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關志義的話,呂元凱爲難的說道:“三郎,那突厥人入寇的事兒,恐怕就不好寫了吧?”
文華說道:“突厥人入寇,這不能寫吧!?……”
關志義看着文華還有繼續說的趨勢,連忙打斷他的話。大聲說道:“某明白文明府的意思。暫時大唐和突厥和平相處,兩者之前的事,就不好再說了。可是事情並非如此,大唐和突厥都不會忘記此事,問題必將有解決的一天。突厥人是如何侵略大唐的?這真實的事情,應該讓所有的大唐人都知道。只有知道了突厥人的兇殘,大唐的百姓才能及早領悟到‘只有反抗才能保住家園’。”
文華有些遲疑的說道:“可是這事情也麻煩啊!突厥人兇殘倒可以寫,問題是要表現他們的兇殘,不就顯得我大唐軍隊的無能了嗎?要是大唐軍隊神勇,不就讓人覺得敵人不堪一擊,也無法表現出突厥人的兇殘呀?”
關志義說道:“簡單!實事求是。戰爭雙方激戰的事兒,我們不去寫,只寫一些百姓的所見所聞。比如:張三的老父親七八十歲了,竟然被突厥人殘忍的打死了。王家莊的小丫頭,不但被突厥人給糟蹋了,最後還沒有活下來等等。凡是發生在武功的悲劇,我們都真實的記錄下了。不用去表現軍隊的神勇,不用去管殺了多少突厥人。我們只關注,他們如何對我們的百姓滴。”
“好。某就上奏朝廷,看閣老們和陛下是否同意。”文華說道。
想了想,關志義還是把書籍的輿論導向作用告訴了文華。並針對印刷書籍的限制、監督、檢查等一系列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最後他也交代了一下,自己印書作坊的安排。每個月的初一、初十、二十各印一次,每次都是不同的內容。
考慮到交通的限制,關志義把印的刊物定在武功及周邊的咸陽、長安等城市。
書籍的內容他也安排好了,就是講一些志怪小說和一些生活常識。
要是店小二、車伕等人有奇聞異事,他們也願意收錄。不過,讓外人寫稿,很多事兒要考慮。最關鍵的是考慮到這些刊物的服務對象,所有的內容必須讓他們感興趣。
不能夠圖印書者自己的愛好,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關志義的刊物,針對人羣只能是士子或官吏。百姓、商人連字都不認識,他們會買刊物嗎?就算一些貧窮的士子,也不會出這份錢。因此,關志義就拿他們感興趣的才子佳人,風花雪月之類的故事出來。
有些小說中,一份報紙賣了多少多少錢?
有多少人在討論主角的報紙?
實際上可能嗎?
關志義可沒有那麼有自信。要按那些主角的做法,別說什麼引導輿論方向,就連把東西銷售出去都是一個大難題。
好在他印刷的東西不同,除了故事之外,就只有兩種書。一個是啓蒙用的看圖識字,一是關於算術方面的簡易數學。這些新式的書籍就是方便初學者,讓他們快速的識字和計算。對於那些希望自己成才的人來說,這些纔是他們需要的。
大唐盛行的那些經典書籍,關志義不打算印。
儒家在大唐根深蒂固,有一家獨大的趨勢了。士子們又是喜歡咬文嚼字的,稍微不小心就會惹上麻煩。
說起那些儒家的典籍,士子們大多都倒背如流。你少了一個字或錯了一個字,他們都能輕鬆的給找出來。當時候,一個錯印儒家經典的大帽子就會扣下來,連說理的地方都沒有,不如不去接觸。
道教和佛教的典籍更不用說了,絕對不能參與。
那些東西的確有人信,要是你敢反駁的話,有人會找你拼命的。
文華說道:“關三郎,你還是把心思用在學業上吧!你看看,這幾本書的內容。要麼講奇聞異事,要麼是太基礎的東西,對你沒有幫助的。不過,這個看圖識字到時特別適合初學儒學的童子,只是這些畫能印出來嗎?”
關志義說道:“沒有問題,這些都能印出來,第一本一定會讓文明府過目的。某等,先行告退了。”
Wωω ttκǎ n ¢Ο
文華隨即上報朝廷,談論該如何應對印書的事情。
關志義三人也踏上回家的路。
王傑鋒在路上對關志義說:“三郎,某就不明白,你拉着某跑這一趟爲了什麼?”
“把契約收好。二郎、九郎你們抽空回去一趟,這契約一定要讓你們家主過目。要是有什麼問題,要儘早解決,不要印書作坊運行起了,再說三道四的。”關志義說道。
呂元凱問道:“三郎,某就不明白,你憑什麼斷定印書作坊能找錢?”
關志義笑道:“這你們就不明白了吧!我們自己印的書不多。可是知道我們印書作坊後,有些人會主動找上門來。那個時候,我們的生意才能紅火起來。你說,陛下的那些學校,是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有書籍?都沒有吧!知道我們能夠印書之後,那些富家子弟不願意抄書的,還是那些功勳子弟,他們都樂意照顧我們的生意的。而且這不是經商,是在傳播孔孟之道。”
王傑鋒說道:“三郎,不是說好了,每次印刷都要讓文明府查閱的嗎?”
“當然,每次從作坊出來的書到要讓縣衙檢查,要是生意好的話,某會建議文明府專門派人在作坊出口駐紮。你說,那些道家的居士,佛家的高僧需要經典,某能不幫他們印嗎?儒學大師有自己的書籍要印,某等也要幫忙,只是要讓文明府知道而已。”關志義說道。
王傑鋒因爲要在關家訓練,就直接派小廝把契約帶回王家,並讓小廝告訴他父親,要是有什麼不明白的,直接關家來。他要訓練,就不回去了。
不過,關志義認爲王傑鋒是耍混。
他在關家磨練武藝,他們父母要是不同意的話,難免擔心兒子練習武藝的事情泡湯。這樣就算他們心有不滿,也只能忍了。更何況王傑鋒讓他們到關家,他們好意思來嗎?
呂元凱把他寫好的常用字交給關志義,並把他整理的故事也一併交出來。他要回去專心研讀詩書,他纔不會像關志義那樣放棄科考呢?
關志義把關世傑找來,讓他負責排版。
“三郎,某不識字啊!”關世傑無奈的說道。
把關世傑拉倒一邊,關志義低聲說道:“你是個聰明人,某又信得過,這個事情當然要交給你了。不識字好啊!你識字了,某害擔心你去考慮書的內容,不能專心排版呢?你如此這般……”
關志義把前世的知識結合他自己的一些想法,搞出一個特別的活字分類法。
字庫裡面的活字都根據結構分類獨體字、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然後每一類有根據特點細分,比如上下結構,看上面部分怎麼寫的,就如同後世的部首查字法。
當然,因爲字是反着刻的,與字的正寫方式不同,就算關世傑熟悉了這些結構,他也不知道寫的什麼內容。因此,關志義還設定最後一個崗位,就是校對。
所有工作人員都不要求識字,但是他們必須是細心的人。要求送進去的樣本和出來的一模一樣。
因爲關志義對其他人不放心,關世傑並沒有告訴他們是做什麼。只是讓他們從筐子裡找到相同的圖案,然後一個個按要求排列起來。這個技巧,可比北宋的活字印刷先進多了。
當初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後,印刷術還是受到工匠文化水平過低的限制,無法大力發展起來。
有了關志義這套辦法,就算不識字的人,也能輕鬆的搞定排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