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雄關如鐵難阻英雄

山海關大捷之後,宋兵策與韓興華共同起草了一封電報,將戰報發給了趙剛。接到電報之後,趙剛以及衆位部長都鬆了一口氣,開戰以前大家都認爲清軍不堪一擊,不到三個月就可以統一全國,趙剛那個甚至認爲只需兩個月即可,誰知道,這仗打了一個半月,十幾萬大軍竟然讓幾萬清軍給死死拖在山海關。

看着每日戰報上長長的傷亡人員名單,再看看每日支出的軍火物資,趙剛感覺自己就像坐在火上烤一樣,難怪清朝不愛打仗,打仗時要花錢的,還沒有全部動員,每日的花費已經超過40萬元,:

而那些本來已經說好條件的國家,見東北軍屢攻不下,也都有些含糊起來。唐紹儀幾次來倒苦水,趙剛也只好安慰,心中明白,能讓唐紹儀苦成這樣,那壓力小不了。

這些麻煩在攻克山海關之後,煙消雲散了。大喜之餘,趙剛回電電文上只有幾個字

宋兵策與韓興華得到電報之後,更是盡力攻打石門寨,但是這次由於士成及時歸來,東北軍又一頭撞到了鐵壁上。一個上午過去了,第三集團軍傷亡上千人,不得不頭破血流的退了下去。

戰局又一次回到了膠着狀態,這是的北京翁同和府上。主人正急得團團轉。

自從接掌了戶部之後,翁師傅覺得自己就成了大清最不幸地人。刁難李鴻章只不過讓他得意了一小段時間,隨後而來的軍費,賠款竟然連在一起。大清財政本來就是十分脆弱,這些款子再賠出去,戶部真是捉襟見肘。就連這次打仗地錢還是求爺爺告奶奶弄來的,這點錢打到現在已經花的精光。榮祿從前線發回的奏則字字驚心“如餉再不解至,祿與山河皆死。”

可是錢呢?他翁同和也不是生錢的機器。能空口變出錢來。

“謝先生,你且說來聽聽!”道,這個人叫謝啓亮,跟自己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很有辦法,翁同和十分喜歡他。

謝啓亮地意思是現在京師的王爺貝子都是一些大財主,可以由皇帝請他們赴宴,即席請他們各位酌借軍餉若干。當場立下字據,戰後由戶部統一歸還就是。

翁同和微微搖頭。連說不妥不妥。“謝公,皇帝肯定不願意幹,樂輸樂輸必須樂意才行!這麼做錢倒是弄到手了,以後天下人怎麼看他這個皇帝呢?我看還得我們自己想辦法!”

此計不通。最後謝啓亮又想出了一個辦法。

“翁大人,那也有辦法,山西錢莊一向富甲天下。嘗聞千萬之戶十七,萬萬之戶三家。想必是有能力捐錢的。”

翁同和苦笑一聲“上次我們搞了一次,結果逼跑了一家,如果再作一次,那山西的錢莊還不得全都跑到東北去。”

謝啓亮有些急了:“大人,此乃生死之際,不可猶豫,只要渡過眼前難關。其他事情大有迴旋餘地,如果一敗的話…。”的話其實兩個人都明白,一敗之後,榮華富貴付諸流水,還有什麼能留下來。

翁同和心情複雜,看着謝啓亮,良久才說:“此事就全付亮之先生了。”

第二天,謝啓亮約山西日升昌大掌櫃張公權、二掌櫃錢新之到戶部議事。

兩位來了之後,大門即行關閉,還有兵丁把守,不許任何人進出。

謝啓亮非常懇切地把當前的難處講了一遍,最後拱了拱手說:

“兩位大掌櫃,實不相瞞現在戶部空空如也,希望兩位能慷慨解囊以救燃眉之急。具體辦法是暫借日升昌銀票兩百萬,由戶部打收條。戰後由戶部負責償還。”

張、錢兩位大掌櫃明白,這個所謂暫借,等於勒索;想要償還,無異遙望水中月鏡中花。上次說得比這次還好,但是前到現在還沒換回來,兩人交換了一下眼神,都以庫內實無現金作爲託詞,委婉拒絕。

謝啓亮冷笑搖頭,“二位休要推託。鄙人早就調查確鑿,貴號五百萬票子就藏在庫內!國家危難之際,兩位拿個兩百萬,難道連這個面子都不給?”

兩位大掌櫃心裡尋思,這錢要真是花到國家身上,那還到行。就怕又入了誰的口,然後食髓知味,再來個獅子大開口,到時候又找誰去報銷這筆鉅款呢?各自都下定決心,任你怎麼說也不答應。

雙方越談越僵。

謝啓亮最後就使出了流氓的手段,兩眼一瞪,喝道:

“拿錢,你們就回去。不拿錢,就呆在這裡,別想走開半步!何去何從,自己考慮吧!”

說罷,惡狠狠哼了一聲,拂袖而去。

幾個清兵把門關上,就在屋裡守着他倆。

到了中午,謝啓亮纔回來。問他們考慮得怎麼樣了。

張公權說:“總得讓我們吃午飯吧?”

謝啓亮又扮出響馬般凶神惡煞樣子說:“錢都沒給,哪有飯給你們吃!”

錢新之憤憤不平,大聲抗議。又搶白說:

“你能把我們怎樣?能槍斃嗎?嘿嘿!”

謝啓亮眉毛倒豎,喝道:

“事急了,真也很難說!”說完又走了。

下午仍未給二位開飯。

黃昏地時候,謝啓亮又回來了。還帶來了幾名手提亮晃晃大刀片的粗野軍漢。謝啓亮做出一副豁出去的神態,把一把大刀往桌上一放,大聲說:

“你們兩個究竟怎麼考慮的?是想要死,還是要活?”

兩人這時又餓又怕,只好屈服了。愁眉苦臉,頭挨着頭商量了一會兒,答應各拿五十萬,共一百萬。

“不行不行,非兩百萬不行!”

經過討價還價,終於達成協議,總共拿一百二十萬。具體由戶部出面訂立借款合同,用部存德、法債券作抵押。

當謝啓亮把這個消息告訴翁同和時,翁同和目瞪口呆,自嘆弗如。誇讚謝啓亮之餘,喟然嘆息道:

“出此下策,實爲不得已!也真是難爲張、錢二位了!”

然而,此刻地石門寨,已經被東北軍攻克了。翁同和押送的一百二十萬兩銀子,一分不少,全做了東北軍的戰利品。

攻克了石門寨之後的東北軍,就像洪水一樣撲向了北京城。

第39節 血戰(六)第103章 原子彈(中)第29章 弓逃第8節 天水易手第42節 水庫三日談(六)第6節 清鹿誰得(下)第8節 輕工業第43節 水庫三日談(七)第55章 第一次經濟危機第76節 困境第24節 戰爭中的男女第43節 水庫三日談(七)第19節 鏖兵山海關第31節 黃雀會議第7章 德國統治下的歐洲(二)第29節 升龍戰爭---奇襲海參崴要塞第19節 新“無畏艦”第4節 烈日要塞(下)第5節 昔日國寶今何在第9節 夜襲第32節 三戰(中)第23節 風雨飄搖大清國第79節 技術決定成敗第49節 喜事連連第35節 特戰雄兵(二)第71節 中南行省第64節 空手套白狼第33節 鉅艦對決第2節 運籌千里二第2節 危機第77節 圈套(中)第6節 因禍得福(上)第46節 赤字搞教育安(下)第22節 北疆坦克之海(三)第58節 甘地第23節 香港論策(上)第23節 小問題大後果第97節 倫敦上空的鷹(中)第4節 股市狂瀾第18節 巡檢做天子(二)第32節 欺騙-共工計劃第54節 火炮之內皆我國土第48節 勝第16章 美國的悲哀第31節 慕尼黑會議第67章 激戰掌骨峰第14節 日本vs東北 紡織品之戰第6節 官匪一家第38節 水庫三日談(二)第10節 懷大志千金買神鼎第51節 搖搖欲墜的沙皇寶座第33節 鉅艦(中)第82節 護航制度的勝利第22節 我給美國一悶棍第28節 北疆鏖戰(九)第59節 經濟危機(四)第34節 痛定思痛引聽證第30節 楊度第43節 血戰(十)第8節 知天命老將服輸第9節 鐵軍是怎樣練成的(上)第10節 美西古巴之戰第16節 兵貴神速(二)第63節 過草地(下)第2章 手談(下)第8章 德國統治下的歐洲(三)第8節 四海華人皆兄弟第98節 倫敦上空的鷹(下)第12節 出口僱傭兵到美國第77節 圈套(上)第19節 破交(下)第42章 奪帥第26節 宜將剩勇追窮寇 下(完)第5節 昔日國寶今何在第37節 瘟疫第21節 巡檢做天子(五)第13節 激戰定西第28節 空襲第87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八)第65節 孟買慘案第20節 焦土第104章 原子彈(下)第78節 初戰(中)第100章 轟炸芝加哥(上)第88節 民主進程第1節 立國第一戰(中)第89節 逆鱗(上)第7節 千騎卷平岡第21節 北大荒(上)第1節 施利芬計劃第16節 戰神出現第17節 會獵木蘭第8章 德國統治下的歐洲(三)第82節 護航制度的勝利第59節 進退兩難(三)第60節 進退兩難(四)第18節 破交(上)第7節 上樹抽梯(上)第21節 北疆坦克之海(二)第10節 色情拷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