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三章 商王河亶甲



在位起訖:公元前1412—前1403年。

生卒年:公元前1486—前1403年。

出生地:鄭毫(今河南鄭州市古商城)。

立都:相邑(今河南安陽市內黃縣東南)。

年號:河亶甲元年(庚寅,前1411)。

————————————————————————————————————————

商王河亶甲,姓子,名整,號河亶甲,又稱整甲、亶甲,甲骨文作“戈甲”。中國王族分封時代商王朝十三任王。

子整的祖父是商王朝七任王子太庚,父親是商王朝十任王子太戊,十一任王子仲丁和十二任王子外壬都是他的兄長。

子整生於太戊二十五年(乙亥,前1486),也是出生在亳都王宮。先後在父親、長兄、次兄三朝爲官,算得上是三朝元老。

公元前1412年,商王朝十二任王子外壬病死於宮中,他的弟弟子整即位,號河亶甲,以庚寅年(1411)爲河亶甲元年。

子整即位於囂邑(今山東新泰市東南),他即位時面對的是兩位哥哥給他留下的一堆亂攤子,外有夷族方國入侵,內有諸侯貴族叛亂,內外矛盾重重,百姓人心惶惶,子整是將軍出身,能文善武,曾多次領兵出征,是個很有頭腦的指揮官。他認真地分析了當前的嚴峻形勢,認爲邳、侁兩個諸侯大國所以叛亂,主要是商王朝遷都造成的,因爲遷都侵犯了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才和商王朝對着幹。如果此時把王都遷走,兩國的矛盾就可能得到緩解。只要這兩個領頭的大國不再繼續鬧事,其它諸侯國的問題也就好解決了。因此,他召集大臣們商議,決定把國都遷到黃河以北的相邑(今河南安陽市內黃縣東南)。這雖然被動了一點,但在當時國力不強民心不穩的情況下,以此來緩解國內的主要矛盾,也不失爲是個好辦法。

號稱統領全國的天子,竟然被自己的臣子諸侯威逼得遷都,可見當時的商王朝已經衰弱到了極點。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商王朝如此衰弱呢

?其根源主要還在於統治階級內部。由於商王的軟弱無能,商王朝的貴族和大臣們幾乎全都是以權謀私,他們對上侵吞國家的財產(如賦稅、貢品等),對下殘酷的剝削民衆。使得國庫空虛,民力衰竭,根本沒有力量來應付突發的自然災害和戰爭。

河亶甲元年,商王朝遷都相邑。這是商王朝建國後的第三次遷都。商王朝首次遷都是在商湯二十七年(庚寅,前1591),子天乙將國都由西毫遷至鄭毫,遷都原因是西毫風水不好,不利於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第二次遷都是在仲丁元年(丙寅,前1435),子仲丁把國都從鄭毫遷至囂邑,遷都原因是躲避黃河水患。遷都後僅二十四年就被迫第三次遷都,這一次應該算是逃避人禍。

河亶甲遷都後,把佔據的原屬於侁國和邳國的封地重新歸還了他們,兩國國君表示願意支持新王的工作,並主動提出此後每年將會按期交納貢賦,決不拖欠。河亶甲心裡明白,這種口頭上的承諾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只有王廷的勢力強大起來,才能真正把他們制服。眼下也只好因勢利導,表彰表彰他們,也好給別的諸侯做個樣子。果然,其餘諸侯國見這兩個大國都交稅了,哪個還敢抗稅,於是國內的矛盾很快得到了緩解。

河亶甲二年(辛卯,前1410)春天,彭國(諸侯國,今江蘇徐州市)與邳國(今山東濟寧市微山縣西北)因邊界糾紛發動了戰爭。河亶甲認爲這正是收拾邳國的好機會,便出兵協助彭國攻打邳國。邳國在兩軍強大的攻勢下連吃敗仗,最後退守都城,只好向商王請降。河亶甲爲了穩定國內的局勢,採用了寬仁的政策,沒有滅掉邳國。邳侯感激涕零,率全族扣謝王恩,發誓永不叛商。

河亶甲三年(壬辰,前1409),河亶甲聯合彭伯戰勝邳國後,又聯軍攻打侁國(今山東菏澤地區曹縣北),侁侯聞訊不敢與之交鋒,率族人逃往班方(古東夷族的一個方國,在今山東東部沿海地區)。

河亶甲四年(癸巳,前1408),河亶甲平定國內的叛亂後,又出兵征討南方的藍夷(約在今江蘇省境內

)。這是河亶甲第二次出兵攻打藍夷,間隔時間已經二十餘年。這一次河亶甲出動了國內的主要兵力,對藍夷發動了最猛烈的攻擊,藍夷軍隊節節敗退,商軍一股作氣攻下了藍夷都城,俘虜了大批的藍夷人,還有牲畜、珠寶和糧食,凱旋而歸。

河亶甲五年(甲午,前1407),子整又命彭伯和韋伯(韋國的諸侯首領,其地在今河南安陽市滑縣東南)率兩國軍隊聯合攻打班方,班方被擊敗,向商王朝納貢稱臣。侁侯一族在班方避難,見班方投降,知道已經在劫難逃,只好自縛其身向商王請罪。河亶甲爲了收買人心,以利國家的穩定,便全部釋放了他們,並准許其復國。

河亶甲恩威並用,在短短九年的時間裡,不僅平定了國內的叛亂,還征服了入侵的夷族方國,使商王朝轉危爲安,從衰弱中逐漸走向強大。

河亶甲七十五歲即帝位,在位執政虛記十年(《今本竹紀年》),於河亶甲九年(戊戌,前1403)病逝於相邑,終年八十四歲。死後葬在商王河亶甲墓(地址不詳),尊號商王河亶甲,諡號帝河亶甲,廟號爲“戈甲”。

在殷墟卜辭中,子河亶甲被列爲旁系先王祭祀。

…………………………………………………………………………………………………

河亶甲在位年表(供參考)

公元紀年(干支)……在位時間……大事記前1411(庚寅)…………元年……

前1410(辛卯)…………二年……

前1409(壬辰)…………三年……

前1408(癸巳)…………四年……

前1407(甲午)…………五年……

前1406(乙未)…………六年……

前1405(丙申)…………七年……

前1404(丁酉)…………八年……

前1403(戊戌)…………九年……

………………………………………………………………………………………………………

(本章完)

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一章 商王子小辛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八章 黃帝姬咁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七章 立 路(陰康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八章 河 圭(慄陸氏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發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八章 商王子武乙(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四章 師 嬟(伏羲氏4)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四章 周康王姬釗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五章 商王子祖甲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五章 炎帝祝融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九章 伏 秧(赫胥氏5)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章 姒 槐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七章 七任帝肖會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四章 四任帝香莫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一章 施 公(驪連氏2)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誦(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一章 商王子帝辛(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二章 商王子外壬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二章 二任帝宥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斯績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七十章 澤 治(朱襄氏2)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二章 二任王姒啓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第三章 首任帝虞舜(三)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上)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六章 帝 螭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五章 五任帝苟羿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二十一章 二十一任帝巴加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章 夏王姒履癸(上)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祥象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_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簡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四章 四任王姒仲康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九章 商王子雍己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三章 十三任帝長幅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一章 帝 虺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一章 商王子仲丁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四章 夏王姒扃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三章 達 河(葛天氏3)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二章 炎帝炎居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二章 二任帝姜繼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八章 十八任帝山回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親義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倉頡氏政權_第四卷 史皇倉頡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八章 黃帝姬咁《中國遠古帝王譜》上架公告第一部 原始初民時代_第六章 燧人氏(一)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第三章 首任帝虞舜(三)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十章 周夷王姬燮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_第二章 二任帝己犬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發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二章 隨 嬄(混沌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四十三章 槍 蘭(尊盧氏3)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一章 商王子小辛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四十章 團 暤(伏羲氏15)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章 姒 槐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二章 伏 案(中央氏3)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簡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第二章 二任帝美叔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六章 商王子廩辛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七章 炎帝姜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三章 冠 象(驪連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二章 團 良(驪連氏3)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斯遂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發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章 女 媧(伏羲氏2)第一部 原始初民時代_第六章 燧人氏(二)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一章 首任帝姜角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四章 炎帝戲器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章 桑 味(伏羲氏16)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章 泰 望(驪連氏1)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_第三章 三任帝己箐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五章 五任帝姜凱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章 十任帝杜裡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下)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七章 炎帝姜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一章 風 誥(葛天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三章 商王子武丁(下)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一章 炎帝神農(二)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簡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章 十任帝杜裡第一部 原始初民時代_第六章 燧人氏(一)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五章 商王子祖辛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下)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八章 炎帝榆罔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八章 商王子武乙(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一章 商王子帝辛(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一章 商王子仲丁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六章 媒 蘭(陰康氏3)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七十一章 渭 茂(伏羲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