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禿尾巴鵪鶉

作爲當年太極宮的中的小霸王,除了皇帝和太子外,李佑跟在座的誰沒掐過,對於他們口誅筆伐權當放屁,一邊喝酒,一邊說着諸王在宮中時的醜事,頗有點舌戰羣儒的意思。誰還沒點見不得人的醜事,既然要下水,那就一起把,都別想站在河邊看熱鬧。

有了李佑這麼一摻和,好好的家宴成了一鍋爛糊糊,見火候差不多了,皇帝父子笑呵呵從屏風後走了出來,再特麼不出來,李佑這混小子就要動手了。

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首先讚揚的諸王的忠心和孝心,宗室與國同體,只要皇室上下一心,這天下,李家就可以千世、萬世的坐下去。如此,不要說一個小小的西突厥,就是廓清宇內諸國,讓大唐的疆土擴展到日出日落處也不是問題。

諸皇弟爲過建功的心情,李世民表示理解,可諸王還年輕又在任封疆替朝廷牧守一方,不可輕動,以免動搖國本。而且禁軍將領,都隨他多年,雖然偶有小錯,但君臣之情難以割捨,小懲大誡一番就是了,沒有必要大動干戈。

至於李佑目無尊長的事,確實該罰,在軍營裡野慣了也就是了,在皇宮還敢如此的放肆,不懲戒一番,的確說不過去。但早年間,朕把他交給太子的時候,就曾有言在先,爲輔犯的一切過錯,都算在東宮的頭上,現在既然他犯了錯,那朕就只有罰太子了。

還沒等說怎麼懲罰太子,李世民就以不勝酒力的名目走了,任誰都能看出推諉之意,諸王是笑在表面ꓹ 怒在心中,這特麼也太偏心了ꓹ 有這麼寵兒子的嗎?再說,什麼時候李佑也成了得寵的皇子了。......

“哎呀,諸位皇叔ꓹ 萬方有罪,罪在孤身ꓹ 來來來,孤自罰一杯ꓹ 與諸位皇叔賠禮!”ꓹ 話間,李承乾踢了一腳氣鼓鼓的李佑,讓他也跟着喝一杯,戲演的差不多了,難道還真在皇宮大內打成一團不成,那可太不成體統了。

李承乾現在的面子可不是剛當太子那會,諸王就算是心裡再不願意ꓹ 也只能忍氣吞聲的表示不計較,誰讓他們裝大了ꓹ 下不來臺呢!長輩嘛ꓹ 總得寬仁大度一些嘛ꓹ 總不至於和小輩一般見識ꓹ 非得算出子醜寅卯來吧!

“好,好啊ꓹ 諸皇叔不愧是宗室的典範ꓹ 孝悌之義ꓹ 感天動地,真是讓孤與弟弟們自愧不如!.......”

對待諸王ꓹ 李承乾的態度與皇帝如出一撤,從來都是從嚴、從重的態度,什麼時候用過這麼這樣的辭調說過話,這讓李元昌等人有些詫異,或者說受寵若驚。

毫不客氣的說,相比於皇帝,太子更是讓他們忌憚,因爲他比其父皇,下起手來更沒有下限。從高平王、壽光縣主的事就能看出來,議親議貴的律條,在他那眼中屁都不是,刀子下去就是連根拔除,一點餘地都沒有。

這樣的人將來當了皇帝,那還有他們的活路嗎?所以不管是吳王或者魏王入主東宮,他們都樂見其成,只要不是這傢伙繼續蹲着那就行了,能給他添堵的時候,大夥兒也都不遺餘力。

諸王是真沒想錯,李承乾在他們身上的確是無利不起早的,對於他們的詰難也早就是意料之內。既然諸王的孝心、忠心這麼大,那李承乾這作侄子的也好多攔着,所以他想了個折中的法子,既成全了他們的孝,也成全了國家。

主要有兩點,其一,請諸王在大朝會事表態,以示宗室與國同體之意,讓天下人都知道天家和睦,一致對外。其二,近幾年來,整軍經武,通渠通河的花費靡大,開戰的費用又不是小說,所以請諸王慷慨解囊一二。再加之,邊境守軍嚴重不足,擬從諸王典軍中抽調一些士卒,填補兵力上的空虛。

聽完太子說完了這兩點,諸王差點沒氣背過去,朝廷打仗與他們有什麼直接關係,不僅要錢、要兵,還一條不準咱們的請求,這不是欺負人嘛!宗室爲天下養是國法,是自古以來的不變的規矩,爲什麼以爲到了太子這就得回報天下呢!

啊,感情老子們的食邑,並不是歸屬於自己,是專門爲皇帝週轉不開時備用的小金庫。當然,這都不是重點,王府的衛隊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這年頭手裡沒點兵,誰特麼晚上能睡得着。

就說太子吧,你試試沒有六率這麼一支勁旅,晚上在東宮能睡得着嗎?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不懂嗎?真是特麼缺德加冒煙了。

就在諸王在心中喝罵太子的時候,李承乾擺了擺手,示意下面的恆連把“大菜”上來給諸位“公忠體國”的皇叔都看看。他們在封地或治所,違制圈佔了多少土地和錢財,又是誰給他們的膽子這麼幹呢!

最爲過分還是一些王府的規格問題,僭越的地方太多了,皇帝陛下大度,不願意與親兄弟算賬,所以就委託太子在家宴的時候說上一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家人嘛,不該計較太多。

既然皇帝這麼大度了,那他們這麼作弟弟是不是也應該大度一些呢,李承乾的態度擺在那裡呢,要麼出錢、出兵,在廟堂上與皇帝高度保持一致,要麼交宗正寺、三法司,何去何從由得他們來選。

諸王包括李恪、李泰等三兄弟心裡都在滴血,這麼年辛苦攢的家當,一下全便宜別人,這誰心裡能痛快。今兒這頓家宴的價錢太貴了,出了門後,他們都成禿尾巴的鵪鶉了。

行,太行了,算老子們倒黴好吧,可吳王、魏王、蜀王就真能甘心嗎?太子也不想想,他這麼做,這幾兄弟恐怕以後要與他不死不休了。抱着看熱鬧不怕事大的態度,諸王躬身領命,笑眯眯地掃視了一臉鐵青的李恪三人。

“好,既然事情定下來了,那孤可以向父皇覆命去了,戶部和兵部的僚屬明日也會到王府進行交割事宜,請諸皇叔、弟鼎力配合!”.........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四百零二章 《秘記》的來源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七百三十章 你們!你們都是一夥的!第六百一十章 魏徵vs竇寬(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兒臣賭他們的腦袋第六百二十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風變大風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因禍得福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當差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二百章 武德殿中的蒙面女郎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爛肉!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九百三十二章 他爹當年也是這麼過來的!第三百九十九章 摘茄子也特麼不看看老嫩第五百三十三章 禮待謝氏的真正目的第三百七十五章 唾沫星子滿天飛第七百七十一章 九屍迎賓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變化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下的食慾第九百零三章 拿病當由頭!第五百二十一章 底線再次刷新的程咬金第九百章 驃騎營(二)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見聞第六百四十九章 咋的,又想跟老子要錢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第四百八十五章 魏徵vs王珪第七百四十二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爺,您聖明啊!第八百二十四章 臣不能白拿殿下的東西!第三百八十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六十六章 放屁砸腳後跟的裴律師第八百零四章 法師,文章不錯!第六十三章 李承乾也有媳婦了第六百零八章 發昏當不了死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聞!第三百七十一章 激戰曲江坊第一百八十五章 罵的就是你蕭瑀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孫衝 你大爺的第七章 華州之亂(1)第八十五章 新任司馬劉仁軌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輩子就硬氣一把的李靖第四百七十二章 賤人和敗類第五百八十二章 父與子,不同也第五百九十六章 遂安夫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傅奕的“故事”!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八百八十九章 答應的非常痛快!第二百一十五章 奔襲計劃第一百四十八章 給皇家丟臉的賤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愛妃,你咋也成開國功臣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還是不喝,這是一個問題第四十二章 初見長孫悅第八百七十一章 南衙的異議!第三十二章 不服氣,也有招(1)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六百四十一章 結束代表着新的開始第九百二十七章 你是個發明家嘛!第五百五十九章 夜半報喪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生不老藥的配方第二百二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九百五十八章 真的,假的!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壞“氣氛”的房遺愛!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頭,老子看錯你了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達靈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關鍵的時候掉鏈子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虧是福第三百九十二章 easy模式都贏不了的突利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城的大搜捕第七百八十三章 新十一條(一)第七百六十四章 沒完沒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政治低能不說,情商也不高第三百八十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六百零八章 發昏當不了死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誰褲襠裡的東西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轉的轉型!第七百七十四章 另有其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爺今兒就想在這耍耍第七百六十九章 咱們可是親兄弟!第六百六十二章 流血中的卑沙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貞觀十三年的第一場雪第七百二十八章 陵園中的對話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運動會(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七百九十一章 菩提大陣第十二章 酒鬼長孫無忌第一百二十八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五百二十九章 天誅地滅第九十九章 血戰惡陽嶺第五十六章 並省官吏(3)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賣員”惹得禍!第四百三十九章 反正你得幫忙第二百五十四章 食民而肥的鴨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