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含風殿議事(1)

貞觀三年六月翠微宮含風殿

李承乾和房杜二相接到皇帝召見的旨意急忙的趕了過來,但是走到殿外就聽到皇帝呵斥之聲。

甘鄖看到三人後,連忙上前說道:“殿下,二位相爺,你們快進去吧,陛下都發火了。”

“岑文本,打井這事朕都說了三十多天了,怎麼到現在關中百姓還不知道打一口井賞錢一千文呢。你們中書省是幹什麼吃的。”

岑文本:“回陛下,臣已經查過了,不僅百姓不知道,縣裡也不知道。公文已經下到各州了,但各州的沒能很好的體會陛下的旨意,所以在速度上就慢了一些。”

哼,李世民冷哼一聲以後言道:“朕親自交辦的事情,都三十多天了,這公文才從朝廷下達到州里,那要傳到縣裡等等到猴年馬月啊。

等到秋後再打出那些井來還能有什麼用呢。朕上次在並省官員時候念着他們在地方的辛勞並沒動他們,怎麼現在就敢如此的拖沓了。”

岑文本:“都是臣督促不利導致,請陛下降罪。”

岑文本還能不知道打井的重要性,抗旱工作是要做,但這也不耽誤他實施自己計劃啊,眼下放着一個這麼好的機會他又怎麼能放過呢。

李世民:“處理了你,事情就能解決了嗎。”

看到三人進來施禮後,李世民就問道:“玄齡,聽說關中百姓開始逃荒往山東去了。”

房玄齡:“回陛下,上個月就有了。多時一天可達到山千人以上。”

李世民聽候皺了下眉頭問道:“潼關守將爲什麼不象上一次一樣封鎖潼關。”

“不是潼關守將不願意堵,是臣不讓他們堵。”

房玄齡的話把李世民搞蒙了,於是問道:“你爲什麼要這麼做?”

“幾百年以來關中荒年,災民東出,山東荒年,災民西進,百姓也早已習以爲常了。可今年雍州之旱,百年難遇,比之去年的蝗災更爲甚之,災民之數將大大超過往年。”

“去年朝廷爲了爲了賑濟災民已經讓府庫入不敷出。而朝廷又在準備打仗,抽調了大批的部隊,不僅讓關中防衛空虛,同時也消耗了大量的錢糧。現在戶部以無錢可發,無糧可調了。”

“就是現在就把這些災民劫住,到了秋後,關中勢必到處都是災民,將危害京畿啊。

臣只想讓災民漸漸東輸,以緩解關中的守備壓力。萬一邊事吃緊,關中在起紛亂,那可就是要動搖國本的。”

房玄齡說的是實情,進來北邊的軍情日益吃緊,頡利也爲儲存戰備糧食在不停的劫掠邊境。

這也讓朝廷不得不增派大量的軍隊鞏固防線,不封鎖潼關他也是不得以而爲之的。

李世民在殿中來回踱步,嘴裡還說着:“京畿,京畿,你們這些朝廷大臣就知道盯着長安城這芝麻綠豆大小的地方。

前隋是怎麼忘的,就是災民遍地所致,前車之鑑啊。這些年老天夠照顧我們大唐的了。

自武德九年至今,各地都有不少災民,但數量上並不是很多,加上朝廷的撫卹,沒有釀成大亂。可

如果咱們不防微杜漸,那遲早會招致蟻潰之災。朕的意思和上次太子處理蝗災時一樣,立刻封閉潼關。”

岑文本:“陛下請您三思啊,災民猶如洪水,潼關不堵災民還可以三三兩兩的東進,臂之若洪水徐瀉。

如果堵上這條東進求生之路,萬一抗旱不利,那就是決堤崩壩,到時候上百萬百姓涌在潼關關前,就是想疏導他們也難啊,一旦處理不當那是要出亂子的。”

李世民不由的看了岑文本一眼,這事有蹊蹺啊。岑文本歷來都能顧全大局的啊,去年他跟着太子不也辦的很好嘛,怎麼今天就是這個態度了呢。

沉思一會兒隨即言道:“太子去年監國的辦法就很好。朝廷不能放任流民肆意流竄。那樣的話遲早還會再出現十八路反王,到時候那朕就是第二個楊廣。

怎麼,你們想讓朕成爲亡國之君嗎?還是說你們想當亡國之臣呢。”

看到皇帝發火,衆人就都不言語了。

岑文本左顧右盼後,進言說:“臣等知道,陛下是縱觀全局。豐穰之年,關中產的糧食的確可以養活三四百萬人。

但受到去年蝗災的影響,糧食的收成也只有往年的三,四成左右。”

“臣算過一筆賬,要是一直都旱下去,到了秋那就有一半的人沒有糧食吃,那可是一百多萬人啊。如果按照陛下說的將他們封鎖在關中,那就要爲他們準備一年的糧食。

可現在朝廷邊事不斷,朝廷根本沒有多少存糧去賑濟百姓。那讓災民東出也不失爲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都說旁觀者清,李承乾冷眼的看着這位中書侍郎,天子的近臣。

去年他可是沒反對啊,今年換成父皇怎麼就不行了呢,哦,想了一會兒,李承乾恍然大悟,他這想拿自己扎筏子啊。

要是老子不如而兒子,那李世民這皇帝當的可就沒什麼意思了。

“如果各級官吏能同心同德,組織關中百姓每十戶打一口井,在組織百姓多修溝渠。把涇渭之水引過來,就算幾個月都不下雨,那些溝渠也可以爲他們爭來五十萬人口的口糧吧。

你們看看杜構在翠華山修的水庫不就很好嗎。附近的百姓也並沒有因爲不下雨就逃荒去啊。這端時間,因爲提拔他,朕和太子都多少受到一些人的非議。

說什麼朕過於寵信太子,對他的部下也是關愛有加。提拔這樣的官員有錯嗎,誰要是有杜構這樣的遠見和愛民之心,朕又怎麼會吝嗇官位呢。

第七百八十七章 兩個精力旺盛的超級賽亞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都有第一次第四百五十七章 在家中也能被碰瓷第六百四十一章 結束代表着新的開始第八百七十三章 靚麗的風景線!第二十章 上元節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後不要告訴我!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還沒餓死啊第六百五十五章 哎,算卦得給錢啊第三十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1)第八百九十六章 師生之談!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辦法,新作風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承乾的反擊計劃第九百四十九章 風,蕭蕭兮!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三百四十二章 什麼時候都有不信邪的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又起波瀾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六百六十章 荒島會議那點事第九百八十章 滿堂彩第八百一十五章 物“事”人非第八十五章 新任司馬劉仁軌第五百二十六章 明德殿裡的大耳刮子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天絕之路第八百三十一章 馬車內的交易!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運動會(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是不是出點血啊第八百零八章 京兆府後堂的樂子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莽夫嗎?第五百章 你到底是誰家的丫頭?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九十一章 爭糧打井(1)第七百五十五章 詭異的勝利與勒石燕然第六百八十章 龍虎會第七百零一章 又“送走”了一位第六百七十九章 險中求富貴第五百一十三章 臣這禮比鄭家重!第三百五十章 老師,您可得想清楚啊第四百零五章 大唐懟懟王第二百零九章 吃誰的飯就得知道向着誰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退維谷的李績第八百九十八章 禍兮福所兮!(二)第九章 華州之亂 (3)第四百零九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八百四十六章 賞了一個大耳貼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慶殿駁論(1)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是男人就應該對自己狠一點第九百三十四章 馬屁精-劉洎!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賬!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禮部的官司第二百零三章 千刀萬剮第一人第八百二十二章 越來越有意思了!第七百八十章 小題大做第三百八十二章 說話不算話的李世民第一百九十章 承慶殿議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政治低能不說,情商也不高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虧是福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給誰看!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給你派個新活兒第三十七章 出使風雲(3)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對宗教的看法第三百零三章 殿下,你也整一個唄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鬧大明宮!第一百七十八章 黃鼠狼來拜年了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遠都養不熟的狼!第三百三十九章 風這麼大,你不怕閃着舌頭嗎?第六百二十八章 醜鬼縣令-吳有德第六百一十三章 做客王府第六百九十章 雙佈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交易第二百九十二章 坑人絕不含糊的李麗質第八百七十七章 別特麼給臉不要臉!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周送來的枕頭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照第四十章 岑文本的警告第九百一十二章 罪魁禍首是你們!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運動會(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給臉不要臉的東西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戰(6)第三百九十六章 愛卿,你得多讀讀書啊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下的食慾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都有第一次第二百八十七章 皇帝也有被自願的時候第六百四十八章 跟不上時代就只能被淘汰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四十三章 囂張的孫少爺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