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天賦這個東西,藏都藏不住

“繼續說下去。”

對於衛青提出的‘兩個目標’的說法,劉榮可謂是老懷大慰。

——在後世,是有類似的、成系統的思想體系的!

即:無論是戰爭,還是商貿——哪怕是個體在某件具體事上,都應該在確保達成基本目標的前提下,儘可能追求更爲遠大的目標。

比如一場考試,你首先要保證你及格;

在此基礎上,再試着去爭取考八十、九十,乃至更高的成績。

再好比一門生意,你首先要保證不虧本,把你的生意維持、經營下去;

然後再試着去謀求一成、兩成,乃至三五成的利潤。

又或者,一把網絡遊戲。

對手拔了你的上塔,你就得拔對手下塔來對換;

對手拿了峽谷先鋒,你就得打小龍來做資源置換;

對手在上路打麻將,三人羣毆你們家上單,你就得下路四包二,欺負他們家下路!

完成了這些基本目標之後,也得去爭取完成那些難度更大、收益更高的目標。

比如對位單殺;

比如拿下大龍;

再比如贏下團戰,並取得最終勝利。

戰爭,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還~是拿過去這場河套-馬邑戰役舉例。

作爲馬邑戰場的主將,你程不識且不論能不能咬住單于庭主力——至少不能把馬邑給丟了吧?

河套方面也是一樣——且不論能不能真的奪下河套,但最起碼,也不能在還沒渡河之前便走漏風聲,讓匈奴人把大軍堵在大河東岸,連河都渡不過去吧?

這,就是很容易就能完成,且必須完成的基本目標。

或者說是既定目標。

而在此基礎上,馬邑戰場嘗試咬住單于庭主力、河套戰場爭取徹底拿下河套,並真正將河套納入漢家的版圖,這就是衛青口中的:第二個目標。

這裡的第二目標,與其說是目標,不如說是‘夢想’,或者說是遠大理想。

畢竟在戰爭開始前,無論草原還是漢室——可沒人覺得漢家真能拿下河套,又或是在憑一座城池,真就把匈奴單于庭主力給拖在代北。

有了這‘兩個目標’,或者說是一個既定目標、外加一個遠大理想的思想理論支撐,衛青對於平城戰役的見解,其實也就一目瞭然了。

“冒頓想要試探我漢家、試探太祖高皇帝——或許確實沒預料到太祖高皇帝會御駕親征,以供冒頓如此近距離、如此直接的試探。”

“但在冒頓的第二個目標當中,肯定有‘如果有機會,便困殺、生擒一位漢家大將,以試探漢家的反應’的內容。”

“只是太祖高皇帝御駕親征,又恰如冒頓所預謀的那般,跳入了白登之圍;”

“這才讓冒頓將‘困殺、生擒一漢將’的第二目標,改變爲:困殺,或生擒漢皇帝!”

···

“對於匈奴人而言,這樣的情況其實很常見。”

“——比如太宗孝文皇帝十四年,老上單于很可能就是抱着類似的想法,到朝那塞外碰碰運氣。”

“運氣不好,那就完成第一個目標:攻打漢邊,搶掠人口、物資,並威懾我漢家。”

“運氣好,就試着再完成第二目標:深入漢家腹地,儘可能最大程度的動搖我漢家的宗廟、社稷。”

“結果顯而易見——老上單于,基本完成了這第二個目標。”

其實衛青說到這裡,劉榮就已經爲這場對答——或者說是這場君臣奏對打了滿分。

能提出‘一個既定目標,一個遠大理想’的將領,已經足夠讓劉榮刮目相看。

尤其這位將領,纔剛十歲出頭!

十歲!!!

短短一年之前,這少年還只是個寄居生父家中,卻根本不被家人接納的奴生子!

如果是程不識、郅都,乃至於酈寄、欒布等老將提出這樣的見解,那劉榮會含笑點頭:不愧是宿將,果然有點東西;

若是個二三十歲的青年將官,劉榮也大概率會豎起大拇指:將軍天資不凡,前途不可限量。

但當一個十歲出頭,且纔剛完成從奴生子——從‘牧奴’到‘郎官’轉變的少年,提出這等深刻的哲理時,劉榮只能說……

不愧是你啊!

長平烈侯!!!

花費了不小的力氣,纔將瘋狂上揚的嘴角勉強壓下,劉榮也總算是勉強維持住了一副淡定從容。

深吸一口氣,故作隨意的輕輕一擺手——示意衛青再次繼續說下去。

便見衛青微微點下頭,便自信滿滿道:“其實這一點,從整場戰役的後續走向中,也大致能看出一二。”

“——事實上,無論太祖高皇帝是否身陷白登之圍,那一戰,我漢家的目標、目的都始終不曾變換。”

“即便太祖高皇帝陷圍白登,我漢家最終,也還是將韓王信、代相陳豨,乃至於燕王盧綰等控制的邊牆一代肅清。”

“更是接連收回馬邑以北的雁門地區,上郡以北的雲中郡等等。”

···

“這些,其實都表明那場戰役,我漢家纔是戰略獲勝的一方。”

“只是我漢家的勝果,都被那場白登之圍所掩蓋——甚至是完全掩蓋!”

“世人皆只知漢匈平城一戰,我漢家的太祖高皇帝陷圍白登;”

“卻不知那一戰,我漢家取得了毋庸置疑的勝利。”

這一番話,衛青倒是難得沒有再語出驚人,而是和主流觀念保持了一致。

或許聽起來挺扯淡的。

漢匈平城戰役?

贏了?

wWW▪ ttκā n▪ ¢O 嘿!

贏麻了是吧?

——特麼皇帝都讓人給包圍了,差點就‘開國又殉國’了,還好意思說自己贏?

關中子弟:北軍精銳,在白登山凍死凍傷凍殘數千人,編制都凍沒了,還嬴?

臉都不要啦?

但事實上,從整場戰役的進程,以及戰前戰後,漢匈雙方的國境線、實際掌控區域的變化,就不難看出這一點。

——在平城戰役前,馬邑,是漢家毋庸置疑的最前線!

而且彼時的馬邑,和如今的雲中城一樣——是從漢家的北境實際控制線孑然凸出,孤懸邊境線外數百里的釘子!

韓王信‘遷都馬邑’的請求,之所以能得到彼時的太祖高皇帝,以及長安朝堂的認可,就是因爲馬邑在當時的重要性,不亞於如今的雲中城。

韓王信遷都馬邑,以諸侯之身、以國都之重坐鎮馬邑,才使得漢家的北境線推到了馬邑一線;

而在韓王信遷都馬邑之前,自晉陽到馬邑的數百里區域,其實都是漢家的名譽版圖。

在地圖上,漢家掌控如今的整個代國,並以馬邑作爲前線,以代都晉陽——或者說是彼時的韓都晉陽作爲後方指揮部。

但實際上,漢家根本無力鎮守馬邑。

真要是打起仗來,馬邑轉瞬即失,樓煩頂多只能緊閉城門自保;

匈奴人的軍隊,很容易就能推進到代國腹地,甚至出現在晉陽城百里以內的範圍。

至於馬邑,以及馬邑以北的武州塞——即如今的雁門郡,乃至於更北的雲中,那更是想都別想。

恰恰是由於這個原因,韓王信‘遷都馬邑以鎮邊關’的提議,才能得到長安朝堂的批准,且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猜疑。

因爲這麼做的利益,實在是太過於顯而易見;

以至於都到了整個長安朝堂,都被‘達成對馬邑一線的實際掌控’這一巨大利益矇蔽了雙眼,乃至到了利令智昏的地步,愣是沒人看出韓王信此舉暗藏禍心。

戰役之初,韓王信於馬邑獻降,聽着確實是令人氣憤不已;

韓王信倒戈相向,也確實讓當時的漢北邊關措手不及,爲北方防線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但從實際的戰略得失來看,韓王信判漢降胡,臨陣倒戈,更多的還是令人氣憤,對漢家實際造成的打擊,也主要集中在政治威望方面。

至於原因,也很好理解。

——漢家本來就幾乎不曾掌控過馬邑!

在韓王信遷都馬邑之前,漢家的實際掌控區域,本就不包括馬邑、樓煩,即趙長城一線!

所以韓王信臨陣倒戈,看上去是讓漢家失去了馬邑、樓煩一線的控制,將戰線推入了代國腹地;

但實際狀況,其實就是一切都回到了韓王信遷都馬邑之前,漢家以晉陽作爲支點,來頂住代地北方防線的狀況。

非要說韓王信對漢家造成了什麼損失,那也就是韓王信帶着一起判漢的幾萬兵馬,讓漢家賬面上的武裝力量損失了幾萬人、匈奴人賬面上的兵力多出了幾萬人。

除此之外,便再無其他。

而在韓王信倒戈,並因此徹底引發漢匈平城戰役之後,一直到太祖劉邦身陷白登之圍,漢家整個北方防線,其實都是在緩慢往外推的。

——韓王信倒戈,馬邑、樓煩一線失守,漢匈邊境控制線回到最初的模樣;

待太祖劉邦御駕親征而來,並與冒頓單于的主力大軍對上,更是連戰連捷,將匈奴人如趕羊般,朝着馬邑的防線趕去。

固然,一場白登之圍,讓整個漢室天下都繃緊了心絃,甚至是驚懼交加,瞠目結舌!

但最終結果卻是:太祖劉邦輕敵冒進中了圈套,身陷白登之圍,冒頓單于兵圍白登,卻也根本無法徹底收縮包圍圈——只能圍,卻根本無法對包圍圈內的劉邦所部先鋒,造成實際上的軍事打擊。

後來的戰後統計,也從側面印證了那場垂名青史的白登之圍,雙方根本沒有爆發太過激烈的軍事衝突。

——白登之圍,從劉邦陷困,到援軍趕到解圍,這前後七天的時間裡,劉邦所部先鋒部隊,總共戰死、負傷不過數百人。

考慮到當時,冒頓單于手握十數萬兵馬,劉邦的先鋒也同樣有兩萬餘人,且大半由禁軍:北軍精銳組成,就不能得出結論——這數百人的傷亡,基本都是匈奴人在山下挽弓拋射所致。

反倒是彼時的臘月凜冬,以及山上的極寒天氣,讓困守白登的漢軍將士凍死凍傷,乃至餓死了數千人。

待灌嬰、周勃等大將率漢軍主力援抵白登,並做出一副要從外圍反包圍冒頓主力的架勢,以此逼迫冒頓退兵之後,戰事的走向,便徹底朝着有利於漢家的方向狂奔了。

劉邦先鋒在白登,冒頓是十數萬重兵圍困之,卻一時半會兒根本吃不下劉邦的先鋒部隊;

而從外圍作勢反包圍,將冒頓所部大軍困在更大範圍內的漢軍主力,卻也是有足足二十萬之衆!

作爲遊牧民族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開國之君’,冒頓當然明白匈奴騎兵的優勢,並不在正面對抗漢軍步兵集羣,而是在開闊的平原地區輾轉騰挪,拉扯放風箏。

於是,自知無法吞下白登山這隻到嘴的鴨子,再不走就要被反包圍,葬送掉整個草原遊牧民族的國運,冒頓無奈之下,終究還是選擇了退兵。

不退不要緊,這一退,可就讓整個漢匈邊境亂了套。

——單于庭主力退兵,原本還在衝鋒陷陣,爲馬前卒的韓王信,當即就成了衆矢之的!

無奈之下,韓王信只能放棄對漢地的攻掠,跟着冒頓單于往草原方向奔逃;

逃亡途中沿經頹當城,誕下一位韓王公子,韓王信遂取頹當城之名,爲其取名:韓頹當。

шшш▪тт kán▪¢ ○

——正是如今的漢弓高侯韓頹當無疑。

冒頓單于退了,韓王信跑了,代相陳豨也只能再次藏回幕後,以待時機。

數年後,代相陳豨、燕王盧綰相繼反叛,也無一例外地下場慘淡——陳豨慘死,燕王盧綰叛逃匈奴,爲匈奴東胡盧王。

而在白登之圍後,即平城戰役後半頁,漢家直接將戰線逆推了回去,達成了對整個雁門郡的實際掌控,並奪回了北牆外的重要戰略支點:雲中。

與此同時,一場平城戰役,幾乎是將漢家北境所有的隱患——暗中所有的敵對勢力都給炸了出來,並被太祖劉邦依次剔除,確保了之後數十年,漢家北方邊牆的相對安穩。

從這些方面來看,漢匈平城戰役,雙方都沒能從彼此身上佔到便宜,且都有得有失。

——匈奴冒頓單于兵圍漢天子,成爲了草原遊牧之民公認的‘在世戰神’!

漢家則藉此戰徹底穩住了北境,從而使劉邦得以騰出手,專心致志的料理關東異姓諸侯,以免遺禍子孫。

瞭解到這整個戰役進程之後,再回過頭,看衛青那‘兩個目標’的觀點,也就不難明白劉榮,爲何會如此認可這種說法了。

——平城戰役,對於匈奴人而言,就是在確保能搶到東西、搶到人口的基礎上,爭取打擊漢室政治聲望,減緩漢家政權穩定的進程;

對於漢家而言,則是在確保邊關不失,北境不亂的前提下,爭取將北牆徹底鞏固住。

某種意義上來講,雙方都各自達成了‘兩個目標’。

但由於漢家也達成了目標,就使得匈奴人的‘兩個目標’,就顯得多少有些……

“衛中郎,天資卓絕。”

良久,劉榮如是發出一聲輕喃,便輕輕依靠在搖椅靠背上,微微閉上了雙眼。

只嘴上,仍不忘耐人尋味道:“早些年,先孝景皇帝也曾對旁人說:太子天資卓絕,假以時日,未必不能爲我漢家之雄主。”

“今日一番,朕覺得衛中郎,同樣天資卓絕。”

···

“中郎,自勉。”

第93章 兒,斗膽第69章 朕,變了嗎?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295章 女人心第206章 孤兒軍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343章 考校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238章 宗祠第258章 朕,錯了嗎?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43章 丞相失勢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第162章 記住了?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344章 天賦這個東西,藏都藏不住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340章 驗金石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請假條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339章 武夫當道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52章 瓷器成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8章 命可真好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81章 天下皆反?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317章 秦關:高闕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268章 削藩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135章 奏對第317章 秦關:高闕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3章 左膀右臂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238章 宗祠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344章 天賦這個東西,藏都藏不住第339章 武夫當道第19章 做大哥的第93章 兒,斗膽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340章 驗金石第19章 做大哥的第52章 瓷器成第339章 武夫當道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98章 陛下口諭!第105章 西進!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236章 爲什麼不列裝?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299章 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159章 社稷第93章 兒,斗膽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299章 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第162章 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