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鄭觀音

慶善宮,聽從皇后的旨意,在沒有開宴之前李承乾趕到了後殿中,來來往往穿梭其中忙碌的宮人和太監正在忙着佈置着哈布朗當的傢伙式。擡頭看了一眼御階之上的長孫皇后正在和一位中年婦人有說笑的,李承乾加急了腳步走上了。

“兒臣見過母后,不知母后召兒臣前來有什麼吩咐!”,行過禮後,李承乾恭敬的問道,有外人在自然是不能像麗政殿那麼隨意。

看到李承乾的打扮,長孫皇后的眉頭不由地皺了皺,隨即言道:“高明,爲什麼不穿太子袞服,今天這是什麼日子,你自己不知道嗎?”

額,此刻的李承乾身着一身黑色的便服,除了束髮鏤空的龍紋金環和腰上的腰間盤龍玉佩外能證明他的身份外,與長安城中的普通人沒什麼區別。平時,只要不出席什麼重要的場合,即便在承慶殿庭議,李承乾也是這身打扮。

之所以這麼穿,主要就是圖方便和省錢,袞服在世上只有兩個人能穿,除了皇帝就是太子。可對於李承乾這並不是覺得這是一件炫耀的事,一冕一袞,板身子不說,走起路來叮叮噹噹的,打小李承乾就討厭這身衣服。

上衣下裳穿起來麻煩也就算了,上面的龍、星辰、山、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九章紋爲飾,與皇帝十二紋區別開,另配有蔽膝、革帶、大帶、綬等配飾,弄壞了一個東西,都夠幾百名步兵一年的開銷了,太特麼貴了,這不是浪費嗎?

還沒等李承乾說話,旁邊的中年婦人就開口了:“皇后娘娘,臣妾在掖庭的時候就常聽說太子殿下樸素無華,例行節儉是宗室諸王的表率,現在看來所言不虛,這是娘娘多年教育的成果,有這樣的儲君是國家之福,臣妾謹爲娘娘賀,爲大唐賀。”

一臉無奈的指了指李承乾後,長孫皇后扶了行禮的婦人,以及其和善的口吻說:“嫂子莫要被這小子的表面所欺,他就是和小時候一樣潑皮猴子沒規矩,當了太子也是本性難移!”

話間,轉過頭來佯裝生氣的說:“高明,還不快見過你伯母-息王妃,要是沒有你伯母說情,本宮也就顧不得今天是什麼日子了,一定要好好修理你一下,開宴前趕緊給本宮換了去!”

哦,感情這就是息王妃-鄭觀音啊,恩,不愧是鄭家出身的嫡女,這言語、氣度還真是不是一般世家的女子能比的,開國的太子妃真不是個簡單的角色,十年的圈禁生涯還能保持住這份氣度,內心也夠強大的了。

就是不知道她看來老孃穿着本該屬於自己的鳳袍心裡有什麼的落差有多大,畢竟在這世上沒有那個女子能抵擋住這件衣服的誘惑。

“承乾見過伯母,多年不見,小侄未能及時認出您來,還請伯母見諒!”

看到李承乾以家裡相待,鄭觀音想起來還禮,可長孫皇后的手壓在她的腿上,讓她無法起身。心中默默嘆了口氣,隨即回了一句:“太子殿下客氣了,我等蒙陛下、娘娘的聖恩得意苟活於世,享受富貴已然是天大的恩典了,怎麼敢當殿下如此的大禮呢!”

“哎,嫂子莫要如此說,皇宮是咱們李家的,他當侄子的給你行家禮難道不應該嗎?”

待長孫皇后的話說完,李承乾趕緊把話接過去:“是是是,母后說的即是,承乾昔年在宮中讀書之時,多受伯母照拂,聽聞伯母今日來參加國宴,提議給您和兩位姐姐備了一些禮物,請您務必笑納!”

話畢,從袖子裡掏出了一份禮單交到鄭觀音手中,這份禮單是臨來的時候長孫無忌塞給他的,併名言說是皇后意思。武德年間,“李承乾”在宮中和建成五子一起讀書,鄭氏對他多有照拂,平時給自己的兒子添置什麼好東西,也不忘給侄子一份。建成五子欺負他時,也是由鄭氏出頭爲李承乾主持公道,這算起來也是有一份香火情的。

太子都把話說道這個份上了,鄭觀音也不好推辭,稱謝之後,隨手打開禮單,只見上面寫着:金鑲翠雙股釵三支,藍寶石銀釵三支,翡翠鳳凰步搖三支,瑪瑙項鍊三串,天山白玉簪三支,六十四顆南海真珠,以及專供皇室的錦緞一百匹等等。

“太子殿下有心了,操勞國事之餘還能想的這麼周到,真是讓我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伯母不要客氣,這只是侄兒的一點心意,今後要是短缺什麼,開個單子打發下人送到東宮,小侄一定照辦。”

李承乾的表現,長孫非常滿意,皇帝和她的意思很簡單,既然願意翻篇了,那就得像一家人一樣,至於那些逝去的人就只能怪他們命不好了,那座廟裡沒有冤死的鬼呢!

“高明,物件什麼的不主要,本宮和你伯母年紀大了,現在的盼頭就是兒孫。你父皇已經下旨晉聞喜和歸德爲郡主,她們倆年紀已經大了,早就到了婚配的年齡了。

你手下的文臣、武將不是有很多還沒正房夫人的嗎?回去看看有誰合適,帶來讓本宮和你伯母過過眼。”

聽完了母后的話,李承乾的腦袋有一點疼,保媒是沒問題,再朝中年紀大一點光棍也就得在東宮裡找。可這兩郡馬爺的人選可不好選,給建成當女婿,誰樂意啊?

這可不是雪雁郡主那會兒,雖說都是郡主,可郡主和郡主畢竟是不一樣的,這是不是有點強人所難了。可長孫都發話了,李承乾還能說什麼呢,隨即應承了下來,說回去看看人選,倒時候再恭請皇后和息王妃過目。

剛出大殿,李麗質和兩個身着郡主服飾的姑娘一起走了過來,不用說,肯定是歸德和聞喜了。那個在馬車和自己打招呼的還在李承乾的身邊轉了兩圈,然後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笑道:“承乾,你這個小傢伙長大了嘛,剛纔我在車中一眼就認出你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 看你是不是東方朔一樣的弄臣?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八十九章 含風殿議事(1)第三百一十六章 譙公之殤第六百三十四章 反轉,再反轉第二百零六章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第九百四十章 最好給我一個好的理由!第十二章 酒鬼長孫無忌第九百零八章 手腳乾淨的“賊”!第七百三十八章 晉陽風暴(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頭,老子看錯你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親戚來了是非多第九百二十二章 及時文書!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四百五十七章 在家中也能被碰瓷第五百九十章 越老越懂事第五十四章 並省官吏(1)第五百六十四章 退守麥窪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九百六十九章 都圍着小傢伙轉!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這套!第五百三十一章 蕭瑀的新爸爸第八百一十六章 狹鄉遷寬鄉!第九百五十八章 真的,假的!第二百章 武德殿中的蒙面女郎第七百五十章 這,這不可能!第三百三十九章 比唐儉更不要臉的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底線再次刷新的程咬金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八百九十六章 師生之談!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淵的風流事兒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八百四十五章 討情債的人來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晉先生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空飄過五個字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長安第四百九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五十二章 奇葩鄭善果第四百一十九章 前世冤家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把朕放在眼裡嗎?第八百一十四章 男人之間的友誼!第三百六十五章 你小子偷着樂吧!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第六百九十六章 目標-陳家?第十九章 梟雄末路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十一條 (二)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將軍冒頭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世民的後手第六十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2)第九百三十二章 他爹當年也是這麼過來的!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難處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會讓你爲難的第九百七十章 有這麼玩的嗎?第九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想學司馬懿?第六百二十七章 張大財主第五百四十七章 殿試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反攻,再反攻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聽牆角第八百二十四章 臣不能白拿殿下的東西!第八十七章 初遊翠微宮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兵永遠不死第三十八章 出使風雲(4)第五百五十五章 長史進門是非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二百三十四章 壽星公吃砒霜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婦人心第四百五十六章 有些話是不能當真的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將軍冒頭了!第一百六十章 你可要記住了!第三十六章 出使風雲(2)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佑的新生第七百零一章 又“送走”了一位第一百三十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六百六十九章 冤大頭-李元嘉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兩泡尿的李恪第八百零九章 啥玩意,鬧鬼!第十四章 將折騰進行到底第六百九十七章 官兒當大了沒好處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個死腦筋的老頭兒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三十三章 不服氣,也有招(2)第八百九十一章 報復來的就是這麼快!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婉的真實身份第四十三章 囂張的孫少爺第八百七十九章 雄兔腳撲朔!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麼幺蛾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死要清高,活受罪!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場血第五百零一章 萬國來朝(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