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慧想要幫文父一起收拾,但文父讓大女兒去準備收拾細節,病人最重要。文父對嘉慧的工作是很驕傲的,雖然他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讀文學,最後留校當老師。
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飯的嘉慧準備上班,順便問了嘉琦一句:“你幾點去醫院,要不要一起?”
“你先去吧,我晚點出門。”
“好吧。”又對着父母說:“爸媽,我走了。”
“好。”文母說。
“手術順利。”文父說。
文母也吃完飯,一聲不吭的出門了。
文母來到武館,在這裡她完全放鬆,沉浸在忙碌的教學中,她把這裡的學員都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熱愛。嘉琦從小體現出的運動天賦,讓文母開心的不得了。在嘉琦小的時候,天天帶她來,文母是嘉琦的啓蒙教練了。嘉琦也是很棒,在各種年齡的全國武術大賽中都能獲獎。但是,在嘉琦某天看到了跆拳道對抗練習的時候,當時就吸引住了,回到家後一直想着那些動作。後面下定決心轉項目,但是由於起步較晚,基本沒有機會進入國家隊。嘉琦在跟薇薇吃飯聊天的時候,決定報考體育大學,從事跆拳道項目。在嘉琦的內心她沒有放棄對自己更高的追求,她知道自己繼續訓練武術肯定能進入國家隊,因此,進入國家隊代表國家參加世界大賽的想法,就默默的放在了心裡。文母剛開始很費解,情緒很激動,跟嘉琦說了很多話,最終還是沒能阻止。看到嘉琦堅定的樣子,再加上對小女兒的疼愛,讓文母漸漸消了氣,但對於嘉琦沒有堅定的走專業運動員的路,文母內心藏着深深的遺憾。
學員也對文母很熱情,每個人都跟文母打招呼。
文母的合夥人,也是以前訓練的夥伴姜妍,結束對學員的指導,走近文母身邊。
“今天不是女兒回來了嗎?怎麼跑到這裡了,這是生誰的氣嗎?”
“別提了,人是回來了,心思都放在外面了。”文母停頓了下,“還有我那老頭子,女兒回來了一個笑臉都不給。都不讓我省心。”
姜妍聽到文母的抱怨,笑了一下,“也不是誰當初第一次見到文教授就被他吸引,說他有內涵。”
文母聽到這裡,臉略微泛紅。她清了清嗓子,“那是年輕的時候,現在老了。哎,好了,我去指導學員了。”
姜妍看着樑鳳的背影,依然保持的笑容。對於文父文母的愛情,姜妍作爲樑鳳的閨蜜是一隻見證着。文父文母這對兒,讓外人看似不解,愛情又有誰能解釋的了呢。在年輕的兒女面前都會覺得父母老頑固不懂風情,但父母年輕時的瘋狂一點也不輸現在的年輕人。
文母退役後進入大學,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文教授的演講,立馬被文教授吸引了。文母就開始了少有的女追男的好戲。文教授當時拿出了不少理由拒絕文母的表白,學校不允許師生戀、年齡相差太遠、兩人不合適來自不同世界·····
文母拿出了運動員不放棄的精神,一邊完成自己運動管理學的學業,還經常旁聽文教授的課程,私下看來很多文學類的書,但是文母從表白後並沒有去特意引起文父的注意,這讓文父對文母產生了好奇。等到文母畢業的那年,文母再一次表白,這次是用一封情書搞定的。
誰都不知道情書裡到底寫了什麼,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就是這一封情書,讓倆人在一起了。但是倆人的愛情並不順利,文教授的父母跟常人一樣認爲兩人來自不同的行業,根本不合適,而且年齡相差10歲。
但是文母並沒有放棄。那時,文母和姜妍剛剛搞武館,在忙碌的同時,樑鳳學會了做飯,抽空還會去探望文教授的父母。漸漸的,文教授的父母就被樑鳳的堅持而感動,文父文母也就順利的走入的婚姻殿堂。兩人進入婚姻也過得很幸福。文母是急性子,做事不會多想就去馬上幹;文父沉穩安靜,總是思考很多,兩人性格上互補,再加上文父總是遷就文母,畢竟兩人年齡有很大差距,文父就當是對待孩子一樣耐心。
不久,大女兒文嘉慧就出生了,於是兩人爲女兒的教育有衝突,畢竟文父文母的人生走的是兩條不同的路。
文教授從小教嘉慧詩詞,希望把自己的女兒培養成文學氣質濃厚的女孩,最後像自己一樣完成學業留校教學。而當時,文母的武館也辦得有聲有色,文母帶着嘉慧來武館練習,希望自己的女兒完成自己運動員時沒有完成的願望。文父覺得體育這條道路殘酷而艱辛,更希望女兒從一個常規的道路;而文母聽到文父是這個態度就很生氣,簡直就是反駁自己的職業一樣。
就這樣嘉慧在父母的兩種教育思路下成長,學校作業完成後要學習古詩詞,週末要去母親的武館訓練,這讓嘉慧倍感疲憊。但這樣的培養在嘉慧10歲那年改變了,是因爲嘉琦出生了。嘉琦出生時體重八斤二兩,在剛出生的嬰兒中這個體重就很有優勢,而這個引起了文母的注意,她認爲這是孩子身體素質好的表現,文母就開始訓練小女兒,驚喜的發現小女兒的運動天賦。後面就把重心放在小女兒身上,就放棄了對大女兒的武術訓練。文父也拗不過文母的脾氣,好在有兩個女兒,文父就專心教育大女兒,小女兒就放手交給文母。
那時,嘉慧對妹妹特別疼愛,把嘉琦看成是解救自己的小天使。嘉琦也是從小就追着姐姐,姐姐跟同學出門玩時,也會帶上妹妹,同學覺得她帶了個麻煩,但是姐姐卻一直維護妹妹。妹妹經過母親嚴厲的教育下經常受傷,姐姐就照顧妹妹的傷,不知不覺嘉慧對醫學產生了興趣。
高考報考志願的時候,文父很希望嘉慧學文學,但是姐妹倆配合,在報考大學時沒有通知父母,嘉慧是等收到錄取通知書時才通知父母的。文父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平時話少,也不會把情緒放在臉上。對於嘉慧學醫文父剛開始沒有任何態度,但是聽到周圍鄰居總是誇讚嘉慧,文父的心裡也是很高興,後面來看到嘉慧可以獨自照顧病人,才少有的稱讚了嘉慧的選擇,並流露了驕傲之情。
姐姐在初到醫院實習時,妹妹時常在訓練之餘看望姐姐。嘉慧在結束實習時,到了選擇專科的時候,眼科也是姐妹倆共同決定的。
進入專科學習時姐姐越來越忙,而妹妹也進入的系統的訓練,兩姐妹漸漸的缺少聯繫。
姐姐在專業學習時,經常被前輩罵,而且總是有些看低年輕人的言語。
妹妹當時受到了很多省隊運動隊的訓練邀請,一次妹妹在去省隊參觀的時候瞭解了其他項目,被跆拳道吸引,隨後放棄了多年的武術訓練,轉而練習跆拳道。
因爲妹妹的任性轉專業,全家上下說服很多次嘉琦仍不改決定。家人都認爲嘉琦的選擇很愚蠢,雖然文父不支持嘉琦走體育道路,但是他認爲既然練了,就應該堅持,對小女兒的決定十分的失望。
嘉慧這時也因爲跟自己未婚夫發生矛盾而不愉快的分手了。父母也是對嘉慧苦勸了很久,但是嘉慧情緒激動,把自己鎖在屋子裡好幾天。一下子兩位老人陷入了對兩位女兒的擔憂中。但都感到無力,無法跟女兒進行有效的溝通。
後面看到大女兒因爲感情的事日漸消瘦,小女兒因爲決定考大學,每日從清晨學到半夜。父母就都心軟了,避而不談以前的事。但事情發生了刻意迴避總會在心裡留下心結。文父文母漸漸感覺自己跟女兒的關係遠了, 女兒們也不太會將自己的事跟父母分享,因爲對女兒的無力感,文父文母也並沒有像其他父母一樣催着孩子的各種人生大事。
樑鳳第一次跟姜妍說了自己對女兒教育的疑惑。那時姜妍也不知道怎樣勸她,就想辦法轉移樑鳳的注意力,也是這時兩人的武館越辦越好。
但一家四口的關係漸漸疏遠。嘉慧因爲一次情感的失敗,封閉了自己,將自己完全投入在工作中。文父剛剛退休還有些不適應,每天呆在書房裡練書法。文母把心思都放在武館上,偶爾嘉琦回來文母纔會興奮的下廚。除此之外,家裡的家務大部分都落在了文父身上。但在家裡對兩個女兒還是一副教授教訓學生的樣子。嘉慧會拿手術忙來逃避,在妹妹在的時候,會跟父親一起教育嘉琦。嘉琦犯了,雖然每週末都會放假,但心裡對家裡產生了反感。所以週末時不時跟自己的小團隊吃喝玩樂。嘉琦也只跟朋友分享心事。文父文母偶爾有小拌嘴,文父都是採取冷處理。文母偶爾跟閨蜜姜妍吐槽,但第二天早上就恢復往常的相處模式。
人們說,兩人在一起久了,就變成親情了。但文父文母的愛情,只是經歷過青春的激情,現在迴歸了平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