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人無法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受。
這一點在江海身上其實並不成立。
首先,江海很年輕。
其次,江海始終認爲不管是現在還是老了以後
他應該都不會喜歡英語這種東西?
人們對於青春的感受大多都是美好的,畢竟當初的青蔥歲月,課堂上有心心念唸的白月光,身邊有多年未見且正值年輕的好兄弟,年輕的歲月固然值得懷念,但請不要忘記
青春的感受可不全是些美好的東西?
絕大多數人說着想要重活一次,但真要讓他重生一次:去感受早七晚十的課堂,去感受寒冬臘月只能睡五個小時的痛苦作息,去感受一天刷題十多個小時卻依然有做不完的文理綜試卷,去體驗那種費盡心思竭盡全力也做不出來的數學物理題,去體會自己竭盡全力也努力不上去的高考模擬分數線
想想這些,可能就沒有那麼想回到過去了?
縱然江海現在正值年輕,可依照他對於自己的瞭解,不管是現在,將來,還是以後.
他勢必都不會對英語這種東西感興趣?
單詞這種東西,不背容易忘,背了用不着,哪怕你去背《英語四級大綱詞彙4500詞》,作者也會在單詞本的開頭,親切的告知你:
“abandon。(放棄)”
本來,江海還抱着一種興致滿滿的雄心壯志翻開《四級必考詞彙練習冊》:
“不就是四千五百個單詞?”
“這能難住我?”
“我倒要看看這怎麼個事兒.”
可是,在拿起單詞本翻閱了十分鐘,尤其是着重讀了幾遍單詞本的開頭:
“abandon,abandon,abandon”
江海果斷合上了手裡的單詞本:
“學習?學個屁!”
要是當年始皇帝多活兩年,徐福真給那迷人的老祖宗尋回了長生不老藥,讓大秦帝國的壽命多延續個三五百年,大秦鐵騎馬踏西方,將當時還處於分裂狀態下的西方諸國給殺了個遍.
那自己現在是不是就不用學英語了?
江海正這樣想着,經由大秦想到了戰國,再經由戰國想到了顧楠.
什麼,誰是顧楠?
那當然是《窮鬼的上下兩千年》的女主
話說回來,【雨夜帶傘不帶刀】這個作者賬號自己好像很久沒上過了?
江海想着想着,不自覺右手輕觸平板屏幕,點開了【雨夜帶傘不帶刀】的作者後臺。
當他點進作者後臺的剎那。
頃刻間,上千條辱罵私信的帖子頓時襲來:
“戰犯雨夜帶刀不帶傘!你還我楠姐!你還我顧楠!我看了十多年書從來不發言,這是我頭一次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這麼強烈的想要殺作者,戰犯雨夜帶刀不帶傘!你他嗎真該死!你包得是甲級戰犯.”
“我原以爲諫山創已經天下無敵了,巨人那麼好的一個開頭直接打得稀爛!男主艾倫最後的結局是被女主三笠一刀閘掉了自己的狗頭,我原本以爲這玩意兒都已經有夠爛了.沒曾想竟然還有勇者?”
“破案了!是雨夜帶傘不帶刀建議諫山創最後把男主寫死的,你們看看關注列表,諫山創半年以前關注了雨夜帶傘不帶刀的官方賬號.”
“建議新來的讀者直接開噴,不要問爲什麼沒有老讀者,因爲老讀者已經線下在找雨夜地址了.”
“這個作者沒有粉絲,全是仇人?看了這麼多年書,這麼一邊倒的評論區我還真的是活久見.”
時隔一年多的時間,江海再次點開【雨夜帶傘不帶刀】這個作者賬號,書友們的熱情依舊是絲毫不減。
這令得江海頗爲欣慰:
“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
愛之深,恨之切。
這六個大字用來形容讀者對於【雨夜帶傘不帶刀】的感受再合適不過。
秋天氣爽,窗外的大雁一隻只不斷從天空略過,樹林的樹葉由夏天的翠綠轉變成泛黃,一片片飄落在地上,掃地的阿姨在校園裡手持長帚,一下又一下的不斷清掃,發出沙沙的聲音。
“唰——”
“唰——”
“唰——”
教室裡。
馬哲老師正站在講臺上講課,講述着這堂課的知識要點。
“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
只見江海坐在臺下,後排靠近窗邊的座位,一臉愉悅的賞析着這些黑粉怒斥自己的發言:
【作者就是個畜生!】
雨夜帶傘不帶刀摸了摸頭並點讚了你的發言。
【這麼離譜?故事的結局愣是一個沒活全都死了?這作者該不會是故意的吧.】
雨夜帶傘不帶刀點讚了你的評論,並朝着你豎起了一個大拇指。
【我怎麼感覺這個雨夜帶傘不帶刀的文風這麼像那個煙雨入江南?就是寫《龍族》的那個作者,兩人的文風也太像了,書寫的類型也像,這兩人該不會是同一個作者吧】
雨夜帶傘不帶刀覺得你的發言很贊,並覺得你說的很對.
江海,正在用自己的作者大號,一條又一條點贊這些黑粉怒斥自己的留言。
當瀏覽到一個帖子【我覺得雨夜帶傘不帶刀就是《龍族》的作者煙雨入江南】
江海沒留意,下意識就是一個點贊.
“我去?!?!”等到江海反應過來,想要撤回點讚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自爆馬甲?”
“不是哥們兒,要不要這麼手賤”
縱然,江海取消點讚的手速還算是比較快。
但雁過留痕,這一點贊過後又立馬取消的舉措,頓時在書友圈引起了大量的書友圍觀。
雨夜帶傘不帶刀是消失了。
但它名下的作品沒有消失,熱度一直在。
如果說你單純是爲了調侃點贊,那麼這種操作雨夜經常會有,畢竟這屬於是雨夜的常態,經常和讀者處於一種相愛相殺的狀態。
可是,你點了贊過後又馬上取消,這多少就有點兒讓人覺得
有些欲蓋彌彰的感覺?
也不管其他人作何反應,江海在手滑過後,迅速退出了作者賬號。
“好險好險.”
值得一提的是,縱然【雨夜帶傘不帶刀】這個賬號的作者本人消失,但互聯網上,一位名爲【雨夜帶刀不帶傘】的作者正在悄然崛起。
同樣都是雨夜——
一位,是帶傘不帶刀。
一位,是帶刀不帶傘。
這位帶刀不帶傘,一開始只是在網絡上,寫一些有關於《窮鬼》和《女房客》的同人文,看得出它也是這兩部網文的粉絲。
可是漸漸的,江海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卻發現.
這位同人文作者寫的內容卻是有些不可描述了起來?
“真刑啊”江海秉持着批判的態度,點開了這位同人文作者寫的文章,開始仔細閱讀。
劇情,的確引人入勝,給人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但貌似內容.
好像就不太合法?
“真他媽是個人才”江海隨便掃了兩眼就把網頁給關掉了,在把內容保存了過後,反手就點了個舉報,“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這種東西,禍害我一個人就夠了,絕對不能禍害祖國的大好少年.”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摸魚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
江海只不過點讚了幾條評論,讀了幾篇文章,一轉眼
就已經到了下課時間?
“叮鈴鈴鈴鈴鈴——”
伴隨着一陣下課鈴聲,轉眼就到了飯點兒。
江海把平板塞進書包裡,跟隨着楚天驕和胖子楊偉,三人一起走向學校的食堂。
這學期江海都不怎麼在教室上課,一直往返於動畫製片廠以及作協,所以對於最近班裡發生的這些事情都不是太清楚。
三人相伴,前往宿舍旁邊的食堂。
路上江海得知,一直被視作爲【中文系復興希望】,也是當初被中文系老師寄予厚望的沈月沈大才女,以交換生的身份,去往北師大漢語言文學進修學習。
得知這個消息的江海顯然就有些驚訝:
“怪不得這段時間都沒看到沈月?”
在驚訝之餘,江海又不免有些許疑惑:
“不過,話說回來”
“書讀得好好的,爲什麼她要去北師大進修?”
“我們澄戲中文系,也不差的好吧.”
從江海嘴裡說出這話後。
身邊的同學,頓時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盯着他:
“你確定不知道爲什麼?”
沈月,是澄戲中文系公認的才女不假。
誰能料到
澄戲中文系出了個更爲妖孽的江海?
其實這兩人從本質上來說應該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整個大三屆的中文系同學,誰不知道
沈月是喜歡江海的啊?
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也不知道兩人之間到底是發生了什麼.
自從大二升大三那個暑假過後,沈月便申請了前往北師大交換的名額,於是便再也沒來過學校。
聽聞這話,江海仔細回想了下時間點,發現沈月離開澄戲的時間點
應該就是他在文化宮實習,寫話劇《梁祝》和《竇娥冤》的那段時間?
好像那個假期,江海主動向沈月坦白過,他就是【雨夜帶傘不帶刀】這件事
回憶起種種往昔,江海若有所思地點頭:
“我好像有點兒印象了”
不論是工作生涯,還是學生時代,我們都得習慣離別這件事情。
重逢,只不過是巧合。
離別,纔是人生的常態。
其實我們已經和很多人都見完了此生的最後一面,只不過當初的自己,並沒有過任何察覺。
走在去往食堂的路上,路上人羣熙熙攘攘。
江海沒來由的掏出手機,點開了沈月暗沉已久頭像,進入了她的qq空間。
“要想成爲別人的光,首先自己要發光發亮。”
這是沈月離開澄戲過後發送的最後一條動態。
隨後,就再也沒有過上線。
江海隨手給這條點了個贊,隨後退出空間揣起手機,雙手插兜沒心沒肺的吹着口哨在路上走。
其實江海對於沈月這麼一號人談不上喜歡,但也說不上討厭。
誰還沒有個年少輕狂的時候?
年輕人,氣盛一些,完全可以理解
沈月身上最大的毛病其實無非就是自傲一些,她覺得以自己的水平不應該來到澄戲和身邊的人爲伍,所以纔會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其實這個人並沒有什麼太壞的心眼,顯赫的家世外加過硬的文學素養,這才造就了她傲嬌的性格
不過縱然你再傲嬌,再驚才豔豔。
這一切,都和江海沒有關係了。
江海這個人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從不內耗,也可以把他稱之爲沒心沒肺。
不再見?
不再見那就不見唄,人又不會死。
離開了?
那你走就是了,反正又不會影響到我什麼。
管你是去還是留,管你是來還是走。
江海主打的人生態度只有一個——
“生活,百般滋味。”
“人生,無所吊謂”
正當大家都在感嘆着:“沈月那麼優秀,那麼好看一個妹子,竟然就這樣從班裡離開了.”
江海充分發揮了大學生的一貫特性,滿腦子裡想的東西都是——
“乾飯!”
“現在立刻馬上,我現在就要乾飯!”
其實澄海戲劇學院的食堂還真的蠻不錯,得益於國家對大學生餐補的緣故,十五塊錢的快餐就可以吃上四菜一湯,並且這其中是兩個葷菜,兩個素菜。
江海打了兩個葷菜分別是紅燒肉和蒜香排骨,搭配上兩個素菜西紅柿炒蛋和油爆茄子,再加上一碗紫菜蛋花湯。
只見他端起餐盤,和剛下課的一衆同學坐在食堂靠角落的位置,品鑑着各自餐盤裡色香味俱全的飯菜:
“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要是在吃完肉後,再來一杯第一口就喝能到珠珠的珍珠奶茶,那種感覺,簡直就爽慘”
實際絕大多數從國外來交換的留學生,對於中國的國情其實都不太瞭解,絕大多數的海外留子得益於西方媒體的報道,對於中國的印象,都還停留在上世紀60、70年——
也就是那個節衣少食的年代
也正是基於這種印象,頭一次來到中國交流的海外留子,對於澄戲的食堂,有一種非常之新奇的感覺。
他們會在食堂裡走來走去,到處參觀。
從膚色上來看,你非常能容易判斷出,眼前的海外留子到底是來自於亞洲還是歐美,畢竟黃皮膚和黑白皮膚,天生就非常之容易辨認
但是!
單從膚色上來判斷,在大家都不開口說話的情況下,你是真的很難把中日韓三國的學生給區分開來。
“如何在食堂裡,一眼區分出眼前的學生到底是來自於中國、日本、還是韓國?”
略微思索一陣,江海徑直給出答案:
“首先,坐在餐桌上吃飯的,肯定是中國學生,因爲大家對於這些食物早都已經司空見慣。”
“其次,在水果區挑挑揀揀,尤其是衝着西瓜和蘋果一頓猛炫的學生,一定來自於日本,因爲在日本的水果普遍都很貴,國內很便宜的水果在日本基本都貴到離譜.”
江海話還沒說完,身邊立馬就有人開始追問:
“那韓國呢?”
“韓國學生怎麼辨認?”
江海一邊往嘴裡塞着番茄炒蛋,一邊朝着食堂小料區的方向努了努嘴:
“諾,看那邊。”
“在小料區把泡菜當成主食猛猛炫的黃種人,基本就可以斷定這是從韓國過來的留學生,八九不離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