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遊七?這裡是湖廣!

萬曆二年,春,二月初二。

漢江上,三艘槳帆船正順流而下,中間那艘船要大些,兩根桅杆上各掛着一面旗,前面那面是“兵部尚書”,後面那面是“總督湖廣”。

王一鶚着天青色襴衫,外罩毛邊藏青色長褙,頭戴大帽,帽繩在下巴系得緊緊的。

揹着手,站在船樓頂上,看着漢江兩邊的風景。

“督憲,再有一個小時就到漢陽府了。”他的令史李明淳從船艙沿着樓梯走上來,站在身邊稟告。

“這麼快。”

“從襄陽直下漢陽,順風順水自然快。”

王一鶚點點頭,突然問道:“遊七之事,你怎麼看?”

遊七護着萬全走陸路,從直隸入河南,再從南陽入湖廣襄陽,一路上打着內閣總理張相的旗號,受沿途地方官員們優待。

李明淳站在後面,瞥了一眼王一鶚,心裡稍微斟酌了一下,“督憲,學生在京師時,就聽聞遊七是張相的奶弟,備受信任,視爲兄弟。”

王一鶚輕輕一笑,“子明也打起機鋒來。視爲兄弟,可終究不是親兄弟。”

李明淳見自己的小心思瞞不住王一鶚,也笑了,“還是瞞不過督憲的法眼。那學生就暢所欲言了。”

“說!”

“學生覺得,遊七在其它地方如何,督憲管不着。但是在湖廣這裡,他就得老老實實的。”

王一鶚點點頭:“沒錯。其它地方各有督撫,輪不到我操心。但是遊七在湖廣不老實,要是被人點出來,皇上會問,湖廣總督幹什麼吃的?

到時候本督就坐蠟了。”

李明淳身子微前探,聲音略壓低,“督憲到了今日這地位,再往上一步,張相已經不是臂助,而是阻礙了。”

王一鶚回頭看了李明淳一眼,故意問道:“阻礙?擔心張相攔住本督,豈不是要優待遊七?”

李明淳嘿嘿一笑:“督憲,你又在考校學生了。你知道學生說的不是這個意思。”

王一鶚就是有考校的意思,繼續追問:“那你說說,你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李明淳正色,就像給嚴師遞交考卷,“學生的意思,督憲已經身居兵部尚書,爲一方諸侯,再進一步不是內閣就是戎政府。

無論哪一處,都不是內閣張相能阻攔或相助的,全在皇上乾綱獨斷。”

李明淳看了一眼王一鶚,繼續說道:“學生聽說內閣議政堂裡掛着世宗皇帝御筆親題的一幅字,‘一團和氣’。”

“沒錯,這幅字還是皇上提議,請世宗皇帝御筆寫的。鬥而不破,才叫一團和氣。子明悟到了,龍華書院,出俊才啊。”

“督憲過獎了。那遊七怎麼處置?”

王一鶚冷笑一聲,“遊七是護送萬全神醫去江陵,給張府老太太看病。這是正事,不敢耽誤。現在神醫到了江陵,本督憲就要跟遊七好好算一算帳。

襄陽、承天兩府諸縣,沒少巴結。想必回到江陵的遊七,私囊頗豐啊。本督已經叫總督行轅督查室的巡按御史王用汲,帶隊去襄陽和承天兩府按查。”

厲害啊!

李明淳心裡暗歎一聲。

王督憲果真好手段。

遊七此次回江陵,任務是送萬全神醫給張居正母親看病,要是路上聞風就查,搞不好會阻礙萬神醫去江陵,耽誤張母病情。

公事結成了私怨。

等遊七一行回到了江陵,任務完成,王督憲纔開始查辦,於公於私,他都能交代得過去。

改制後,以前位卑權重的巡按御史成了巡撫和總督手裡的刀。王督憲派出的巡按御史王用汲,是李明淳的同科,頗爲了解。

四十歲才中進士,做事穩重,生性剛直,以剛峰公海瑞爲楷模。他帶隊去查襄陽和承天兩府,肯定能查出個底朝天來。

李明淳身爲王一鶚的令史,名爲秘書,官階雖低,卻是王一鶚最親近的部下之一,必須是心腹中的心腹。

兩者合爲一體,榮辱與共。

除了公文,許多私人書信,也是李明淳先拆開,整理好再呈給王一鶚看。

前些日子,京師裡王一鶚的故舊密友寫信來,提及爲爭通政使,張四維擺了潘應龍一道。

雖然事情最後圓滿解決,潘應龍署理順天府尹,邁出關鍵的一步。

但那是人家機警,應對得當,纔有此結果。

萬一潘應龍一時疏忽,着了道,跟馮保鬥個兩敗俱傷,前途受阻,東南系的損失誰來承擔?

此事李明淳從與好友沈萬象的書信往來中,也知道些內情。

沈萬象是潘應龍的令史。

現在皇上點了曾省吾爲通政使。

他雖然跟各方關係都不錯,但大家都知道他是張居正你的心腹。

還有挑起這件事的張四維,當初就是暗中投奔到你張居正門下,纔沒有受高拱、王遴倒臺影響。

現在這廝成了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在暗害潘應龍事件裡上躥下跳的沈一貫,他是沈萬象和李明淳的同科,成了文化建設委員會副長史兼主任令史。

不僅沒事,還榮升了,跳出翰林院、國史館這兩個大死水潭。

好處都讓你們拿了,天下有這麼好的事嗎?

要是就此罷休,以後東南系的臉面還要不要?

胡宗憲、譚綸、楊金水、王一鶚、徐渭等一干東南系大佬們的臉還要不要了?

於是幾位大佬暗地裡達成了默契,王一鶚藉機收拾遊七,好好敲打一下張居正。至於張四維和沈一貫,自有人去收拾,至於是誰,就不是李明淳能知道的。

王一鶚繼續說道:“想不到時光一縱即逝。本督在湖北巡視了三四個月,轉眼就到了萬曆二年開春。

接下來本督要竭力解決播州楊應龍。子明,你做好準備了嗎?”

李明淳馬上答道:“回督憲的話,學生準備好了。”

“千錘成利器,百鍊變純鋼。子明是俊才,年輕有爲,但是要想成大器,需要不停地歷練。這次是你的大好機會,子明,你要好好把握。”

李明淳笑着答道:“督憲,學生已經做好準備了。”

王一鶚看着他,神情複雜,“此事風險極大,關乎生死,你要想清楚了。”

“督憲,欲建非常之功,必行非常之事。”

王一鶚欣慰地點點頭,“那就好。對了,卓吾公到了武昌?”

“是的。卓吾公來武昌視察江夏公學和江漢公學,也正好會會他的好友耿八先生。”

“耿八先生?”

“耿定理耿子庸,號楚倥,人稱八先生。黃州府人士(今湖北省紅安縣),與其兄耿定向、其弟耿定力合稱‘天台三耿’。

據悉耿八先生曾經於嘉靖三十八年入北京國子監讀書,與時任國子監博士的卓吾公結識,亦師亦友,十分要好。”

“黃州耿家?天台三耿。”王一鶚想了一會,“他哥哥可是耿定向耿楚侗?”

耿定向雖然比王一鶚大十歲,可他嘉靖三十五年中試,王一鶚卻是嘉靖三十二年中試,妥妥的前輩,直呼其名,並無不妥。

“是的督憲,正是楚侗公。”

王一鶚哈哈一笑,“這個傢伙,出了名的理學老夫子。脾氣又執拗,在京師沒少跟卓吾公對罵。

隆慶元年冬,有京官因爲俸祿折色過多上吊,他衝到戶部,噴了戶部尚書新鄭公一臉口水。

後來又因爲反對新政得罪了張相朝堂再無他容身之地,於是就憤然辭職回鄉。

卓吾公來了武昌,呵呵,本督猜啊,這位老夫子肯定會去找卓吾公好好對質一番。”

李明淳也笑了,“督憲,我們來得及去看熱鬧。”

王一鶚轉頭看了李明淳一眼,“子明,此事上我們不能僅僅是看熱鬧,還要給卓吾公擂鼓助威。”

“督憲,這學識上的爭論,我們方便下場嗎?”

“子明啊,當能吏做實事不能一味地埋頭苦幹,有時候還要擡頭看看天。”

李明淳心中一凜,連忙拱手道:“學生請督憲賜教。”

“新成立的文化建設委員會,你知道嗎?”

“學生知道,張鳳磐還出任此委員會主任,沈一貫爲副長史。”

“子明,你看不起張鳳磐和沈一貫,順帶着也輕視了這個文化建設委員會?”

李明淳低着頭訕訕一笑,算是默認了。

“子明,本督且問你,官場行事最重要的是什麼?”

李明淳想了幾秒鐘,“督憲,是名分。”

好!

有天賦,果然是龍華書院培養出來的俊才。

“沒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大明中樞裡,只有兩個委員會,還有一個是什麼?”

“大明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李明淳臉色一變,終於明白王一鶚話裡的意思,“督憲,皇上立文化建設委員會是寄予了厚望,只是任用張四維和沈一貫.”

“有些名不副實,對不對?”

“是的。張四維和沈一貫爲人如何,督憲應該很清楚。”

“本督清楚,皇上更是洞若觀火。”

李明淳很驚訝,欲說又不敢問。

王一鶚看在眼裡,笑着問道:“子明是不是想問,皇上既然知道張四維和沈一貫的秉性,爲何還要起用在文化建設委員會上?”

“是的,學生是有此疑惑。”

“文化建設委員會,職責在於什麼?”

“以文教化,移風易俗。”

“何爲移風易俗?”

李明淳想了一會,遲疑地答道:“移風易俗是名,實在改變舊有思想。”

“沒錯,你能看到,張四維也看到了。他上疏有寫,‘當以新文化建設新精神新氣魄,以應聖天子創造的新時代。’

這一句話說到點子上了。

我們大興工商,振興經濟,以求國強民富。精神氣魄上,我們也要讓百姓自強不息、傲然於這世界。

如此才能相互相成,達到皇上曾經說過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豐收!”

李明淳頓悟,“督憲,你是說我們在建設物質文明同時,張四維以文化建設委員會,開始移風易俗,精神文明建設的第一步?”

“對了。皇上做事高瞻遠矚。京師有王遴等案,江南有三大案,湖廣有罷考案,幾次大案下來,激濁揚清,文風爲之一正,是進行移風易俗的文化建設好時機。”

“可學生還是那個疑惑,皇上爲何把如此重任交給張四維?”

“不交給張四維,難道交給卓吾公?”

李明淳心有所悟,下意識地搖了搖頭:“卓吾公生性耿直,專注於學問,著書行文,十分犀利,但是‘說服人’就差強人意。”

王一鶚哈哈大笑,“沒錯了,子明,你這個‘說服人’點到題了。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職就是說服人。

這可是張四維的強項啊!”

李明淳還是有些不解,“督憲爲何這麼說?”

“張四維從文藻耀世的理學大儒、文學名士,搖身變成了新學先鋒。他首先就說服了自己。子明,要想說服別人,先要說服自己。”

督憲說得對啊。

張四維此人極爲聰慧,文學造詣之高,有目共睹。連天下文壇領袖王世貞都對其讚歎不已。

但是大家最“佩服”的還是他的靈活多變。

朝堂幾次大風波,次次有他的身影,次次都能安然脫身。

這樣的人,你可以鄙視他的爲人品行,但是不能否認他的眼光、對人心的揣摩以及靈活的手段。

卓吾公做學問可以,但脾性如此,說服人就差強人意了。

張四維就不同了,他深知人性的弱點,非常懂得如何“以理服人”。

懂了,李明淳聽懂了。

“督憲,我們現在要去給卓吾公助威,不能讓他墜了氣場。他是移風易俗的裡,張四維只不過是移風易俗的表。”

“哈哈,好啊,你都能舉一反三了。”

江夏公學,位於武昌城中孔廟附近,以前是府學。隆慶元年,推行公學私學並立,這裡被改成了武昌府公學,取名爲江夏公學。

王一鶚督兩湖後,力行新政,撥專款擴建江夏公學,還指令湖北布政司右參議曹國宗,主持修建湖北省公學—江漢公學。

今天二月初四,黃道吉日,擴建的江夏公學正式開學。

不僅由湖北布政司右參議曹國宗主持儀式,還邀請了名滿天下,禮部尚書銜領南京國子監祭酒的李贄,以及諸多湖廣名士,爲首者正是問津書院山長耿定向。

真是人頭攢動、熙熙攘攘,旌旗招展、鑼鼓喧天。

身爲焦點的李贄被衆人簇擁着,無數的目光投射在他身上。其中就有耿定向的目光,透着難以掩蓋的嫉妒和仇視。

他旁邊一位男子,跟他六七分像,看向李贄的眼神裡透着欣喜和安慰。

他就是耿定向的二弟,李贄的好友耿定理。

江夏公學校長李萬意大聲宣佈:“吉時已到,請卓吾公和曹參議爲江夏公學新校址升匾啓門!”

第99章 明軍到底有什麼打算?462.第460章 內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第400章 蒙古左六翼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第659章 你們這些蟲豸!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441.第440章 衍聖公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第392章 相府管事等於幾品官?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307.第307章 前面是九萬背水一戰的韃虜318.第318章 下雪了!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第12章 父子和母子462.第460章 內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597.第593章 何塞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436.第435章 這妖怪有沒有背景啊?第20章 高拱是晉黨?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第666章 李贄的戰鬥力第359章 必須嚴懲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575.第572章 一大進步第350章 今日西苑裡全是戲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第48章 一場驚人的大勝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第2章 倒嚴第一刀284.第284章 兄弟們,我們會報仇的!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281.第281章 月色下的南海607.第603章 張師傅,我們好好聊聊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499.第497章 天降異象,誰是奸臣?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228.第22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583.第579章 海瑞成了奸相爪牙!605.第601章 大明的新起點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559.第556章 有錢千萬別買田地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576.第573章 順天府通判署第29章 嚴嵩慢騰騰的一刀第48章 一場驚人的大勝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441.第440章 衍聖公314.第314章 外面的人不甘心,裡面的人不消停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第390章 我沒有道德潔癖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第392章 相府管事等於幾品官?650.第646章 皇上在注視着你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第384章 老高,千萬別犯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