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顧氏祠堂

望着窗外壯麗的千山萬壑,坐在曾經迎接顧端的飛車上,對捧在手臂上的骨灰盒,輕輕地說:“教授,我們回家了。”

裡面只有一副空着鏡片的眼鏡框。

顧氏族長是位七十多歲的老者,滿臉的皺紋寫着太多的人間閱歷。他帶領鄉鄰們,有條不紊地將教授安放在墓地,又經過漫漫芳草間的石徑,護送顧端的遺像前往宗祠。

悽然的鑼鼓聲伴着淒厲的晨風,迴響在空寂的山谷,一行白鷺振翅高飛,消失在茫茫雲霞之巔。思維與默默跟在送葬隊伍裡,顧端是秘密加盟的秘密計劃,並不算“公家人”,更談不上“因公殉職”,他們只是以私人身份參加葬禮。

顧氏宗祠位於丹霞村後的金桂街上,街道地勢開闊、依山面水,十餘座氣勢恢宏的宗祠,三十餘間精緻典雅的家祠,連成一片古樸厚重的祠堂羣。

祭堂“彝倫攸敘”的金字匾額下,族長對顧氏列祖列宗三拜九叩,雙手微顫着,用代碼存儲儀將教授的信息碼,掃入垂掛黑紗的光屏。譜系分明的顧氏家譜上,從此閃動着“顧端”的姓名及生平。

思維與隨鄉鄰們依次鞠躬行禮,敬獻輓聯。他們緩步走出彩繪門神的寬闊廳門,一輪旭日正將金色灑遍錦繡江山、翠綠田園。

兩人相跟着,轉過飛檐斗拱的碑亭,走進雲紋浮雕的中門。石板甬道兩側的丹樨上,生着兩行枝繁葉茂、姿態雍容的千年金桂,花期未到,已有陣陣清香襲來。

“這裡的人喜歡桂花,顧教授在國大老家屬區的屋門外也有兩棵。”端詳着枝條上密密叢叢的花蕾,它們緊挨在一起,鼓脹得像顆顆瑩白的米粒。

思維也停下腳步,觀賞滿園秋色:“‘桂’通‘貴’,寄託子孫吉祥富貴之意。再有,桂樹在地下盤根錯節,寓意家族根脈相通、代代相傳。”

“老師,兩會自成思捷先生起,全國興起大規模家廟修建工程,佔用不少耕地,還飽受宣揚封建迷信、文化糟粕的輿論壓力,會不會得不償失?”望着不遠處正在興建的一座磚砌仿牌樓式門樓,問得很猶豫。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以致每個人,最重要的是什麼?”思維微笑着反問他。

不加思索地回答:“信仰。”

思維將目光投向更遙遠的山巒:“信仰不是水中花、夢中月,無論內涵,還是形式,都是要落到實處的。中國人沒有天然的宗教情結,自古以來,我們最基本的文化信仰和人文關懷是維繫在家族之上的。中國人天生具有濃厚的家族意識,並由此形成民族精神,這也是中華文明萬年傳承的重要原因。雖然封建社會末期,家廟、祠堂成爲愚昧腐朽的代名詞,封建禮教的盤踞地,但對於信仰及道德的支撐作用仍不容忽視。公元時期的數次‘文化革命’,對我們人文精神的衝擊經久不息,聖賢被打倒,國人逐漸迷失了價值判斷與道德理想;家廟被拆除,我們的信仰也就喪失了發展平臺及傳承根基,帶來的是人倫斷層和人性危機。不能不說,當今發生的一系列社會問題,與我們的文化積弊、道德缺陷有着密切聯繫。”

思維邊說,邊走上甬道盡頭的露臺,臺上矗立着五開間的祭祖大堂:“我們每個人、每個家族都是有傳承的,中華所越秀於世界民族之林,正在於源遠流長的文明史,而我們的根就在這裡。毀宗廟,毀的是中華文明的根,民族信仰的魂。是的,我們曾經瘋狂地拋棄與摧毀本民族的文化,最大的危害在於造成文化無意識。一個曾經輝煌文明最深痛的悲哀,不是知道其不存在,而是不知道其存在,不知道其存在於每個人的心底,不知道它是我們意識形態的淵藪和主體。

爲此,信仰重建可不像修一個門樓那麼簡單,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毀得越徹底,建得越艱難,現在要在廢墟上重新立起,談何容易!成公曾說,‘文化重建是一項百年工程、千年功業、萬年公心’,他那代人沒有看到重建的一天,我們這一代甚至未來數代,也未必看到。對此,儘管有種種阻礙和非議,我們也不能放棄,這將是全民族永恆的精神源泉和信仰動力。”

思維撫着大堂前兩人合抱的方石柱:“作爲文化重建的重要組成與關鍵環節,家廟給予每個人深沉厚重的心靈寄託,使我們在蒼茫的歷史長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獲得內心的寧靜。宗教的歸宿在極端‘異界’之中,中國人的歸宿在文化傳統之上,是真實存在的血脈承續,構成了我們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信仰。由此,祭天祭祖不是封建迷信活動,而是一種敬重,對天地法則的敬畏,對生命傳承的尊重,表達的是後繼對祖先的追思緬懷之情。儒學講‘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道德承於父母,信仰受之祖先,無法割捨的是民族的血脈相連。人忘記歷史,就是忘記自己,我們只有慎終而追遠,才能看到民德淳厚的一天。”

秋光飄飛的露臺上,凝望着四周勾心鬥角的建築和巍峨瀲灩的山水:“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儒家信仰的治世實踐,是通過縱橫交錯的學會與家族兩大系統實現的。”

“你說說看。”

“學會系統既是政治體系,也是學術組織,形成‘學政一體’的社會管理模式。人們通過各級學會修身命、參政事,使本不可分的人性因素互動契合,將道德理想與利益訴求緊密結合,使人們有所信仰,使信仰有所真正,由此弘明正信、踐行真理、追求永恆。

家族系統則以家族爲單位,維繫社會秩序及文明傳承,覆蓋思想領域的宗教信仰以及無信仰、亂信仰。中國人具有深厚的祖宗意識及其衍生的家族理念、人文情懷,家譜、宗祠、家廟等傳統文化因素,是中華民族精神寄託、信仰歸宿的重要途徑和載體。重建民族文化體系,延續中華倫理傳承,一來使心靈有所歸屬,爲人們的精神世界提供人文關懷;二來促進社會和諧進步,營造長治久安、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

思維贊同道:“你說得對,學會系統解決的是信仰實踐的問題,家族系統解決的是人性關懷的問題,兩者只有緊密契合,才能使之道統貫通一體、傳承有序,落實到社會的各個角落,融入每個人的生命裡。可以想見,未來宗族堂廟及譜系,一定會擺脫封建糟粕及宗教思想的束縛,成爲參祭先人的禮儀平臺,體悟文化的交流園地。人們通過認祖歸宗,增進文化認同感,傳承道德責任心,敬祖追遠,尊親睦族。與此同時,我們的家族將淵源延續,成爲人類精神家園的重要組織及建設渠道,並逐步歸於中華乃至世界文明之一統。當然,家族傳承只是形式,和諧信仰纔是主旨,人類文明永恆的價值追求,方爲我們重建族系的真正蘊義。”

返回後山墓地的,手捧一束**花,遠遠望見一個青年在墓前肅立。走到近前時,認出了他,正是那名向顧教授販賣鈾礦的快遞員,雖然已是一副出家人模樣:一身黃袍,頭頂熠亮。

默不作聲地向顧氏家族墓敬獻鮮花,燃香鞠躬,聽到他在背後問:“你是周,咱們見過。”

“你是顧端教授的什麼人?”

“我是他兒子,俗名顧凡。”他臉上閃過一絲黯淡的神色,很快又恢復平靜。

欲言又止,掃了一眼半空中懸停的那艘熟悉的“飛碟”,似乎明白了什麼。從上衣口袋裡,取出一塊沾有血跡的懷錶,遞給他:“你父親的遺物。”

顧凡握在手中摩挲着,表情忽明忽暗,又還給:“塵歸塵,土歸土,一切都是浮雲,還是你保存吧。”

無言以對,眼見他迴轉身,乘一把金色飛椅登上“飛碟”,消失在茫茫羣山。

留在手裡,被汗水與血色浸潤的錶盤上,時針仍指向十點。

第三十四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八十一章 行星開礦第九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十一章第九十六章 孤膽英雄第九十七章 化險爲夷第五十九章 時空計劃第三十四章第十一章第五十六章 搏命賭局第八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八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五章第九十四章 冬至之夜第六章第二十四章第十八章第七章第三十八章第二十七章第七十八章 顧氏祠堂第六章第七十七章 顧端罹難第十二章第三十章第七十章 整裝待發第四十七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六十五章 攻堅克難第三十二章第十五章第九十六章 孤膽英雄第八十一章 行星開礦第五十五章 峰迴路轉第六十三章 不誠之請第二十二章第二十六章第九十九章 兩會換屆第十一章第七十章 整裝待發第四十四章第六十二章 流星之願第八十四章 建平之死第七十八章 顧氏祠堂第三章第七十七章 顧端罹難第四十一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七章第四十一章第二章第五十五章 峰迴路轉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第九十二章 意亂情迷第九十一章 雲冰投水第十三章第九十八章 祭奠建平第九十八章 祭奠建平第九十八章 祭奠建平第四章第四十一章第九十二章 意亂情迷第二十三章第八十章 再度起航第六十七章 問道太平第九十四章 冬至之夜第四十六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八章第五十三章 機密行動第九十一章 雲冰投水第三章第二十九章第八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七十章 整裝待發第十八章第六十九章 山居浣雲第九十七章 化險爲夷第二十四章第五十八章 天才秘密第七十二章 死亡行星第十二章第七十三章 羽翼飛車第九十六章 孤膽英雄第二十八章第一百章 外星來客第三十章第十四章第三十八章第八十六章 貫一發難第二十三章第十七章第三十五章第二十八章第六十九章 山居浣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