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又不是我撕的?

烏央烏央,大半的專家都圍了過來,古幣室外擠了好幾圈。

便衣點點頭,一個平頭小夥打開了裡面的燈,又按下按鈕。

“嗚嗚嗚嗚嗚……”隨着輕響,窗簾徐徐上升。

透過玻璃,七八口透明的塑料箱擺成一排,裡面裝的滿滿當當。

銅錢很大,直徑足有三公分半,“靖康通寶”四個字格外的清晰。

專家們瞪大了眼睛:這不但是靖康通寶,還是其中較爲希少的折二和折三?

不管是哪一種,市場價都在一枚百萬以上,而如今古玩圈裡流通的又有多少?

折二折三加起來,頂多三四千枚,再加上各博物館館藏、考古研究機構備用、收藏家珍藏、以及各種原因未面世,未上拍、未轉讓的,林林總總上萬枚,頂到天了。

而這裡又有多少?

算少點,一枚折二錢重十克,一斤五十枚,一箱一百斤,就是五千攻,八箱是多少?

怪不得丁立成大驚小怪:就眼前這些,如果流通出去,絕對能讓靖康通寶的市場折到腳腕子……

“這是掘了宋皇陵嗎?”

“別瞎說:楊璉真伽奉旨盜墓,連兩宋的大臣、富商陵墓都被掘了個乾淨,還哪來的宋皇陵?”

“那是從哪來的?”

“估計和金朝有關。”

“這是什麼說法?”

“靖康通寶之所以少,一是因爲這個年號從前到後只用了一年多,鑄的就少。二是靖康之變時,金兵攻破東京,將城內金銀財貨搶擄一空。其中就包括銅錢,所以流傳下來的更少……

再者,宋代士人與官商下葬,只葬金、銀及瓷器,只有平民纔會葬銅錢,但既便賠葬,也不可能有幾萬枚之多……所以數來數去,也就只剩被金兵搶走的那一部分……”

“但也太多了些,會不會是僞造的?”

“不好說……你們看:這麼多錢,竟然沒有一枚生銅綠的,黑古漆卻這麼厚?從靖唐年前到現在,差不多九百年,可不可能?”

“可能還是可能的,不過條件比較苛刻:一是不能入土,二是氣候要極度乾燥,銅器與空氣長期氧化,才能形成‘只有黑漆古,而沒有銅綠’的現象……”

“照這麼說,那就只有沙漠地帶才具備這個條件?”

“對!”

“意思全是真的?”

“別急,張研究員(故宮古幣專家)和邢所長(國博錢幣研究所)正在看,估計很快就會有結果……”

一羣專家七嘴八舌,李定安暗暗的佩服。

專業的就是專業的,東西都沒看,三言兩語就將這批銅錢的來歷推斷的七七八八。

又過了一會,張研究員和邢所長起身,拍了拍手。

議論的聲音頓然小了下來,所有的專家都看着他倆。

兩人對視一眼,邢所長點點頭:“沒問題,都是真的!”

“好傢伙……老邢,哪來的?”

“我哪知道?”邢組長指了指外面的成傑和李定安,“領導還在,要不你去問問?”

“問就問。”

這位躍躍欲試,又被同伴拉了一把:“別搗亂,要能說,剛纔開會的時候領導就說了……”

“也對!”

“怪不得李定安剛纔分組時,專門分了一個古幣組?當時我還納悶,讓老邢和老張帶五六個人,得有多少銅錢纔夠他們研究?”

“誰說研究了,人家說的是清點。”

“扯淡?”這位往對面指了指,“那麼多儀器你沒看到?”

“廢話!”

正說着,又有人一聲低呼:“賀歲銀……哈哈,還有熙寧金寶?”

但凡懂錢的,或是對宋史有點了解的,都知道這兩鍾古幣的來歷:

公元1099年,西夏戰敗,李氏正式取消帝號,向宋稱臣,宋哲宗用西夏進貢的第一批白銀,鑄“賀歲銀”。

幾乎就沒在民間流通過,只用過哲宗賞賜大臣,但第二年,哲宗駕崩,徽宗繼位,賀歲銀停鑄……

所以,這種銀錠比靖康通寶還要稀有,而且極有歷史和紀念意義。

至於熙寧金寶,專家們已經不知道怎麼評價了:宋神宗時期,皇帝爲了讓王安石的變法順利進行,專程鑄這種有蓮齒紋的金幣討好信佛的太后高滔滔。

自此後,每年正月十五,高滔滔都會邀東京各寺主持和高僧到相國寺講經,講罷,每寺賜金幣十枚。

說直白點,這是高太后供奉給佛祖的供養錢。

大宋時期道教爲國教,東京城能有多少大寺,能有多少高僧,既便連賜十年,高太后又能賜出去多少?

而這裡,卻有六箱?

除此外,竟然還有天眷通寶和一種不認識,但直徑近有四公分的金幣。

前者還好一點,一聽“天眷”兩個字,大部分的專家都知道,這是大金開國皇帝的年號。

當然,更爲稀少,雖然世面上沒有流通過,但至少聽過名字,今天也算是開了眼。

但後一種,所有的專家都是一臉懵逼。

這什麼字?

看着四四方方,但不論是分開,還是合在一塊,都跟天書沒什麼區別。

“邢組長,這是遼文還是金文?”

“應該是契丹文!”

“什麼叫應該?”

“錢我認得,可以確定是契丹早期的金幣,但你要說字,我只認識最上面的那一個:上天下土,契丹文爲之天,剩下的三個,不管是契丹大學還是小字,裡面都找不到。”

“那怎麼確定是契丹的錢?”

“遼代遺址出土的,同時出土的還有其它遼代文物,當然可以確定!”

邢組長眼睛裡直放光,“就出土過四枚,一金三銀,而且是分開三次出土:1977年,金幣出土於遼上京遺址,1998年,內蒙克騰克出土一枚銀幣,2005年,內蒙滿都拉再次出土兩枚銀幣……”

“轟……”

好似捅了馬蜂窩,空曠的倉庫中傳來“嗡嗡嗡”的迴響。

舉世只有一枚金幣,這代表什麼?

孤本。

但眼前呢?

整整兩箱。

箱子不大,但架不住這玩意小,一口少些也能裝上千枚……

一羣專門研究古幣的專家嘴都合不攏了,當場挽起袖子戴上手套,像是要立馬衝進去開工。

書記所說的主觀能動性,這不就有了?

成傑欣慰的點點頭,又拍了一下手掌:“安靜……老馬、老張,你們先彆着急,上午先參觀,下午再上手……”

“成司,我們不參觀了,現在就開始行不行?” “對,剩下的我們不看了!”

所謂見獵心喜,研究了半輩子,突然見到沒見過的新奇玩意,哪個不激動?

成傑卻板起了臉:“剛纔書記的會白開了?”

要有服從性,要聽指揮……

張研究員無奈的摘下了手套,平頭小夥降下窗簾,又關了燈。

邢組長卻神秘兮兮的湊到了李定安的身邊:“李老師,一直想請教您,卻找不到機會,您能不能給指點指點?”

“邢組長客氣,你說!”

“那金幣上的字,屬於遼文的哪種字?”

“就是契丹大字,不過創建的比較早,大概公元907年左右,當時契丹還未立國……之後到920左右,耶律阿保機下旨,創契丹大字,其實就是將這種文字的完善版和改進版……”

“明白了,就說怎麼似是而非?那等於這種金幣,就是契丹立國前鑄的?”

“對,907年自稱“天皇帝,認爲天命歸契丹,所以鑄金幣以祭天地,史稱‘天朝萬順’。”

“這是祭器?”

“對!”

邢萬康一個激靈:第一次見拿箱子裝,幾千幾千的皇朝禮器?

恍然間,他本來想問問這些金歷的來歷,迎上成傑隱誨的眼神,邢萬康明智的閉上了嘴。

其後,幾位專家竊竊私語。

“李定安還懂契丹文?”

“不知道,但師大和京大,好像都沒有相關的學科?”

“這和教不教有什麼關係?他去京大前就沒接觸過古玩,不照樣鑑定?”

“所以才叫天才,估計和鑑定一樣,都是他自學的,而且學的相當精深,不然邢萬康也不會巔兒巔兒的去請教他……”

“我倒是聽過傳聞,說他在內蒙發現在了兩座大型遺址,全是金、遼、元時期的文物,應該就是那段時間學的……”

“金遼時期的文物,是不是就是這些?”

“肯定不是,要是從內蒙運來的,何必遮遮掩掩?”

幾位專家頓時凜然。

顧春風跟在後邊,眉頭越皺越緊:看這陣仗,就能斷定這些文物是從國外運來的,問題是,從哪運來的?

中亞,還是外蒙?

與國境接壤,有大面積的沙漠地區,並且氣候極爲乾燥,也就只有這兩個地方了。

念頭微轉,他又想到了李定安從XJ弄來的那批清代文物,顧春風眼睛一亮。

明白了,怪不得會是李定安任組長?

思忖間,所有專家又進了一座全景式的倉庫,真就是格外的大,至少也有四五百個平方。

門頭上寫着字畫類,兩側光是研究室、保復室就各有四間,地上擺滿了箱子,足有四五十口。

不對,這不是普通的箱子,這是囊匣。

地方夠大,所有專家都走了進去,楊麗川是字畫組組長,所以當仁不讓,打開了一口。

不多,只放着三幅卷軸,嵌在三個匣槽內,她隨手取出了一支。

解開繩索,輕輕的抽掉外面的保護膜,楊麗川愣了一下:真絲絲絲縷縷,紛紛揚揚,分明是被扯斷了。

絹本的殘畫?

她順手展開。

“嘿,這山水副的不錯……”朱南山誇讚着,又瞅了瞅,“《寶晉書印》,這是誰的章?”

“朱所長,你說什麼印?”

“我不太懂畫……”朱南山讓開了位置,“老丁你自己看。”

丁立成擠了過來,瞅了一眼,倒吸了一口涼氣:“這是米芾的鑑藏印?”

朱南山張大了嘴:他不懂畫,只是相對而言,他至少知道米芾是誰,

北宋四大家……

正驚詫着,楊麗川“呀”的一聲,“北苑副使臣董源畫……這是董源真跡!”

後面的專家齊齊的一振。

同樣的道理,不管是研究陶器瓷器,還是金石碑拓,或是木雕竹刻,更或是金銀古幣,至少都知道,董源是誰。

董源真跡?

但怎麼可能?

愕然間,又是“咚”的一聲。

力道極大,聲音極響,又太過突兀,所有人的心臟都跟着跳了一下。

楊麗川怒臉寒霜:“李老師,誰幹的?”

李定安哭笑不得:你瞪我幹嘛?

“我也不知道!”

不可能。

我又不是沒去醫院看過你?

而且童院和呂院都那樣的態度……

但猝然間,楊麗川又反應過來。

她瞪着眼睛,再沒敢卷,小心翼翼的攤平,又蓋上保護膜:“太過份了!”

李定安嘆了口氣:還有更過份的。

果不其然,丁立成又翻出了李成的《煙寺松風》,楊麗川翻出了範仲俺的《伯夷頌》。

其它的專家也幫忙,一幅接一幅的殘畫被擺在平案上:

郭熙的《煙雨晴巒》、李建中的《西臺帖》、晏殊的《檻菊秋煙》、黃庭堅的《自跋帖》,蘇軾的《贈魯直尺牘》……

畫擺出來的越來越多,罵的人也一次比一次多,而且聲音一次比一次大……雖然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他們罵的是誰。

搞笑的是,其中的好幾位都盯着李定安,搞的好像全是他撕的一樣?

正罵的痛快,不然誰唸叨了一句,好似突然間按了暫停鍵,倉庫裡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瞪着眼睛,看着平案上的一幅字帖。

整整四米半,一端有軸,一端卻破破爛爛。

《寶晉齋》、《小小校書事也》、《不二相》、《沙門懷素》、《右軍僕童》、《如屋漏痕》、《六一居士》《賞心十六事》……

那一方方印鑑,一句句題跋,像是針一樣刺進了眼睛裡。

楊麗川咬着牙,眼淚“撲簌撲簌”的往下掉。

怕滴到畫上,她猛退兩步,又捂住了臉。

好端端的,怎麼就哭起來了?

丁立成黑着臉,牙齒咬的“咯咯吱吱”:“這是懷素真跡,《四十二章經》!”

腦子裡“嗡”的一下,顧春風猛的轉過頭:“天下第一草書?”

齊唰唰的,其它人也轉過了頭,盯着李定安。

“對,懷素《章經帖》,但別瞪我!”李定安攤攤手,“又不是我撕的?”

第204章 這女人有毒第193章 李安之完了第49章 先拿下再說第298章 水落石出第310章 祖墳着火了第439章 紫鹽褪色了第370章 領導,我檢討!第377章 既然不重視,那你就別重視了第440章 死心了第108章 不懷好意第69章 這麼厲害第460章 一刀就紮在了七寸上第314章 不可能只拿這一件第324章 這可是三千萬?第251章 再等等第268章 盜墓進去的第404章 大哥別笑二哥第371章 出事了第253章 林思齊的媽第147章 錢不是問題第190章 太陰險了第394章 靖康之恥第305章 你想幹什麼?第151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445章 大漢天子六璽第479章 最好能上上手第386章 必要性第64章 不知道說什麼了第516章 管不了第109章 找到了第52章 說明了一切第267章 用處大了第162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427章 漲漲世面第393章 澶淵之盟,大宋國書第482章 連老婆都坑第7章 一句一萬第332章 大哥也不知道第229章 這就是個怪胎第453章 還有更瘋的第59章 賊漂亮一姑娘第315章 買不買?第484章 我不猜第96章 差點意思第476章 你連我都要詐一詐?第281章 怎麼辦第421章 肉不香了第63章 什麼情況?第491章 掀桌子第149章 又上億了?第382章 太歡快了第140章 起漏風聲了第211章 活該第169章 唯他是問第446章 九大鎮國之寶,陳倉石鼓!第96章 差點意思第325章 不可能第393章 澶淵之盟,大宋國書第295章 又見林子良第491章 掀桌子第415章 找不找第455章 寶庫第22章 二進派出所第384章 看不住第306章 幹活第388章 唐代禮玉六器第55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372章 不沾半點邊第234章 骨扇第110章 當我們不認識漢字?第76章 看猩猩第234章 骨扇第322章 放不掉第473章 炸了毛的貓第50章 果然第29章 次品?第229章 這就是個怪胎第430章 又見藤原第41章 甜蜜而又幸福的笑第397章 後悔了第113章 讓你亂髮騷第101章 扯什麼淡?第469章 又見面了第327章 鉛管第456章 你爲什麼不驚訝?第36章 好運氣第141章 走個過場第197章 賠多少他說了算第147章 錢不是問題第87章 警察來了第300章 開國皇帝朱元璋第23章 關德海的信任第139章 道行太深第110章 當我們不認識漢字?第161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48章 壓力很大第55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35章 那也行第156章 學生該乾的,他是一件都沒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