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成爲仙人之前,黃金策是有些懼鬼的,因爲鬼有手段,他作爲習武者看似不怕,實則心有忌憚。
在很多人看來,黃家擁有入道的仙人,當不懼鬼祟,可黃金策自幼膽小,對恐怖的皮相自然無法免疫,每當有死人呈現出恐怖之狀時,他必戰戰兢兢,吃不香睡不好,時常在噩夢中驚醒。
後來長大後,黃金策知曉了許多妖魔鬼怪之事,對三界的生物也知之甚詳,可小時候靈鬼異物之說所帶來的陰影也依舊殘存。
後來入道成爲了仙人,儘管克服了幼小心靈中的障礙,每每憶起昔日往事,總是唏噓不已。
“東皇璽是七絕天之一,在老夫看來也不過如此,你當真要捨命保他?”冥河老祖將握着的阿鼻劍一劃,看着暈睡過去的東皇璽,有些不解的問。
“在仙人看來,講情義是短壽的人們自我寬慰的心藥,是弱者賴以生存的奧義,可我不這樣看,修仙當順心意,若長生者真做到了無情無義,那追求的大道又有何意義呢?我可不是爲了碌碌無爲而才修仙的。”項劍道。
“你說得很好,可惜老夫不認同,因爲趨利避害、趨吉避凶纔是真正的道人行徑。”冥河老祖說完,將阿鼻劍一指,“項劍,你擋不住老夫,想要救下東皇璽,就得靠實力說話,你想得太天真了!”
言訖,冥河老祖利劍一斬,一道十餘米長的幽藍劍光便向項劍奇快無比的斬了去。
項劍沒有躲,也沒有反擊,手中墨刑劍在胸前一格擋,便攔下了長長的凌厲劍光,而他自己,只是被強大的劍勁給推退了半步。
“我從不相信地神境鬥不過太乙金仙,更不相信什麼趨吉避凶的鬼話!人與人鬥,仙與仙爭,從來沒有強者必勝的定理,我只相信勝者必強!”
項劍咬牙說着,手中的墨刑猛烈一推,直將強勁的劍光彈向了天空,猶如流星穿空而去,爆散出了滿天的藍光來。
就在前不久,項劍通過不斷飛行終於見到了沼澤邊沿,只是前方陰森可怖,死氣沉沉得像沒有任何活物。突然,金光遠遠射出,如同冉冉升起的朝陽,照耀着整個陰域。
項劍心中生驚,發現甚爲蹊蹺,更感受到了莫名其妙的殺伐。他快速飛進,打算前去弄個明白,不想卻撞見了冥河老祖要殺東皇璽的那一幕。
“了不起,你的修爲不及東皇璽,卻能接下並彈飛老夫的一道斬劍,不得不說這可是許多上神境的仙人也無法奈何的斬光,你能活到現在,已不是僅靠氣運的問題了。”
“爲了活着而努力,我自然不敢懈怠,因爲活得不容易,所以我格外珍惜自己這條命,但爲了值得的付出,我也會毫不猶豫的捨去,捨得捨得,不捨哪會有得?”項劍自嘲道。
冥河老祖感嘆道:“遇見老夫,你很不幸,爲了東皇璽,看來你確實準備捨命相救了,老夫佩服!”
“既然佩服,就放過我們唄!”項劍戲謔道。
冥河老祖聽後一愣,然後才吐出三個字來。
“想得美!”
於是乎,兩人再無顧忌,在這一片別無他物的陰域中相殺起來。
東皇璽很累、很困,倦意襲來不由人,首先是他的身體不受使喚,然後是不屬於自己。正所謂:生死前,困欲眠,夢無垠,長睡堪勝仙……
人人皆欲修仙,可成仙得道、白日飛昇到底是個怎樣的過程呢?
東皇璽在夢中,似乎正領悟着得道飛昇的過程。他所熟知的道教認爲,人通過修煉,物質生命(肉體)可以得到延續,精神生命(魂魄)也可以得到昇華,最終成仙得道。
爲此,歷代道教名家在仙道信仰的追求中,非常積極的探索修仙的途徑,總結了豐富的修煉學說和修煉方法,他們的精神動力就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度己之外,還要度人。所以,道教一直說“得道成仙”,在成仙之前,還有個“得道”二字。
“道”就是天地運行的規律和法則,那麼修道之人如果掌握了這些規律和法,去造福人類,就能像仙人那樣成爲大智大慧者。
因此,學道、修道者,不僅要延續生命,做到肉體的健康長壽,還要成爲大智慧者,生化精神(也就是魂魄),濟世利人,積功累德,以達到死後的精神(魂魄)的永存。
道教將傳統的民間巫術及神靈仙人信仰和道教思想爲一體,完整了道教的信仰體系。《想爾注》中曰:“生,道之別體也。道意賤死貴仙。”珍愛生命和追求健康長壽,既是道教勸善成仙生命倫理的出發點,同時也是最終目的。
道教徒總是嚮往自由逍遙,及生命與大道合一的神靈仙人生活,相信通過修道、悟道及煉養,不僅可使精神生命(魂魄)得到昇華,而且還可以使生理的生命(肉體)達到脫胎換骨。
作爲一個道教徒,只有全面深刻地理解了長生不老、得道成仙的含義,才能在修行中真正體悟到大道的精髓。
首先,道教是把人看成是精、氣、神或命與性的統一體。在對人的基本結構的認識上,道家通過形氣神理論和性命理論以及臟腑經絡理論,從而完成對人的縱橫各部分及其相互關係的完整把握。
在對人生歷程的認識上道家提出了一套從先天一氣到胎兒、嬰兒、孩兒、成年並最終死亡成鬼或修道成仙的完整過程的理論。
在對人生特性和人生價值觀的認識上道教認爲,人生存在生難永恆性、形體滯礙性、苦痛常伴性、禍福無常性等一系列的有限性和侷限性,而人要從根本上擺脫這些有限性和侷限性惟有修道以成仙。
所以道教將成仙之說理論化、宗教化並且實踐化之後,有許多成仙的途徑與方法,如符籙、咒語、服食丹藥、房中術、存神(也叫冥想)等等。
然而通過歷代前輩高真們的實踐證明,存有機心的外丹服食等技術方法,不能系統的解決得道成仙的問題,所以又有了修煉內丹藉以成仙的方法。
後來,又在原有的觀點之上提出了性命雙修,重視內在精神涵養(魂魄)與外在煉形體(手提)和服食丹藥相結合,基本上達到了三合一修煉的境界。
修煉內丹成仙的方法算是一個高峰。仙人曰“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爲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提出了要想成仙,就必須從培養自己的品德開始。
而修品德又稱謂外修,但外修是爲內修打基礎的,只有內外兼修才能進入修“真”的深層領域,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得“道”。
所以有“不修道德,乃學道無成”和“人能修正身心,則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之論。
所以金丹派道士多根據自身修仙經驗寫出了《悟真篇》,在修仙需要道德的基礎上開始提出了修煉內丹成仙除了道德之外,也要修煉功德的說法,表示沒有功德的人,練內丹也是沒用的,把修仙和個人的功德修爲有機系統的結合起來,這樣就堵塞掉了那些不修功德的人的成仙途徑。
也有仙人提出了修仙要以內丹爲首要任務,主張性命雙修,明心見性。
性就是指人的心性、思想、性格等。命指人的身體、生命、命運等。性命雙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煉。
性即是吾人之靈覺,命即是吾人之生機。
多認爲人的生命實際上是兩個生命即精神生命(魂魄)和生理生命(肉體)的雙重融合,它們互相依存、互相影響、互相作用,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所以修仙是一個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同時並重的事情。
當然這裡講性命雙修,也並非單獨的要長生不死,人終歸是要死的,很多的道士長壽,並沒有記載一個道士不死,所以這裡還要牽扯到一個道教生死觀的問題,有的重肉體長生,有的則是對死置之度外。
其實,有竺仙人是從修仙的迫切實踐角度來談生死、成仙。他們怕人們不重視“生”,錯過了即身成仙的機會,人唯一能夠把握的就是生命,所以要講究一種對肉體生命的自控自主,講究修煉之方法,同時又對肉體生命並不執着,對得道成仙、長生不死的目標不存在“機心”,順其自然,隨遇而安,逍遙自在。
其實,在道教修煉成仙的過程中,如果存在着對“生”執着的“機心”,就會存在着羈絆和束縛就一定不會“得道成仙”。
只有超越時空、超越生死、物我兩忘的境界,才能成就最終的“得道成仙”。
有仙人則提出了“怡神守形,養形煉精,積精化氣,煉氣合神,煉神還虛,金丹乃成”分階段的練習法門。更有甚者比較迷信“陰陽雙修之法,男女交媾之術”這種修仙的理論,並且加以實踐,一般比較遭受後人的詬病。
由於古時內丹術的傳授大多師徒相承,口口相授,外人很難了解,這樣就封閉了普通人的修仙途徑,所以在人們除了加入道教,有着明確的師承關係之外,基本沒有另外的修煉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