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甲午戰爭爆發

“大帥,東洋島國日本,真的敢對滿清發動戰爭不成?”即便是到了這個時候,川西軍和內閣的高層,對此都還存在疑問。不管怎麼看,日本的國力和滿清相比,都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只要滿清的軍隊表現的不是太差,日本根本就沒有取勝的機會。

“最多下個月,滿清和日本的戰爭就將爆發!”王毓澤無比肯定的說道。因爲,歷史書上所說的甲午戰爭的第一階段就是從7月25日開始的,距離現在,也就一個月的時間。

“大帥,那我們什麼時候出手?要不要和小日本一同出手,兩面夾擊,徹底的推翻滿清?”副參謀長蔡雲說道。

“等滿清戰敗之後我們再出手。這個時候,滿清在日本的攻擊之下,損失慘重,我們再出手的話,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抵擋。另外,滿清戰敗之後,必然和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到時候,他們將受到全國人民的唾棄,這也是我們取而代之的機會!”王毓澤說道。現在的中國,不乏有滿清的愚忠者,特別是那些讀書人以及所謂的精英階層,更是死守着忠君愛國的思想,把川西視爲叛亂的亂匪。王毓澤就是想讓這幫人,看清楚滿清賣國的嘴臉。到時候,他們還有什麼臉面去忠君愛國。

“這倒是一個好辦法。不過,既然我們既然要讓滿清和日本死拼。那我們就不能往邊境調派軍隊。反而要把軍隊給撤回來。讓滿清相信我們對他們沒有威脅,這樣滿清纔會放心的和日本大幹一場的!”熊武提醒道。現在的滿清新軍,主力都部署在和川西交界的地方,對川西的防範心理非常重!

“具體的安排,由參謀本部着手。另外,我會讓內閣方面表示對滿清的支持,甚至支援他們一批武器,讓他們放心的去和日本人打!”王毓澤說道。

“是,大帥!”熊武和蔡雲都領命道。隨後,川西軍進行了大量的挑戰。後方的軍隊,依舊秘密的在向前線開進。但是前線駐紮的各部隊,則紛紛後退了。這讓對面的清軍,十分的困惑。不過,川西軍撤退,這對於他們而言,也都是好事。至少可以不用提心吊膽,生怕川西軍什麼時候又打過來了。

全州和議達成以後,朝鮮政府要求清日兩國撤兵。但清政府要求日本軍隊先撤兵。大鳥圭介也向清廷駐朝大臣袁世凱口頭表示撤兵。然而日本援軍反而不斷增多,直兩萬多人。果然,大鳥圭介開始不斷挑釁,一會兒否認朝鮮是中國藩屬國,一會兒又提出中日兩國一道“協助”朝鮮“改革”內政。中國和朝鮮都嚴正駁斥和拒絕了日本的這些無理要求。但日方的目的已經達到——它一面使自己的軍隊以“協助朝鮮改革內政”爲名賴在朝鮮不走,一面又拖住了駐朝清軍,爲戰爭的爆發創造了條件。同時,日本也終於找到藉口,挑起甲午中日戰爭。

1894年7月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陰謀已經愈發明顯。中國國內輿論和清軍駐朝將領紛紛請求清廷增兵備戰,朝廷裡也形成了以恭親王奕欣、戶部尚書翁同龢(光緒帝老師)爲首的主戰派(帝黨),然而慈禧太后並不願意其六十大壽爲戰爭干擾,李鴻章爲了保存自己嫡系的新軍和北洋水師的實力,也企圖和解。這些人形成了清廷中的主和派(後黨)。李鴻章明知日本的狼子野心,卻並未認真備戰,而是一味寄希望於美、英、俄等歐美列強調停。由於前述的各國利害關係。美、英、俄只是對日本表示“譴責”而已,調停均告失敗。

1894年7月23日凌晨,日本軍隊突襲漢城王宮,挾持朝鮮國王李熙(朝鮮高宗)。解散朝鮮親華政府,扶植國王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上臺攝政,併成立以金弘集爲實際首腦的親日傀儡政府。日本嗾使金弘集內閣斷絕與清朝的關係,並“委託”日軍驅逐駐朝清軍。控制了朝鮮政府後,1894年7月25日(農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戰,在朝鮮豐島海面襲擊了北洋水師的戰艦“濟遠”、“廣乙”,豐島海戰爆發,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的“浪速”艦悍然擊沉了清軍借來運兵的英國商輪“高升”號,製造了高升號事件。至此日本終於引爆了甲午中日戰爭。

日本進攻清軍的消息傳來之後,清廷亂成了一團。主戰派和主和派吵成了一團。這個時候,川西出馬了。川西內閣主動聯繫滿清政府,川西支援滿清對日本的作戰,將無償提供給滿清兩萬支新式步槍和兩百門大炮,另外還支援滿清政府一千萬兩白銀。同時,川西軍撤離邊境,保證在戰爭期間不向滿清發動進攻。雖然滿清政府中有人指出這是川西的狼子野心,想讓滿清和日本拼的兩敗俱傷,然後在坐收漁利。不過,恭親王奕欣指出。如果大清軍隊能夠擊敗日本的話,無疑能夠大大的提高大清的聲望。也能夠將提高大清的國際地位。到時候如果川西向大清開戰的話,列強必然支持大清。同時,川西是向全天下人做了保證的,川西不可能食言而肥的。

在這些因素的作用之下,慈禧太后終於點頭,同意了對日本宣戰。

1894年8月1日(光緒二十年七月初一),中日雙方正式宣戰。清朝在其宣戰詔書中指出朝鮮歷來是中國的附屬國,中國是應朝鮮政府的要求出兵的,相反日本“不遵條約,不守公法,任意鴟張,專行詭計,釁開自彼,公理昭然”,令中國忍無可忍,因此“着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日本明治天皇睦仁在宣戰詔書中則針鋒相對,聲稱“朝鮮乃帝國首先啓發使就與列國爲伍之獨立國”,聲稱其開戰原因是“帝國於是勸朝鮮以釐革其秕政……朝鮮雖已允諾,清國始終暗中百計妨礙……更派大兵於韓土,要擊我艦於韓海,狂妄已極。”表示其目的是“使朝鮮永免禍亂”、“維持東洋全局之平和”、“宣揚帝國之榮光於中外”。

中日宣戰之後,滿清新軍從和川西的邊境,通過鐵路調往東北和朝鮮,四十萬新軍,除了留下幾萬人鎮守邊境和地方之外,其餘的全部開赴戰場。這無不顯示出了滿清打贏這一場戰爭的決心。同時,日本也針鋒相對的展開了動員,除了之前增設的六個師團之外,另外再增加十個師團。爲了打贏這場戰爭,日本更是向各國舉債。這個時候,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美國希望日本成爲其侵略中國和朝鮮的助手;英國企圖利用日本牽制俄國在遠東的勢力;法國爲了趁日本侵華之機奪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國。俄國雖然對中國東北和朝鮮懷有極大的野心,但尚未準備就緒,因此對日本採取不干涉政策。列強默許或縱容的態度,成爲日本實施侵略計劃的有利條件。

1894年7月下旬,中日兩軍在朝鮮境內開戰。清軍在豐島海面被日軍偷襲之後,很快也被在陸上的成歡驛的日軍偷襲,由於朝鮮政府已被日本控制,葉志超、聶士成等部駐牙山的清軍被迫繞道漢城,北撤到朝鮮北部重鎮、平安道首府——平壤。

9月7日,平壤之戰爆發。這是滿清和日本雙方受此陸軍大規模的作戰。當時,駐防平壤的是大清新軍第五鎮和第八鎮,總兵力四萬餘人。進攻平壤的則是日本第2使團和第五師團,總兵力三萬七千餘人。雙方兵力旗鼓相當。平壤城的地勢也非常險要,易守難攻。而且清軍還得到朝鮮人民的支持。當時雖然朝鮮政府被強行拉到日本陣營,但朝鮮的平安道觀察使閔炳奭積極協助清軍作戰,甚至連日本推上臺的傀儡大院君李昰應都暗中給清軍傳遞情報。可惜清軍並未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由於其主帥葉志超指揮失誤和臨陣脫逃,導致清軍失敗,以至於影響了整個戰局。

9月7日,日軍分四路圍攻平壤,兵力分散,由於李鴻章“先定守局,再圖進取”的作戰方針以及清將葉志超的膽小昏聵,第八鎮統制左寶貴等人攻打日軍的行動不斷遭到葉志超的阻撓,日軍遂於9月14日順利完成了對平壤的包圍。

戰事非常激烈,雖然滿清新軍處於下風,但依然抵擋住了日軍的進攻。葉志超貪生怕死,在戰局膠着的情況下,竟於午後四時樹白旗停止抵抗,並下令全軍撤退。日本便在清兵的退路上設下埋伏。當天雨夜,撤退的清軍中伏,陣腳大亂,死亡近5000人,被俘3000餘人。平壤之戰以清軍大敗告終。以後6天中,清軍狂奔五百里,一路逃至鴨綠江邊,於21日渡鴨綠江回國。日軍一路高歌猛進,佔領朝鮮全境。

PS:第二更到!

第1363章 坦克戰第580章 中亞問題第1413章 和會結束第885章 戰!第1514章 德國的反擊第63章 猛烈的炮火第1390章 要引爆戰爭嗎?第1426章 除夕晚宴第375章 狂喜的日本第578章 建省第508章 天價賠款第981章 自毀長城第1240章 取勝無望第1073章 強國夢碎第716章 最後的努力第827章 戰鬥到底第614章 德國的危機第242章 背後的交易第497章 帝國崛起第1139章 強渡第147章 大戰再起第1209章 印度阿三的命運第1418章 休戰時間第312章 暴亂第1308章 地中海艦隊覆滅第662章 不服氣的威廉皇儲第1234章 梵蒂岡慘案第677章 絕不退讓第883章 世界大戰第1376章 針鋒相對第529章 軍事服務於外交第1523章 和談的可能第270章 被囚禁的女王第394章 恰克圖大捷第713章 攻佔運河第1394章 悲劇的意大利第857章 當掉內褲第404章 彼得大帝灣海戰第1081章 趕着送死第47章 奔襲玉樹第187章 利刃在行動第233章 血戰山海關第1438章 亞速爾羣島第722章 苦戰第672章 超級油田第995章 攻擊開始第49章 玉樹之戰第801章 武力逼迫第22章 雷霆手段第695章 戰略撤退第849章 南美和平條約第329章 整飭吏治第495章 完勝第84章 吞併西北第842章 瓜分阿根廷第705章 死戰第940章 動於九天之上第825章 宣戰第1239章 對法國的最後一擊第1161章 嚴懲潘興第237章 日本乞降第509章 美國還未戰敗!第970章 添油戰術第727章 註定失敗的進攻第399章 務必全殲第775章 逃命第587章 大移民第752章 向美國求援第453章 奇襲梅格特第582章 出售戰俘第56章 伏擊第650章 剿滅右翼社團第813章 航母第1296章 步步緊逼第776章 僵持第606章 同盟國的拉攏第317章 第一塊殖民地第804章 女王求助第90章 戰雲密佈第341章 鎮壓第473章 慘勝!第1005章 突襲第247章 哭泣的東京第567章 最後的決戰第1116章 包抄圍殲第1204章 最後決戰第969章 悲催的炮兵第1461章 權力和義務第1303章 德國人的陰謀第1448章 運輸機和戰鬥機第1466章 歷史的巧合第429章 泰國和荷屬東印度第16章 侍從室第1456章 神聖同盟第1036章 追擊第581章 沙皇求助第569章 大勝第1372章 愛爾蘭人的訴求第773章 投降第906章 以戰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