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上官儀攤事了!

解決完南陽的事,按照原本的計劃李承乾是要趕到申州與李道興匯合的,可接到長孫無忌的傳訊後,他不得不把手書一封把許敬宗調了過來,隨即下令收拾行囊返京,空城計唱不下去了。

長孫無忌的信中內容很棘手,上官儀等二十二位大小臣工同時被抓,一家老小也都一同隨着下獄,罪名十分可笑-穢亂宮闈,這不扯淡嗎?且不說外臣根本進不去後宮,可就算是能進,他們也沒那膽子。

原因長孫無忌說的很模糊,畢竟涉及皇家秘事,實在有諸多不便之處,所以請李承乾抓緊回京詳談。不急不行啊,被抓的這些人都是皇帝的親自簡拔的,是國家的棟樑之才,這要是都殺了,那是多大的損失啊!

回到東宮的第一件事,李承乾就火急火燎的把長孫無忌、竇寬、劉樹義三人叫到麟德殿,能讓皇帝如此震怒,那肯定是有真憑實據的,要不然不會對他自己的嫡系下這麼重的手。

看着被牽連入獄那長長地名單,李承乾不停的皺眉頭,張亮是真會辦事,這特麼是要株連九族的節奏啊!

“舅舅,不要諱莫如深了,從到到尾給孤說清楚了,這到底是回事?”,李承乾把手裡的名單往桌子一甩,面色冷峻的盯着長孫無忌。

要知道這些文臣平時可都是仁人君子,能臣幹吏,讓他這麼一折騰不死也成殘廢了,雖然不是東宮的人,可也都是社稷之臣,他也心疼啊!

哎,嘆了一口氣,長孫無忌拱了拱手:“殿下息怒,這事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楚的,很複雜,且暫息雷霆之火,老臣慢慢說給你聽!”,長孫無忌心裡明白,自己的外甥愛才,不管是皇帝的人,還是東宮的人,只要對國家有益的人,他都不捨的折損。

看到李承乾點頭,長孫無忌便娓娓道來,起因還得從太武皇帝的嬪妃薛婕妤說起,李淵還活着的時候,她就是麗正殿的常客,而且無所出的她特別喜愛李治。李治開蒙的時候,長孫皇后還特意讓他給薛婕妤行了拜師禮,以此慰藉她無子的沒落之心。

太武皇帝在大安宮駕崩後,一向佛的薛婕妤提出了皈依佛門的想法,所以長孫皇后特意再宮中爲她建造鶴林寺以供修行,參禪理佛。上個月是她五十整壽,皇后命李治去給她坐壽,因爲知道他喜歡詩詞、字畫,所以李治請晉王師-上官儀等人幫忙寫了一些。

忠、孝在這個時代肯定是沒挑的,只要和這兩個沾邊的事總是沒錯的,諸臣也都願意幫小李治這個忙。可問題恰恰就出現這裡,作爲晉王師,上官儀自然要以幫弟子把這個場面唱好所以就跟着覲見行禮、幫忙品鑑,可誰也沒想到,從此以後,他們之間就有了書信往來。

更倒黴的還在後面呢,讀書讀傻了的上官儀也不知道遮掩,竟然把信隨手擺在桌子上,正好讓過府楚恆看到了,這個僞君子偷了信,回頭就跑到魏徵那告了一狀。魏徵的脾氣誰都知道,別管信的內容是什麼,也別管是不是被人當槍使,和後宮嬪妃通信就屬於穢亂宮闈,他就不會坐視不理,所以一本就參到了皇帝那裡。

有信爲物證,可謂人贓並獲,上官儀這是黃泥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了,再加上楚恆這一邪乎,所以給薛婕妤寫詞的大臣一律牽連了進去,甚至連年紀幼小的李治在一些儒家大臣的眼裡也成了拉皮條的,參他的本子沒有一百也有八十,氣的皇后只能把他禁足在新建的王府之中。......

“書信和那些字畫呢,你們看過了嗎?”,李承乾敲着案子問道。

“哎,殿下,你別說了,臣是想替他們說說話所以就提了出來,可楚恆卻說,此等涉及皇家清譽的事,非人臣所敢聽,非人臣所敢問,刑部辦案也應以重刑,讓他們自己謄寫口供後,立即封存上呈爲好。”

竇寬嘆了口氣,一邊揉着發脹的額頭一邊說,顯得十分苦惱。不讓聽,不讓問,可着勁兒的動刑,那特麼還審啥啊,直接弄死得了唄,這不明擺着要命不夠,還想讓人家身敗名裂嗎?誰要是過問,就是逾越,就是窺測天家密事,統統可以定性爲居心不良,罪在當死。

“殿下,陛下這會也是投鼠忌器,有玄武門的事在先,對於先帝的事,尤其還是這種關乎他名譽的事,他能不諱莫如深,剜肉療瘡嘛。......”,劉樹義趕緊補了一句,他們都知道李承乾在南陽忙的要務,可事情已經被架到臣子不能過問的程度了,不讓太子回來還能怎麼辦呢!

“楚恆不是老四的人嗎?把事做的這麼難堪,老四就不管嗎?”,李承乾首先懷疑的李泰,誰知道是不是那小胖子又犯什麼病了。

“殿下,這次還真不能怪魏王,他求穩還來不急,哪兒幹這種得罪諸臣的事。而且早在案發之前他們之間就鬧翻了,聽說是因爲致休的事,他埋怨魏王不幫忙!

案發後,得了專辦的職務,這酷吏的面目就露出來,要是沒張亮攔着,估計人都讓他弄死了。特麼的,老傢伙想當官想瘋了,咬住就不鬆口啊!”,在竇寬看來這就是管教不嚴的錯,東宮臣子升降,致仕的人多了,也沒見誰成他這樣,幹嘛,想學張湯啊!

“行,沒人敢管,孤去管,沒人敢聽,那孤去聽,不能讓一條臭魚腥了一鍋湯,且不管上官儀怎麼樣,那些被牽連的臣子必須得放出來,孤去紫宸殿說。”

李承乾這話音剛落,尚宮女官陸芸走了進來,恭聲言道:“殿下,鶴林寺來報薛婕妤自縊身亡了。”

啪,氣的李承乾隨手就把手中的茶盞摔碎了,一個五十歲的老人,被人起鬨和二十多臣子有染,這種屈辱平常婦人尚且不能忍受,更何況是身份高貴的先帝嬪妃呢!這都怪楚恆那老不死,太損了,就算你看到了,單獨密奏還不行嗎?拉上了魏徵幫腔,那還不逼死人就特麼怪了。......

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麼小就會看花姑娘了?第九百二十七章 你是個發明家嘛!第七百九十二章 長孫家的另一個外甥!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八百四十七章 莽夫嗎?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會讓你爲難的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八百零九章 啥玩意,鬧鬼!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真正正的活閻王第七百六十五章 有些禮,必須收!第七百六十七章 反王-汪華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人玩壞的李績第八百二十一章 清官、能吏!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一百九十章 承慶殿議事第一百九十章 承慶殿議事第八百二十八章 該不該給面子!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喲,你這個小東西第一百二十三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3)第八百七十七章 別特麼給臉不要臉!第三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六十七章 本王可不是傻子,這坑我不跳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城最不尋常的一年第七百九十五章 我滴乖乖!第四百零三章 大小狐狸之間的對弈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謀殺親夫的鄭麗婉第七百六十三章 何苦來哉呢!第三十五章 出使風雲(1)第六百三十四章 反轉,再反轉第三十一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2)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七百八十三章 新十一條(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三百四十一章 會算賬的宋州刺史第九百三十七章 抓鬼?還是寫符?第七百五十五章 詭異的勝利與勒石燕然第八百五十七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婦人心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遠都養不熟的狼!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見微知著者-馬賓王第五百六十三章 強心針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門上還有散去的疑雲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六十五 章 還有爺們嗎(2)第八百八十九章 答應的非常痛快!第一百二十一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2)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二百一十二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三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五十七章 在家中也能被碰瓷第三百零五章 大哥,你能給點反應嗎?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們活祖宗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陽境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二百三十二章 歷史第一個房地產商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過分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認識喬峰嗎?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長孫衝第九百章 驃騎營(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劫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城的大搜捕第六百一十二章 忠臣不僅前臺有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八百一十七章 劉相,你是真有眼力見兒!第八百五十七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七百七十四章 另有其人第二百零三章 千刀萬剮第一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被揍成豬頭的阿使那步真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城最不尋常的一年第四十章 岑文本的警告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兮福所兮!(一)第九百八十六章 強烈的對比!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能閉嘴嗎?第三百八十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五百零六章 竇寬的新職務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說敢不敢吧!第五百九十六章 遂安夫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本溯源第五百零五章 不幸又幸的人生第七百三十四章 又起波瀾第二百一十五章 奔襲計劃第四百一十七章 祿東贊 (2)第八百二十章 就是袍子的問題!第二百三十二章 歷史第一個房地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