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敵在柳河

bookmark

第95章 敵在柳河

嘉靖四十四年三月,遵化以北兩百里,屬於邊關外。

這裡山丘起伏,綠草茵茵,正是春末夏初的季節。

一隊車隊在蜿蜒的路上緩緩前行。

這隊車隊大約一百多輛車,有一半都是廂車,還有一半是架子車,上面堆滿了一包包的貨物。

車伕、雜役還有護送的官兵,大約有四五千人。

戚繼光一身普通軍官的甲冑,騎着一匹戰馬,不起眼地走在隊伍中間。

噠噠的馬蹄聲從身後傳來,很快,一匹良馬疾馳上來,然後放慢腳步,跟戚繼光並肩齊行。

來者也身穿一身普通的軍官鎧甲,身材不高,臉色微黑。

“總兵。”

戚繼光點點頭,應道:“世臣,都查過了?”

“回總兵的話,屬下都查過,各部都嚴陣以待。”

來者是張元勳,新軍營參將,台州人,十五歲中秀才。其父抗擊倭寇陣亡,爲報父仇投軍,在剿倭戰事中屢立戰功,迅速展露頭角。

後來被胡宗憲調到陸戰營,成爲戚繼光手下大將。

戚繼光北調時,帶他一起北上,然後又充任新軍營參將。

“好。”戚繼光往前看了一眼,揚起馬鞭指着前方說道:“前面就是白馬川,在那裡過了柳河,就進入到哈剌兀素部的地盤了。”

“總兵,辛愛會來嗎?”

戚繼光轉頭看了張元勳一眼,馬鞭指着前面和後面,長長的馬車車隊,說道:“一百多輛馬車,載滿了朝廷賜給哈剌兀素部首領董狐狸的財物,還有冊封他爲指揮使的詔書。

你說,辛愛會不會來搶?”

張元勳想了想,“哈剌兀素部,屬於朵顏衛一部,地盤位於喀喇沁部與察哈爾部之間,十分要緊。

首領董狐狸據說有勇有謀,在灤河一帶很有名氣。他內附我大明,薊州鎮以北關外局勢會爲之一變,與他最近的辛愛肯定會坐不住。

總兵,可是辛愛出兵把我們這支車隊搶了,豈不是同時得罪了哈剌兀素部和我大明,說不定還促成了董狐狸與我大明聯手,一起攻打喀喇沁部。”

戚繼光搖了搖頭:“董狐狸不會與我大明聯手,去攻打喀喇沁部。”

“爲什麼?”

“因爲董狐狸早就跟辛愛暗中勾結,成了辛愛的爪牙走狗。去年年底,辛愛把一個妹妹嫁給了董狐狸。只是這件事,兩邊都隱瞞着,秘而不宣。”

“什麼!”

張元勳臉色一變。

董狐狸和辛愛早就暗中勾結,那我們還來給哈剌兀素部送什麼賜品和詔書?

豈不是羊入狼口?

正要出聲,前方傳來馬蹄聲,四個夜不收疾馳而來。

跑到跟前,拱手稟告道:“總兵,柳河以北發現大隊騎兵,正在渡河,向南而來。”

“多少人?離我們多遠?”

“大約五千騎,離我們大約一個時辰的馬程。”

戚繼光擡頭看了看天色,太陽正當空,午時左右!

“傳令下去,全軍繼續行進,務必在一個時辰內趕到柳河畔的石頭山。”

“是!”

薊州鎮總兵府駐地三屯營。

一隊騎兵急速奔來,在衛城外停下,守軍軍官上前勘驗腰牌、文書,然後轉身進去稟告。

等了一刻鐘,一位軍官帶着幾個隨從匆匆騎馬出來,拱手對着騎兵隊伍中的一位文士說道:“文長先生,譚軍門正在等你。”

“好!”

一行人進了衛城城門,穿過塵土飛揚的土路,一直來到總兵府門前。

徐渭翻身下馬,把繮繩丟給衛兵,跟着軍官急匆匆進了府門。

一路穿堂過廊,來到簽押房裡,身穿緋袍官服的譚綸揹着手在屋中焦急地走動着。

看到徐渭走進來,連忙上前,挽着他拱手作揖的雙手。

“文長先生,不必客氣,我可算是把你等來了。”

兩人坐下,僕人端上熱茶離開後,譚綸直奔主題。

“戚總兵和張參將帶着六千新軍營出了馬蘭峪關口,沿着道路北上,預計此時已經到了白馬川,靠近柳河一帶。”

徐渭眉頭微微一皺:“過了柳河再北上,就是哈剌兀素部的地盤。辛愛要動手,應該會在柳河以南動手了。這麼說,戚總兵現在可能遇敵了?”

譚綸一臉焦慮地答道:“對!現在戚總兵和張參將所領的六千新軍營,就像斷了線的風箏,飛在關外,是生是死,懸啊。

文長先生啊,元敬他們這次出兵,讓我的心懸起來了,懸得高高的。此前在東南剿倭,再兇險的戰事,我都沒有這麼心懸過。”

徐渭也長嘆一口氣,點頭表示理解。

“東南剿倭,打着打着,我們越打越有信心。倭寇海賊,不過如此。但是北虜,我們卻是第一次打,心裡沒底。

東南剿倭,大海茫茫,我們要找到倭寇,難。倭寇要找到我們,也難。關外漠南就不同,茫茫草原,卻是北虜的家。我們找他們,難。北虜找我們,卻容易。”

譚綸看了徐渭一眼,補充道:“文長先生,還有一個原因,伱不願點破。”

徐渭捋了捋鬍鬚,長嘆一聲:“我知道,是太孫殿下。

這次計劃,是殿下一力推行。前次召我們議事,提出這個計劃,你我都不贊同,覺得過於冒險。元敬贊同了,還毛遂自薦,領兵出關,以爲誘餌。

此仗一旦戰敗,不僅僅是元敬和他六千新軍營全軍覆沒的事。敗訊一旦傳回京城,那些文官御史們一深究,擅自出兵,妄開邊釁,這兩個罪名,子理是逃不掉的。

不過你放心,太孫殿下不會推辭責任的。”

譚綸擺擺手,堅決地說道:“軍令是我這個薊遼總督下的,我譚子理還沒有無擔當到需要太孫殿下來幫我分擔責任。

一干責任,我譚子理一肩擔下了,是死是活,在我下達軍令時,已經拋之腦後。

大明天子守國門!守的是恥辱啊!太孫殿下這句話,如同暮鼓晨鐘,狠狠地敲響了我。

主憂臣辱,主辱臣死!

打破大明這個百年宿命,就從我譚綸開始。

如果我和戚元敬這次失敗了,文長,你和汝貞、仁甫(劉燾)、子忠(曹邦輔)在北征成功,不再讓我大明天子守國門時,記得告祭我和元敬!”

徐渭熱淚盈眶,挽着譚綸的手,千言萬語,全堵在喉嚨,怎麼也說不出一個字來。

“報!”

有軍官在門口稟告。

譚綸幾個健步衝過去,拉開房門,大聲問道:“何事?”

“邊關哨樓發現,白馬川方向騰起黑煙,總數三股!”

譚綸深吸一口氣,臉色在那一刻變得無比冷峻:“好,戚總兵遇到敵軍了。

傳令,各將立即到前廳議事。一刻不到,本督就要拿他的人頭祭旗!”

“是!”

第78章 祖孫倆分錢433.第432章 克升龍城第658章 水太冷了!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第704章 居然是他!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第656章 居然有人敢抓我!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第652章 我要鹹魚大翻身第34章 壯士斷腕的徐閣老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196.第196章 保和殿上的銅罄聲第29章 嚴嵩慢騰騰的一刀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189.第189章 一對臥龍鳳雛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第390章 我沒有道德潔癖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第661章 誅殺國賊!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第4章 倒嚴第二刀第21章 高拱的反擊第22章 橫嶼島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530.第527章 明軍不地道,盡玩狠活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第652章 我要鹹魚大翻身第22章 橫嶼島第87章 不服輸的高拱第9章 徐文長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585.第581章 萬物盛衰天意在443.第441章 衍聖公,你可要盡職啊!第87章 不服輸的高拱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189.第189章 一對臥龍鳳雛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第78章 祖孫倆分錢第32章 海瑞第一擊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第1章 祖孫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第661章 誅殺國賊!第750章 菸酒不分家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521.第518章 徐家父子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494.第492章 奉先殿249.第249章 我沒犯事,幹嘛怕海青天?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第723章 犯法?被抓了才叫犯法。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第666章 李贄的戰鬥力548.第545章 佛門喇唬會第703章 非常牛的船長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第99章 明軍到底有什麼打算?457.第455章 少年中國,中國少年!267.第267章 大明國庫受得住嗎?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