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山頂大的羅盤

不大一會的功夫,鐵盤被送了上來。

約摸巴掌大,直徑十五六公分,有盤心,有刻度,有分層,有符號,同樣也是八思巴文。

沒錯,也是羅盤。

但還鏽着鏽,不知道中間有沒有盤池,池內有沒有指針,又指向什麼方位。

包括上面字跡也有些模糊,無法推斷具體內容。

“小舒,羅盤!”

舒靜好連忙打開包,把左朋送來的那塊銅羅盤取了出來。

李定安直接將兩塊扣在了一起:大小一模一樣。

再分開對比:大部分的刻線都沒有錯差,同樣是九層,盤面同樣被分成十二等分。

唯一有一點:一塊是銅,一塊是鐵。

具體是不是還有區別,要除去上面的鐵鏽,翻譯出符號信息後才能知道。

但基本可以判斷:這兩塊羅盤之間必然有聯繫。

至於和其它幾件東西的關係?

朱古錢很好猜:說不定是哪位大喇嘛或大人物賜給了這裡的喇嘛,喇嘛當做聖物保存了下來。

這枚大錢的來歷也不難推斷:元貞折三錢鑄成之後的主要作用,是元成宗用於賞賜大臣,就沒有向中下階層流通過,所以才少,所以才貴。

而恰好,羅盤的賣家的祖上爲塔布囊(指與成吉思汗的後代結婚者,皆爲貴族),祖錢和羅盤都是祖傳。

再開發一下腦洞:這兩塊羅盤,這些銅錢,之前都屬於同一個人。要麼屬於哪座喇嘛廟,要麼屬於賣了銅羅盤的牧民的祖先塔布囊。

之後又因爲某種原因分開了:比如喇嘛把銅羅盤和部分銅錢敬獻給了塔布囊,要麼塔布囊賞賜給了喇嘛廟。

這座廟離這兒也不遠,十有八九就在頭頂上:老道山。

就是不知道兩截道家八寶紋的筒瓦從哪來的。

總不能是蓋在喇嘛廟頂上的吧?

想了想,李定安把鐵羅盤遞給了舒靜好:“小舒先拿到賓館清洗,然後聯繫高老師,請他幫忙翻譯一下……注意,是清洗,不是修復,但儘量不要有破損!”

“李老師,我明白!”

李定安又指了指山上:“左局,上去看看!”

“好!”

左朋格外的興奮,“李老師,我幫你拿包!”

“不用!”

李定安搖搖頭,快步上了山。

左朋緊緊的跟在後面……

……

天氣很好,風景也很好。

天空湛藍,白雲悠遠,草原一望無際。

羣山蒼莽,高低錯落,卻又起伏不斷,彷彿一座巨大的城郭。

河流蜿蜒,連連綿綿,環繞不絕,如城外的護城河。

遠遠望去,不論是山,還是河,都像一道一道的環圈在一起。

從風水學而論,這種地形很特別。

《撼龍經》:勾夾是砂螺是穴,水注明堂聚氣多,四傍繞戶如城郭,水繞山還聚一窩。

勾夾即指河流環繞,螺指的是一圈一圈的環,後面兩句更好理解……簡而言之,這種地形中,遍地都是龍穴。

還有一句出自《疑龍經》:凡山大麴水大轉,必有王候居此間。

說簡單點:此處的龍穴很多,只要找對地方下葬,後代肯定能出王公。

這兩本書都出自同一位作者:唐代國師,堪輿學家楊益,風水羅盤也是由其發明。

也是最早的《堪輿學》論著,也不管是哪種流派,是注重理論還是注重實踐,凡是唐以後的風水堪輿之術,全是以這兩本爲核心思想洐生而來。

區別只在於感悟不同,具體點兒:各派以《撼龍經》和《疑龍經》爲綱,總結出各自的觀山看水之術、點穴分金之法,觀星定位及出煞收山的口訣、以及複雜到繁瑣的測吉凶的算法。

要問爲什麼弄這麼複雜?

當然是爲了防盜墓的。

特別是《疑龍經》,幾乎把什麼身份坐什麼山,分什麼金,葬什麼穴標的清清楚楚,等於盜墓賊的找墓秘籍。

就這一句:凡山大麴水大轉,必有王候居此間……但凡識字的,都能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那怎麼辦?

只能弄複雜點,儘量讓盜賊找不到……跟保險櫃密碼越複雜越安全是同樣的道理……

眺望了一陣,李定安嘆了一口氣:“遺址有沒有還不知道,但說不好,山下就有大墓!”

“大墓?”

左朋愣了一下,“李老師你不知道?”

“哦,你說青龍山戰國墓……這個我知道:出土了一把青銅劍,現在就收藏在國博!”

“不是戰國墓,我說的遼代陳國公主與駙馬墓?”

左朋往東指了指,“就在青龍山水庫旁邊,離這不遠,也就五公里……”

李定安愣了一下:我一專業撿漏的,稍帶着研究一下古董,哪需要知道不相干的墓葬?

也別以爲我帶考古隊出田野,就覺得我是專業考古的,說實話,真就是第一次。

所以別說這兒,他連京城發掘過幾座墓葬都沒個數,何況還是遼代的?

但他驚詫的不是這個,而是陳國公主與附馬合葬墓……剛說王公墓,這不是王公墓是什麼?

關鍵的是那處水庫的地形,和《撼龍經》裡說的一模一樣:

高水一寸即是山,低水一寸水迴環。

水纏便是山纏樣,纏得真龍如仰掌。

……

再看具體地形:墓在哪他不知道,但那麼大一口水庫,他想看不到都難:數道河流,蜿蜒環繞,注入湖中。

再往兩邊看,水庫兩端還有數座小山丘,不出意外,沒修水庫之前,那一塊是一道帶段丘陵,水流繞着丘陵,繞了好多個“S”型……每一道彎,不都像是蜷曲的掌心?

也就等於一處龍穴……

不是……這不對勁。

自己之前基本沒接觸過風水和堪輿,只是爲了研究那塊羅盤,才順帶着研究了一點,至多也就瞭解了個皮毛。

不能只憑着這麼點皮毛,就能找到大墓了?

仔細一想,李定安不由失笑:哪有這麼容易?

水庫南北長有兩公里,南北還有山丘,總體長近四五公里,在四五公里的範圍中找一座墓,依舊不好找。

再者,遼與北宋並立,那時候的風水學纔是起步階段,沒那麼多的加密手段。

放明清兩代的墓試試?

丘陵南北長五公里,以風水學的說法,龍脈脈氣又能廷十里,加起來就是十公里。

流派又多,算法又雜,如果彙總一下,感覺這方圓十公里哪兒都是龍穴。但沒秘傳的口訣和算法,伱知道哪個是兇,哪個是吉?

一不小心就給人埋錯了……

算了,幹正事吧。

李定安搖搖頭,又往四處打量:“左局,牆基在哪?”

左朋來到懸崖邊,往下指了指:“在這!”

李定安探頭一看,好傢伙:懸空寺?

懸邊有一條斜道,曲折向下,之前估計有石階,但年代久遠,只剩一條亂石道。

不但陡,還極窄,寬不足一米,兩個人並肩都夠嗆。

再往下,大概十多米,有一塊突出的岩石,長有十一二米,但依舊很窄,也就三米左右。

仔細再瞅,巖臺上的殘存的石基,及一些磚瓦。

但離這麼遠,看不出什麼,且處於水平面,連巖臺上面刻的什麼字都看不清。

“左局,峭壁上刻的什麼?”

“只有皇統四年,其它的太模糊,已無法辯認!”

“有沒有發現遺物?”

“除了牆基和磚瓦殘片,再沒有發現!”

“具體點!”

“牆基是石基,只比巖臺高一點點,磚與瓦都是黃泥燒製……”

“沒有紅瓦?”

“沒有!”

“有沒有瓦當?”

“也沒有!”

左朋想了一下,“當時倒是想過,可能巖臺斷裂,廟宇隨巖臺崩塌,被埋到了山下,但一是覺得沒什麼價值,二是山上落石太多,危險係數太高,就沒有發掘……”

只是深山中的一座孤廟,這裡也不是什麼宗教聖地,附近更沒有什麼大城,自然也就沒有研究的價值。

不過可以聯想一下:金熙宗時建成,當時應該是道觀,所以刻有“皇統四年”(金熙宗的年號)。到了元朝,蒙族牧民遷徙至此,改成了喇嘛廟,所以會供奉朱古錢。

到了明代哪一朝,可能又被改成了道觀,所以有八寶紋的瓦當,然後到了清,又被改成了喇嘛廟……牧民祖上塔布囊的羅盤和銅錢,應該就是喇嘛敬獻……再之後,巖臺斷裂,廟宇被埋……”

“對,這樣推斷最合理!”

“只是推測,最好還是下去看一看!”

李定安瞅了瞅,“石道太陡,崖又太深……等兩天吧,等老馬騰出人手後在山頂打個安全樁,我再下去看看!”

“麻煩李老師!”

“應該的……”李定安點點頭,“還有什麼?”

“基本就這些……哦對……”

左朋一拍額頭,“還有祭壇!”

“去看看!”

……

離的還挺遠,廟址在山頂靠南,祭臺在山頂正中,相距有兩百多米。

山頂很大,也很平,宛如平地,有裸露的岩層,卻沒有亂石,有的地方甚至鑿的很平,明顯是人爲。

值被很茂盛,有雜草,有灌木,有菇類,還有幾株枯萎的燕麥苗和青稞。

“有人在山頂種過地?”

“種過,估計就是當時留下來的種子,但年代已不可考……”

李定安點點頭:“但收成肯定不怎麼好!”

“確實。”

因爲缺水……

說着話,兩個人走到了臺頂。

左朋用腳蹭了蹭,露出一塊石基:“李老師,就是這!”

你管這叫祭壇?

一塊長方型石臺,長有兩米左右,寬一米多,撐到頭三個平方,別說祭壇,說是祭臺都夠嗆,至多也就是張祭桌。

上面全是板結土,長滿了雜草,還有一株冬青,說明石基上有孔。

李定安蹲了下來,撿起了塊石片颳了刮上面的土。

石面相對平整,沒有字,也沒有紋路,但有好多拇指大小,但排列不一的石坑。

而且很深,足有五六公分。

李定安看了一陣,又站了起來。圍着石臺轉了幾圈之後,又看了看天空。

“有點像是……天文臺?”

“觀星用的!”

“對!”

李定安用石片劃了幾下,“這三個坑連一塊,就是危宿,這兩顆星是虛宿,這四個星是女宿……”

左朋有點迷茫:“二十八星宿?”

“對……但星圖好像不全,而是這觀星臺着實有點小,感覺看不了什麼!”

“不小!”左朋又在旁邊踢了踢,“李老師,這邊還有!”

還有一塊,還一模一樣大。

左朋又往下踢:“旁邊也有……總共二十八塊,圍着山頂中央建了一圈!”

李定安愣了一下,不知道說什麼。

剛還說這觀星臺小?

如果照這個距離算,半徑三十米以上,面積近三千個平方?

京城的古觀象臺纔多大?

暗暗驚詫,李定安蹲了下來。

沒錯,一模一樣,密密麻麻的坑眼,隨便一連,就是一座星宿。

沒跑了,就是觀星臺,二十八塊加一起,星座肯定不會缺,只會多。

就是不知道爲什麼把坑鑿這麼深?

感覺像是插過什麼東西,比如杆,比如旗。

瞅了半天,感覺沒什麼頭緒,李定安直起腰:“左局,這就是你說的八卦?”

“不是這個……八卦在這!”

左朋往裡走,也就五六步,指着腳下:“李老師,你看!”

是一塊圓型石基,稍小點,直徑約一米。

上面沒有坑,但中心有字,仔細辯認,好像是“艮”?

八卦之一,山卦?

字在石盤正中間,沒有卦象,甚至連線條的痕跡都沒有。

可以確定,不是風化或磨損而消失,就是沒刻。

“再有沒有?”

“正對面還有一塊!”

左朋又往前走,這次有點遠,足足走了五十多米。

依舊是一塊圓型石基,與之前那塊差不多大小,上面也有字跡,好像是個田?

八卦中沒這一卦,不論是先天還是後天卦,都沒有。

仔細再看,石基磨損的比較厲害,上下應該還有線條。

估計是個“申”字。

八卦中依舊沒有這一卦,只有“坤”。

但以方位推斷,艮卦與坤卦相鄰,不可能跑到正對面?

反正很奇怪……

李定安左右瞅了瞅:“還有沒有?”

“還有一塊,字倒是很清晰,但碎成了好多塊,當時就清理了。”

“什麼字?”

“申!”

嗯,又是一副坤卦?

不應該啊?

“位置在哪?”

“在這!”左朋的腳往多踏了一步,“和這塊‘田’挨在一塊?”

“確定是申?”

“確定!”

這就奇怪了。

看着不像八卦,反倒有點像二十四山向?

也就是堪輿學中的二十四方法,分別用四卦、八幹、十二支表示,其中就有“艮”、“坤”、“申”。

恰好,“艮”在坤對面,“申”在“坤”旁邊,而且只有字,沒有什麼卦象……

嗯……不對?

二十四山向……

李定安猝然愣住,險些噴出一口老血:這哪是什麼八卦?

也壓根不是觀象臺……

這特麼是羅盤……山頂這麼大的羅盤!

第378章 挖第487章 該自己乾的,已經幹完了第258章 方形的老祖宗第69章 這麼厲害第102章 咣咣就是兩錘第75章 專家的眼睛全是瞎的?第417章 看好他第397章 後悔了第168章 這下麻煩了第316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229章 這就是個怪胎第185章 和變態擡什麼扛?第501章 不佩服都不行第339章 就叫李定安第489章 我交待第273章 八大山人的題章第321章 事發了第372章 不沾半點邊第290章 寸步不離第501章 不佩服都不行第206章 什麼來路?第481章 斷代到秦始皇都沒問題第8章 來自“祝福者”的饋贈第227章 不一定就是虎牙第219章 李定安瘋了嗎第64章 不知道說什麼了第295章 又見林子良第15章 四十年的老酒第118章 敢不敢硬氣點第187章 太棘手第144章 開什麼玩笑?第121章 這下怎麼辦第263章 還有傅抱石的一幅畫第435章 第442 王昭君的兒子第472章 早了三千年第407章 個人努力第158章 連名字都沒記全第229章 這就是個怪胎第102章 咣咣就是兩錘第109章 找到了第432章 匈奴王墓第402章 漢代金印第155章 做夢都能笑醒第304章 不是漏,是寶藏第366章 都說了不可能第304章 不是漏,是寶藏第181章 現代仿的第285章 張漢光的手下第136章 李老師知道第13章 交易第71章 假的第213章 館長是誰?第109章 找到了第266章 冤家路窄第206章 什麼來路?第319章 那你還買個屁?第427章 漲漲世面第496章 那你還敢害我?第270章 巫觀裡的老道士第357章 龍穴第39章 沒誠意第43章 廢什麼話?第61章 李老闆,過來看看第248章 郎世寧第484章 我不猜第147章 錢不是問題第218章 辭職第257章 又被截胡了第183章 只值八千八第317章 乾隆御賜第460章 一刀就紮在了七寸上第487章 該自己乾的,已經幹完了第194章 殺瘋了第305章 你想幹什麼?第256章 一顆紅心,兩手準備第193章 李安之完了第205章 我能猜的到第438章 當我是泥捏的第119章 金頁子第363章 早出國境了第360章 木俑第248章 郎世寧第216章 你愛信不信第462章 你行不行第64章 不知道說什麼了第352章 指針?第439章 紫鹽褪色了第23章 關德海的信任第171章 仿的第409章 座寶山而不知第372章 不沾半點邊第170章 考一考第130章 於佑任的畫第131章 全憑歷史學的好第514章 她人呢?第71章 假的第348章 找到了第252章 九億?第243章 送給叔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