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月氏的史載資料
月氏爲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世紀一中國個民族名稱,亦作“月支”。秦漢之際遊牧於今甘肅河西走廊的敦煌、祁連間,大約遠在戰國初期,月氏便在該地過着遊牧生活,古代記載中的和氏,禺氏等,可能都是月氏的同音字或一聲之轉,歐洲學者亦在西方古文獻中,搜求相當於月氏的記錄,如以爲月氏即斯脫拉波《地誌》中的aa但皆無確證.
由於月氏位處於絲綢之路,控制著東西貿易,它慢慢變得強大,到後來被匈奴攻擊。這時,月支開始發展,慢慢具有國家的雛型。月氏人大部分西遷至今伊犁河流域上游一帶,這部分史稱大月氏。
後受到烏孫襲擊,又西遷至嬀水流域,開始定居。漢武帝爲聯絡月氏夾攻匈奴,遣張騫出使月氏,未達目的而返。一世紀中葉,大月氏在阿姆河流域建立貴霜王朝。曾大倡佛教。曹魏明帝封其王爲“親魏大月氏王。”五世紀初爲厭噠族所滅。少數未曾西遷的逃入祁連山,與羌人雜居,史稱小月氏。
關於月氏的來源,中外史學家看法頗不一致。據中國學者王國維考證,月氏即《逸周書·王會解》中的禺氐,《穆天子傳》中的禺知或禺氏。歐洲學者也在西方古文獻中搜求相當於月氏的記錄,異說不下六、七種。關於月氏的族屬,中國古籍如《魏略》稱其爲羌,《舊唐書》稱其爲戎。近百餘年來,學術界更加異說紛紜:有藏族說、突厥說、印歐語族說、波斯說等。由於他們沒有文字,而且月氏本身的記錄亦不齊全,現時我們要了解他們,只能透過中國史書裡的片面記錄。而我們從中國史書裡所知道的,月氏居於約當今甘肅省蘭州以西直到敦煌的河西走廊一帶。大約遠在戰國初期,月氏便在這一帶過着遊牧生活。秦及漢初,月氏勢力強大,與蒙古高原東部的東胡從兩方面脅迫遊牧於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匈奴曾送質子於月氏。秦末,匈奴質子自月氏逃回,殺父自立爲冒頓單于,約在公元前205~前202年間舉兵攻月氏,月氏敗。可能從這時起,月氏便開始棄河西走廊而向西遷徙。公元前177或前176年,冒頓單于再次擊敗月氏。據冒頓單于於公元前174年致漢文帝劉恆書中說:“故罰右賢王,使至西方求月氏擊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馬力強,以夷滅月氏,盡斬殺降下定之。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皆已爲匈奴,諸引弓之民併爲一家,北州以定。”月氏這次敗後,更西遷到準噶爾盆地。至老上單于時,匈奴又破月氏,月氏乃更向西遷移到伊犁河流域。當月氏離棄河西時,有一小部分越祁連山,“保南山羌,號小月氏”。這部分月氏人日後長期留住該地,與青海羌人逐漸融合。
伊犁河流域原久爲塞族所居住。《漢書-張騫傳》:“月氏已爲匈奴所破,西擊塞王。塞王南走遠徙,月氏居其地。”塞族即古伊朗碑銘及希臘古文獻中所載aa。月氏既擊走塞族,塞族便向西南遷徙,跨過錫爾河,到達河中地區的索格底亞那地方。原已移住在天山北麓並服屬匈奴的烏孫,在其王昆莫的統領下,“西攻破大月氏”,迫使大月氏和塞族一樣離棄伊犁地區向西南遷徙,而烏孫便從此佔領了他們的地方。這次遷徙的年代約在公元前139~前129年間。有一部分未能西徙的,便和少數塞人一樣,仍留住原地,服屬於烏孫,所以《漢書》說烏孫國內“有塞種、大月氏種雲”。公元前2世紀,大月氏從河西走廊出走“塞地”,後又爲同類烏孫所逐,南下吐火羅斯坦,遠涉北天竺國。唐代于闐王族“尉遲氏”,宋代西夏大姓“訛氏”,甘青藏族“窪扎”和“吾合扎”等氏族,都是“月氏”或“兀者”之後裔,月氏民族遍佈河西、中亞、南亞的格局,是在一個漫長的時期中,通過多次的遷徙活動形成的。
霍去病擊敗匈奴後歸附漢朝。後散居今甘肅張掖、青海湟中等地,與當地各民族逐漸融合。《漢書.西域傳上》:“大月氏本行國也,隨第四移徙,與匈奴同俗。控弦十餘萬,故強輕匈奴。本居敦煌、祁連間,至冒頓單于攻破月氏,而老上單于月氏,以其頭爲飲器,月氏乃遠去,過大宛,西擊大夏而臣之,都嬀水北爲王庭。其餘子衆不能去者,保南山羌,號小月氏。”《後漢書.西域傳》:“初,月氏爲匈奴所滅,遂遷於大夏,分其國爲休密、雙靡、貴霜、肹頓、都密,凡五部翎侯。後百餘歲,貴霜。侵安息,取高附地。又滅濮達、罽賓,悉有其國月氏自此之後,最爲富盛,諸國稱之皆曰貴霜王。”
前162年,大月氏再度被匈奴攻擊。當時冒頓單于的兒子老上單于還把大月氏的國王殺掉,並把國王的首級割下帶返匈奴,把他的頭蓋骨作杯來使用。月氏人深恨匈奴,但苦於沒有支援力量。而敗亡的大月氏唯一再往西遷,來到粟特。在這裡,大月氏征服了大夏,並在當地立國。立國後,因著貿易中轉而變得繁榮。。有關巴克特里亞的滅亡,大月氏只是其中一個說法。另一個說法,是指他們被西徐亞人所滅。)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聽到月氏王被殺這個消息就立即傳詣召募能出使月氏的人,因爲出使月氏必須經過匈奴。張騫前來應募,他只帶了一百多人向西而去。出了隴西,果遇匈奴騎兵,張騫一行人全被活捉帶到了單于面前。單于得知張騫要出使月氏後惱怒地說:“月氏在我北邊,你們漢朝想遣使從我頭上過?我想出使南越,漢天子答應嗎?”於是單于將張騫扣留在匈奴十年,逼他取妻生子,希望消磨他的意志,但張騫始終記得他的使命。
終於有一天張騫趁看守不嚴逃了出來,翻山越嶺,向西走了幾十天,來到了大宛,大宛國王聽說了他的遭遇和中原的豐美富庶,非常高興,很想和漢朝通好,就派嚮導把張騫領到康居,再轉程到月氏。可是此時的月氏國已經新立了一位夫人爲國王,他們臣服於大夏國,得到一塊水草肥美的土地安居樂業,已經不再有向匈奴報仇的心了。更何況他們覺得漢朝離他們太遠,更難幫助他們。張騫在月氏停留了一年,始終不能圓滿達成使命,只好回國。
大月氏相傳是把佛教帶入中國的民族。當時是公元前2年,有大月氏國王的使者伊存,把‘浮屠教’等口述經典傳入。不過,亦有人指這種說法比較草率。
至於往東南遷至今日中國甘肅及青海一帶的小月支,由於當時的甘肅和青海尚在中國以外,爲匈奴所管治,這一班居住在匈奴人中間的月氏人,漸漸地與匈奴本族融入,被稱爲匈奴別部盧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後涼漢官段業爲主,在現甘肅地區建立北涼。後沮渠蒙遜殺段業,自立爲北涼主。後被鮮卑人拓跋氏北魏所滅。
過去歷史學家一直以爲貴霜王朝是由大月氏人所創立。但其後隨着更多過去的歷史文物被髮掘、更多古文獻被解讀,這個看法被證實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