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陵園中的對話

不管是館陶公主變成豬頭,還是丹陽公主和離,李承乾都沒有不曾覺得愧疚和虧欠,像她們這樣於國無益,享受着百姓供奉的造糞機器,死亦或者活都無所謂。

可那些在此次計劃中當了替死鬼的侍衛們,沒有他們的犧牲,維尼撒不會上套,庫塞與阿胡蘭也不會原形畢露,後面的棋也沒法落子,所以他們不得不死。

玉山陵園,李承乾讓侍衛們在他們的墓碑前各自擺上了一罈酒,一隻雞,相比於那些華而不實,慷慨悲歌的悼詞,他相信將士們更喜歡這個。

隨後,又爬上閣樓,在上面俯視着,整齊排列好似軍陣一般的墓碑,這時李承乾有一絲臆想,好像此刻下面躺着的人又活了過來,等待着他的檢閱,所以才排成了如此整齊的軍陣。

“潞國公,你之前有沒有站在這看過玉山的陵園!”,手裡摸着扳指,眼神卻盯着下方的李承乾淡淡地問道。

“回殿下,老臣是頭一回!”,侯君集平時除了在皇帝身邊轉,就是在外州當差,即使有將士陣亡了,他也沒那個時間來。

“玉山腳下的百姓,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何曾知道,有多少大唐的將士爲了守護安寧而倒下,等到明天日頭再次升起的時候,下面人依然日復一日的勞作ꓹ 就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根本沒人會想這一夜之間這裡又添了多少墳頭。”

“孤有時候在想ꓹ 這裡有多少墳頭是因爲孤想保全儲位添上的!是不是因爲孤的功利之心太強了,所以才讓將士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侍奉天子,協理政事ꓹ 是李承乾身爲儲君的職責,可因爲他一個人就搭上這麼多人的性命ꓹ 而且一壓就是這麼多年,心頭總是壓着一塊石頭喘不過氣來。

人無完人ꓹ 這些將士活着的時候ꓹ 身上也許有着這樣,那樣的缺點,士大夫們嫌其粗鄙,不恥與之爲伍。可一旦身死,立刻就被披上了大義的光環,人格精神立刻得到了神話,所有人贊聲不斷ꓹ 這何嘗不又是一種功利心作祟呢!

“殿下有仁慈之心,是我大唐之福。只是依老臣看ꓹ 將士們捍衛的並非殿下的儲位ꓹ 而是大唐的江山社稷ꓹ 並且他們都深信着ꓹ 只有殿下你能夠讓大唐的萬世太平傳承下去。”

侯君集在軍伍中摸爬滾打一生,他當然知道在屍山血河中滾出來人都難免有愧疚之意ꓹ 人畢竟不是畜生ꓹ 孰能無情呢!

更何況太子與常人不同ꓹ 雖然天賦異稟,但參軍的時候畢竟年紀尚小ꓹ 還沒有馬背高就要上陣廝殺,少年心智整日浸泡在鮮血之中,到現在還沒有崩潰,已經算是異數了。

老侯曾經在私底下問過皇帝,爲什麼要如此對待太子,難道不怕國本不保嗎?可皇帝回答卻嚇了他一跳:如果李承乾連最簡單的生與死都搞不明白,那他的儲君之位註定熬不過貞觀一朝。

原因很簡單,今日朝堂之上的臣子,那個不是老謀深算,精於事故的老狐狸,那有一個省油的燈,立一個長於婦人之手的人爲儲君,大唐的江山早晚和前隋一樣落於人手。

所以他寧可搭進去一個兒子,時常的逼上一逼,也要鍛煉出一位足以震懾文武百官、世家豪族的儲君。皇帝的算計猶如天助,一切都是那麼順理成章,可他唯獨忘了太子也是人,也是有感情的。

侯君集也與那些朝臣一樣,注意的都是太子的文治武功,也似乎忘記了太子不過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而且頭上也已經了幾根與年齡不相符的白髮。老侯相信,但凡有點忠謹之心的大臣,看到太子爲這些士卒哀傷,也會覺得太子可敬也可憐啊!

呵呵.....,笑了兩聲後,李承乾轉過身來,笑道:“潞國公,你的話總是能說道孤的心坎裡,這次平滅突厥情報勢力,你功不可沒,孤以上表父皇讓你以檢校兵部尚書的名義參知政事,在兵部替杜相分擔一二吧。”

在兵部出事前,杜如晦就多次上書,請皇帝挑上一倆重臣幫他分管兵部的事務。可人選還沒最後敲定,就發生了這一連串的案子,所以一直就耽擱了下來。

這不,長孫衝那邊還沒結案,皇帝就徵詢了李承乾和幾位重臣的意見,所以他就作了一回順水人情,誰讓老侯這次差事辦得可了皇帝和他的心呢!

看到老侯沒有馬上謝恩,臉上的遲疑之色滿布,李承乾莞爾一笑,繼續說道:“潞國公,不要緊張,杜相還是杜相,你到兵部之後協同他處理閣部之事即可,他經手的事多,年紀又大了,有你在旁,他可以輕鬆多了。”

杜如晦爲相十餘載,辦差一直嚴謹,恭順,可此次兵部案件引發了襲殺天子的事,這不能不說不是他失職導致的。這是大罪,皇帝的脾氣,老侯知道,只是削官罷爵已經是萬分的恩典了。換做旁人,那不用說,赤族都不足以平息皇帝心中的怒火。老實說,侯君集還真是替他捏把汗兒。

而且皇帝還帶着老杜一起監察了此案的進程,本以爲事情過去了就過去了,可他沒有想到這事還是沒完,皇帝還是拿下了他兵部的權力。侯君集在杜如晦手下當差多年,在戰場上同生共死,在朝堂上相互扶持,對於這位兵務宰相,他的心中只有欽佩和尊敬。

所以讓他爲了名和利去頂替杜如晦的位置,以侯君集的人品萬萬是做不出來。正是因爲知道這一點,李承乾纔多解釋了這一句。

呼,長長了出了口氣後,侯君集趕緊拱手謝恩,但李承乾卻不在乎這些虛禮,硬是拉着老侯拿着傢伙式在過道上清掃,一老一壯兩代軍人,還一同哼唱着軍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第四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的老匹夫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九百三十二章 他爹當年也是這麼過來的!第八百七十五章 黃臉漢子也不傻!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七百八十八章 新發現與小和尚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九百五十一章 寧可站着死,絕不跪着生!第五百二十一章 底線再次刷新的程咬金第九十八章 陣斬高甑生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城的大搜捕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資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長安第九百二十四章 今生父子,前世冤家!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劫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二百四十八章 這枕頭送的太及時了吧第九百八十一章 腐儒之見!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術第八十六章 真有排面啊第六百七十九章 險中求富貴第一百一十五章 杯酒釋兵權(2)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威武第六百一十二章 忠臣不僅前臺有第五百八十二章 父與子,不同也第五百六十三章 強心針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七百五十五章 詭異的勝利與勒石燕然第八百四十三章 癱子?第八百八十四章 長孫衝的發現!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佑的新生第六百二十一章 就是那麼簡單第三百七十二章 曲江池的奇景第九百八十三章 太子病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陽舊事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一百零九章 岑文本的新目標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難處第八百一十三章 你對得起你爹嗎?第三百八十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三十三章 禮待謝氏的真正目的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八百四十七章 莽夫嗎?第四百二十四章 魏王搶親第三百九十八章 最囂張的小白臉第一百一十三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2)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五百六十五章 巧佔祁溪鎮第一百零一章 大隋公主的末日第八百二十二章 越來越有意思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誠意了!第五十七章 並省官吏(4)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辦法,新作風第四百三十三章 丟人特麼丟大了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七百八十八章 新發現與小和尚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七十一章 被渣男鄙視的李承乾第八百章 誰纔是真正的勝利者!第八百九十六章 師生之談!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別第八百一十七章 劉相,你是真有眼力見兒!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純潔啊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六百二十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五百五十九章 夜半報喪第九百八十五章晉王府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國使團的要求第七百零三章 汝戲百姓,吾戲汝命第七十一章 岷州之戰(5)第七十九章 大唐需要水師(1)第三十四章 不服氣,也有招(3)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確定他們是人嗎?第五百七十四章 知道你崔爺是混那的嗎?第六百四十八章 跟不上時代就只能被淘汰第七百零七章 老好人不是那麼好當的第三百五十二章 還是沒有趕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人者、馬周也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宮版“知新錄” (二)第八百九十四章 你的舒服日子過多了!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疑雲第四百六十章 強龍和地頭蛇之間談話第九百三十八章 倆小老頭的算計!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變化第八十二章 論糧道(2)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四十八章 滅蝗進行時(3)第八百七十五章 黃臉漢子也不傻!第三百八十六章 世上最陰毒的詛咒第四百章 校場記事第六百六十章 荒島會議那點事第四十六章 滅蝗進行時(1)第四百二十七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說一遍,這是私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第六十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2)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場血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長孫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