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倉頡氏政權_第一章 史皇倉頡



在位起訖:前4637—前4596年。

生卒年:前4666—前4596年。

出生地:衙邑(今陝西渭南市白水縣東南)。

立都:陽武(今河南新鄉市原陽縣東南)。

年號:倉帝元年(甲辰,前4637)。

——————————————————————————————————————————

史皇氏倉頡,男,姓風,(一說姓侯岡),名頡,因其稱帝時號倉帝,故而又稱倉頡。傳說他有四隻眼睛,所以人們又稱他四眼倉頡。他是中國氏族聯盟時代史皇倉頡氏政權的首任帝。

倉頡生於炎帝神農氏政權帝承二十六年(乙亥,前4666年),他的父系爲伏羲氏,母系爲史皇氏。倉頡的母親是史皇氏部落的一位女首領,名侯岡,其祖爲伏羲女媧後裔,其先祖爲燧人葊茲氏。

史皇氏侯岡感天地之靈氣,生倉頡於洛水衙邑(今陝西渭南市白水縣東南)。倉頡從小聰明好學,母親對他十分疼愛,百般呵護。

史書上說:“倉頡見鳥獸之跡,體類象形而制字。”(《通鑑外紀》)

又說:“史皇(倉頡的別稱)產而能書”(《北堂書鈔》卷七引《隨巢子》)。

史書明明白白地告訴人們:倉頡是天生的神童,他生而知之,所以才發明了文字。

其實,這只是古人對倉頡的一種盲目崇拜,又經歷代文人和史學家炒作,倉頡便成了中國文字發明的始祖。實際上中國的文字史早在倉頡以前數千年就已經誕生了。

在遙遠的上古原始社會時代,人類的祖先和其它動物一樣沒有語言。相互間交流只是靠手和身體的動作來表示。人類先祖(類人猿)最早的語言是單音嘆詞,如“咦”、“呀”、“哇”、“哈”等,繼而發展成雙音詞,後來又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和發展,到有巢氏時代的後期(距今約10萬年)纔有了人類的初級語言。

到了燧人氏時代,人類的語言已經相當豐富。但是這時候還沒有文字,如果有什麼重大的事情需要記住,只能用擺放石塊的方法來記事,我們稱它爲“堆石記事”。

“堆石記事”的方法是以石塊的大小、多少、堆放的方法和位置,分別代表不同的事物。這種方法既麻煩又不便於管理,而且很容易被破

壞。後來,燧人葊茲氏的織女發明了搓繩技術,繼而又發明了“結繩記事”。

“結繩記事”是用柔軟而有韌性的樹皮搓成細繩,然後將數十條細繩排列整齊懸掛在一處,在上邊打結記事。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先發生的事打在裡邊,後發生的事打在外邊。爲了能夠記錄更多的事情,織女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細繩染成各種顏色,每種顏色分別代表一類事物,使所記之事更加清楚。由於“結繩記事”更方便,更易於保存,從而取代了“堆石記事”。

燧人氏晚期(約公元前一萬年),燧人氏發明了最早的“符號文字”。

“符號文字”最初主要由“○”、“△”、“米”三個符號構成,它的發明源於“結繩記事”的大結和小結,最初有人嫌結繩記事麻煩,便把結繩記事的“結”用符號刻在石頭上,大結用“○”來表示,小結用“△”來表示,重疊結用“米”來表示。人們發現用這種方法記事比結繩記事更高明,它避免了“結繩記事”容易被燒燬和腐爛等不利因素,可以永久性保存。於是人們逐漸改用“符號刻記”來代替“結繩記事”,並且陸續發明了數十種不同的符號來代替不同的事物,這種符號就是我國遠古時代最初的文字。

遠古符號文字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約五千餘年,遠古早期的文化記錄基本上都是用符號文字記錄下來的。遠古時代有專門記錄歷史的職官,如上柱史、大典氏、少典氏,這些職官都是在黃帝政權以前。可見,中國的文明歷史並非如司馬遷所說的始於黃帝,司馬遷是繼承了孔子的“大一統”觀念,人爲地改造了中國歷史。

符號文字雖然已經有了數千年的歷史,但它屬於密碼性質的文字,只能在少數人中間流傳,局外人根本無法破譯,因此很難普及。於是民間便發明了圖畫文字,用簡單的畫面來表現具體事物,如畫一個山形代表“山”,畫幾個水波代表“水”,畫一個圓形代表“太陽”,畫半個圓代表“月亮”等等,這種文字不用專門的學習和記憶便可掌握,深受大衆歡迎。

倉頡的功績就在於,他廣泛蒐集民間的圖畫文字加以整理,創造了有系統的象形文字。史書上說:“倉帝史皇氏,名頡,姓侯岡……生而能書。及受河圖錄字,於是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紋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天爲雨粟,鬼爲夜哭,

龍乃潛藏。”(《黃氏逸書考》輯《春秋元命苞》)。

古文《河圖玉版》也載文說:“倉頡爲帝南巡,蹬陽虛之山,臨於元扈洛汭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洛汭在今洛陽市洛寧縣境內,今洛寧縣興華鄉西北仍留有倉頡造字臺,是後人爲紀念倉頡帝而建造。

關於“河圖、洛書”,古史記載很多,其中大部分爲夏、商、周曆代開國君王假借天命託古而僞造。倉頡所見之洛書應該是燧人葊茲氏所創造的原始洛書。其書完全由上古文字符號“○”、“●”構成。“○”代表天,爲陽;“●”代表地,爲陰。該書以簡單的符號溶天文、地理、數學、玄學爲一體,內涵豐富,高深莫測。

倉頡是一位極聰明的人,他根據洛書上的符號文字進行深入研究,吸納從民間蒐集來的部分圖畫文字,從而創立了獨特的象形文字,並以象形文字做爲本族的正統文字。

炎帝神農氏的四任帝姜明聽說後十分惱火,認爲他違逆祖宗大逆不道,便派軍隊征討。

倉頡不服,親率本族迎戰,擊敗了炎帝神農氏的軍隊。倉頡繼而率族衆反擊,一路東征,攻佔了黃河以北的部分地區(今豫北地區),旋即以陽武(今河南新鄉市原陽縣東南)爲都,自立爲帝,號倉帝。以甲辰年(前4637)爲倉帝元年。

倉頡三十歲稱帝,在位執政四十二年,卒於倉頡四十二年(乙酉,前4596),享年七十一歲。死後遺體葬在濮地(今河南濮陽市南樂縣樑村西北),尊號倉帝。

倉頡死後又傳了四任帝:二任帝倉頡二世,在位執政虛記十年(公元前4596——前4587年);三任帝倉頡三世,在位執政虛記二十年(公元前4587——前4568年);四任帝倉頡四世,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三年(公元前4568——前4546年);五任帝倉頡五世,在位執政虛記十九年(公元前4546——前4528年)。

炎帝神農氏榆罔十二年(癸巳,前4582),北方的軒轅氏入侵倉頡氏的統治區域,倉頡五世被擊敗,率族人投降了軒轅氏。旋即去帝號,答應每年向軒轅氏進獻糧食和財物。

軒轅氏建立黃帝政權後,封倉頡氏的後人爲典史官,負責記錄和整理歷史典籍。

(本卷完。歡迎您繼續閱讀下一卷——九黎蚩尤氏政權)

(本章完)

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三章 帝蚩尤(二)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上)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四十二章 革 池(尊盧氏2)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八章 黃帝姬咁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五章 商王子祖辛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二章 帝 吼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祥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章 桑 味(伏羲氏16)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_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_第六章 六任帝己暢楑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七章 七任帝姜千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章 姒 槐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 尹(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七章 商王子祖丁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九章 姒 杼第二部 氏族聯盟時代_氏族聯盟時代概述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章 羲 暤(伏羲氏10)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三章 冠 象(驪連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七章 鬱 莟(柏皇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八章 河 圭(慄陸氏3)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九章 商王子文丁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章 商王子盤庚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十一章 黃帝恚文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五章 晁 安(伏羲氏13)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下)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祥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一章 節 觸(中央氏2)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六章 炎帝姜來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_第五章 五任帝己琨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七章 鬱 莟(柏皇氏3)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六章 黃帝姬常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七章 鬱 莟(柏皇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四十六章 赤 禪(祝融氏1)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斯遂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上)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七章 周恭王姬伊扈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一章 首任帝唐堯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七章 七任帝向妹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章 泰 望(驪連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八章 河 圭(慄陸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六章 娍 義(赫胥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四章 隨 象(大庭氏3)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七章 周恭王姬伊扈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四十八章 附 前(祝融氏3)第一部 原始初民時代_第一章 盤 古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六章 六任帝咣哴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一章 首任帝姜角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三章 十三任帝森浸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二章 炎帝臨魁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四章 隨 象(大庭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五章 晁 安(伏羲氏13)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一章 首任帝嚳美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一章 商王子帝辛(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九章 圭 嬜(伏羲氏1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九章 牆 爍(朱襄氏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姍先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七章 黃帝姬號遠古歷史到底有多遠(卷首語)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三章 炎帝姜承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三章 帝蚩尤(一)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九章 九任帝姜沒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一章 西伯侯姬昌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六章 炎帝共工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_第二章 二任帝己犬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六章 炎帝共工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二章 姒 泄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二章 炎帝炎居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二章 二任帝伊祁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一章 商王子仲丁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六章 黃帝姬常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第四章 首任帝虞舜(四)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九章 九任帝姜沒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一章 首任王姒禹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五章 五任帝祁裘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三章 鵬 爍(混沌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三章 曲 秦(中央氏4)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八章 十八任帝山回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九章 周孝王姬闢方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陽甲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_第二章 二任帝己犬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十三章 黃帝仡諒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六章 商王子沃甲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十六章 黃帝號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章 太 昊(伏羲氏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四十六章 赤 禪(祝融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一章 姒 芒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三章 冠 象(驪連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五章 伏 義(赫胥氏1)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四章 周康王姬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