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寬宏大量韓安國

不得不說,劉榮看待這件事的角度,堪稱是刁鑽。

五十年,三代人;

不用劉榮細說,韓安國也能很快想明白,五十年,究竟意味着什麼。

就拿韓安國自己舉例。

五十年前,韓安國自然還沒降世——便是韓安國的父親,也同樣不存在於這人世間。

掐着指頭算算,五十年前,韓安國的祖父纔剛十二歲。

幸上蒼賜福、天神庇佑,韓安國的祖父年六十二,雖然腿腳已不大英朗,卻也還健在。

而對於過往之事——尤其是兒時的記憶,韓老爺子即便有心說給兒孫們聽,也終究無法避免記憶被歲月所侵蝕。

——尤其是對漢六年的漢匈平城一戰,韓老爺子僅存的記憶,是太祖高皇帝當年御駕親征,東出函谷時,曾沿經睢陽;

而彼時的樑王彭越,卻託病沒有遵從太祖高皇帝的號召,之後不久便被處死。

僅此而已;

那一年,年僅十二歲歲的韓老爺子,對漢匈平城之戰的記憶,僅此而已。

那其他人呢?

韓安國好歹家境殷實,雖算不上世代累宦,但也至少沒愁過溫飽。

韓老爺子或許兒時吃過苦,但也起碼享了後半輩子的福。

可那些吃苦吃了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窮其一生,都未必吃過一頓飽飯的黔首農戶呢?

他們的父祖,活到的韓老爺子這個年紀嗎?

即便可以,他們當年又可有心思,去關注家國大事?

韓安國很確定:不會。

即便有極個別黔首農戶,在五十年前就到了記事的年紀,並長壽到至今都還健在,也絕不可能將注意力,放在當年那場大戰之上。

話說的再難聽點,若非朝堂中央的史官,以及散落民間的典籍、史冊,那別說是前朝、過往的事——便是本朝的事,過個三五十年,也大概率會被天下人所淡忘。

想到這裡,韓安國才終於隱約意識到:劉榮,或許真的是對的。

倒不是說,韓安國對當下的漢匈戰略格局,出現了錯誤的判斷。

——韓安國認定眼下,漢家仍舊處於戰略劣勢、仍舊沒有積攢足夠的力量,依舊無法確保過半勝率,並沒有什麼問題。

這是客觀現實。

但劉榮的考慮,也絕非空穴來風。

“即便如此,陛下也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引導天下人銘記過往的恥辱……”

思慮良久,韓安國最終還是本能的掙扎了一下。

但劉榮卻是毫不遲疑的搖了搖頭,沉着臉道:“別無他法。”

“兵法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換做是如此國仇家恨,也是同樣的道理。”

“——孝惠皇帝在位、呂太后掌政之時,朝堂說時機未到,要休養生息、積蓄力量,天下人會說朝堂這是小不忍則亂大謀;”

“太宗皇帝、孝景皇帝在位,要釐清吏治,休養生息,順帶剔除宗親藩王割據之弊,天下人也只會認爲:這是決戰匈奴之前的必要準備。”

“而今,朕即立……”

話說到這裡,韓安國也終是緩緩點下頭,認可了劉榮的說法。

——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一個很宏觀的說法。

具體分解開來,這句話不單是說:一朝新君即立,便會重用一朝新臣;

除此之外,新的君王,也必然會採取新的執政舉措,乃至新的大體政策方針、戰略方向。

而漢家的情況,又相對更特殊些。

漢初一場平城之戰,幾乎是爲漢家默認定下了個百年目標:提兵北上,馬踏草原,驅逐胡虜!

這個目標,是要由一代代君王接力,完成各自的歷史使命,才能最終達成的。

正如劉榮所言:漢家歷代先皇,太祖高皇帝的歷史使命,是開國建祚,順帶掃除異姓諸侯;

孝惠皇帝,以及前、後少帝在位時期——即呂太后掌政時期,則是要進行戰後中間,讓漢家從秦末戰火的廢墟中緩過勁兒來。

至於太宗皇帝及先孝景皇帝,則是要休養生息,積蓄力量,爲漢匈決戰攢下物質基礎,並解決宗親諸侯尾大不掉的隱患,爲漢匈決戰營造戰略條件。

到了劉榮這一朝,可以說,漢家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完成了。

異姓諸侯、宗親諸侯,分別被太祖高皇帝,以及先孝景皇帝解決——內部隱患不復存在;

經濟基礎、軍事力量,乃至於社會風氣,則經過呂太后、太宗皇帝、先孝景皇帝代代積累,也已經達到了合格線——物質基礎滿足決戰條件。

故而,從劉榮即位的第一天開始,天下人的目光,其實就已經聚焦在劉榮身上了。

——打不打?

——該打了!

太祖高皇帝說,試着打了一場,發現決戰之前,得先把異姓諸侯收拾掉;

太宗皇帝也試着打了一場,之後說是決戰之前,得先把宗親諸侯也給解決掉。

現在,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所有能影響漢匈決戰、可能在決戰過程中威脅漢家的隱患,都已經被剷除。

只要打,漢家就可以不用擔心內部出現問題,轉而聚精會神的和匈奴人決戰!

需要的兵馬足夠,戰士們鬥志昂揚,百姓民萬衆一心;

府庫錢糧——糧食多的倉庫都存不下了,每年存進去新的米,都要先把十幾年前,乃至幾十年前的爺爺米拿出來,平帶運到渭水倒掉!

串錢的繩子都已經腐爛,錢幣灑落一地,國庫、內帑的倉吏們卻撿都撿不過來,只能任由錢幣灑落……

是時候了。

尤其是在劉榮即立之後,幾乎全天下人都已經篤定:是時候了。

如果劉榮沒有這麼快即位、先孝景皇帝沒有這麼早駕崩,那天下人倒還勉強能接受,拿‘孝景皇帝做好最後的準備工作’之類的說辭安慰自己。

但劉榮即了位,天下人積攢多年的憤怒、屈辱,都已經無法再次被壓下去了。

擺在漢家面前的選擇,只剩下兩個。

要麼開打;

要麼,就任由天下人,將漢家歷代先皇‘休養生息,積蓄力量’的說辭當放屁,認定漢家不敢對匈奴人的侵略反抗分毫。

時日已久,漢家就算是想打,天下人恐怕也不會再有如今,這萬衆一心的滔天戰意了……

“明歲開春,朕將及冠。”

良久,劉榮低沉的聲線再度響起,終是將韓安國的思緒拉回眼前。

循聲擡起頭,便見劉榮站在木柵外,透過木柵的縫隙,居高臨下的看向仍跪坐在地,面色仍帶有些許迷茫的韓安國。

只那張面容之上,再不見絲毫輕鬆愜意,亦或是淡定從容。

“朕加冠親政後的第一封詔書,便會是對匈奴人宣戰!”

“甚至都不用等到開春——眼下,郎中令便已經帶着御史臺,開始草擬那封對匈奴人的宣戰詔書了。”

“朕,肯定,也必須對匈奴人宣戰;”

“——就算不願,朕,也必須這麼做。”

“長孺,能明白嗎?”

一口氣說這麼多,劉榮便這麼看着韓安國,暗下,也不由得發出一聲長嘆。

比起歷史上的漢武大帝,劉榮確實有很多優勢。

——得位正;

——年歲長。

最主要的是,穿越者的遠見卓識,可以爲劉榮排除許多錯誤答案,也可以讓劉榮在很多方面,都做到未雨綢繆。

但凡事,有利便有弊。

更多優勢,便意味着天下人對劉榮,必定會抱有更大的期待。

就算換做是劉榮,站在普通百姓民的立場上,也肯定會想:人家漢武帝未冠而立,又是景帝廢長立幼的幼子;

雖然也有景帝幫着編織羽翼、班底,也還是得在即位後穩個幾年,再好好學學帝王手段。

可你劉榮憑什麼?

出生就是皇長子,自幼便是半隻腳踏進太子宮,從小就接受着儲君級別的教育;

即位之後便馬上要加冠親政了,憑什麼還讓我們等、憑什麼還要拿那套‘休養生息’的說辭說事兒?

說白了:漢家在景帝之後,無論是誰人即位,都天然帶着決戰匈奴的歷史使命。

無法完成這個歷史使命,輕則被天下人貶斥爲昏君、庸主;

重則,也未必不會有人振臂一呼,搞一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劉榮能坐穩皇位,三成原因是孝景皇帝長子的血脈加成,三成是太宗孝文皇帝遺德;

剩下四成,便是天下人對劉榮提兵北上,馬踏胡虜,一雪前恥的殷殷期盼。

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無論是這個時間線的劉榮,還是原時間線上的漢武大帝,都絕無可能承受天下人,對天子‘對外軟弱’——尤其是對匈奴人軟弱、退讓的失望。

劉榮方纔說了:開春加冠親政,劉榮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對匈奴全面宣戰。

而宣戰的前提,是朝堂內外達成一致,將漢家數十年來的對匈策略:和親制度徹底廢除。

這一點,韓安國當然能明白。

於是,在小半個時辰前,纔剛喊出‘死灰復燃’四字的韓安國,此刻卻是心如死灰的低下頭。

“臣,知罪……”

“身以爲漢臣,卻不明聖意,妄議國朝大政,更明悖陛下詔諭——此,臣之罪也……”

如果說先前,韓安國還抱着些許僥倖,期待自己可以因爲一些奇奇怪怪的好運,全須全尾的走出這廷尉大牢;

那在劉榮這番細緻的講解之後,韓安國心中的所有僥倖,便都已經煙消雲散了。

——有罪,便是有罪。

矮要承認,捱打站穩,這是漢人的風骨,更是漢官的氣節。

承認自己有罪的同時,韓安國也接受了自己的悲慘命運。

只是事已至此,韓安國依舊有一個疑惑。

劉榮,爲何會來走着一趟?

自己戴罪之身、將死之人,又何德何能,勞劉榮親自跑來這廷尉大牢,和一個將死之人擺事實講道理,說清楚這個人爲何有罪、爲何該死……

“想明白了,長孺便回家去吧。”

“好生想想朕今日所言,三日之後,將心得整理成疏,奏上御前。”

“待朕看過之後,再論長孺之過。”

正疑惑間,劉榮平和的話語聲傳入耳中,惹得韓安國不由又是一愣;

卻見劉榮那張凝重無比的面容之上,終於涌出一陣玩味的笑意,略帶戲謔的含笑搖搖頭。

“再怎麼說,也是朕看重的大農候選。”

“若是連這點道理都看不透、想不明白,又如何能不負朕望?”

言罷,劉榮便含笑凝望向韓安國目光深處,看的韓安國遲遲沒能從驚愕中回過神,才呵笑着折過身,朝着牢門的方向走去。

而在木柵之內、牢房之中,看着劉榮離去的背影,韓安國呆愣許久,卻仍遲遲無法回過神。

“陛下……”

“這是要釋我出獄?”

“是要赦我之罪……”

渾渾噩噩的站起身,在獄卒們尬笑奉承下,行屍走肉般走出牢房;

等回到了自己在長安的府邸,韓安國都想不起來自己,是怎麼從廷尉大牢走回來的。

家中妻小、奴僕含淚帶笑的迎接,韓安國也依舊是心不在焉的打發了去,便將自己關在了書房。

三日之後,一封修改過無數次的疏奏,被韓安國親自送到了未央宮,送到了劉榮的御案之上。

當日,天子榮龍顏大悅,賜樑內史韓安國金十金,布一匹,御劍一柄。

消息傳出,朝堂內外八卦之火驟然!

滿朝功侯貴戚、百官朝臣,都在打聽最近這段時間,韓安國究竟做了什麼。

大致明白了前因後果,大傢伙便也大致有了猜測。

——韓安國明悖天子詔諭,非議和親之事,被下廷尉大牢;

之後天子親自走了一趟,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的韓安國迷途知返,又上表請罪……

正當朝堂內外,推斷着這個猜測是否準確時,又一個消息,從韓安國府上傳出。

說是韓安國在廷尉大牢時,有一個獄卒曾羞辱韓安國;

而在韓安國被天子親自釋放之後,那獄卒嚇得連家中妻兒老小都顧不上,直接跑了!

於是,韓安國放出消息:十日之內,見不到故人田甲,便難保田氏滿門無憂……

至此,樑內史韓安國,擁有了在長安朝堂內外的第一個外號。

——寬宏大量,韓安國……

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167章 老儒安敢?!睡一覺第234章 進退兩難吶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61章 陛下!第92章 出師不利調的一手好作息第275章 落毛的蒼鷹?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305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調整一下狀態第287章 又一個冉冉升起的外戚!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88章 賊心不死!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252章 英烈之後?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86章 王孫,且去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141章 啥事兒來着?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208章 太上皇?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328章 王朝週期律?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250章 單于庭第190章 族!第6章 困獸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227章 開戰!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80章 有母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241章 處置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99章 十日?!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79章 雛鳳初鳴第131章 序幕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沒寫完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15章 我好怕啊第135章 奏對第134章 請父皇稱太子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135章 奏對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61章 陛下!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晚點更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252章 英烈之後?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晚點更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152章 博望苑第287章 又一個冉冉升起的外戚!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