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匈奴擺出就算是死,也要濺你一臉血的態度,任何一方的勢力都不得不考慮一下其中的利弊。畢竟就算剿滅了匈奴,除了得到赫赫的武名,北方這數千裡的草原,到底還會被新的蠻夷所佔領,從實際價值上來說,得到的利益幾近於無。
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匈奴既然連死都不怕,那麼大概也不介意任何程度上的屈服,在強敵環伺的情況下,用得好的話也未必不是一股借力,漢武大帝一定會考慮一下趙高通過東方朔傳達的這個建議。
“最後一個問題,我一個大漢子民,堂堂華夏之苗裔,爲什麼要去幫爾等蠻夷?”東方朔依舊沒有對這第二個問題的答案給出評價,而是冷聲向着趙高問道,目光中的寒意更是讓人戰慄。
趙高的出身的正統的漢人,在最初“大順悲歌”劇情世界中設計出的身份依舊貫穿了下來,而他的所作所爲,大多數時候也都站在了漢人的立場之上。這次卻一反常態,不但選擇了統御老族,更充當了匈奴的隱性說客,若說不引起別人的疑慮,特別是被說者的疑慮,那纔是不正常的。
“先生,恕我冒昧。”趙高一聽這個問題,就從位置上站了起來,標準地行了一禮,然後才問道,“以先生只見,當今陛下是何等樣的人物?”
東方朔一聽,本來微弓去拿酒杯的身體立即繃直,正色道:“陛下雄才大略,乃百代之英主,微末之臣仰其項背尚不可得,安敢妄議?”
趙高等他說完,立即點頭表示了同意,稍過片刻,等東方朔臉色稍霽,接着問道:“先生以秦帝嬴政爲何等樣人物?”
東方朔一怔,似乎被這個問題比前一個要難上許多,過了一會兒,才嘆道:“祖龍陛下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掃清六合,揮劍浮雲,諸侯盡西來,我等螻蟻,亦不敢議之。”
以東方朔的才情,又隨侍漢武身邊,對於這片大陸上的情報應該是瞭如指掌,根本不應該有任何的遲疑。
趙高不容他思考,又接着問道,“先生以爲光武大帝劉秀陛下如何?”
東方朔此時如何還不明白趙高想說什麼。其實這個問題顯然也已經鬱結在他心中許久,見趙高這麼問,反而坦蕩地答道:“光武帝陛下天縱之才,又得天地寵愛,鐘山川之靈秀,集世界之氣運,乃是天命之子,又何言哉!”
“先生覺得被稱爲天可汗的唐帝李世民如何?”
“先生覺得宋帝趙匡胤如何?”
“先生以爲元帝忽必烈可稱英雄否?”
“先生以明帝朱元璋陛下……”
趙高不等東方朔一一回答,一連串將此時劇情世界裡各個勢力的大佬統統唸了一遍,然後又恭敬地行了一禮,端端正正坐下倒了一杯酒端在了手中不飲,耐心等待東方朔的回答。
東方朔此時哪裡還有心情一一評價,他愕然了許久,渾然沒有料到趙高對於天下的大勢會如此清楚,最後只是長長地嘆了口氣,欲言又止。
還沒等他說話,旁邊的麥玲瓏又立了起來,接着說道:“東方先生,這不過是其中一隅。如晉文公重耳,齊桓公小白,楚莊王熊旅,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哪一個是等閒之輩?魏武曹操,東吳孫權,蜀帝劉備,誰又是易與之人?更不必說劉裕,楊堅,拓跋宏,完顏阿骨打,耶律阿保機之流,也都可稱得上是一代雄主吧?”
東方朔頓時啞口無言。
這個世界看起來是很大,可這麼多人同時出現的時候,一向詼諧淡然的他似乎覺得這個世界反而小了,小到了普通的英雄豪傑沒有絲毫的立錐之地。
這樣的人物,只出現一個那是天地間的大幸,同時出現兩個就是一場災難,出現三個五個穩穩地就是生靈塗炭萬劫不復。更何況此時出現的不是十個八個,而是把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那些大帝統統吸引了過來。這已經不是災難不災難的問題了,弄不好,這方的整個天地都隨之崩裂也並非不可能。
這些大人物,哪怕是在原先有底層規則壓制的各個世界中,都是被時空壁障限制在一個個獨立神國裡,輕易不會讓他們完整地降臨到任何一個劇情世界中去,以防他們對那個劇情世界造成過大的破壞性。可這次隨着規則的崩裂被莫名地牽引到了一起,以這個世界還沒有運轉成功的世界規則,恐怕對這些強大的存在根本沒有任何約束力。
在不久之前,秦帝嬴政發佈的“祖龍徵召令”,以及後來明帝朱元璋祭出一半氣運召喚過來的永樂大帝朱棣,就是兩個活生生的例子。
這都是讓還沒有生成智慧的劇情世界天道規則從本能上感到顫抖的例子。以東方朔從占卜之道碰觸底層規則的能力,如何不明白這種無限制的力量輸入到底對整個世界意味着什麼。
眼前這兩年的和平,只是這些大帝們還沒有把握的假象。如果說普通的人心中都藏着一頭猛虎,那麼這些經天緯地之人心中都有着一條巨龍,而且是遨遊在星辰大海之中的戰龍!
而龍戰於野,其血必玄黃,羣雄角逐之下,又怎會有普通人安身立命之所?
趙高沒有像前面兩問一樣,給東方朔一個答案,只不過他提出的這幾個問題本身,就已經是最好的答案了。
覆巢之下,無有安卵。匈奴以一族之力去追尋遠古的秘密,也許就是破開這個世界形成原因的方法。這既是自救之法,也是爲後來者開闢的一條追尋之路。
這根本不是東方朔在幫他們,而是同舟共濟下爲天下蒼生的艱難求生!
趙高見東方朔不答,立即朗聲背誦道:“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筵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猶是觀之,譬由鼱鼩之襲狗,孤豚之咋虎,至則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處士,雖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適足以明其不知權變,而終惑於大道也。”
這段話出自於東方朔自己的名篇《答客難》,此時被趙高說出來,顯然具備了另一層含義。這段文字看起來奧澀難懂,說到底不過是“變通”兩字,以東方朔的智慧,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
“小子無禮!”東方朔耐心地聽趙高誦完,淡然地問了一句,“以你們兩的狡獪,想必也是知道我和中行說的關係了?”
ps:我發現我好勤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