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故安侯留步

第11章 故安侯留步

“先帝屍骨未寒,朝中九卿去者有六。”

“如今,更是削藩在即,轉瞬便是天下大亂、天地色變。”

“唉~”

“曲終人散,人走茶涼……”

“——一朝天子一朝臣吶~”

“可悲這世態炎涼……”

眼睜睜看着晁錯被天子啓留下,只能心情煩悶的跟隨着申屠嘉退出宣室殿,老一派的朝公百官,便都不約而同的跟在了老丞相身後。

對於耳邊響起的、頗有‘大逆不道’之嫌的牢騷聲,丞相申屠嘉,也罕見的沒有出言制止。

繃着一張臉,大步走到宮門處,申屠嘉這纔回過身,搖搖仰視向未央宮正中央,那宛若聳立雲端的宣室正殿。

“陛下等這一天,等了很久。”

“多年壓抑,一朝得以迸發而出……”

“——我這是在螳臂當車啊~”

“哪怕是羣臣避道、禮絕百僚的丞相,在這位陛下面前,也不過是螳臂當車罷了……”

如是想着,申屠嘉老邁而又堅定地面龐之上,只悄然涌上一抹感傷。

但很快,那抹感傷便被一股更強烈的堅定、決絕所取代。

“彌留之際,先帝百般託付:一定要讓我這把老骨頭,再多看顧漢家宗廟、社稷幾年!”

“便是拼了老命,我,也一定要阻止陛下!”

“哪怕最終換來的,只是拖延些時間……”

看出申屠嘉異常的情緒波動,隨行的朝臣百官也不由回過身,各自遙望向遠遠落在身後的宣室正殿。

在殿外的瞭遠臺,天子啓負手而立的身影,更好似在於申屠嘉對視。

——君臣二人,一個負手站在殿外的瞭遠臺,意氣風發,威嚴俯視;

一個躬腰站在宮門內,風燭殘年,決然仰視。

直到天子啓的身影逐漸消失在護欄彼側,這必將垂名青史的對視,便此拉開了當今天子啓的時代。

削藩!

天子啓,似乎就是爲了削藩而生。

從年少之時,一棋盤砸死自己的堂弟——吳王太子劉賢的那一天起,天子啓,似乎就註定要將屠刀,砍向關東的諸侯宗親。

申屠嘉不反對削藩;

甚至可以說,申屠嘉是如今朝堂之上,最支持削奪諸侯王權力的重臣。

只不過,終歸是開國老臣,又是元勳最後僅存的碩果;

肩上壓着的重擔,讓申屠嘉很難放着更穩妥、更保守的方案不選,轉而拿宗廟、社稷去賭。

因爲怕;

申屠嘉怕將來,到了九泉之下,無顏面見歷代先皇……

“故安侯且留步。”

近乎絕對的寂靜中,一聲稍顯稚嫩的輕呼,將衆人的目光紛紛從申屠嘉身上吸引開。

循聲望去,待看到那道身影,原本還打算和申屠嘉同行,商量後續對策的朝臣百官,便極爲默契的快步離去。

原因無他;

——出聲那人,姓劉。

而在如今漢室,仍以‘故安侯’這個爵號,而非官職稱呼申屠嘉的劉氏宗親,只有一人……

“不知能否有幸,與丞相同行?”

·

·

·

“公子應該知道,丞相作爲百官之首,是很容易受到皇帝猜疑的。”

“作爲皇長子,公子實在不便與老臣有太多關聯。”

一前一後行走在未央宮外,緊貼着北宮牆的蒿街之上,聽聞申屠嘉這極盡磊落的說教聲,劉榮只頷首一笑。

“故安侯不願同乘,而是打發僕人獨自將馬車驅回,只願和我步行,不正是因爲這個緣故嗎?” “——若是同乘,難免會有人中傷丞相和我,說我二人‘密室私議’‘居心叵測’之類。”

“但只是同行而已,又是皇宮外一牆之隔,光天化日,朗朗乾坤。”

“有什麼可忌諱、可擔憂的呢?”

聞言,申屠嘉面上仍是一副鐵面無私包青天的表情,對劉榮也帶着滿滿的疏離。

“我是什麼樣的人,公子是知道的。”

“別說是鄉鄰故舊,便是友朋、族親,但凡是敢求上丞相府的,我都會毫不留情面的趕出去。”

“——自太祖高皇帝至今,爲官足近五十載,未曾受過人錢一枚、米一粒,更從不曾憑藉手中的權柄,爲自己謀求半點私利。”

“如果皇長子是出於類似的目的,才當着滿朝公卿的面攔住我,那大可就此離去。”

言罷,申屠嘉陡然一拂袖,腳下也加快了速度,竟迫使劉榮小跑都有些追不上,只得略顯失態的撒丫奔了幾步。

好不容易追上申屠嘉,發現申屠嘉依舊邁着大步,劉榮也只得苦笑道:“知道丞相大公無私,自然不敢因私事叨擾丞相。”

“實在是有一件事,如果不和丞相訴說一番,便極有可能讓我漢家,亡了社稷、斷了宗廟……”

對於劉榮的話,申屠嘉原本是不屑一顧的。

——申屠嘉很清楚:丞相和皇長子走的太近,究竟會爲漢家帶來怎樣的災禍。

申屠嘉甚至不擔心這麼做,會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但申屠嘉很擔心,丞相+準儲君接連倒臺,所引發的政治風波和動盪……

“老臣,可以聽公子說三句話。”

“如果三句話之內,老臣還聽不出個所以然,那便請公子,恕老臣無禮了……”

終於,申屠嘉在臨近武庫的位置停下腳步,給了劉榮三句話的機會。

劉榮自也清楚:申屠嘉沒在開玩笑;

如果三句話之內說不清自己的來意,申屠嘉扭頭走人都是輕的!

便是替先帝教訓一下不肖子孫,也根本沒人能說什麼。

——申屠嘉是開國元勳,縱是老邁,也終歸是屍山血海殺出來的猛人。

滴溜劉榮,跟滴溜小雞崽也沒什麼區別……

“多謝故安侯。”

心知機會難得,申屠嘉又耐心有限,劉榮並未多做遲疑;

只稍一沉吟,便滿臉凝重道:“其一:父皇欲行《削藩策》,又以晁錯爲內史,於朝中籌謀奔走,其志已定、意已決;”

“丞相若硬攔,非但不會使父皇回心轉意,反倒會讓父皇愈發下定決心……”

“——一句。”

劉榮話音未落,申屠嘉便沉着臉豎起一根手指,面上已隱有不耐。

見此,劉榮不敢耽擱,趕忙再道:“其二:吳王老賊反形已具,不過礙於先帝威勢而不敢擅動;”

“今先帝大行,父皇即立,說不定此刻,吳王老賊已然厲兵秣馬,開拔在即……”

這第二句話,倒是讓申屠嘉稍遲疑了那麼兩秒。

隨後,卻也還是面不改色的豎起第二根手指。

“公子,只剩最後一句話的機會了。”

看着申屠嘉面上決絕,以及那深藏於眼底的捨身往外,劉榮,終還是深吸一口氣。

對申屠嘉深深一拱手,方道:“故安侯,會死。”

“——父皇必定會削藩,關東諸王必定會舉兵謀反。”

“彼時,若沒了故安侯在朝中籌謀、在父皇身邊規勸,我漢家,便必然亡了社稷。”

·

“找上故安侯,我確實是有私心。”

“——但這私心,不是想讓故安侯助我住進太子宮,而是想要請故安侯,爲我漢家宗廟、社稷之安危,保全自己的性命。”

“若不然,一俟宗廟顛覆、社稷不存,原本有心住進太子宮的我,就只能祈求那吳王劉濞坐上皇位之後,能放過我這個‘先帝皇長子’了……”

(本章完)

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調的一手好作息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227章 開戰!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第221章 老兵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250章 單于庭第324章 試探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374章 拍板第46章 莢錢第399章 金布律?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304章 報仇!雪恨!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287章 又一個冉冉升起的外戚!第381章 洗牌第410章 八方英才聚長安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23章 好劇本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320章 衛青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31章 不盡然吧?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339章 武夫當道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343章 考校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320章 衛青第232章 孝景皇帝我再改改第15章 我好怕啊第24章 真打呀?!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79章 雛鳳初鳴第406章 傻了吧?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66章 帝王的本能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135章 奏對歇一天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53章 竇王孫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15章 我好怕啊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243章 周亞夫可惜嘍第264章 活着,纔是最大的勝利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80章 有母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236章 爲什麼不列裝?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335章 西域!第410章 八方英才聚長安第134章 請父皇稱太子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241章 處置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292章 蒙王?第271章 爵酬英雄,祿賜忠臣第343章 考校第73章 封印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394章 ‘那’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