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

bookmark

紫禁城坤寧宮偏殿裡,陳氏坐在上首座位,朱翊鈞坐在下首座位,一邊用晚膳,一邊說着話。

陳氏放下湯碗,搽拭了一下嘴巴,出聲問了一句,“鈞兒,今年元旦和上元節,皇上要大辦嗎?”

“母后,兒臣今早給父皇請安時,問過此事。父皇是無所謂,不知母后的意思如何?”

“他當然無所謂。紫禁城這麼大,夠他從年頭玩到年尾。”陳氏忍不住嘮叨了一句,“現在,他連李氏那裡都去的少了。”

那是當然,自己在西苑料理軍國事,無後顧之憂的父皇在紫禁城裡玩得飛起。

自己又授意黃錦、萬福,多選美人充塞後宮,父皇樂不思蜀,像一隻勤勞的蜜蜂,在紫禁城裡從東飛到西,從南飛到北。

什麼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那只是父皇的一時之感。

李氏再美豔,也沒有新的美人新鮮可口。

不過自己父皇有個好處,只有給他提供充足的美酒,每天換着花樣提供美食,身邊再有美女相陪,他可以化身爲大明版資深宅男。

不需要大興土木修建宮宇,不需要打蘸祈福、玄脩敬天,花費比皇爺爺少多了。

等你龍馭賓天,必須要給你上個比穆廟更好的美諡。

朱翊鈞沒有出聲,靜待陳氏的話。

“鈞兒,我們婦道人家深居宮中,一年到頭冷冷清清,甚是悽苦。好容易盼到元旦上元,一年總有個熱鬧的幾天吧,散散心也好,去去晦氣也罷,總有個盼頭去處。”

“母后,家有大喪,三年不慶。如果大張旗鼓,天下萬民如何看?但是母后的話,又不無道理。

兒臣與東宮侍講鳳洲先生對談時,他提起東南崑山一帶,有水磨腔,甚是秀婉動聽,劇本又精彩好看。兒臣叫楊金水在東南尋了三家戲班,花錢僱請他們北上,最新急報,他們明日會到通州。

屆時三家戲班合爲一班,所有角色均由女子扮演,再叫她們到西苑北海湖畔的崇慶殿演戲。那裡有高臺,周圍有圍廊,稍加改造就可以做戲臺子。兒臣正叫他們施工,三日後即可完工。

到時候母后領着後宮諸位太妃、后妃、公主皇子們,先去那裡看戲,要是好看入目,再從長計議。”

陳氏大喜,“鈞兒孝順,心思又縝密。崑山水磨腔,本宮聽外臣命婦們說起過,說是在東南官宦內院家眷中盛行,甚是好聽。

鈞兒能請得一班,又能全宮闈關防之禮,對於後宮中人,確實是一樁天大的美事。”

“母后允了,那兒臣就叫人儘快去辦。嗯,那就叫呂用專理此事。”

“好,好,好!”陳氏沒口子地答應道。

出了紫禁城,坐着步輦,朱翊鈞回到了西苑,又一頭扎進浩瀚無邊的案牘公文中。

祭拜孝陵欽差天使張居正坐着船,沿着運河,頂着寒風刺骨,一路向南。

因爲詔書裡有在今年祭拜的意思,欽天監又選了臘月二十二日這個黃道吉日。

張居正緊趕慢趕,爭取趕在臘月十日之前趕到。

奉詔祭拜孝陵,是大事情。

到了南京城,需要做好各種準備,還需沐浴戒齋,早到就早做準備。

臘月初四,張居正趕到江都城,與海瑞、王一鶚、徐養正匆匆見了一面。

“張閣老,瞿文綬死咬着不招,同知和副使也是死扛着。但是兩淮都轉運鹽使司的判官,經歷司經歷,泰州、淮安、通州三分司判官,鹽倉大使,鹽課司知事都招了。

瞿文綬等人,一天到晚只知道花天酒地,根本不管實事,老夫都在猜測,不是他們不想招,而是不知道招認些什麼。

實務都由判官、經歷、大使和知事們在操持。這些人招供,案情很快就清晰。初步估算,兩淮鹽政自嘉靖三十五年以來,各項舞弊,以及私分正鹽、私鹽,摺合銀子高達兩千七百萬兩銀子。涉案人員高達數千人。

現在老夫簽發書牌,王子薦抓人抄家,徐蒙泉清點監督,各司其職。”

海瑞微笑着彙報着情況,能打掉兩淮這麼多蛀蟲,爲民除一大害,他心裡非常舒暢得意。

張居正不由暗地裡咋舌。

兩千七百萬兩銀子,算得上是國朝第一貪墨案,不知道要殺多少顆腦袋。而且這還只是初步,相信隨着案情深入,會越挖越深,涉及的銀兩和人員會越來越多。

“查辦兩淮鹽政案,剛峰公、蒙泉公、子薦,三位辛苦了。本閣出京時,太子殿下叮囑,託我給三位帶句話,查案要緊,也要注意安全,小心某些奸人狗急跳牆。”

“臣等謝殿下關心。”

海瑞三人連忙站起身來,對着北面拱手說道。

等三人坐下,張居正說道:“剛峰公、蒙泉公、子薦,我們都知道,揚州城只是表象,真正的緊要之處在南京城。

前些日子,提督操江御史吳時來失職一案,你們報奏是吳時來受手下矇蔽欺騙,進而釀成大錯。

不知可有查出,矇蔽欺騙他的人,幕後主使者是誰?”

徐養正低着頭不出聲,海瑞目光往王一鶚身上一瞥。

王一鶚施然答道:“張閣老,查出來了,是受南京魏國公府庶長子徐邦瑞指使。涉案的操江遊擊官、巡防禦史等三人,皆有簽字畫押的供書,還有上繳的收買他們的銀兩。人證物證皆在。”

“徐邦瑞抓起來了嗎?”

“沒有。此案涉及到魏國公府,按例需上報司禮監,呈請派出緹騎緝捕歸案。”

四人談了一個時辰,海瑞和徐養正先告辭。

王一鶚與張居正又聊了半個時辰,還引見了兩人給他。

“這兩位此次立下大功。招供的兩淮都轉運鹽使司判官,經歷司經歷,泰州、淮安、通州三分司判官,鹽倉大使,鹽課司知事,都是他們兩位幫忙勸說。

他們對南京情況也非常瞭解。張閣老此去南京,情況錯綜複雜,他們二位,應該能給閣老帶來些幫助。”

張居正看了兩人一眼,心裡不是很在意,但是卻不過王一鶚的情面。

這位是他的師弟,也是太子一黨的中堅骨幹,又如此年輕。大家都認爲他可能會接胡宗憲的班,替太子殿下總理戎政。

“好,子薦對兩位讚許有加,想必定有過人之處。本閣此去南京,就請兩位多多指點。”

兩人連忙拱手作揖:“不敢說指點閣老,小的一定竭盡全力,效犬馬之勞。”

第二日一早,張居正一行的官船駛出江都城,剛到瓜州,轉坐水師的吳淞船,還沒啓程,有快船急匆匆來報。

“報!昨晚南京城振武營鬧餉,上千軍士圍攻南京守備府、南京兵部,索要欠餉。城中大亂,有不法之徒趁機搶掠商鋪.

南京守備、魏國公徐官老爺,正在調集城外衛所兵馬進城彈壓,也叫小的快船稟告江都欽差行轅。”

張居正又驚又怒:“又是這個振武營!”

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財之路199.第199章 太子出手,你還敢往前湊?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498.第496章 爲了大明,這錢我掏了!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121.第121章 早晚你們會念我嘉靖的好!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197.第197章 太子手段比高閣老高明第9章 徐文長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234.第234章 紫禁城裡的母子情深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第783章 我張叔大支持你做天官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第8章 倒嚴先倒樓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231.第231章 風平浪靜,我們怎麼辦?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586.第582章 一身羈苦俗人輕第88章 嘉靖帝又開罵了302.第302章 遼西通遼城248.第248章 這就是大上海啊!第387章 子象,認命吧。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435.第434章 衍聖公府遺毒萬戶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75章 大同鎮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149.第149章 狡猾的戚繼光,憋屈的李成樑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熱氣球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第753章 朕的子女不能是豬第741章 做人要厚道!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第748章 會飛的船568.第565章 居然真被你弄到手了?第382章 皇史宬的鹹魚們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444.第442章 王一鶚第776章 這個大明熟!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441.第440章 衍聖公第2章 倒嚴第一刀第772章 有本事來打我啊!第399章 打出威名的切盡黃臺吉230.第230章 小樣的,有的是辦法收拾你!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第699章 你們阿不都哈林汗叫捎的禮物第34章 壯士斷腕的徐閣老441.第440章 衍聖公586.第582章 一身羈苦俗人輕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第81章 兒孫滿堂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第41章 北虜破邊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289.第289章 殿下的御下術大成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