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

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

長樂宮,長信殿。

發生了今天這一攬子糟心事兒,樑王劉武自是不能遵照皇帝哥哥的意思,在未央宮留宿了。

可就這麼回王府,又實在覺得心裡沒底,便也就直接來了長樂宮,藉着探望母親竇太后的功夫,把發生在接風宴上的事,有一茬沒一茬的擺在了竇太后面前。

——唯獨劉榮怨懟竇太后的那句,劉武沒說。

卻不是不敢,亦或是有心保護劉榮;

而是樑王劉武覺得:自己作爲漢家的準儲君,應該對這個侄子稍微大度一點。

沒了最關鍵的‘怨懟太后’這一條,只是聽說皇長子咆哮君前,又是因皇太弟一事,竇太后的反應便也沒太激烈。

只是這邊的樑王劉武剛告完狀,太廟和未央宮的消息,便也緊隨其後的傳進了長樂宮……

“皇長子,跑去了太廟?!”

···

“鳳凰殿即刻閉殿?”

“——還靜候發落?!!”

得知天子啓對鳳凰殿的處置,竇太后本還算淡然的面龐之上,只頓時涌上一抹疑慮。

“扯上我這瞎老婆子,倒還則罷了。”

“怎將太皇太后也牽扯進去了……”

只片刻的功夫,竇太后便敏銳的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

——如果只是君前失儀,尤其還是酒後,那根本不至於鬧到如此地步。

往大了說,劉榮咆哮君前,正式的罪名當爲‘君前失儀’;

按律,坐大不敬。

但終歸是劉氏宗親,尤其還是當朝皇長子。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改‘君前失儀’爲‘酒後失儀’,象徵性打頓板子,再關一陣子禁閉,罰酒三杯下不爲例,也就差不多了。

不然呢?

總不能因爲皇長子多吃了些酒、說了兩句胡話,就真治劉榮一個‘大不敬’吧?

可劉榮出了未央宮,便徑直跑去了太廟——尤其還是帶着三弟劉淤,一起跑去了太廟!

這,可就徹底把事兒鬧大了。

太廟是什麼地方?

——太祖高皇帝劉邦的父親,太上皇劉太公:劉煓的皇帝廟。

太上皇劉煓是什麼人?

——漢家理論上的法統起點,老劉家輩分最高、最具重量級的祖宗!

皇長子闖了禍,跑去太廟找劉氏輩分最高的祖宗哭訴,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不這麼做,皇長子就很可能因爲自己犯下的錯……

“皇長子還說了什麼?!”

只暗下梳理片刻,竇太后便迅速點出了關鍵。

母親都主動問起了,樑王劉武自也無法繼續隱瞞,將劉榮怨懟竇太后的那句話,以儘量委婉的方式說了出來。

也是聽到這駭人聽聞的一句話之後,竇太后的面容之上,才終於流露出一抹了然之色。

“難怪……”

“難怪皇長子出了未央,便徑直躲去了太廟……”

“也難怪皇帝,下令鳳凰殿閉殿,還把太皇太后都給扯進來了……”

將事情的經過,以及前因後果的邏輯理順,竇太后本帶着些疑慮的面容,卻也隨即淡定了下來。

——未知,纔是人類恐懼的源泉。

懸而未決,纔是最令人心神不寧的狀態。

一件事再小,也總會讓不明所以的人忐忑不安;

同理:一件事再大,只要弄明白了前因後果,便也能讓人靜下心來面對、解決。

便見御榻之上,竇太后又皺眉沉思片刻,方摸索着探出手,詢問起身旁的老寺人。

“皇帝,去過太廟了?”

老寺人只趕忙一躬身:“唯。”

“陛下怒氣衝衝而入,面掛寒霜而出……”

聞言,竇太后又是一陣沉思,甚至連緊握着寶貝兒子的手,也在不知不覺間收了回去。

不知過了多久,竇太后低沉、平緩的話語聲,纔在長信殿內再次響起。

“你走一趟養心殿,將此間事,悉數稟奏太皇太后吧。” “——務當事無鉅細,一字不落。”

“尤其是皇長子怨懟東宮的話,不可有哪怕一字改動。”

沉聲做下交代,待老寺人躬身領命而去,竇太后便愣坐在御榻之上,久久都沒能從思緒中回過神。

而在竇太后身側,樑王劉武只茫然無措的低着頭,看着被母親鬆開的手,也愣愣發起了呆……

“這事兒鬧的……”

“好端端立個皇太弟的事,鬧的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

“哥哥不像哥哥,弟弟不像弟弟;”

“便是避居深宮的老太后、入土爲安的太上皇,也被晚輩這些個糟心事,擾的不得安寧……”

此言一出,樑王劉武當即一慌,當即便要將屁股從御榻上滑下,就勢跪倒在御榻前!

卻不等樑王劉武有所動作,竇太后先一步反應過來自己的話有歧義,這才重新拉起寶貝兒子的手,安撫的輕拍了拍。

“沒說你和皇帝。”

“說的,是皇長子和老二。”

即便被母親重新拉起手,樑王劉武的驚懼也沒有減弱多少;

直到竇太后這句話道出口,樑王劉武懸起的心,才總算是落了地。

小心翼翼調整好呼吸,將砰砰直跳的心強壓下去,樑王劉武思慮再三,終也試探着開口道:“要不,還是算了吧……”

“——嗯?”

含糊其辭的一語,惹得竇太后當下一愣,便聞樑王劉武哀嘆一氣,頗有些苦悶道:“皇太弟一事,要不還是算了吧。”

“若非此事,皇長子今日,也不至於在皇兄面前那般失態。”

“皇兄,也不至於那般盛怒……”

說到這裡,樑王劉武的腦海中,再度浮現出天子啓那看似健壯,實則卻已有些虛浮的身影。

正要再開口,將態度更堅定一些,卻見母親竇太后微微一搖頭,又悠悠發出一聲長嘆。

“不怪阿武。”

“卻也怪不得皇長子。”

“——畢竟諸呂故事不遠,殷車之鑑下,皇長子唯恐步少帝兄弟、孝惠諸子後塵,也算是人之常情……”

說着,竇太后便費力的眨了眨眼,將眼眸的酸澀感驅散些;

又呆坐片刻,才拉着樑王劉武起身,作勢要往後殿而去。

“出了這麼一檔子事兒,阿武當也沒用上吃食。”

“留下一起用飯吧。”

母親相邀,樑王劉武自是從善如流,恭敬攙扶着母親,便朝着後殿的方向走去。

“可要喚上阿姊?”

“——嗯,叫上吧。”

···

“皇兄……?”

“——如此關頭,皇帝正忙着呢……”

接連兩問,竇太后都是一副不溫不火,無甚所謂的低沉語調。

直到劉武下一問,或者說是下一句話,卻是當竇太后稍停下腳步,身形也隨之一僵。

“皇長子,還在太廟呢……”

愣了許久。

聽聞劉武此言,竇太后僵在原地,愣了許久。

久到樑王劉武都有些心下發毛,竇太后才重新邁開腳步,悠悠開口道:“便在太廟待着吧。”

“大小是個‘不孝’的罪過,在太廟思過,倒也正合適……”

今天第二更。

第三更會晚一些,可能在十二點之後,明天上班的看官老爺們可以睡醒再看

(本章完)

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3章 左膀右臂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第227章 開戰!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135章 奏對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24章 真打呀?!第271章 爵酬英雄,祿賜忠臣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387章 商賈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99章 十日?!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35章 漢少府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第251章 毒蛇!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8章 命可真好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222章 不遠了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399章 金布律?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308章 將戰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睡一覺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82章 屠龍勇士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92章 出師不利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295章 女人心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328章 王朝週期律?第66章 帝王的本能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348章 低聲下氣的軍臣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141章 啥事兒來着?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363章 黑土地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407章 四兩撥千斤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381章 洗牌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93章 兒,斗膽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99章 十日?!第243章 周亞夫可惜嘍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364章 赳赳老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