候什麼都吃得下116.第116章 要對得起公公的信任第6章 相親112.第112章 露天廁所第244章 阿表,不是我跟你吹,我們村的姑娘第488章 十年再聚,情誼永存第450章 你剛剛說什麼?我沒聽清楚,要不你再說一遍?第274章 信不信,我讓你爸把你吊起來打?【118.第118章 靈魂蘸料第267章 西瓜大賣,鄧允衡當會長【6100字】第297章 分家149.第148章 她怎麼能做得這麼絕情?99.第99章 最後一次迴應工資與物價,有疑慮第253章 縣領導示好,廠領導震驚(6100字)第463章 拿下央視首屆標王第69章 再收謝媒禮,成爲半個萬元戶第501章 阿秋妹,這樣的人家,你願意嫁嗎?第38章 燒窯第19章 三姐(求追讀)98.第98章 泥蟲第2章 前世的遺憾第437章 震懾,宗族的力量太可怕了第433章 姑姐們的激動第304章 那耶鄧氏小區第536章第450章 你剛剛說什麼?我沒聽清楚,要不你再說一遍?第271章 暴賺,龍眼再次引爆京城【6000字】第276章 娶了我女兒,保底都是億萬富翁【祝第290章 豪擲百萬,圈地30畝【求追訂】126.第126章 窮則思變第241章 賺大了第9章 娶老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46.第145章 給亡妻掃墓第1章 重回1980年第514章 小冬兒:我從來不看卡里有多少錢,反正也花不完!第416章 有了這個得意門生,誰敢不給我面子197.第194章 月子之仇,不共戴天第235章 六十多噸龍眼198.第195章 耀婆飛高高,十子九登科第362章 感謝飯吃成了相親飯第50章 只要她還沒說婆家,你這個媳婦就穩了第9章 娶老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337章 新娘的嫁妝第399章 替小女兒物色的對象第79章 準大兒媳看家門第451章 鄧將軍臥槽,我沒看錯吧,這是我老家?121.第121章 鳳凰牌單車,全村人圍觀203.第200章 警告第499章 小恆,聽你二姐說,你有喜歡的姑娘了?第307章 橫空出世,萬人空巷【爆發求月票】第264章 助學光榮榜殺瘋了【6000字】第427章 這樣的賓館,是我能擁有的?第13章 人的幸福,都是對比出來的118.第118章 靈魂蘸料第324章 震撼,這祠堂太牛逼了!第20章 暑假第478章 臺灣偶遇第74章 期中考試第228章 在親戚朋友面前掙足了面子第343章 賭狗沒人性,連親妹妹都賣187.第185章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116.第116章 要對得起公公的信任第369章 鄧允衡,代縣長!第231章 九叔回村,全村轟動第328章 父子進京,鄧允衡的二居室第292章 封神的國慶大閱兵第20章 暑假第43章 缸瓦廠發工錢了226.第222章 厲害了第2章 前世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