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該走了!

李承乾頭腳邁出六率的軍營,後腳就被尚書省的人追上了車架,遞上了兩份批註過了辭官疏,一份是尉遲敬德,一份是魏徵的;哎,今年也不知道那股風不對,辭官都成風了。

尉遲恭好說,與秦瓊一樣轉皇家軍事學院任副院正,位置雖然不如南衙大都督的地位顯赫,但也算是一條好的歸路,跋扈了一輩子這個結局已然很好了。

可魏徵就不一樣了,這次失了相位可就是一個糟老頭子了,父皇連個金紫光祿大夫都不給,由此可見是多麼不待見這位“人鏡”了,即使賞賜御筆的書畫和大筆的財帛,面子功夫做個十足。

行,既然父皇把該給的都給了,那孤就有清茶一碗了,是以下令轉駕芙蓉園,又特意差人去傳張玄素。他們是師兄弟,又是一輩子的政敵,現在既然已經到了落幕之時,爲什麼不相逢一笑泯恩仇呢!

按照常理說,像魏徵這樣的重臣致仕,太子賜宴少不了七個碟子、八個碗的,這不僅僅代表天家的恩典,更是對於臣子一生辛勞的褒獎;

可今兒的桌子上,除了些許時令的瓜果外,就僅有清茶一碗,魏徵和張玄素都沒有想到此宴如此的簡單。

當然,魏徵和張玄素都是絕頂聰明的智者,他們心裡很清楚,宦海一生無非對兩者負責,上爲天子,下對蒼生,所謂仰不愧天,俯不愧地,是士人最高的榮耀,讀書人最高的追求。

爲臣者對天子,魏徵是不夠格的,說是首鼠兩端、包藏禍心也一點不爲過;但論到爲官,魏徵一生清廉,兩袖清風,爲朝廷,爲百姓辦了不好的好事、實事,明鏡高懸這四個字就是爲他量身定製的。

之所以擺的這麼簡單,就是在告訴魏徵,他們父子與他沒有君臣之義,今兒就是代天下百姓答謝好官僅此而已。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魏徵要清清白白,李承乾要乾乾淨淨,既然落花無意、流水無情,還是清清楚楚的好,茶是無比高潔之物,最是能對應此景的,不是嗎?

“玄成,你這一生爲天下蒼生,殫精竭慮着實辛苦,現在退隱田園,含飴弄孫,贏得身前身後之名,真是可喜可賀,來來來,咱們師兄弟可得好好喝上一杯今年的新茶!”

張玄素的話是發自內心的,他和魏徵從師求學的時候就意見不一,入仕之後又都各執一詞,效力與兩股勢力之間互相傾軋。雖然政見不一,但爲天下求治之心卻殊途同歸的,今番魏徵能夠功成身退,他這心裡也着實跟着高興。

太子還是稚子的時候,他和李綱就在東宮教學,張玄素太清楚這個學生的脾氣了,宴席是簡陋一些,可這也算是太子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了。

太原王事發前,太子嘴上雖然與諸臣一樣看不上魏徵,但卻處處爲他求情,開脫,在天子面前爲其遮掩。事發之後就不一樣了,太子對於魏徵的厭惡溢於言表,對於魏徵的諫言和陳詞也都置若罔聞。張玄素明白他惱火不僅僅是魏徵的欺騙,更是爲了太原王,那個原本可以不用身死的和尚。

“哎呀,與你這老倌兒比不了,你這一輩子雖然在政務上沒什麼建樹,但卻教出了一位合格的儲君,現在又司職教授中山王的學業,將來青史之上你帝師之名將流傳千古,你纔是真正的勝者。”

“是啊,老夫不得不承認你是對的,教出一百名言官,不如教出一位聖明燭照的儲君,這天下的根本還是帝王一人啊,屈原所提倡的美政終究要歸於上的。”

魏徵這感嘆的話語剛落,趴在窗口看着李象等人在下面追逐嬉戲的李承乾淡淡地說:“既替餘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魏相,你的跋扈可不讓鄂國公,今日所有皆賴天子聖德,你終究還是欠了我父皇的,不是嗎?”

“殿下說的沒錯,言已覆行忠信,執守清白,亦我中心之所美善也,老臣啊,終究是沒學會變通。倒是殿下的御極之路越發坦蕩,這以後的日子可以高枕無憂了。”

魏徵是個臨大節不改其志的人,作爲讀書人他有他的堅持,而且已經不能改變了;只是這話中的言外之意是說,你早就坐穩東宮了,爲什麼還不願意放出家爲僧的堂兄呢?你不是一直主張不揪往事嗎?

在朝的時候,魏徵不方便問,這有違人臣之道,以克己復禮爲傳家之道的魏徵是不會這麼做的;可眼下已經無所謂了,太子是張玄素的弟子,那就是他的師侄,問一問心中的疑惑,解一解心寬又有什麼呢!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織享樂田園,比起着爾虞我詐的朝廷不是好多了嗎?魏相,有些事還是糊塗的好,何必知道的那麼清楚呢!難道說你是怕九泉之下沒辦法答隱太子的話嗎?”

看着太子只顧看着孩子們玩耍,不正心回他的話,魏徵心中的不樂意一閃而過,他已經是一介老叟了,儲君沒有必要待其以重臣之禮。

隨即嘆了口氣,慢生回道:“殿下說的在理,可老臣已經是遲暮之年,說不定那天就有無常來索命,這疙瘩解不開,實在沒臉見舊主!”

魏徵當了一輩子諍臣,除了想看看這天下在秦王手中到底會走向何方,再就想替舊主看護好這一血脈,現在前一件已經瞭然,那後一件自然也不想當個糊塗鬼。

聽到魏徵這話,李承乾嘆了一口氣,轉身盯着,十分認真的說:“在孤到之前太原王就已經服毒了,可不管是否服毒,他都必死無疑!朝中受過隱太子恩惠的臣子不少,孤不能允許肘腋之患存在,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今兒這裡沒有不相干的人,孤說句心裡話,自孤從軍以來直接、間接死在孤手上的人何止百萬,可唯獨他的死,讓孤始終無法釋懷!”

李承乾的話往下說,因爲在李承宗閉上眼睛的那一刻,心裡空嘮嘮的他終於明白了皇帝的真實用意。

父皇殺了建成,嘴上雖然說着不後悔,可心裡卻不是這麼想的,所以他這個皇帝一個人當兩個人幹,且在批閱之時,永遠都在下首擺一個空位,時不時會擡頭看一眼,好像在與人神交一般。

雖然長孫無忌說那個位置原本是屬於建成的,可李承乾那時候並沒有什麼感覺,直至太原王薨後,他也習慣性在座位邊放一個小墩子,且不許任何人坐,即使太子妃也不行。因爲他知道,不管爲太子,還是做皇帝,他都不在是一人在當,有個冤魂在一旁看着呢!

“恩,有殿下這話在,老臣也就無話可說了!臣請殿下牢記,您的寶座也是沾着兄弟的鮮血,將來龍御天下,治理國家的時候,還望要多想想那些冤魂怨鬼!

老臣在山野之間也會日日爲大唐祝告,乞求山河無恙、河清海晏。”,話畢,魏徵恭敬的向李承乾行了一禮,隨後起身離去。

心結以解,他在長安也再無牽掛,外面已經有馬車等着了,他少年時離開曲陽,如今也算衣錦還鄉,這把老骨頭終於可以埋進魏家的祖墳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七百一十一章 愛妃,你辛苦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說服的江夏王第五百九十八章 臭顯擺的李世民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第八十五章 新任司馬劉仁軌第一百零六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1)第五百七十八章 遲遲露面的欽差副使第八百九十四章 你的舒服日子過多了!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九百七十章 有這麼玩的嗎?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知磕磣的張亮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五百七十八章 遲遲露面的欽差副使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兒子一樣不好說話第二百七十章 貞觀朝第一孝子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節,貧道日你大爺第二百三十四章 壽星公吃砒霜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適合當槍用第七百四十四章 請你牢牢地記住這一天第七百三十章 你們!你們都是一夥的!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喲,你這個小東西第七百二十一章 真神計劃之選將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裡的小把戲!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一百八十二章 幹不了?那就騰地方第七百一十二章 太子妃出手第八百五十六章 麟德殿的笑聲!第二百六十六章 爺兒還真是走眼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黃鼠狼來拜年了第六百零九章 帝幸鄠縣第二百四十五章 誰家都有不爭氣的孩子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的小胖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舅爺永遠是你舅爺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六百二十八章 醜鬼縣令-吳有德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你這老匹夫耍滑頭第二章 東宮的新主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四百零三章 大小狐狸之間的對弈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一百四十一章 謀殺親夫的鄭麗婉第一百五十四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 (1)第二百八十七章 皇帝也有被自願的時候第七百一十七章 真神計劃(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訴那禿驢,本宮在這等着他第九百六十五章 凌煙閣(二)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八十章 大唐需要水師(2)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一百零一章 大隋公主的末日第六百八十二章 被揍成豬頭的阿使那步真第八百四十三章 癱子?第四十五章 貞觀二年的蝗蟲第七百二十章 真神計劃之刺王殺駕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個好兒子!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間王府的“家教”!第二百五十三章 流氓刺史,流氓飯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能閉嘴嗎?第七百二十一章 真神計劃之選將第六百五十五章 哎,算卦得給錢啊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辣辣的挑戰第九百零二章 孩子,你着相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謀深算的岑文本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錦上添花第四十章 岑文本的警告第三十一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2)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道門的交易第八百七十五章 黃臉漢子也不傻!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疑雲第九百六十章 哎呀,層層封鎖啊!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四百九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二百五十七章 來,本官給找個爹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說服的江夏王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純潔啊第二十二章 胡人犯邊第二百零六章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這套!第八百三十四章 禽獸與禽獸不如!第七百九十五章 我滴乖乖!第九百三十四章 馬屁精-劉洎!第八百九十五章 該走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謀殺親夫的鄭麗婉第一百九十章 承慶殿議事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八十二章 論糧道(2)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白活了一輩子,誰也看不上他啊!第四十三章 囂張的孫少爺第五百零八章 這個年,誰也別想過好第三百九十九章 摘茄子也特麼不看看老嫩第九百七十九章 好言相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