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詭異的勝利與勒石燕然

對於唐軍來說,薛延陀部突然反撲真的非常突然,因爲根本就不能讓人理解,要知道進攻的一方一直都是大唐,什麼時候輪到他們耀武揚威了。還好,李勣、秦懷玉等人都是身經百戰的宿將,在第一時間穩定了戰線後,立刻就轉身到了中軍與太子一同商議軍情。

按照李承乾原本的計劃,是想再磨兩天,多消耗一些薛延陀部的實力,三天之後再發起進攻,一舉攻克鬱督軍山,徹底解決漠北草原上最後一支與唐爲敵的部族消除隱患。

可誰能想到,倒是讓夷男這個混賬東西先打了一記番天印,來了個反衝鋒,這特麼不是關公面上耍大刀嗎?

中軍大帳,李承乾端坐在帥位之上,掃視了一番帳內諸將的面目表情後,沉聲說:“前面的情況諸位也都知道了,薛延陀部這是無視我大唐天軍的存在,是在挑釁我軍是否敢應戰。

所以不管有多反常,多麼不能讓人理解,這帖子孤都接下了。大唐的軍隊以後還要在這裡駐紮行使主權,孤不能讓夷男笑我們不敢應戰。”

話畢,拍了一下案子後,下達總攻命令,以李勣、張寶相、盧承慶三人爲先導從正面發起攻擊,以秦懷玉、突利部爲主力由西至北,掃蕩正在反攻的敵軍,以房遺直、蕭嗣業、龐孝泰、辛茂將四將自西向南包圍之,務求全殲汗帳範圍內所部的薛延陀軍,李承乾自提伍登、羅通等部爲中軍殿後出發,隨時策應諸部。.......

不管是李承乾還是李勣等將領,對於這漠北最後的一戰都是摩拳擦掌的態度,畢竟打完了這一仗,大軍就可以反轉回朝了。可打着打着就發現了問題,那就是這些薛延陀的軍隊被唐軍打退之後,就轉入了被動的防禦之中,好像不會打仗了,一個個都傻不拉幾隻知道死板的抵抗着,一點都看出不出來草原部隊應有的靈活。

反正已經仗已經打起來,而且局勢也有利於大唐,所幸就想揍完他們這些兔崽子再說,是以在李承乾的最後一戰的嚴令下,所有將領都必須在最前一線。同時爲了鼓舞士氣,特意派齊王李佑帶着他的大纛到李勣的突擊兵團去,算是他這個太子對一線將士的一點心意。

就這樣,僅僅用了兩天,在外線的薛延陀部十餘萬大軍,死的死,投降的投降,而且在俘虜之中沒有發現拔灼王子和晉先生等人中軍將領,抓獲的高級將領都是一線軍隊和沒跑了的。

仔細一問才知道,他們除了在反攻當夜接到過大汗令外,在就沒接到過夷男的任何指令,派去求援的士卒也都泥牛入海一般了無音訊,沒有統一的調度,當然讓有條不紊的唐軍撿了便宜。

戰後,通過審訊堅守、封鎖消息的死士才得知拔灼當夜草草了埋了夷男之後,就一人雙馬的向西而去,其目的地正是西突厥境內的博客山,距戰事解說已經三天了,其部早已遠頓千里了。

唯一的好就是拔灼的威信沒有那麼高,中軍的將領表面雖然服從,但轉身就帶着手下四散而逃了,跟隨拔灼的也僅僅有千餘名騎兵。如此也可以說盡收全功了,畢竟薛延陀部的軍隊以全部消滅,其可汗夷男的屍體已經擺在面前了,不是嗎?

原本以爲這最後一戰勢必是一場慘絕人寰、傷亡慘重的攻堅戰,畢竟這是關乎薛延陀部生死存亡的一戰,那部族的人還不跟着夷男可勁的反抗,李承乾就有了與這些困獸殊死一搏的心裡準備。

現在讓拔灼這麼一搞,唐軍輕而易舉的殲滅了薛延陀部,不得不說,這其中拔灼的功勞可以說有三分矣,李承乾還真想賞賞這個弒父篡位,崽賣爺田心不疼的敗家子。

不過,既然取得這樣的勝利,那自然是要儘快向朝廷報捷,同時犒賞三軍也很必要,將士們苦苦打了好幾個月,犧牲也不少,是該讓他們放鬆一下了。

這邊剛犒賞完軍隊,李勣、張寶相、盧承慶、柳亨等一衆將領紛紛進言,請太子仿照東漢竇憲的舊事,勒石記功,反正鬱督軍山就是當年的燕然山,不好好的紀念下怎麼行呢!

諸將都是好意,再說勒石燕然,封狼居胥又是武將的最高榮譽和追求,三請三讓之後,李承乾在竇憲當年立碑之地,宰牛殺羊,以三畜五穀祭天,並將親自撰寫的碑文一同立在那裡。

碑文曰:惟貞觀十四年秋七月,有唐太子曰李承乾,寅亮聖明,登翼王室,納於大麓,惟清緝熙。.......,元戎輕武,長轂四分,雲輜蔽路,萬有三千餘乘。勒以八陣,蒞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絳天。遂陵高闕,下雞鹿,經磧鹵,絕大漠,斬賊囚以釁鼓,血屍逐以染鱷。然後四校橫徂,星流彗埽,蕭條萬里,野無遺寇。於是域滅區單,反旆而旋,考傳驗圖,窮覽其山川。

.......,上以攄高、文之宿憤,光祖宗之玄靈;下以安固後嗣,恢拓境宇,振大唐之天聲。茲所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寧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銘上德。......,乾乃班師而還。

從城寨之戰到鬱督軍山會戰,唐軍披荊斬棘發揮了關中“秦兵”耐戰,不怕犧牲的精神,頂住了瘟疫和缺水的雙重壓力,兩戰兩捷共殲滅二十多萬敵軍,一舉將東突厥故地的反對勢力一舉剷除。

從此漠北草原上將不會再有刀兵之禍,各部族將以州縣規劃遊牧的界限,和平相處,永遠臣服在大唐帝國的統治下。若干年後,他們的子孫將奉行大唐的律法,着大唐的服飾,學習大唐的文化,漢文化將在這莽荒之地生根發芽,“突厥”這個詞彙將逐漸消失在草原。

別的不敢說,對儒家思想洗腦的威力李承乾還是篤信無比的,相信孔老頭的座下的“有志青年”一定會願意投入到這偉大的教化政策中來,爲草原“美好”的明天添磚加瓦。.......

第三百六十三章 內衛在行動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進行時 (1)第六百一十章 魏徵vs竇寬(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夜半報喪第六百八十一章 推銷員-柳述第三百二十五章 來,跟孤說說,你想往那跑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給誰看!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三十六章 出使風雲(2)第四百四十七章 魚兒終於浮出水面了第二百六十章 你只有當狗的資格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戰(6)第四百五十章 挖牆腳到老夫頭上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第七百七十七章 專門坑舅舅第二百五十四章 食民而肥的鴨子們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六百三十五章 假的,全是假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資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太子也得學會站隊第八百七十七章 別特麼給臉不要臉!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能閉嘴嗎?第三百四十九章 痛哭流涕的李佑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個壞種啊第四百三十五章 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九百一十九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三)第六百二十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三百九十四章 屁股下面找草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六十一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3)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念成魔第六百二十八章 醜鬼縣令-吳有德第六百五十七章 龍虎山少掌教第二百三十七章 它確實不是人,但你是真狗啊!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激怒的唐人第三百零五章 大哥,你能給點反應嗎?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九百五十八章 真的,假的!第六十二章 包工頭杜構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八百三十章 有些女人是碰不得的!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虧是福第一百八十二章 幹不了?那就騰地方第四百二十七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四十一章 李世民巡幸東都第九百二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九百八十七章牙咬崩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真的不瞭解你!第八百七十三章 靚麗的風景線!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陽宮級別最高的保安第八百三十二章 行了,你也下去涼快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九章 華州之亂 (3)第八百一十章 賴上門的長孫衝!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六百二十一章 就是那麼簡單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還是不喝,這是一個問題第九百零六章 我真是來送禮的!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當差第三百九十六章 愛卿,你得多讀讀書啊第六百章 申州城的匪宴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五百零五章 不幸又幸的人生第八百九十章 沒想得那麼簡單!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的小胖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歡聲笑語中的人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利是一把雙刃劍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養老制度第六百六十五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七百二十八章 陵園中的對話第九百八十九章無路可逃!第十六章 國舅爺升官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宮版“知新錄” (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麟德殿中的啼哭-中山王李象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七百八十一章 傅奕的“故事”!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會讓你爲難的第二百零一章 這是逼死人的節奏啊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神計劃 (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這操作,太溜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一百四十五章 罵孃的長孫無忌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願看到的背叛!第三百七十七章 真像原來是這樣的第一百三十九章 都想當這個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