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氏族聯盟時代_氏族聯盟時代概述



氏族聯盟時代,又稱傳說時代或三皇五帝時代。因後兩種說法都不夠準確,筆者採納了前者。

氏族聯盟時代是人類社會從原始矇昧狀態向社會文明時代邁進的一個過渡階段。這一階段,人類的祖先曾留下許多神秘而珍貴的歷史資料。

在氏族聯盟時代,中國人類的祖先已經走出青藏高原,走出大地灣,向東,向南,向全國各地發展。他們的足跡遍佈長江、黃河、黑龍江三大流域。中國古老的大地上,陸續出現了成千上萬個大小部落。這些部落圈地爲營,各居一方,彼此各守疆域,互不侵犯。

但是,隨着氏族的發展和人口的猛增,各部落原有的疆域不夠用了,已經難以維持族人的生計。爲了生存,一些部落開始入侵相鄰部落的領地,勝利者擁有土地,戰敗者逃亡於他鄉。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部落爲求自保便與相鄰的部落結盟,共同對付外敵的入侵。但這種聯盟並不牢固,常常爲各自的利益而破裂,相互間發生新的戰爭。他們時而聯盟,時而征戰,時而定居,時而遷徙。在遷徙和征戰中,有的氏族走向衰亡,有的氏族逐漸強大。這些強大起來的氏族又與周邊的氏族聯姻,形成以圖騰爲標識的更加強大的氏族聯盟機構。這些聯盟機構又與其他聯盟機構結盟,逐步發展成爲以“帝”爲核心的中央氏族聯盟總部。這個氏族聯盟總部就是“國家”的前身。

氏族聯盟時代的中晚期,人類的物質和

文化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各氏族間的征戰和結盟,促進了不同區域間的物質和文化交流,打破了那些靜止的獨立封閉的原始部落文化,從而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受宇宙大氣候的影響,氏族聯盟時代曾多次遭受大洪水。大洪水時期海洋水位普遍上漲。我國渤海、黃海和東海的水位最高時上漲到10米,黃河下游和長江中下游的低窪地帶成了一片汪洋。

海浸迫使生活在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部分居民,向西部高原和東部平原轉移,從而引發了大規模的爭奪生存空間的戰爭。

洪水和戰爭是殘酷的,它們奪去了許多人寶貴的生命。但是,洪水和戰爭也促進了中華民族的交流和融合,逐漸形成了以黃河流域爲中心的氏族聯盟中央政權,爲中華民族的統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氏族聯盟時代起於公元前7800年前後的燧人氏晚期文明時代,訖於公元前2071年帝舜有虞氏政權結束,歷時五千七百餘年。

氏族聯盟時代從伏羲女媧政權開始,共收入較有影響的十二個氏族聯盟政權。

這十二個氏族聯盟政權是:

一、 伏羲女媧政權……傳七十八帝,立國虛記兩千七百一十七年(公元前7724——前5008年)。

二、 炎帝魁隗氏政權……傳六帝,立國虛記二百四十三年(公元前5008——前4766年)。

三、 炎帝神農氏政權……傳八帝,立國虛記二百五十四年(公元前4766——前4513年)。

四、 史皇倉頡氏政權……傳五帝,立國虛記一百一十年(公元前4637——前4596年)。

五、 九黎蚩尤氏政權……傳七帝,立國虛記一百八十年(公元前4584——前4405年)。

六、 黃帝軒轅氏政權……傳十五帝,立國虛記四百六十一年(公元前4513——前4053年)。

七、 少昊金天氏政權……傳七帝,立國虛記二百六十四年(公元前4053——前3790)。

八、 顓頊高陽氏政權……傳十二帝,立國虛記四百一十一年(公元前3790——前3380)。

九、 帝嚳高辛氏政權……傳二十一帝,立國虛記五百八十二年(公元前3380——前2799)。

十、 帝摯青陽氏政權……傳十七帝,立國虛記四百四十三年(公元前2799——前2357)。

十一、 帝堯陶唐氏政權……傳六帝,立國虛記二百三十年(公元前2357——前2128)。

十二、 帝舜有虞氏政權……傳二帝,立國虛記五十七年(公元前2127——前2071)。

公元前2070年,治水英雄姒禹建立夏王朝,氏族聯盟時代結束。

歷史進入王族分封時代。

(本章完)

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章 昊 嬟(伏羲氏6)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二章 姒 泄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四十三章 槍 蘭(尊盧氏3)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一章 軒轅酋長姬邦卉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章 象 偉(中央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三章 商王河亶甲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三章 帝蚩尤(二)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七章 掮 師(昊英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九章 象 團(伏羲氏12)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四章 四任帝姜起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陽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七章 鬱 莟(柏皇氏3)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七章 黃帝姬號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滿(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上)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三章 炎帝姜承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倉頡氏政權_第一章 史皇倉頡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一部 原始初民時代_第二章 天皇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 尹(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簡介《中國遠古帝王譜》簡介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一章 炎帝魁隗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七章 伯明王寒浞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六章 炎帝共工遠古歷史到底有多遠(卷首語)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十五章 黃帝昌塊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姜裘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二章 二任帝宥個遠古歷史到底有多遠(卷首語)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誦(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八章 嬑 節(伏羲氏8)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二章 炎帝臨魁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四章 商王子祖乙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一章 首任帝嚳美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一章 伏 紀(混沌氏1)第二部 氏族聯盟時代_氏族聯盟時代概述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八章 佘 蓄(柏皇氏4)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斯遂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二章 帝 吼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下)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_第四章 四任帝己暘珢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_第一章 首任帝己清嚳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章 昊 嬟(伏羲氏6)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七章 掮 師(昊英氏3)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七章 帝 蚦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三章 十三任帝森浸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十一章 周厲王姬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伏羲女媧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九章 九任帝姜沒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二章 姒 泄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一章 西伯侯姬昌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第二章 首任帝虞舜(二)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第二章 首任帝虞舜(二)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四章 炎帝戲器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七章 鬱 莟(柏皇氏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二章 二任王姒啓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五章 商王子祖辛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九章 伏 泰(伏羲氏9)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七十四章 風 和(伏羲氏20)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章 商王子帝乙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八章 河 圭(慄陸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七章 少 昊(伏羲氏7)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誦(上)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祥象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謠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姜牡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姜裘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十四章 黃帝江陽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三章 黃帝姬蔡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章 夏王姒履癸(上)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十六章 黃帝號次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九章 十九任帝立庫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三章 商王子武丁(下)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二章 黃帝姬芒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三章 黃帝姬蔡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三章 夏王姒不降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七章 七任帝肖會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三章 三任帝焙央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十三章 黃帝仡諒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四十六章 赤 禪(祝融氏1)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二章 姒 泄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七章 商王子太庚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二章 炎帝臨魁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五章 伏 顯(柏皇氏1)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二章 黃帝姬芒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卷 商王朝簡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七十二章 蒼 芒(無懷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七章 商王子祖丁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七章 七任帝姜千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四章 團 伏(驪連氏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一章 伏 羲(伏羲氏1)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五章 五任帝祁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