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始料未及

正文】——

喬遷新居的十天之後,歐陽修突然造訪,同行的還有稷下學宮的一位儒士。考驗果然如高澤所說,只是走一個過場而已。魏鴻的儒士身份得到了稷下學宮,即玄離界的儒家祖庭,的確認,不再是一個無組織的散修了。有了這層關係,世俗王朝就不能隨便處置得罪過他們的儒修,世俗法律也約束不到儒士的頭上。

稷下學宮給予魏鴻正統的儒士身份,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對魏鴻來說,不用再擔心在自己遇到強敵的時候,沒有同道之人出面威懾、調解。對稷下學宮來說,儒修越多,對他們越有利,如果此界出了一個儒師甚至儒君的話,它在玄離界的位置就更加穩固了。畢竟儒修在玄離界中只是少數中的少數,不團結起來,連一個大型宗派也鬥不過。

此次貢試在國子監舉行,早在二月初,監生就暫時離開了國子監,由禮部的人進駐。三月初六,是天寶二十九年的貢試開考之日。魏鴻身無一物,進入了國子監,和其他各省士子一樣,現在他的身份還是南離行省的新晉孝廉,他不是以儒士的身份參考的。

國子監和太學都是王朝培養下一代官員的最高學府,儒學只是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科目而已。此次貢試考的是策論,施政能力,出題就不拘泥與儒家學說了。貢試是王朝科舉的最後一站,沒有什麼殿試。王朝的歷代皇帝陛下,對科舉的態度都十分曖昧,每次貢試都派出閣臣作爲主考官,尊重他們的決定,主考官筆下所取的進士人選就是放榜時的最終人選,殿試就不多此一舉了。王朝皇室以武立國,修仙興族,稷下學宮和大運天朝關係密切,儒家在朝廷的實力幾千年來一直受到壓制。

國子監位於宮城外層,和太常寺比鄰,佔地頗廣,大約一萬六千餘畝,還有一個不小的校場,供有武藝在身的監生強身之用。國子監的建築,古香古s-,格調高雅,比起地方上的學院和官學來,多了一分貴氣,傲氣。這裡的建築,風水格局還保留着五千年前,稷下學宮援建時的特s。經過幾千年的不斷擴展,原來稷下學宮儒家大德在此講學的草堂,成了今日大洪王朝的國子監。

宮城之內,靈氣凝聚,化爲雲霧漂浮在低空,玄離界的大日灑下熱烈的刺眼陽光,通過這些靈霧,也變得柔和起來。生活在這麼愜意的環境中,老人都會長壽,武修突破境界的難度也會低很多。

這次來京貢試的士子,足有三萬餘人,禮部在國子監設置了一千多個考間,才滿足這次貢試所需的場地。各省的士子是打lu-n祖籍地進行的考試安排,魏鴻在自己的貢試考間,沒有看到一個熟悉的南離行省士子。從身邊的士子的命格可以看出,這次貢試真是高才雲集,璞y-堆砌啊。三十人的考生,沒有一個人的本命靈光低於六尺,看來自己在會試、郡試時看到的讀書人靈光微弱的狀況,並非常態啊。南離行省只是邊鄙之地,比起王朝腹地,文化、人傑諸多方面存在不少差距啊。

貢試的試題發了下來,魏鴻一瞧,不由高興起來,正是自己非常熟悉的東西。考官的出題意向是如何教化一方蠻族。南部邊疆的蠻族一直是王朝大患,雖說宣宗時,南荒王國的部族之主舉族內附,但十萬大山中,不服王化的蠻人部族多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每年發往王朝中樞的告急文書數以百計,都是關於山中蠻族下山劫掠的奏報。

王朝中樞看來對這個問題非常重視,建國幾千年來,就說服了一個大的部族內附朝廷。今上難道也想和他的祖先一樣,想在南荒建功立業。

不管這些了,魏鴻對蠻族之事還是有所耳聞的,自己手把手地把沒有智慧的機器人變爲類人的靈x-ng生物,可比教化蠻族困難多了。有前世古代中國不少成功先例在手,魏鴻下筆如飛,思如泉涌,浩然靈光jī烈衝撞,好似要突破魏鴻的法力禁制,爲這篇曠世絕古的文章喝彩。這一切都發生在不知不覺中,魏鴻此時好似陷入了一個奇妙的悟道境界,對外界發生的一切茫然不知。靈珠子雖然發現了魏鴻的不對勁,但爲了不使他失去如此難得的悟道機遇,沒有提醒魏鴻。

整間考室就如時間靜止了一般,無論是士子還是主考官員,都被魏鴻無意泄l-地一絲氣息,壓制地不能動彈。天地靈氣,國子監幾千年積蓄的文華氣息,儒m-n諸聖的人道願力等等,四面八方向魏鴻所坐的位置聚集而來。魏鴻身上的氣勢也漸漸向外擴散,一刻鐘之後,已經覆蓋了這個國子監,還在繼續擴展它的範圍。

考間上空的諸多靈氣,願力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直徑十里的多彩雲團,已經到了毫無修爲的凡人都能看見的地步。宮城內外,無論是正在辦公的官員衙差,還是正在值守的宮廷衛士,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了。宮城重地,哪裡的修士敢在朝廷重地撒野。

浩然靈光中的虛影畫卷衝出體外,鑽入多彩雲團之中,快速的吸收這無盡的養料。創世記中的五副圖卷不斷旋轉,最後,三幅隱去,只留下關於地球文明和玄離界文明的兩幅。地球文明的畫卷之中,金戈鐵馬,燒山毀寨,山民下山到平地,成爲農耕民族,安民治世,民族融合的景象不斷流轉。玄離界的畫卷則是拓展了不少,不在侷限於水仙鎮那塊小地方,魏鴻經過的各地風光隱隱約約顯現在圖捲上,還有一條紅線直指南荒。看來,魏鴻此刻寫的這篇文章,已經成爲他向天地發下的誓願,由不得他不做了。

修行之道,步步小心。魏鴻雖然已經度過雷劫,成就一品地仙,但心態還沒用向大道修士的道心轉變過來。特別是儒修,一言一行,事關人道大局,是世界本源極爲重視的因果,豈能輕易顯l-餘於外,還將它列於紙上。君不見,世間關於大儒傳世的筆墨尚不多,大儒的一筆一字皆有震懾妖邪之效,不能輕易贈與他人。魏鴻修行儒道,已是先賢前期的儒士,這些戒條他心裡明白,不過在未曾出現什麼危害之前,也沒放在心上。如今更是進入懵懂境地,怎麼能想起這一檔子事來。只怕文章落筆之刻,就是本源認可他的南荒誓願,降下後天功德之時。處於悟道境界的魏鴻,根本不曉得自己惹下了多大的麻煩,向玄離界本源借了多大的一筆債。無知也是福啊。

皇宮西北文極殿,內閣閣臣辦公之地,高從仁正和首輔徐茂下着棋,手中還端着一碗極品五湖m-o尖炮製的香茗。靈氣異動之時,他初時只當是皇室供奉在閉關突破,可當他發現多彩靈氣雲團中的畫卷時,右手顫動了一下,險些把茶倒到棋盤上。徐茂發現自己的老搭檔兼老冤家這副模樣,朝着高從仁的視線望去。兩副幾百丈的人道文明畫卷浮現在他面前,其中一副還是他非常熟悉的王朝地理圖卷,只不過不是全部罷了,一條紅線直指南荒,越過國境,向十萬大山延伸而去,都到大楚帝朝的國境線內了。

是誰,誰的儒道法寶,先賢境的儒士啊,大洪王朝儒修境界最高的兩人在此,這個人怎麼會有比我們更高的儒道修爲。難道是稷下學宮的人,不對啊,前幾天還在一起論道,頂多與我是伯仲之間,怎麼可能是先賢呢。高從仁此時被這突如其來的儒修驚呆了,徐茂也是一時間目瞪口呆,不知該做如何反應。

好一會兒,兩人反應過來,畢竟久經宦海,變臉的本事還是有點。兩人用神念jiāo流了一會,相約一起往靈氣雲團的方向,御空飛去。

魏鴻的大作此時已經快寫完了,創世記汲取靈氣的速度也慢了下來。幾分鐘過後,魏鴻停下了手中的筆,畫卷形狀的靈寶,嗖的一聲,從幾千丈的高空飛入他的頭頂,隱沒在浩然靈光之中。高空雲團散去,此次遺留下的靈氣使附近的生靈受益不淺。

看到考間內,三十幾個頭髮豎直,如遭雷擊的可憐人,魏鴻歉意地笑了笑,不知說什麼好。這次悟道對地面的人並沒有造成什麼傷害,只是同自己在一間考室的幾十人遭了池魚之災而已。至於世界本源爲他降下的後天功德,都被創世記吸收了,沒有給他的仙道和神道修爲帶來半點好處。不過儒道靈寶的進化,使他晉級到了先賢中期,也不是什麼收穫都沒有。

高從仁和徐茂的到來,聚集在國子監外邊的禁衛軍和官員都停下了爭鬧的局面。閣老親臨,再大的責任,也落不到他們這些局外人身上。

從他們那裡得知,那壓抑的修士氣場是某個士子身上傳來的事實後,他們也覺得不可思議。馬上就想到了新近來京的魏鴻和歐陽修。歐陽修的儒修之路,是在高從仁的看顧之下成長的,現在還是夫子前期,再快也不可能晉級先賢境。魏鴻,他們沒有親自接觸,不過聽歐陽修介紹,好像剛剛修行儒家功法的時候,幾月之間,就到了夫子後期。難道是他?

兩人走進國子監,考官們紛紛向兩人靠近,爭先把剛纔的事說給兩位閣老聽。至於考生們,雖然不清楚剛纔的無邊氣勢是怎麼回事,但爲了自己的前途,規規矩矩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考官們對此事的解釋。

我怎麼立下了如此糊塗的天地誓願了呢,怎麼連底牌都l-出來了呢,宮城裡這麼多人,就是像封鎖消息,來不及了。魏鴻不禁埋怨自己,悟道也不挑地方,怎麼連立下誓願都是在無意當中。

第三百六十章 星戰之始第二百二十五章 地下黑市第五百一十八章隱蔽洞室第二百八十五章 屠龍仙戟(二)第二百四十章 丙火神煞第一百五十二章 聖佑元年第三百七十四章 仙劍除妖第四百六十九章 失落深淵第四十章 閉關修煉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聖參軍第二百七十四章 化身出遊第一百二十一章 仙域宗民第四百五十六章 青鸞箭宗第九十七章 錦州到手第四百五十四章 部落大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堂庭山(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戰爭的消息第五百四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四百六十一章 金麒衛第四百七十六章 西涼國世子第一百三十章 交易達成第三百八十三章 星元丹第五百三十七章 帝江之變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天靈寶(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嶺修士聯盟(一)第四十八章 前往南離第四十五章 至親隱現第五百零九章 血源丹第二百七十章 蒼龍世界第四百八十三章 尋隱山莊第三十二章 東海荒地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刀殺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遭逢大敵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九黎傳承章(8:17)第三百四十九章 碎星界(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蒲渝大巫(二)武林“知名”異獸第十一章 魏氏長老第五十四章 婚約衝突第五百三十章 兩方聚首第六十章 朝堂之議第五百一十二章 白澤骨杖第五百三十章 兩方聚首天、神第四百零二章 關山踏雲易經力學的三大基本理論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遇蘇雯第九十章 時局變幻(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仙塔試煉第一百零九章 化作灰飛第四百二十章 異鄉客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天靈寶(二)第七章 再入空間第六十章 朝堂之議第四百七十四章 法相退敵第五百三十八章 魔蝠之王第五百三十七章 帝江之變第四百五十章 大澤盛況第七十一章 百年恩怨第二百四十五章 麻衣道(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極品駐顏丹第三百九十二章 入局(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離開北溟第一百三十一章 洪荒之物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人屏障第五百四十六章 上古秘辛第四百七十六章 西涼國世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信仰願力第九十三章 三年之後第三百零七章 海域勢力第二百五十二章 “星光”煉魂第五百四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九十三章 夜宿道觀第二百六十九章 古巫秘辛第一百六十七章 條件交換第九十五章 兩方戰起第一百四十四章 玉清根基第三百四十四章 序列權限(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郡試(二)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備武第五百三十一章 爭分奪秒第三十八章 褻瀆荀聖第三百八十二章 賜寶第二十六章 事前安排第二百三十八章 仙界上清第二百六十九章 古巫秘辛第三百九十一章 入局(一)第五百一十章 奪寶騎兵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婚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志第三百零三章 同盟約定(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仙器對決(二)第一百九十章 人龍大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徒第五百三十七章 帝江之變第四百三十五章 巫寨生活第三百二十一章 蓬萊國度(二)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備武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鼎巫紋第四百四十三章 寒潭白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