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龍族:火之晨曦》
其實現在這個時代,有關於雜誌社的約稿,這其實還比較少見?
時代在變,閱讀手段也在變。
在習慣了信息化,碎片化的閱讀之後。
大家似乎很難沉得下心來,安安靜靜,認認真真地讀完一本書?
就拿江海的新作《許三觀賣血記》舉例。
從質量上來說,《許三觀》絕對屬於是傳統嚴肅文學領域,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作爲先鋒紀實文學的集大成之作——
不論是書中想帶給人的思考,又或者是想要讀者從閱讀之中領悟到的人生哲理,《許三觀賣血記》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直接拉滿!
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傳統紀實文學領域,不可多得之優秀佳作!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相當之一部分人羣,對於這本書看不下去。
至於原因,倒也簡單——
其一,這書太悲,是個徹頭徹尾的悲劇,讓人着實是有些看不下去!
其二,文化素養不高的人,對於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根本就讀不明白!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現如今這個碎片化信息閱讀時代——
有幾個人能安安靜靜沉下心來通讀完一本書的啊?
看着郵箱裡一家名爲《青春前言》雜誌社給自己發送過來的約稿函件,江海頓時就皺起了眉頭:
“青春傷感文學題材約稿?”
雖然現如今的大環境的確是比較浮躁,但是,這其中顯然就不包含一個團體——
那就是學生羣體!
成年人,迫於生活壓力需要工作,所以這才導致他們抽不出整片的時間來看書。
但是,學生明顯就不一樣啊!
學生的本職是什麼?
是讀書!
是學習!
相較於碎片化的信息化閱讀,大多數人在學生時代,其實更能沉下心來,從頭到尾安安靜靜的去通讀完一本書!
這,也就是爲什麼現在都已經到了信息化時代,在紙質傳媒普遍落寞的時代——
還能有雜誌社能在這個競爭激烈而又殘酷的時代存活下去的原因?
因爲學生被關在學校裡,他壓根就不能用手機!
其實在這之前,江海也不是沒有想過,把《許三觀賣血記》這種題材的悲劇著作——
往學校裡推廣!
但是,的確也是非常之無奈,類似於《許三觀賣血記》這種現實題材的著作——
是真的沒辦法引起正值青春期,心懷遠大抱負和理想學生們的共鳴!
這些正處於校園,初三、高三的學生,他們這其中大一點的學生也就十七八歲的年紀.
你朝這樣一個年齡段的學生,講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位名爲許三觀普通老百姓的悲慘人生?
這怎麼可能代入得起來?
我都沒經歷過那個年代的殘酷,你讓我在書裡,代入許三觀那悲催而又沉重的一生?
這明顯就不現實!
也正是基於這種情況,無奈之下,江海才能把《許三觀賣血記》的主力戰場,放在全國各大書店。
《許三觀賣血記》針對的讀者人羣,是飽經滄桑而又早就經歷過社會毒打的中年人!
《感天動地竇娥冤》針對的讀者人羣,是那些年過花甲,不喜歡看書學習,而又非常喜歡看戲劇戲曲的老年人!
既然中年人,老年人都已經成爲了江海潛在的目標讀者,那江海的下一個目標——
自然就是未出社會,心懷善念,對這個世界抱有誠摯期望與祝願並且還擁有大好青春年華的學生少年!
“既然要致鬱,那肯定得包圓。”也不知道爲什麼,江海看着有關於雜誌社的約稿函件,莫名就有些興奮,“錢不錢的無所謂,最主要是,我這人就喜歡寫書”
嘗試着去聯想一下這幕情景——
一個幸福美滿家庭裡。
爺爺奶奶聽着《竇娥冤》的戲劇戲曲,哭得淚流滿面。
還在大學裡任教的父親,也屬於是高級知識分子,手裡抱着一本《許三觀賣血記》,手上的煙是一根接着一根,根本就停不下來。
而這個時候,剛上初中的孩子,偷偷在學校裡偷看江海在雜誌上連載的青春傷感類題材小說,黯然神傷.
一想到這幕情景,江海莫名就有些興奮?
倒也沒有怎麼猶豫,江海果斷通過郵件裡留下的聯繫方式,聯繫上了《青春前言》小說雜誌,負責約稿的主辦編輯:
“莫主編你好,我是江海.”
雜誌社約稿,和網文這種小說網站的投稿,有着本質上的區別。
一般來說,能讓雜誌社主編主動上門約稿的作者,在業內都是頗具名氣的實力作者。
很明顯,在發售了《許三觀賣血記》以及《人間失格》這兩部著作之後——
江海已經擁有了讓編輯主動上門約稿的資格。
《青春前言》,是一家集青春紀實文學,青春傷感文學爲一體的短篇類別雜誌社。
它們主攻的目標讀者,是13歲到18歲年齡段,正值青春期且易碎敏感的學生羣體。
在青春傷感文學這一塊——
《青春前言》在國內,還算是頗具名氣?
之前火遍全國的《花火》《愛格》《最小說》期刊雜誌,就屬於是《青春前言》的前身。
伴隨着國內大量雜誌社的倒閉,《花火》《愛格》等描述青春傷感類文學題材的期刊,在國內消失不見。
《青春前言》及時嗅到了市場泡沫的破裂,在雜誌社即將倒閉之際,及時引入了包括童話大王鄭淵潔在內的一系列知名作家,專注於青少年兒童啓蒙板塊,和原本下沉的文學市場進行徹底割裂!
也正是基於這一系列操作,令得《青春前言》避免了和《花火》《愛格》一樣倒閉的命運,正是因爲牢牢抓住了青少年文學啓蒙板塊——
這才讓它們在這個殘酷的文學市場裡,生存了下來!
不過,生存歸生存,伴隨着童話大王鄭淵潔等一系列知名作家的隱退。
現如今《青春前言》,急需求變!
一間規模不算大的雜誌社內。
總編辦公室。
負責人莫主編手裡叼着一個菸斗,正一臉愁容地聽着手底下人做工作彙報:
“鄭淵潔老師連載的《金手指》《生化保姆》,已經在下個月,宣佈完結。”
“另外,肖洪濤老師連載的中短篇啓蒙小說《綠林》《他和她》,完結時間也會在這兩天”
不論在什麼時候,雜誌社或者文學期刊的創辦,始終都是質量爲王!
莫主編很明白,《青春前言》之所以會在這個殘酷的市場存活下來,不像其他雜誌期刊一樣被市場淘汰。
就是因爲它們手底下掌握了這個市場上最爲優秀的一批作者!
靠着這批作者,所創作的優質內容,它們才得以在這個市場生存下來,苟延殘喘.
可是,人力終有盡,伴隨着相當一部分優質創作者的退出。
再加上鄭淵潔、肖洪濤等一系列臺柱子作品的完結。
《青春前言》的每期印發銷量,幾乎都在以一個難以避免的頹勢,瘋狂驟減.
“上季度銷售,相較於往年同期,同比下降13.23%個百分點”
《青春前言》期刊的發售模式,就有點類似於當初的《小說繪》《故事會》,每一期都會推出兩到三部連載的大長篇小說,靠這些連載的長篇小說,吸引固定人流,然後在這之間,穿插各種各樣的插畫插圖,趣味短篇.
在這之前,《青春前言》靠着這麼個打法,過得還算是不錯?
靠着好幾位名家老師連載的長篇小說,吸引過來人流,然後再在這其中加上各種各樣的趣味故事.
這引得了不少學生讀者的青睞?
而正是靠着這麼一套模式,《青春前言》從最開始每期十幾萬冊的發行量,一度突破二十萬冊,五十萬冊,甚至於巔峰時期一度突破了驚人的七十萬冊.
這樣做,好處的確是顯而易見?
靠着名家名篇吸引過來的人流人氣,這讓不少學生成爲了《青春前言》的忠實讀者!
有關於《青春前言》的每期宣發,幾乎是每期必買!
可是,這樣做的弊端,同樣也顯而易見!
一旦吸引讀者,勾着讀者的長篇連載小說完結,勢必就會引得雜誌期刊的每期銷量,瘋狂暴跌!
隨便舉個例子——
當初金庸老爺子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是在一檔名爲《明報》的雜誌期刊上連載,當初《神鵰俠侶》在連載之際,《明報》可以說根本就不愁銷量,一度成爲香港地區最受讀者歡迎的小說期刊!
可是,當《神鵰俠侶》宣佈完結之後,《明報》的銷量幾乎就是在以一個難以挽回的頹勢,瘋狂驟減!
說白了,讀者們就是衝着《神鵰俠侶》纔來買的《明報》,既然《神鵰》都已經完結,那大家還有什麼繼續買《明報》的必要?
而現在——
《青春前言》所面臨的就是和《明報》一樣的處境!
伴隨着鄭淵潔、肖洪濤等一衆老師作品的完結,如果不能在他們正式完結之前,找出一兩部可以替代他們的連載長篇.
那想必,《青春前言》的銷量,還是會在現有基礎上瘋狂暴跌!
這幾日,準確來說,是這段時間!
爲了找尋出能夠替代這些老師的長篇作品。
莫主編殫心竭慮,瘋狂和國內排的上號的這些個作家——
聯繫,約稿。
寫作,是一件很耗費心神的事。
不少作家在得知莫主編的來意後,都對於莫主編的邀約,表示了拒絕。
有時候寫長篇連載這種東西,不是說你想寫,它就能寫出來的。
你要說花大價錢讓大家投稿?
這肯定沒問題。
只要錢到位,那想必絕大部分作者都不會拒絕。
但是,在沒有那麼多錢的情況下,你還想要讓大家爲你們《青春前言》,專門定製一版針對學生讀者的青春讀物?
並且還是大長篇?
這,怎麼可能!
先不提這玩意兒有多難寫,要是一個寫不好,再給自己名聲搞臭了
這豈不是得不償失?
也正是由於要求太過嚴苛,這就導致莫主編在和這些作者的約稿之下,屢屢碰壁。
“唉”正當莫主編長嘆口氣,一籌莫展,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之時。
突然間,他的郵箱裡,收到了一封回信:
【尊敬的莫主編,您好,我是江海!】
【這是我新書《龍族Ⅰ:火之晨曦》開篇六千字開頭,請您審覈一下能否如約過稿,附上簡略大綱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