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巡檢做天子(四)

籌安會引起的風波還不只如此,還表現在有不少人上書政府,要求依法懲辦楊度等人。就像一個磁鐵一樣,籌安會把反對和擁護帝制的人分得清清楚楚。

815,有人呈肅政廳代呈趙剛,懇請將“楊度等一干禍國賊明正典刑,以正國是”。17日,又有人致書趙剛,要求取消籌安會。日,先後有名士呈大理院總檢察廳,請求將楊度等“按律懲辦,宣佈死罪”。

這些人的理由大致是,楊度等人在中華民國公然鼓吹帝制,“擾亂國政,亡滅中華,流毒蒼生,遺禍元首”,“其用心之巧,藏毒之深,喻之賣國野賊,白狼梟匪,其計尤奸,其罪尤大”,因此總檢察廳應當檢舉,肅政廳應當糾彈。

不過按照新中國法律來說,這些卻查無實據,根本沒有辦法定罪的。新中國的法律執行的是“疑罪從無”,而不是某些法官所認定的那樣“根據常理判斷,某人應該如何如何?”所以這些人也就白忙了一場,有些人見不是頭,就拍了一些昏昏去搗亂。

總檢察長羅文幹接到呈文後,對司法總長章宗祥說:“籌安會研究國體,越出法律範圍,法官不能干涉。”章說:“此話雖然不錯,但是有訴訟必然結案,又要有個回話纔是。”

羅文幹見這件事情麻煩,乃以母病請假離京,到廣東後即提出暫時修養一段。肅政廳比總檢察廳要勇敢一點。爲了討論籌安會問題,都肅政史莊蘊寬召集肅政使開特別會議。議決一年之後,方纔呈請趙剛“迅予取消。以靖人心”此時籌安會已倒臺數月,那裡在乎再來一刀。

最後還是內務部批示“確切考查”。當有人問到政府對籌安會的態度時,內務部表示:“籌安會乃積學之士所組織,所研究君主制與民主制優劣,不涉政治,芶不擾亂國家治安,則政府未便干涉。”

不過這樣地東西。自然矇蔽不了外人的眼,在他們看來,政府態度昭然若揭。

籌安會一成立,京師警察廳就派警察到籌安會事務所和楊度等六人地私宅,守門站崗,荷槍實彈,盤查出入;對那些爲反對籌安會而成立的羣衆團體,如青幫、洪幫安全研究會等等,則百般刁難。不準立案。就連青幫洪幫的研究人員在作實地調查的時候,也是經常無端指責(尤其是在對那些無證商販進行產財產及慷慨程度調查的時候),真是令人氣憤。

籌安會成立後,立即剝去了“學理討論”的外衣。派專員四出活動,策動湖南、吉林、奉天、湖北、安徽等省組織分會,遙相呼應;並通電全國,要各地文武官吏和商會團體速派代表進京。“討論”國體。

由於有一些人密電策動,各省文武官吏函電交馳,大都阿從附和,紛紛派代表進京,加入討論。沒過幾天,籌安會就通電全國說:各省機關及各團體代表投票議決,“一致主張君主立憲”。於是。在京各省文武官吏的代表便分別組成“公民請願團”,向參政院請願。這些所謂“請願團”地領銜人,大都是各省的袁黨或被收買的社會名流:直隸爲張天祥、劉若曾,奉天爲曹鐵純、馮德麟,江蘇爲沈雲、徐邦傑,河南爲趙倜、唐天喜,安徽爲薑桂題,山東王錫蕃,陝西張風翽,福建陳壁、梁鴻志,湖南杜俞、葉德輝,京兆惲毓鼎,等等。

與此同時,樑士、張鎮芳、朱啓、周自齊等一些政府要人也在幕後策動請願。特別是樑士,帝制發動之前不久,其手下的干將葉恭綽(交通部次長)、趙慶華(津浦鐵路局長)和關麟(京漢鐵路局長)都因營私舞弊被肅政廳參劾。趙剛申令“停職查辦”,交通系岌岌可危。一日趙召見樑士說:“參案本有君在內,我令去之。”

樑士本來不是趙剛嫡系,最開始是趙剛硬調過來的,後來趙剛一系不斷壯大,樑士也看出趙剛的不凡,死心塌地爲趙剛奔走,統一幣制,商借外款,協調軍費,真是無處不在。所以趙剛對樑士一項待以心腹。等到新中國剛成立哪會,就給了樑士一幢富貴。

清朝到臺之後,山西錢莊倒了大黴,本來山西錢莊的錢,一部分是借給清朝那些王公貴族的,雖然不能確定什麼時候還,但是人死帳不爛,卻還有指望。他們一倒這部分錢就成了水漂。還有一部分是清朝本身的借款,通過某些封疆大吏借地,也成了泡影。這幾部分一加,竟然有三五個億,這下錢莊可撐不住了,紛紛歇

趙剛當時卻吩咐樑士,妥善解決這件事情,還解釋說:“欠債還錢,職務犯罪”之類的話語。樑士雖然不明白,但是一方面也是精通財務,一方面也是得勢對失勢。自然大包大攬,請好那些遺老遺少哭爹叫娘,把自己貪墨得來的財物吐了大半出去。

這下山西錢莊才死裡逃生,當然爲了感激樑士,追回來的財物有大半算是樑士地股份,入到了錢莊。而且在樑士的建議下,錢莊很快的就轉成了銀行,對全中國的金融建設起到了重要地作用。

還不只如此,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由於每年都有巨量的鐵路需要建設,所以作爲交通系統的唯一銀行-交通銀行的貸款金::)連年翻番,在金融系統裡面,交通銀行已經成爲最強大的銀行,其他三家銀行全部資本與交通亦行比起來也是相差甚多。作爲交通銀行的董事長-樑士獲利頗豐,有人認爲它實際上僅僅次於張和趙剛地公司,排在亞洲第三位,世界第七資產總額達到了三十多億,可謂風光一時,內閣上也有交通系的說法。

及帝制公開,樑士開始遲疑不決,但很快就跟上形勢,把請願帝制視爲重新邀寵和保住交通系勢力的時機,於是籌集鉅款,收買各方,組織請願。不幾天,北京就出現了形形色色的請願團,如京師商會請願團、商務總會請願團、教育會請願團、北京社政進行會、婦女請願團、乞丐代表請願團、人力車伕代表請願團、孔社請願團,等等。

這些請願團和籌安會的各省請願團一起,同時向參政院投遞請願書,掀起了請願實行君主的風潮。請願書大都是籌安會代辦的,內容千篇一律,都是什麼“非速改君主之制,不足以救蒼生,保中國”,什麼“父老兄弟苦共和而望君憲”之類的表示擁戴之辭,好象不改共和制爲君主制,中國就會立即亡國,老百姓也一刻不能生存。

參政院從9月1日起,開會討論請願團的要求。楊度、孫毓筠、樑士、沈雲等人都是參政,又是請願團的策動者。他們原打算一鼓作氣,讓趙剛黃袍加身。這番舉動,再也不能瞞過趙剛,同時也觸動了趙剛最爲敏感的一根神經。

6趙剛親自到院宣佈說:作爲中華民國的總統,他有維持共和國體的責任。他說:“本大總統所見,改革國體,決不可行。國民奮鬥多年,拼得百萬烈士碧血,方得共和之事,豈可一旦取消,本大總統有保持大局之責,認爲不合事宜”;但接着又表示:“至國民請願,要不外乎鞏固國基,振興國勢,如徵求多數國民之公意,自必有妥善之辦法。”趙剛的宣言,語意直接,給了籌安會有力一擊,一度造成混亂。

不少人看出他“詞意坦誠,實不欲稱帝”。但也有人爲了自己目的,誤導一些人:“報載大總統派員到參政院發表意見,所言各節別有用意,請勿誤會。我輩主張君主,宗旨仍舊,一力進行,萬勿鬆懈。總統之意只不過不贊成急遽輕舉,而要通過另造民意機關,把帝制運動放慢一點,以便使國內外都知道他對做皇帝並不熱衷,但不能不遵重“民意。請各位放心,諸位勸進之功,絕不敢負。“

於是,樑士、張鎮芳、楊度、孫毓筠等人,打着總統旗號,收買各請願團,組成全國請願聯合會,以沈云爲會長,張錦芳(張鎮芳之弟)和那彥圖(蒙古親王)爲副會長,於9月日向參政院呈上第二次請願書,要求召開國民會議,解決國體。次日,參政院開會議決並諮請政府,於年內召開國民會議,或另籌其他妥善辦法。趙剛遂於25日發佈申令,11月20日召集國民會議,議決國體

趙剛本來想要通過總統令宣佈戒嚴,然後直接取締這些請願會,不過考慮到宣佈戒嚴的後果“宵禁,禁止消費,禁止集會”等等事關重大,怕引起不良反應,所以不得不從長計議,另想辦法解決這些請願組織。

而同時,偵緝營表現出來的讓趙剛意識到,再不整頓,這個組織恐怕就會變成聾子的耳朵擺設了。所以早在9月6日,在參政員發表講話之後,趙剛立刻讓偵緝營各省負責人進京,開始討論這個組織的將來。

而那個狗皮不通的林風人,自然不在此列,他已經因爲貪污,陷人以罪,被投進了大牢。

第36章 鐵板燒(中)第16節 戰神出現第57節 經濟危機(二)第21節 雄關如鐵難阻英雄第38節 水庫三日談(二)第15節 辯論大賽(中)第2節 運籌千里二第33節 鉅艦(中)第24節 北疆坦克之海(五)第77節 圈套(中)第84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五)第32節 拼將熱血灑山河第18節 錢財滾滾來第13節 日本竹槓敲得響第15節 辯論大賽(中)第7節 三氣日酋(上)第35章 鐵板燒(上)第12節 鑄犁修劍備兇頑第29節 美法同盟第20節 巡檢做天子(四)第66節 孟買慘案(中)第35節 中國渠第48節 特戰雄兵(十五)第104章 原子彈(下)第19節 鏖兵山海關第25節 北洋閱兵(中)第40章 運籌大結局中華一統第20節 北疆坦克之海(一)第55節 克拉運河(三)第23節 風雨飄搖大清國第85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六)第34節 鉅艦(下)第9節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17節 會獵木蘭第1節 布爾戰爭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5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六)第4節 得蜀望中國第34節 特戰雄兵(一)第34節 大清皇家海軍的誕生第82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少將(三)第21節 巡檢做天子(五)第21節 雄關如鐵難阻英雄第65節 孟買慘案第89節 逆鱗(上)第48節 勝第4節 股市狂瀾第42章 奪帥第73節 鐵壁的失敗(上)第38節 碧血祭忠魂第84節 鬼子需要什麼第36節 禁菸(三)第17章 中美聯盟第6節 租借法案第35節 法國艦隊與巡洋艦隊的混戰第25節 北疆鏖戰(六)第3節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8節 北疆鏖戰(九)第35章 鐵板燒(上)第53節 血戰(二十一)第67節 孟買慘案(下)第31節 升龍戰爭---雄關如鐵第56節 英德談判(上)第37節 血戰(三)第24節 噩夢法國艦隊的出現第8節 三氣日酋(下)第55節 俄國投降了第10節 突襲(五)第46章 要和平不要內戰第37節 血戰(三)第30節 出院第96節 倫敦上空的鷹(上)第65節 鐵流(四)第28節 空襲第3節 霸王別姬第29章 弓逃第36節 困獸猶鬥上第63章 羅斯柴爾德財閥的末日(下)第53節 克拉運河(一)第37節 血戰(三)第17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5節 第一次參謀會議(上)第66節 猶太人復國(下)第51節 血戰(十九)第18節 兵貴神速(四)第45節 宿命對決(三)第48節 勝第92節 560毫米主炮下的臨時後方第10節 斷糧(下)第77節 初戰(上)第64章 危險的前兆第20節 坦克-戰神第11章 貿易利潤第65節 猶太人復國(中)第46章 要和平不要內戰第24節 三江口第69章 侵略波蘭第60章 新政第29節 升龍戰爭---奇襲海參崴要塞第71節 中南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