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中國共產黨對於現代化諸多方面的提法,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共產黨更強調的是其中的工業、農業、國防、科學技術的現代化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五個方面。何以見得?因爲這清楚地表現爲:
首先,中國共產黨把“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稱之爲“四個現代化”,並莊嚴地載入了《憲法》的總綱部分,明確要求“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這使得“四化”深入人心、老少婦孺皆知,全國人民都爲之而奮鬥。
其次,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當前中國共產黨認識現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中,已把它列爲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之一,成爲統領全面深化改革、指導攻堅克難的行動指南。
再次,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實際上可以涵蓋和體現爲機械化、信息化、科技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知識化等內容,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則可以涵蓋和體現民主化、制度化、法律化等內容。從這樣的意義上說,中國共產黨所有關於現代化的具體提法,都可以歸結爲現代化的這五個方面要素。正因爲這樣,國內理論界有學者認爲,“可以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看成是工業、農業、國防、科技‘四個現代化’之後的‘第五個現代化’”。
作爲“第五個現代化”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可以進一步歸結統稱爲“國家治理現代化”。之所以把“第五個現代化”稱爲“國家治理現代化”,這是因爲:其一,“國家治理現代化”是最大公約數,具有最大的涵容量,它既包含了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也包含了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其二,國家治理是指一國範圍內的所有治理,它既包含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防軍隊和黨的建設等各個領域的治理,也包含了政府治理、政黨治理、市場治理、社會治理、小區治理、第三方治理、源頭治理等各個方面的治理。總之,只有把國家治理現代化確定爲“第五化”,纔是與前面的“四化”相適應、相匹配的。工業、農業、國防、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和國家治理現代化共同構成“五化”。“五化”成爲整個現代化中最重要的、突出的方面。
把國家治理現代化作爲繼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之後的“第五化”,這是具有創新性的見解,是對中國共產黨認識現代化的全面歸納總結。馬克思主義把社會形態解構爲生產力(物質基礎)、生產關係(經濟基礎)、上層建築以及意識形態三個方面,毛澤東、周恩來老一輩革命家提出“四化”,主要從生產力和物質基礎的層面探索現代化。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繼續堅持“四化”的現代化之路,但他更側重於現代市場經濟問題,主要從生產關係即經濟基礎、經濟體制的層面探索現代化。現在,習近平強調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問題,主要是從上層建築和思想文化意識形態的層面探索現代化。顯而易見,隨着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第五化”的確立,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分析框架,彌補了此前“三缺一”的不足,使我們對於現代化的整體認識臻於完善、步入佳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