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適合當槍用

對於寧州刺史-史仁基的處置,長孫無忌和竇寬算是把魏徵得罪狠了,一連好幾天都在朝上找茬,不管提出什麼諫言,他都反對,場面弄得極其尷尬。沒辦法,他總不能朝太子撒氣去吧,誰讓他們“助紂爲虐”了,火氣不散到他們身上撒到那去,老夫不能白吃老鼠肉吧!

因爲有寧州被整的事在先,長孫無忌和竇寬並沒有和魏徵計較太多,耗子肉都吃了,顏面都丟盡了,還想讓那老倔驢怎麼樣,差多得了。

可話又說回來,長孫無忌和竇寬也都不是省油的等,這裡吃了虧,總得找別的地方找補一下,尤其是竇寬被皇帝罰了一年的俸祿,這不找太子想法要回來可不是他的脾氣,所以二人商量一番後就來到東宮。

聽到二人是來要精神補償的,正在喝茶的李承乾直接就碰了出來,這兩歲數不小了,咋還這麼不着調呢,隨即讓無語的他只能賞了他們每人三年的俸祿以撫慰他們那顆“受傷”的心靈。

扯完閒篇,長孫無忌把話題又扯回到了史仁基身上:“殿下,史仁基算是好官,論能力呢,在諸刺史中也算是中上等的,可爲此花費如此大的代價,是不是有些不值得!”

長孫無忌指的代價當然不是魏徵,東宮的實力強勁兒,魏徵就憑着他帶出來的那些清流的御史,還不能把太子如何。交到朝廷的賦稅是從來都沒有返還的道理,更不要說三倍返還了,如今在寧州開了口子,那以後各州刺史們怎麼想。

戶部的制度是保證國家收入的法則,是維護國家運轉保證。患寡不患均行爲的準則,誰知道會不會有人因爲寧州的事爭相效仿。反正有堵嘴的例子擺在那裡呢,總不能只需他寧州放火,不許大夥點燈吧,這可是法不責衆的事,而且零風險,得口就幹唄!

“舅舅,你說的對,這樣口子不能開,開了就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史仁基這個人被孤看上了呢!”

“殿下,比他能力強的,咱們東宮有的是,你爲什麼如此看重他呢,是吧,趙國公!”,話畢,竇寬還想了一下長孫無忌,待他也跟着點頭後,他們都向一臉笑意的李承乾。

得,還有這兩個老油條看不穿的事呢!略微得意了一下,李承乾便將他的打算娓娓道來。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的條件除了吏治清明,寬刑省罰以外,最主要的就是要讓他們擁有可以刨食的土地。

以寧州爲例子,宗室和勳貴們就佔據了六成以上的土地,而且這還僅僅是開始,隨着年深日久,這個數字還會逐年上長。土地兼併太重的話,王朝就會毀滅,前漢的例子已經擺在那裡了,皇帝和李承乾都爲此深感憂慮。

本來在建立鄠縣新城的時候,李承乾就有建一個樣板,然後再朝中提出狹鄉遷寬鄉的政策,可李世民卻怎麼都不同意。用他的話說,大唐開國時立言於貴戚世族共天下,太子是未來的皇帝,他可以和一個或者多個勳貴過不去,但他們能和天下所有的世族勳貴都過不去。

如果李承乾真把他們逼急了,擰成一股繩,那股力量可是能顛覆天下的,即使他是馬上皇帝也吃不消,到時侯除了廢除他這個太子外,另一個結果就一定是天下大亂。皇帝是從亂世中走過來,他當然不希望自己櫛風沐雨十幾年得來的盛世就此毀於一旦。

上層既然不行,那就的找下面,可這是個得罪天下世族的差事,弄好了這個人會成爲官官唾棄的孤臣,弄不好就另一個晁錯。李承乾又是個護短的人,自己的部下捨不得往這樣坑裡填,朝中的官員也一直沒有合適的,所以就因爲耽擱了下來。

直到聽完了竇寬在寧州的見聞後,李承乾把目光投向了嶄露頭角史仁基,想什麼來什麼,想睡覺就有人來送枕頭了。選中他的理由有兩條:其一,史仁基是下州的基層官員,熟悉地方的民情和民生,由他來反應制度和州縣土地問題,那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其二,史仁基是突厥種姓,雖然早以漢化,但正統出身的官員們還是看不起他,以魏徵爲例,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非我族類、齊心必異,出了事就是貪污和瀆職,根本沒人在乎他是不是真心爲百姓着想。

史仁基在官場多年,常常因爲被人排擠和他們格格不入,在心裡對於那些達官顯貴,爲富不仁的傢伙從心底裡感到厭惡。所以將由他來下手,不會出現掣肘和心思手軟的情況,皇帝和他到時候是隨意控制力度,起到收發自如的作用。至於史仁基本人那就更好說了,天家的恩典即使他享受不到,他們史家還是可以得到的,這也是他作爲臣子爲君分憂的本分嘛!

聽到這裡,長孫無忌和竇寬都伸出大拇指,他們原本還納悶呢,皇帝怎麼那麼痛快就同意在戶部開口子,原來這對父子真正的目的在於這,高明,實在高明,看來這就帝王心術的厲害之處了。

尤其是長孫無忌,看他臉上洋溢的笑容就明白,外甥已經具有三分天子氣象了,看來自己以後可以放心了。

“殿下,那陛下和你準備什麼時候狹鄉遷寬鄉呢?”,竇寬又恢復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笑呵呵把玩從李承乾手下剛擼下來的扳指。

“這種事牽一髮而動全身,朝廷這在目前還有修路修壩的工程,邊境還不夠平穩,陛下和孤的意思是再看看,反正先佈局肯定是對的,什麼時候還得看具體的情況。”

國家能有現在的局面不容易,所以凡事求穩是對的,在沒有絕對的實力和穩妥的契機無論如何都是不能成功的。就像漢文帝削藩,不就是因爲操之過急,才弄成鈍刀子割肉,這樣的廢二遍事的活計,皇帝和李承乾都是不會幹的。......

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個好兒子!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擔憂!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家也欠高利貸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五百七十章 永昌府的席面第八十一章 論糧道(1)第九百三十章 喲,你也有這一天!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五十五章 並省官吏(2)第六十五 章 還有爺們嗎(2)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1)第九百一十五章 來自高原的問候!第二百二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六百三十五章 假的,全是假第九百七十八章 亂花迷人眼!第三百章 我想當個女狀元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誠意了!第五百零六章 竇寬的新職務第一百五十章 瘋魔的竇奉節第六百五十八章 跑路的少天師第二百九十七章 花落獨孤家第六百二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五百一十三章 臣這禮比鄭家重!第八百一十一章 不依不饒的道爺!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將軍冒頭了!第九百四十一章 橫生枝節!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頭兒玩兒壞的吳黑闥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家也欠高利貸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2)第七百二十三章 真神計劃之倉皇逃竄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圍的風頭兒第二百五十三章 流氓刺史,流氓飯局第八十九章 含風殿議事(1)第八百六十章 泡茶館!第六百五十三章 再到洛陽第四百九十六章 奇葩的一老一小第六百六十八章 假貨坑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瞅你那點出息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世民的後手第二百一十六章 庫山之戰(1)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六百四十章 讓你死的心服口服第四百五十七章 在家中也能被碰瓷第九百四十七長孫之殤!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襲鳴海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當這個官(2)第五百七十六章 繼續唱、繼續跳第八百七十一章 南衙的異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誰的賬也不買第三百六十六章 放屁砸腳後跟的裴律師第三百九十四章 屁股下面找草了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六十三章 強心針第五百零七章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第二十二章 胡人犯邊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還是砸折?第五百一十三章 臣這禮比鄭家重!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陽宮級別最高的保安第七百九十五章 我滴乖乖!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七十一章 岷州之戰(5)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一百三十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六百八十章 龍虎會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家也欠高利貸第九十八章 陣斬高甑生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八百零二章 老臣受教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聰明人話不用說多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起因!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聲!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是孤咽不下這口氣呢第七百九十三章 長孫家也有蠢貨!第四百三十五章 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知磕磣的張亮第三百零八章 女人嘴,騙人的鬼第八百一十章 賴上門的長孫衝!第一百九十三章 過年了,分點啥呢?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讓的孫伏伽第九百四十三章 你看,出事了吧!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四百零二章 《秘記》的來源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個壞種啊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順,你服不服?第八百五十章 疑惑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