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裡的小把戲!

有太子的手諭在,束手束腳的長孫衝三人總算能甩開了膀子,赤膊上陣了,經過了十餘天的鬥智鬥勇,在當地駐軍的幫助下,終於把僞造武德朝制錢的賊子一網打盡。

除了就地突擊審理一干案犯外,還抓緊清點了銅料、鉛料以及成品的數量,因爲臨行太子叮囑過了,必須在最快的時間清點出具體的數量,以被善後事宜的處理。

收到了緊急文書之後,李承乾先是去請了旨,與皇帝作了下詳盡的陳述,然後纔在明德殿召見了戶部尚書-鄭仁基,工部尚書閻立德,工部左侍郎-將作大監-姜行本,京兆尹-狄知遜以及工部、戶部、京兆府的主要官員。

傳示一遍讓人人都過了一手後,李承乾沉聲言道:“這上面的數量僅僅是內衛的繳獲,至於這假制錢到底有多少,牽扯了多少人員,那就得看內衛的辦案的速度了。”

“孤召見諸位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如何應對市面上的假鑄錢,這些假鑄錢該怎麼料理,如何能讓朝廷和老百姓的損失降到最低。陛下和諸相那邊眼下政務繁忙還顧不上這頭,所以就只能由咱們自己議。”

“你們都是有司衙門的相關人員,整天擺弄的也是相應的差事,所謂術業有專攻,必有獨到的見解,是以今兒可以暢所欲言,只要於國於民有益,孤一定採納專奏天子,爲有功之臣請功。”

在李承乾的眼中,鑄造假幣一案比反賊造反和敵國掠邊更爲嚴重,這其中涉及並不是原來明確的敵人,只有敵我之分,處理起來非常簡單。而今天要面對的是關中各地每一個百姓,每一戶人家的口袋,李承乾不得不慎重待之。

早年間,皇帝在各個場合都提到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謂民爲邦本,本固邦寧,只要重民、貴民、安民、恤民、愛民,才能使國家長治久安;這次的大案也是如此,一旦朝廷的舉措稍有差池,那怨聲載道就是遲早的事。

“殿下,這繳獲的銅、鉛原料不用多說,這些東西既然是從賊子中繳獲的,那朝廷只要稍加投入,就可以填補一些因爲此案造成的損失。臣保證,只要殿下將材料交給工部,三個月內就可完工。”

作爲工部尚書,閻立德在支配材料上有一定的話語權,他的職責很簡單,就是爲朝廷把錢鑄造好,至於錢用在什麼地方,怎麼用,那是上面和戶部的事,不是工部的職責範圍,他也不好爲此多言。

再者說了,這些東西是白撿的,朝廷只要花費了少量的鑄造費用就能得到一大筆錢,也算是及時止損了,何樂而不爲呢!當官嘛,最主要的是會察言觀色,以最快的速度站到有彩的地方,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更何況,他的女婿-魏王並沒有要求他爲太子解決眼前的困難,所以他能說的東西就只是這些,點到爲止即可。

閻立德的話音剛落,對面的鄭仁基見他把自己摘得這麼幹淨,心中不由的冷笑一聲,隨即起身言道:“殿下,臣以爲百姓攢點錢不容易,要是把假制錢都廢止了,那一定會激起民憤,讓他們本來就爲數不多的家底變得更薄!”

“殿下說的沒錯,與老百姓爲敵是沒有好處的,是以還是用淘汰舊幣的名頭,把武德朝的老制錢一文兌一文的換回來;區分真假之後,將假的舊幣回爐重造,再加上閻尚書所說的原料爲補給,朝廷的損失應該最小。”

鄭仁基這話說的是個好主意,如此一來百姓則可不受損失,國家的貨幣政策和現行的貨幣體制不會受到破壞,唯一損失就是朝廷,算是全額爲此買單,這也充分體現了重民的觀點。

美中不足的這裡面的缺口實在是太大了,比如說一戶人家有一千文制錢的積蓄,自從假鑄錢流入市面後,這一千文中就可能摻雜了一到二百文假鑄錢,回收之後這一兩百文的缺口就要由朝廷獨立承擔。

而長孫衝他們繳獲的銅、鉛原料根本就不夠填這個窟窿的,剩下的部分就要由國庫撥付;這朝廷的錢是有數的,再加上皇帝那還有大動作,所以財政上很可能出現捉襟見肘的情況。

鄭仁基的話講完後,戶部的其他官員也針兌換的問題提了一些頗爲可行的建議,可以看的出來,戶部這次並沒有學閻立德一樣“偷奸耍滑”,實打實的站在解決問題的角度上想問題。

沉思片刻之後,李承乾扭頭對工部諸臣說:“孤想知道朝廷繳獲和兌換的假制錢怎麼辦,難道都當成廢銅爛鐵處理掉,或者回爐成銅不銅,鉛不鉛的銅器?工部就沒什麼好辦法變廢爲寶,化腐朽爲神奇嗎?”

對於太子提出的問題,工部的諸官都面面相覷,歷朝碰到假鑄幣都是當廢銅爛鐵處理,現在讓他們化腐朽爲神奇還真是一件難事,更主要的他們的主管尚書正在閉目養神,他們也不好在尚書之前答話。

看到閻立德在裝死人,左侍郎-姜行本不由的橫了他一眼,心中對這位頂頭上司甚爲鄙夷,可如果他在這個時候站出來,那就是在太子面前,讓兄弟衙門看工部不團結的笑話。

如此說來,即使他再看不上也閻立德也是不會這麼做的,所以向下使一個眼神之後,姜行本也裝起了彌勒佛,緘口不言。

“太子殿下,臣有話要說!”,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站了出來,定眼一看原來是姜行本之子-姜簡,現任工部將作司的主事,正六品上。

“說嘛,孤不是說了,暢所欲言嗎?姜卿想說什麼都可以。”,話畢,李承乾又瞟了姜行本一眼,這傢伙人老成精,即使惹得閻立德不滿,他也拉不下臉來對小輩如何,那太失君子之儀了。

得到太子的首肯後,姜簡將鑄造銅幣的過程,仔仔細細的從頭說了一遍,其中就包括了鑄造失手之時將銅、鉛比例之後的應急措施。.......,以目前的情況來說,將假鑄錢回爐重造只要多加上兩道工序,成本增加一些,未必不能成爲合格的制錢。

“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姜簡,這個回爐的差事就交給你,不管你需要什麼,孤都可以給,只要能把這差事辦好了,填補上此次的虧空,孤親自上本保你爲匠作少監!”.......

第七百九十三章 長孫家也有蠢貨!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屁話到底是誰說的!第一百八十二章 幹不了?那就騰地方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九百五十三章 你覺得能過的去嗎?第四百三十三章 丟人特麼丟大了第三百零一章 布衣傲王侯者第十章 新華州刺史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請你抽打我的細嫩皮肉吧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二百七十五章 陛下,您可得悠着點啊第八百九十一章 報復來的就是這麼快!第二百零五章 麗政殿裡的小嘴巴第七十三章 岷州之戰(7)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變化第九百六十五章 凌煙閣(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歇斯底里的李泰第七百二十三章 真神計劃之倉皇逃竄第一百六十四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九百章 驃騎營(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什麼時候都有不信邪的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收受賄賂的李世民第五百二十一章 底線再次刷新的程咬金第六百四十九章 咋的,又想跟老子要錢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第五百零七章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本溯源第四百章 校場記事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聲!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難處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七百九十九章 你沒聽錯,就是造反!第四十九章 李承乾造反了?(1)第三百一十一章 別矯情了,喝吧第六百七十四章 親戚來了是非多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進行時第五百二十二章 算盤不要打的太精第三百零五章 大哥,你能給點反應嗎?第六百三十五章 假的,全是假第六百五十六章 哦,還有這麼個人呢!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五十二章 錦上添花第六百零一章 單道真立威,分全羊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負義的魏徵第七百九十章 現世報!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李綱的新工作第二百零六章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第十一章 初遊終南山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難處第一百零四章 最後一戰(2)第五百三十一章 蕭瑀的新爸爸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八百七十章 你去把兵權奪回來!第七百六十五章 有些禮,必須收!第七百三十八章 晉陽風暴(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什麼時候都有不信邪的人第二百零六章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1)第一百一十三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2)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八百五十六章 麟德殿的笑聲!第九百七十六章 病秧子,你不中用!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場血第一百七十章 囂張的岑文本第三百零八章 女人嘴,騙人的鬼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三十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2)第七百二十章 真神計劃之刺王殺駕第八百零八章 京兆府後堂的樂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負呀第五百五十二章 你愛的不是李家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賬!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個真不行!第三百章 我想當個女狀元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陽宮級別最高的保安第五百一十四章 鹹吃蘿蔔淡操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醉在梨樹下的李承乾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是孤咽不下這口氣呢第四百一十九章 前世冤家第八十八章 視察書院工程第二十三章 大唐版舌戰羣儒第八百零九章 啥玩意,鬧鬼!第六百七十三章 貞觀十三年的第一場雪第七百一十二章 太子妃出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九百五十六章 縱橫天山!第一百二十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 (1)第三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六十章 長袖善舞的許敬宗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於送死第六百零八章 發昏當不了死第七百二十二章 既要打的好,也要打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