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慈禧的決擇

室內,慈惠坐於上首,光緒獨自一個坐於下首靜靜的喝茶。都等着聽慈禧還想要問些什麼。慈禧卻突然很久沒有說話,她盯着光緒看了很久很久。

光緒見慈禧並不說話,所以他還是先說話了:“不得不說,姨娘掌中國四十餘載,卻實有些事做的比朕強。單這諜報一事,朕就是比不得姨娘。朕很好奇的是,柳眉的身份底細朕也是細細查過的,她也是一個沒有背景的普通女子,所以朕纔敢用她。姨娘好手段,到是不知姨娘是如何做到的?”

“正因爲她沒有背景。”

光緒恍然大悟,正是因爲沒有背景,所以人們纔不會特別注意到她。正是因爲沒有背景,所以纔敢重用她。光緒再向慈禧行了一禮:“都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姨娘如今頤養天年,不如將這些人交與朕所用。如今國朝想往外派出細作的難度是越來越大了。”

“人可以給你,但誰知你如何不會藉此機會再次清掃異已呢?”

“此時的朕還需要嗎?”光緒自信滿滿的說道:“這些人是效忠姨娘的,但姨娘效忠的不也是大清嗎?這些人都是要派去國外的,做的都是亡命的活計,只要他們依然效忠於大清,朕還有什麼不能容忍的呢?”

是呀,沒什麼不能容忍。光緒說的很清楚,這些人光緒不會放在國內,這是防。把這些人派到國外。一則可爲大清盡忠,二則他們在國外也鬧不起花來。

慈禧想通了,就點了點頭。又問道:“都是些可用之才真這麼浪費了確實可惜。皇上這樣做很好。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李鴻章可以說是哀家的肱骨之臣,哀家也是藉着北洋之力震懾全國。爲何如今到皇上的光緒朝,李鴻章的權勢卻是越來越大。皇上心胸再大,難道一點也不擔心嗎?”

“李鴻章之所能成爲權臣,就是因爲北洋艦隊聽他調令。姨娘是太久沒出過宮了,很多事如今已經變了。大清的軍隊如果沒有朕的旨意。任何人都沒有調兵之權。所以現在李鴻章是重臣,卻不是權臣。”

慈禧長嘆道:“皇上以新軍起家。練就天下強兵。田莊臺一戰收天下軍心民心,秘密組建的太平洋艦隊的突然出現,不僅打敗了日本更是代替的北洋原有位置。自此,皇上藉着強兵震懾全國。收天下大權於手。這點,老太婆不如你呀。”

“你錯了,朕練新軍、組艦隊,從來都沒有想着要和太后作對,其實朕一心一意就是要對抗日本的野心。只是甲午年除了朕的軍隊是迎着日本軍隊而去,還有哪隻軍隊不是把屁股亮給別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朕打贏了戰爭如何不能獲得軍心民心!在之後很多事就不用朕再去推動,而是順勢而爲。人都是有慾望的,甲午年朕的新軍戰勝了日本。朕的將軍在獲得名聲權勢之後又哪裡願意放棄。所以即使朕不去與太后爭權,他們也會逼的朕去爭。乙未年末,朕的將軍早就知道董福翔的甘軍進了西山大營。他們甚至連圍剿的兵力都已經準備妥當。朕不願意,因爲朕收到情報說沙俄已經做好南下的準備。可你知道朕的將軍是怎麼說的嗎?他們說,攮外必先安內。他們還說,大軍已經開拔軍令如山輕易改變作戰計劃會打擊士氣,他們那時是在逼朕下令。你可知道那時朕是如何害怕的嗎?一個處理不好就是分崩離析的局面。朕沒辦法,只能搬出天下大義。告訴他們外敵入侵之時切不可內亂。朕好不容易纔說動他們撤回軍隊。不然你以爲就憑一支甘軍就真能翻過局面來?朕的將軍告訴朕。對付甘軍這3000人的軍隊他們只需要一個連200人就夠了。後來打敗俄國回京時,朕在海山關上駐蹕一日。想着就是如何才能在不發生內亂的前提下進京。可是朕的將軍們卻自作主張,未經朕的許可自行調兵入關。雖然理由充分,雖然是他們權責之內,但他們所作所爲就是要逼朕與太后攤派,因爲他們都希望國家強盛,因爲他們都受夠的洋人的欺凌。如今能有一位帶領國家走向強盛的帝王,他們不許出現任何阻礙國家走向強盛的障礙。所以他們纔會在沒有知會朕的情況下,在他們權責範圍做出他們能做的事情來。這就是天下大勢,這就是人心所向。這種大勢這種人心,即便是朕也不能違背。當然姨娘也可以放心,因爲國家強盛的希望是朕給他們的,他們會服從朕,他們也只會服從朕。只要朕還活着一天,他們就沒人敢亂的了。”

慈禧輕輕的拍着手掌,眼中露出深深的讚許之色:“好好好,你長大了,是一個有擔待有作爲的皇帝。哀家對的起愛新覺羅家的列祖列宗了。”

“其實姨娘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太相信所謂的帝王制橫之道。如果這放到二百年前當然可,必竟那時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在沒有外敵的威脅下,對於國家最大人危險就來自國內。帝王利用臣子間進行互制橫是對的。可是你卻忘記了現在的中國不再是昔日的天朝上國,強大起來的洋人無不盯着大清企圖從中得到好處,這包括分裂中國的企圖。這個時候姨娘還有玩所謂的帝王制橫之道,不能集全國之力以抗外敵,如此長久下去大清企能不亡,而朕正好抓住了這點。當然,制橫之道也是要的,關鍵是姨娘卻用錯了制橫之道。姨娘借李鴻章的北洋鎮懾其它地方,再借着其它地方去牽制北洋。這樣的結果是誰都不敢把自己搞的太強大,結果就是大家都越來越弱,直到所謂精銳淮軍在甲午年被日本人打的丟盔棄甲。李鴻章曾說過:他不過只用了三分力氣練兵。如果能讓他十分力氣練兵,日軍小國何足道哉。可就只用了三分力氣練兵就讓太后忌憚如斯,若他真用十分力氣練兵。怕是他項上人頭早已不保。姨娘能明白李鴻章說這話時心中的悲涼嗎?北洋,是朝廷花銀子建成的。爲什麼姨娘就從來沒有想過把北洋牢牢的握在手中呢?”

“你以爲哀家不想,可我必竟是一個婦道人家,又不像皇上這般懂軍事,除了交給下面人去辦還能如何?李鴻章算是一個得力的人了。李鴻章說什麼三分十分的,是他自己私心太重。若他真是一心爲公,他還用的着來擔心哀家會忌憚他嗎?”

“一個巴掌拍不響。李鴻章年青時也是有大志向的。怕是姨娘先是因爲他是漢人先防着他吧。人都有私心,你既然先防着別人。那別人來防着你又有什麼不對呢?沒有自己的嫡系決定性力量,這就是姨娘犯下的最大的錯誤,僅靠外力如何長久。如同坐在沒有捆綁的亂木堆上,只要其中一根倒下。看似牢固的木堆瞬間就會崩塌。”

“婦道人家總沒有你們男子的大胸襟,哀家就想着能在自己手裡保全愛新覺羅的天下就已經知足了。只是皇上,這滿朝大臣中盡是漢人真的妥嗎?”

“妥?不妥?不都得妥嘛。”光緒除了表示無奈也只有無奈了:“滿人中有一個可用之才嗎?除了紈絝就是窩囊廢。新組建了八旗營,朕給他們撥付的最新進的武器,朕給他們撥付的足夠的糧餉物資,可結果呢?六千人的八旗營連200人駐守的山海關都攻不下來,這樣的兵將除了靡費糧餉還有何用。好不容易出了個能帶兵的鐵良,結果還戰死。想重用一下依克唐阿,結果還是個逃兵。現在的朝廷除了能用漢人外還能用誰?”

“這是事實。皇上想要強兵富國除了漢人,滿人中還真沒有可用之才。但是皇上,李鴻章此人雖有大人但私心極重。將他放在首輔宰相的位置上長久以往恐於國朝不利呀。”

“可現在除了他,沒人能座的了這個位置呀――”

“張之洞、劉坤一可行,嚴復、唐紹儀哀家看也是得用之人。”

“他們都不行,最少現在不行。別看侄兒新軍新政搞的風風火火,如果沒有李鴻章這樣的經於世故老臣從來調和,只因爲朕和朕所選的大臣都太年青了。年青人的衝動絕對會壞了大事。姨娘曾教導過朕,治天下如烹小鮮。朕也明白如此大的國家一切都不可操之過急。年青人有理想有精力也有衝勁。可偏偏少的正是這種沉穩。朕帶着自己年青的將軍大臣向前奔跑,這後面就少不了要一位老臣來穩住陣腳。張之洞爲官清廉,從不索賄受賄,因爲家中人口多,日子過得很是艱難。有時年關實在挺不過去了,他就派人典當衣服之類的東西。朕都知道,武昌城內的大當鋪有一規矩:凡是總督衙門拿皮箱來當,每口箱子都給200兩銀子,並不開箱驗看,只照箱數付給銀兩。而開春後張之洞手頭鬆動一點,必會派人用銀兩贖回箱子。張之洞是一位良臣,他的個人操守遠在李鴻章之上。如果是國朝興盛,他來做這個首輔宰相是最好。可現在的大清內憂外患,首輔宰相需要的是能把握全局、有着長遠戰略眼光的人。洋務運動之前,張之洞主張守內陸,李鴻章主張海防,而事實證明李鴻章是對的。漢陽鍊鐵廠、漢陽兵工廠、湖北織布局,張之洞的功勞不比李鴻章少,但戰略眼光這點他張之洞就不行。劉坤一也是一位良臣,可他清廉不如張之洞,眼光又不如李鴻章。嚴復或者唐紹儀,現在他們在自己的位置上乾的是不錯,朕相信再培養幾年他們兩都是能做這位置的。可必竟他們從政時間太短了,而且他們現在所負責的工作也有很大的侷限性,現在他們還做不了這首輔宰相。除了李鴻章。他有長遠的眼光,他熟悉國家熟悉列強,他在世界各國都有着很高的聲譽。可他卻是一個典型的貪官。李鴻章初入仕時,他家只是中產之家,可看看現在的李府居然有田100多萬畝。難怪有人諷刺他“宰相合肥天下瘦”。但他能聚攏如此財富卻與姨娘脫不了關係。絕對權利就代表着絕對腐敗,而李鴻章主任北洋之時,軍、政、財一把抓,這都是姨娘賦予他用權利。如此大權莫說是他,就是朕來做這個位置朕也會貪。但現在的李鴻章還能向以前那麼貪嗎?你讓他試試。他是宰相沒錯,他可以一句話調撥千萬兩銀子。但他拿的到一分嗎?戶部卡死了每一分錢的走向,一兩銀子都不會再經他的手中轉。再說他雖然可以自己調撥銀兩,可他要說明每一兩銀子的用途,還要有其它部門的需求證明,不然戶部決不會拿一兩銀子出來。帝王的制橫之道,不應該是用人來相互制橫。用來制橫的應該是制度,一個可以讓所有人都遵守的制度。”

“說的好,說的好呀。要是姨娘能早點明白這個道理也不至於被皇上趕下來。”可她還有一個擔心:“皇上是聖明的皇上,可姨娘還是要提醒你,這天下必竟是滿人的天下。”

“不,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朕已經命世鐸在奉天挑選旗人中優秀子弟加以培養,朕還會刻意提拔如蒙、苗、回等各族官員。朕可以等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只要朕活着就出不了問題,如果四十年後滿人還走不出一批可以挑大樑的人物。這天下,滿人也沒資格要。”

“姨娘老了,抗不起這天下了,只要皇上別忘了這天下是咱們愛新覺羅家的天下就可以了。皇上想要的人員,姨娘一會整理好名單交給你。不僅是把細作人員名單交給你,還把其它可用的人都有交給你。告訴你,你姨娘的夾帶中還是有一些得用的人才的。”慈禧笑了,笑的很開心。光緒看得出來,慈禧是真的沒有心結的在笑,她真的放下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四章 乾綱獨斷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21章 八旗子弟第29章 初見琅威理第190章 未動先謀第101章 北洋艦隊第300章 二十五章 錢錢錢第194章 乙未宮變(中)第392章 朝貢的意義第264章 回國第30章 定遠第375章 分歧第26章 出現改變第43章 誰是誰的無間道第118章 海城反擊戰第46章 成軍儀式第174章 欺人太甚第429章 表演第262章 風平浪靜第129章 無怨無悔第398章 替代無畏號的白起級戰列艦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條約第45章 海軍準備第242章 那顆最亮的寶石第363章 家事 國事 天下事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107章 還能退到哪裡第300章 二十六章 存亡之道第124章 商販的戰爭第374章 回京第383章 後繼有人第400章 雪原突擊戰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67章 夢裡夢外第390章 準備就緒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156章 不變的姓氏叫中國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296章 借力打力第103章 大清參謀部第300章 一十四章 激烈的攔截戰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賓改名叫呂宋第37章 廣而告之第300章 二十六章 存亡之道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377章 9月12日第32章 水師議事第31章 水師操演第121章 不拋棄第63章 有錢了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57章 局勢紛亂第95章 雲涌第270章 海外華人對祖國的忠誠第299章 公私分明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300章 零四章 終於到家了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133章 設伏第298章 皇室產業第99章 宣戰第34章 想摸魚,先攪水第300章 三十六章 北進計劃第169章 憂慮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208章 要造反?第93章 馬綹子第64章 漢陽鐵廠第57章 局勢紛亂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40章 回京第232章 進京,需要用炮火開路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條約第166章 海軍變革第300章 一十四章 激烈的攔截戰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94章 風起第193章 乙未宮變(上)第361章 北方攻略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238章 誰說我們沒有辦法第301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285章 慈禧的決擇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405章 重炮的轟鳴第58章 第一場雪第8章 最快斂財手段第413章 北方戰事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172章 震驚第49章 登徒子第86章 朝局第143章 哭泣的江田島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41章 洪災第300章 零四章 終於到家了第186章 事故?故事!第404章 艦炮逞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